Workflow
稀土
icon
搜索文档
莱纳斯宣布成功量产重稀土,成为东大以外首家稀土供应商!
搜狐财经· 2025-05-25 13:28
莱纳斯重稀土生产突破 -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关丹工厂成功实现氧化镝量产 计划6月启动氧化铽生产 成为全球第二家能供应重稀土的企业 [1] - 公司以往专注轻稀土 现转向重稀土领域 预计年产量1500吨 纯度99.95% 虽仅为东大10%产量且纯度略低 但填补市场空白 [4] - 莱纳斯重稀土生产成本达12美元/公斤 远高于东大4-5美元/公斤 但分离技术突破可能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8] 重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主导全球重稀土生产 占产量70%以上 冶炼分离能力占92% 拥有完整产业链 产品纯度达99.99% [3] - 美国对中国重稀土依赖度高达97% F-35战机年需求450吨 重稀土对美国军事装备至关重要 [3] - 美国计划到2027年将重稀土依赖度从94%降至60% 主要通过扶持莱纳斯等替代供应商 [10] 美国战略布局 - 美国向莱纳斯提供2.58亿美元补贴 要求其在得州建厂 国防部签订5-10年长期合同采购60%产能 [5] - 洛克希德·马丁 雷神 通用电气 特斯拉等美国军工科技巨头将成为莱纳斯客户 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5] - 美国曾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 后因环保考量外包 现通过出口稀土矿到东大加工再进口确保供应 [7] 中国竞争优势 - 中国可通过调整出口配额 优先支持友好国家 限制竞争对手供应 保持产业链主导地位 [14] - 控制稀土提炼设备和材料出口可限制莱纳斯等竞争对手的产能扩张 [14] - 中国稀土价格更低 纯度更高 在短期内仍能对美国形成战略制约 预计优势可持续4-5年 [10] 技术发展趋势 - 重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应用于航空航天 医疗 核能 电动汽车 风电等领域 [3] - 具体应用包括导弹制导芯片 航空发动机 相控阵雷达系统等关键军事技术 [3] - 莱纳斯技术突破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速发展自身重稀土提炼技术 [8]
Energyfuels2025Q1共生产15万磅U3O8,预计2025年成品U3O8计划产量为100万磅
华西证券· 2025-05-25 08: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Q1营收1689.8万美元同比减少33.5%,净亏损2630万美元,主要因未售铀库存及加大开采力度等 [20] - 公司上调2025年铀矿开采和成品产量指引,预计2025年生产高达100万磅成品U3O8,年底库存充足 [6][8] - 各业务有不同进展,如稀土业务分离出产品、重矿砂有销量、钒业务持有库存、医用同位素业务推进研发 [12][16][18][19] 各业务总结 铀业务 - 外购量:2025Q1外购5万磅U3O8,价格64.75美元/磅 [1] - 产量:2025Q1生产15万磅成品U3O8,预计2025年生产高达100万磅 [2][8] - 销量:有义务2025年向美国大型公用事业公司交付25万磅U3O8(±20%),对方选择2025Q2或Q3接收22万磅 [3] - 价格:截至2025年5月2日,U3O8现货价70美元/磅,长期价80美元/磅 [4] - 库存: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131万磅U3O8库存,较上季增加 [5] - 指引:上调2025年铀矿开采指引,预计矿山产87.5 - 143.5万磅U3O8,增长约22% [6][8] - 项目开发:Nichols Ranch ISR等项目有进展,预计2026年产量提升,未来或扩产至500万磅/年 [10] - 其它事项:与Navajo族签署协议确保运输安全,接收1万吨含铀材料 [11] 稀土业务 - 产量:分离出约37吨氧化镨钕和9吨混合碳酸钐稀土,开发出生产六种稀土氧化物技术 [12][13] - 项目开发:更新White Mesa Mill报告,推进Donald和Bahia项目 [15] 重矿砂 - 销量:2025Q1销售金红石、钛铁矿和锆石,总收入1554万美元 [16] - 项目开发:马达加斯加政府解除Toliara项目暂停,预计2026Q2做最终投资决定 [17] 钒业务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销售,持有约90.5万磅V2O5库存,5月2日现货价5.24美元/磅 [18] 医用同位素业务 - 2025Q1回收研发数量镭 - 226,计划后续建立中试设施,2027 - 2028年开发商业化生产能力,申请镭 - 228生产许可证 [19] 财务业绩情况 - 2025Q1营收1689.8万美元,同比减少33.5%,净亏损2630万美元 [20] - 截至2025Q1,营运资金2.1461亿美元,无债务,产品库存市场价值约4639万美元 [21] 生产、销售和库存指导更新 |项目|Previous Guidance(Low)|Previous Guidance(High)|Revised Guidance(Low)|Revised Guidance(High)|Change in Midpoint(%)| |----|----|----|----|----|----| |Mined(contained pounds of U2O8)|730,000|1,170,000|875,000|1,435,000|22| |Alternate Feed Materials and other(contained pounds of U2Oo)(1)|160,000|200,000|160,000|200,000|-| |Processed(pounds of U2O8)|200,000|250,000|700,000|1,000,000|278| |Sales(pounds of U2Oo)(2)|200,000|300,000|220,000|220,000|(12)| |Finished goods(pounds of U2O8)|290,000|445,000|925,000|1,225,000|193| |Total inventories(contained pounds of U2O8)|1,655,000|2,340,000|1,985,000|2,585,000|14|[22]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MP Materials 2025Q1稀土精矿产销量分别同比增加10% 减少33%至12,213吨 6,264吨,NdPr产销量分别同比增加330% 246%至563吨 464吨
华西证券· 2025-05-25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5%,但调整后EBITDA、调整后净亏损和净亏损同比有不同程度变化,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材料业务收入增长但调整后EBITDA下降,磁材业务有新进展 [3][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生产经营情况 - 稀土精矿:产量12,213吨REO,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6%;销量6,264吨REO,同比减少33%、环比减少20%;实现价格4,808美元/吨REO,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2% [1] - 氧化镨钕(NdPr):产量563吨,同比大幅增长330%、环比增长36%;销量464吨,同比大幅增长246%、环比减少1%;实现价格52美元/Kg,同比下跌16%、环比上涨2% [2] 2025Q1财务业绩情况 - 收入:同比增长25%,达到6081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因分离产品产量增加使镨钕氧化物和镨钕金属收入比例提升,且开始确认镨钕氧化物销售收入抵消稀土精矿收入下降 [3] - 调整后EBITDA:同比下降150万美元,降至 -270万美元,主要受销售成本上升和一般及行政费用略有上升影响,部分被稀土氧化物精矿销售减少和较低库存准备金抵消 [3][5] - 调整后净亏损:同比增加1240万美元,达到 -1990万美元,主要因调整后EBITDA下降、利息支出增加、利息收入减少和折旧支出增加,部分被税收优惠增加抵消 [5] - 净亏损:同比增加3910万美元,达到 -2260万美元,主要因2024Q1提前赎回可转换票据非现金收益及调整后净亏损增加因素,本季度非现金收益也影响业绩比较 [5] 2025Q1分业务业绩情况 - 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达到5560万美元,因镨钕氧化物和镨钕金属销售额增长,但实际售价下降部分抵消增长,稀土精矿收入下降;调整后EBITDA同比下降360万美元,至380万美元,主要因分离稀土产品销售比例增加致生产成本上升 [6][7] - 磁材业务:本季度收入为519万美元,首批磁材前驱体产品3月交付,推动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至49万美元 [8]
打破中国全球主导地位?澳企宣布完成重稀土提炼,但西方别笑太早
搜狐财经· 2025-05-25 08:0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92%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技术源自上世纪70年代徐光宪院士的"串级萃取技术",能实现17种稀土元素精准分离至小数点后五位纯度 [3]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宣称"全球首家非中国重稀土分离商",但其马来西亚工厂实际为轻稀土加工点改造,采用落后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度不足90% [1][3] - 中国稀土产业链控制力极强,从开采配额、冶炼专利到物流追踪形成闭环,第三方转售需经中国审查 [10] 技术对比 - 中国拥有4000多项稀土专利,包括独家的"原地浸矿技术"(不破坏山体提取稀土)和"钕铁硼永磁体晶界扩散技术" [10] - 莱纳斯技术来源存疑,2019年从江西破产企业挖走三名工程师,核心技术模仿中国北方稀土 [3] - 中国自动化生产线精度达0.01毫米,电费比澳洲低30%,包装材料可循环利用 [5] 成本与产能 - 莱纳斯氧化镝生产成本15美元/公斤,中国仅4美元/公斤,成本差异达275% [5] - 莱纳斯马来西亚工厂环保投入占总成本40%,废水处理费为中国5倍,工人薪资按澳洲标准发放 [5] - 中国江西赣州单车间重稀土年产量超1万吨,莱纳斯年产能仅1500吨,且中国再生稀土年产量相当于半个澳大利亚 [5] 地缘政治动态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获白宫2.58亿美元建厂补贴,但仍将60%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8] - 沙特稀土储量仅占全球1.5%,矿石需运至中国提纯,供应链存在根本缺陷 [8] - 欧洲企业面临困境:法国卡雷斯特稀土回收厂拆解成本高于采购中国新品,德国大众因莱纳斯产品纯度不达标导致电机故障 [8] 市场影响 - 中国可通过调节出口量使稀土价格腰斩,直接冲击竞争对手生存能力 [12] - 西方"打破垄断"行动反而强化中国市场份额,客户因莱纳斯产品性价比低下转向中国订单 [12] - F-35战机所需钐钴合金库存仅够18个月,莱纳斯产能无法满足美国军工需求 [12]
稀土管制再加强!西方媒体急了:中国审批太慢,扰乱全球供应链!中方立规矩毫不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5-24 17:28
最近,中美双方互降关税的消息令人振奋,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种种猜测与解读。几乎所有人都在期待中国会不会一如既往地 放宽对这些稀缺资源的管控,将其慷慨地送到美国军火工厂。但现实却给了这些期待以沉重的打击:中国依然坚守自己的底线,毫不妥协。 中国并没有急于响应,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稳健的策略。英国《金融时报》试图抛出"中国有意控制审批速度"的说法,企图通过抱怨来施加压力,其实不过 是在掩饰自己对于中国稀土依赖的无奈。 一些西方企业宣称无法忍受中国的出口管制,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掌握着70%的稀土资源和90% 的精炼产能,这都是靠实力和技术积累而来的。 如今,西方国家如同坐在火山口,心里明白自己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却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你听听那些媒体的言辞,仿佛稀土资源是他们理所应当的权 利,居然指责中国不够迅速、不够慷慨。这其实是在用"我弱我有理"的逻辑试图反转局面。更有甚者,把稀土"武器化"的提法抛出来,似乎这样就可以让中 国妥协。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在如今这个中美关系多变、局势扑朔迷离的时代,谁都明白,稀土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张战略牌 ...
为打破中国稀土垄断,俄罗斯印度勾肩搭背,关键时刻,我方有动作
搜狐财经· 2025-05-24 15:02
中国稀土行业整合与管控 - 中国近期加快整合和管控稀土出口步伐 对美西方及俄罗斯印度等国造成压力 [1] - 国有资本进一步介入稀土领域 中国稀土集团与中国国新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为行业提供资金和资产管理支持 [7]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整合 收购澳大利亚PEK公司及背后的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和英国精炼厂 [9] - 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发磁制冷技术 强化中国在稀土中下游技术专利的垄断地位 [9] 俄印稀土合作计划 - 俄罗斯与印度达成协议 加强稀土和战略金属领域技术合作 重点研发加工与开发技术 [3] - 合作旨在确保两国工业供给 扩大生产规模 减少对外依赖 [3] - 俄罗斯稀土储量380万吨 印度690万吨 但中下游加工技术被中国把控 两国严重依赖中国进口 [5] - 中国加强出口管控促使俄印寻求自主稀土能力 希望获取西方市场利润空间 [5] 中国稀土行业竞争优势 - 稀土产业具有长周期回报特性 中国持续保持竞争力使后发国家难以追赶 [11] - 中国通过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 使其他国家难以绕开中国技术发展稀土产业 [9] -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和控制力持续增强 [7][9]
中美俄稀土储量差距断崖:俄罗斯380万吨,美国190万吨,中国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5-23 19:22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中国稀土储量高达4400万吨,占全球近40%,中重稀土垄断全球88%以上 [6] - 俄罗斯稀土储量380万吨,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 [4] - 美国稀土储量约190万吨,理论上可自给自足但实际依赖进口 [6]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拥有从挖矿到提纯再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 [6] - 独创溶剂萃取法使稀土纯度达99.9999%,成本仅为西方三分之一 [6] - 2025年云南红河超大型稀土矿发现进一步巩固资源优势 [8] - 深海采矿技术领先,唯一拥有全链条深海采矿能力的国家 [22] 稀土应用领域 - 军事领域:F-35雷达涂层需铽元素,导弹制导依赖钕元素 [11] - 通信产业:光纤信号放大器需铒元素,中国专利占比超90% [13] - 新能源产业:永磁材料占全球60%市场,特斯拉电机依赖钕铁硼磁体 [14] 各国产业困境 - 俄罗斯:资源分布偏远,开采成本高,2024年产量仅7000吨 [4] - 美国:芒廷帕斯矿重启但精矿仍需运往中国加工 [6][17] - 欧盟:回收技术成本高昂难以规模化 [17] 中国政策导向 - 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开采指标增速从20%降至5.88% [20] - 中重稀土指标首次出现负增长,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2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上涨近4% [27] - 未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将进一步提升稀土战略价值 [22] - 稀土竞争重点转向技术突破和资源高效利用 [25]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3
国证国际· 2025-05-23 14:10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进入观察期,大市波动横行;4月美国消费稳健,关税冲击尚未反映,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 [6][7][10] 国证视点 - 昨日港股三大指数下行,恒生指数跌1.19%、国企指数跌1.19%、恒生科指跌1.7%,大市成交回落至1982.29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43.58亿元,占比19.327% [2] - 南向资金方面,港股通资金回升,周四净流入38.81亿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建设银行、美团、泡泡玛特,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阿里巴巴 [2] - 5月22日北向资金成交1202.72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10.91%,沪股通成交前三为韦尔股份、贵州茅台、紫金矿业,深股通成交前三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美的集团 [3] - 影视、短视频等科技相关概念股及消费类板块普遍下滑,部分烟草概念、化妆品股、光伏太阳能板块及部分猪肉、农业等股票逆市上扬,巨星传奇等热门个股涨幅显著 [4] - 5月美国综合PMI初值升至52.1,经济活动增速回升但整体仍弱,服务业增长明显,制造业重现扩张,新订单增长来自内需,出口下滑,企业展望回暖但信心低于均值,5月就业人数下降,制造业补库存,商品和服务售价涨幅创新高,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环比下降但持续申请总数上升 [5] 行业点评 - 4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7241亿美元,同比增5.2%,环比增0.1%,消费增长在关税前已恢复正常,4月销售未反映关税冲击 [7] - 线上零售增长超大盘,4月无店铺商贩销售额1235亿美元,同比增7.5%,环比增0.2%;食品和饮料消费放缓,4月销售额844亿美元,同比增2.7%,环比持平;日用品消费稳定,4月日用品商场销售额769亿美元,同比增2.8%,环比降0.2%;杂货店销售额143亿美元,同比增6.0%,环比降2.1%;餐饮表现良好,4月销售额991亿美元,同比增7.8%,环比增1.2% [8] - 油价下跌致加油站消费下滑,4月销售额511亿美元,同比降6.8%,环比降0.5%;保健和个人护理店销售额389亿美元,同比增8.5%,环比降0.2%;服装及配饰店销售额258亿美元,同比增3.5%,环比降0.4%;运动商品等商店销售额79亿美元,同比增1.7%,环比降2.5% [9] - 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8,消费者态度悲观或影响5月消费数据 [9] - 4月CPI同比增2.3%,环比增0.3%,通胀在关税前控制合理,关税政策预期提升物价;3月人均可支配收入6.54万美元,同比增3.3%,增速放缓;3月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5.51%,支出增速稳定,消费有支撑;3月个人储蓄率3.9%,略有下降 [10] - 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认为市场已基本消化基本面负面影响,ETFXLP前十大持仓占比61%,平均PE - TTM为27.9x,ETFXLY前十大持仓占比69%,平均PE - TTM为44.9x [10]
稀土提炼技术外泄:澳企宣布成为中国以外首家重稀土商业化生产商
搜狐财经· 2025-05-23 01:29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变化 - 2025年稀土产业成为中美博弈焦点 中国长期主导全球稀土供应链 西方国家寻求突破 [1][3] - 澳洲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实现重稀土商业化分离生产 成为首家中国境外具备该能力的企业 [1][3] - 莱纳斯马来西亚工厂生产氧化镝 打破中国在该领域的垄断 为全球供应链提供第二选择 [3][5] 莱纳斯公司的战略突破 - 莱纳斯CEO宣布公司成为全球唯一能在中国境外商业化生产分离重稀土产品的企业 [3] - 2025年5月实现氧化镝生产 6月计划生产另一种战略资源铽 [5] - 获得美国政府2.58亿美元支持 在德州建设新工厂以规避中国供应链风险 [5] 产业链重构与地缘政治因素 - 西澳矿场与马来西亚冶炼厂形成互补组合 规避中国政策风险并靠近原材料产地 [5][10] - 稀土供应链安全成为比价格更重要的考量 西方加速"去中国化"进程 [8][10] - 中国采取出口配额控制 技术封锁等手段维持稀土领域主导地位 [3][8] 行业技术门槛与市场动态 - 重稀土提炼分离技术门槛高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人才 [8][12] - 全球稀土价格波动剧烈 反映各国加紧战略资源布局 [5][12] - 稀土在智能手机 新能源汽车 军事装备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14] 未来发展趋势 - 莱纳斯的突破可能刺激中国强化监管 引发新一轮产业政策调整 [12] - 稀土产业链完全"脱钩"仍需时间 中国数十年积累的优势短期难被撼动 [10][12] - 2025年被视为全球稀土产业转折点 更多企业可能跟进布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