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兰州银行11亿贷款迷局:三家疑似 "空壳公司" 贷款担保链与资本暗流涌动
第一财经· 2025-06-16 14:21
华明装备剥离贵州长征电气 - 华明装备计划以100万元转让全资孙公司贵州长征电气100%股权 六年前收购价格为3 98亿元 [1] - 剥离直接原因是贵州长征作为担保人被起诉追偿2 77亿元贷款本息连带责任 [2] - 公司称收购前担保事项已发生但原股东天成控股未披露 为规避法律风险决定转让 [4] 兰州银行11亿元贷款担保案 - 2017年兰州银行向三家实缴资本不足60万元的杭州贸易公司发放11亿元贷款 [2] - 贷款由16家担保方组成"豪华"团队 包括银河系 银帝系和建新集团实控人刘建民 [14][19] - 三家借款公司存在共同控制人特征 均与国城集团实控人吴城关联 [8][9][12] 贷款资金流向与建新集团重整 - 杭州木东6亿元贷款明确约定用于建新集团重组 [22] - 银河系原为重整方后被国城集团取代 后者最终斥资86 65亿元控股建新矿业 [21][22] - 银帝系与国城系关系密切 银帝集团是国城集团发起人股东控股方 [22] 担保方合规性问题 - 银河系两家上市公司天成控股和银河生物提供担保时未履行信披及决策程序 [26][27] - 天成控股2016年末净资产11 5亿元 对外担保达11亿元未按规定披露 [26] - 兰州银行放贷时正值IPO关键期 建新集团为其第六大股东且刘建民任董事 [28] 债权转让与诉讼进展 - 兰州银行2020年将11亿元贷款债权原价转让给关联方三维汇成 [29] - 三维汇成起诉9家银河系担保方但未起诉银帝系和刘建民等关联方 [29] - 三维汇成还从兰州银行受让10 79亿元债权给子公司云翔典当 [29]
高端装备“出海”样本:上海电气如何让世界看见中国工业的绿色担当?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绿色能源技术出海 - 中国绿色能源技术加速国际化,成为高端制造出海新引擎,上海电气作为领军企业构建全球绿色能源版图 [1][2] -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风电、光热光伏、工业母机等高端装备通过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布局实现海外突破 [2][3][5] 风电领域突破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海外中标量超1GW,涵盖设备销售、运维、合资设厂等模式,克罗地亚156MW项目成中欧合作标志性工程 [3] - 连续10年位居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第一,两次全球新增装机榜首,欧亚及东南亚地区订单持续增长 [3] - 未来海上风电将受益于漂浮式技术成熟,设备大型化、智能化趋势明确,海外投资增速提升 [4] 工业母机国际化进展 - 上海机床厂精密磨床出口90多国,202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母机出口额103.8亿美元(+1.4%),高档数控磨床首次批量化出口 [5][6] - 未来聚焦高端机床设计、数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强化产业链协同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 [6] 光热光伏技术创新 - 迪拜700MW光热+250MW光伏项目累计发电57亿千瓦时,供32万户用电,年减碳160万吨,采用无线智能镜场和全球最大熔盐储热系统(15小时) [7] - 技术迭代推动全球化布局,光热光伏项目成中国制造新范式 [8] 一带一路工程拓展 - 30年间上海电气在26国承接200多个项目,总装机125GW,订单近2000亿元,带动国内400亿销售额 [9] - 未来重点拓展清洁能源EPC项目(燃气发电、光伏、储能等),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技术共享转型 [9]
看金盘科技从海南到全球的智造征程——“数字化+人工智能”驱动智造未来
海南日报· 2025-06-16 08:59
公司概况 - 金盘科技成立于1997年,从传统电力设备企业转型为创新型、科技型、数字化企业 [1] - 公司在全球建立生产基地,覆盖墨西哥、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产品辐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主要产品获得美国UL、荷兰KEMA等国际权威认证 [1] 主营业务与业绩 - 主营业务为变压器系列、成套系列、储能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稳步增长,数据中心、风能等领域销售收入增长明显 [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成套系列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3.25% [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56亿元,拥有有效专利284项、软件著作权73项、商标37项 [2] - 完成《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的20.6MVA机舱内置干式变压器》等项目,被认定为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项目 [2] - 2025年计划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矩阵丰富 [3] 智能制造战略 - 2024年成立金盘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 [1][3] - 探索AI技术与数字化制造平台深度融合,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 [3] - 重点发展智能焊接、智能搬运和智能协作机器人细分领域 [3] - 采用"数字基座+智能装备"双轮驱动模式,推动行业智能制造转型 [3]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全球精准市场布局+高附加值产品+高效生产运营体系"三维驱动模型 [4] - 建立"技术+服务"深度绑定模式,挖掘AI与能源领域高潜力客户 [4] - 目标实现国内外市场双增长 [4]
广信科技(920037):绝缘纤维材料及制品“小巨人”,助力超、特高压用绝缘纤维材料国产替代
华源证券· 2025-06-15 2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关注 [3][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专业供应商,产品应用广泛,核心技术对行业相关技术起引领作用,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3][76] - 下游产业稳步发展,国内超/特高压用绝缘纤维材料国产化率有望提升,公司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3][53] - 建议关注该公司,其有望在提升产品品质、丰富品类、扩充产能的同时,实现超特高压绝缘材料自给自足的经营战略 [3][7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初始发行 2000 万股,申购日为 2025 年 6 月 17 日 - 发行价格 10 元/股,发行市盈率 7.61X,初始发行股份数量为 2000 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 8,846.2908 万股,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 2300 万股,发行后总股本扩大至 9,146.2908 万股,发行后预计可流通股本比例为 35% [2][6] - 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 400 万股,占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本次发行数量的 20%,有 10 家机构参与战略配售 [2][9] - 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拟投资 13,459.41 万元,预计建设期为 2 年,达产后预计年均新增营业收入 1.27 亿元,达产年税后净利润预计达到 1,405.50 万元 [2][11] 绝缘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国家级“小巨人”,2021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CAGR146% - 公司主营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2024 年两大业务毛利率均升至 30%以上,绝缘纤维材料可分为薄绝缘纤维材料和厚绝缘纤维材料,绝缘纤维成型制品通过多种工艺制成 [15][20][23]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 + 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2022 - 2024 年客户集中度不高,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收入占比维持在 30% - 35%区间内,2024 年前五大客户包括特变电工等,市场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2023 年开拓俄罗斯客户实现少量外销 [29][32][33] - 公司具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09 年研发的超高压绝缘纤维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拥有有效专利 67 项,其中发明专利 13 项 [36] - 2024 年营收 5.78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617 万元(yoy + 135%),2025Q1 营收 1.75 亿元(yoy + 54%)、归母净利润 4372 万元(yoy + 129%),2025H1 预计营收 3.6 - 3.9 亿元,同比增长 39% - 50%,扣非归母净利润 8500 - 9500 万元,同比增长 72% - 92% [2][39] 下游产业稳步发展,国内超/特高压用绝缘纤维材料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 2018 - 2023 年我国绝缘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6.9%,2024 年约 1305 亿元,同比增长 8.2% [47] - 上游木浆价格 2023 年呈下降趋势,2024 年小幅波动,2024 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投资总额为 17,770 亿元,同比增长 18.86%,绝缘纤维材料有望迎来战略发展机遇,下游变压器、电机等领域规模有望增长,新能源电力产业或将稳步发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或将稳定扩张,国内超/特高压用绝缘纤维材料有望提升国产化率 [2][51][53] - 广信科技主要可比公司包括东材科技、民士达、神马电力、恒缘新材,与可比公司相比,营收、利润规模尚小,2024 年毛利率水平位于可比公司均值附近,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3][66][70] 申购建议 - 建议关注,公司产品应用范围广,核心技术有重大意义,未来有望实现超特高压绝缘材料自给自足的经营战略,截至 2025 年 6 月 13 日,可比公司 PE TTM 中值达 36.6X [3][76]
麦格米特: 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行权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5 16:2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安排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激励对象为540名,可行权期权数量为4,222,750份,行权价格为17.44元/股 [1]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激励对象为72名,可行权期权数量为513,300份,行权价格为17.44元/股 [1]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行权期实际可行权期限为2025年6月16日至2026年6月8日 [2]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实际可行权期限为2025年6月16日至2026年5月15日 [2] 行权条件达成情况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占获授股票期权数量比例为25% [3]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占获授股票期权数量比例为30% [6] - 公司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21.04%,满足行权条件 [10]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均为卓越或良好,满足行权条件 [11] 行权对公司的影响 - 本次行权对公司股权结构不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 [13] - 行权后公司总股本将由545,760,751股增加至550,496,801股 [13] - 行权对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影响较小 [13] - 自主行权模式不会对股票期权的定价及会计核算造成实质影响 [13]
ST德豪: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关于安徽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15 16:12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5月24日发布《股东大会通知》,明确会议召开方式、时间、地点及议题内容,符合《股东大会规则》和《公司章程》要求 [2] - 股东大会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13日在珠海公司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进行 [3] - 实际召开时间、地点及议案内容与通知一致,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大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3] 出席人员资格与召集人资格 - 现场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9名,代表有效表决权股份659,432,943股(占总股本37.6297%),其中中小投资者代表5,100股(占比0.0003%)[4] - 网络投票股东163名,代表股份96,311,141股(占比5.4959%),全部为中小投资者 [4] - 合计172名股东参与表决,代表股份755,744,084股(占比43.1256%),中小投资者占比5.4959% [4] - 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资格合法,出席人员资格经核查有效 [3][4] 表决程序与结果 - 议案采用非累积投票制,现场与网络投票合并统计,计票程序符合《公司章程》[5] - 主要议案表决结果:同意票占比99.6974%,反对票0.2269%,弃权票0.0757% [5] - 中小投资者表决结果:同意票占比97.6259%,反对票1.7800%,弃权票0.5940% [5] - 其他议案表决中,同意票比例均超99.68%,反对票最高占比0.2438% [7][8][9] 法律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符合《公司法》《股东大会规则》及《公司章程》,合法有效 [10] - 法律意见书由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出具,经签字盖章后生效 [11]
海尔申请温度控制相关专利,满足用户对温度的个性化需求
金融界· 2025-06-14 11:55
专利技术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的专利,公开号CN120140895A,申请日期为2025年02月 [1] - 该专利属于智能家电技术领域,通过检测环境信息(包括空气温度、湿度、风速、辐射温度等)确定用户体感温度,并基于环境信息和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动态调整多个控制负载的参数,实现精准温控 [1] 公司背景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93638.162532万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对外投资1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3043次,拥有商标258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19个 [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96709.088914万人民币,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 [2] - 对外投资1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4235次,拥有商标121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29个 [2]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本943811.4893万人民币,主营业务为其他制造业 [2] - 对外投资5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658次,拥有商标285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10个 [2] 行业动态 - 三家公司通过联合专利申请强化智能家电领域的技术壁垒,专利涉及多参数环境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反映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温控方向发展 [1]
东莞新能源等申请电池组及用电设备专利,降低电池组产生起火或爆炸的风险
金融界· 2025-06-14 11:04
金融界2025年6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 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电池组及用电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20149687A,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宁德市,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 业。企业注册资本15200万美元。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9家 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82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2条,专利信息449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 可379个。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设备,该电池组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导电层。第一 电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芯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电极组件,第一电芯串联第二电芯, 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层叠设置。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导电层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且导电层 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投影均存在重叠,导电层电连接第四电极端子。在此电池 组中,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之间设置有导电层,且导电层与第四电极端子电连接,当金属钉穿过第一电 芯、第二电芯以及导电层时,导电层能够与金属钉电连接 ...
比亚迪等取得继电器静触头组件相关专利 降低继电器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金融界· 2025-06-14 08:36
专利技术 - 比亚迪及长沙弗迪电池获得"继电器静触头组件、继电器及用电设备"专利授权 专利号CN222980406U 申请日期2024年08月 [1] - 专利技术特点为静触头硬度低于连接件 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方式提升扭矩承受能力 降低接触电阻 减少继电器安全隐患 [1] - 技术方案通过填充缝隙工艺增强静触头与连接件的结构稳定性 [1] 公司背景 -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 注册资本3039亿元 主营电气机械制造业 对外投资101家企业 [2] - 比亚迪累计参与招投标976次 拥有商标1811项 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136个 [2] - 长沙弗迪电池成立于2019年 注册资本5000万元 参与招投标22次 持有专利33项 行政许可86个 [2] 知识产权布局 - 比亚迪体系专利总量达5033项(母公司5000项+弗迪电池33项) [1][2] - 最新专利涉及继电器核心部件创新 显示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持续加强技术壁垒 [1]
每周股票复盘:科恒股份(300340)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多项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
搜狐财经· 2025-06-14 07:2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科恒股份报收于15.84元,较上周13.1元上涨20.92% [1] - 6月11日盘中最高价达20.85元,触及近一年最高点,6月9日最低价12.77元 [1] - 本周共计1次涨停收盘,无跌停,最新总市值43.7亿元,在电池板块市值排名68/95 [1] 交易异常波动 - 股票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6月9日、6月10日)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达43.55%,属于异常波动 [3][11] - 因日换手率30%、日涨幅15%及三日累计涨幅偏离值30%多次登上龙虎榜 [3] 董事会决议 - 审议通过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保证金最高额度不超过5,000万元,有效期12个月 [4][8] - 控股股东格力金融为公司融资提供不超过11,400万元担保,万国江提供担保并由公司反担保 [4][8] - 拟注销178.34万份未行权股票期权,回购注销37.865万股限制性股票,资金总额2,905,877.70元 [4][9][10] - 拟减少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定于6月2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4][6] 监事会决议 - 监事会确认注销股票期权及回购限制性股票事项合规,同意执行 [5] - 审议通过套期保值、对外担保、注销股票期权及回购限制性股票四项议案 [5] 股东大会安排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将于6月26日召开,审议套期保值、对外担保、回购股票及减资四项议案 [6] 业务动态 - 拟开展碳酸锂、镍、钴等原材料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保证金限额5,000万元 [8] - 因2022-2024年营收未达考核目标,注销未达标激励对象的178.34万份股票期权及37.865万股限制性股票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