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搜索文档
大越期货甲醇周报-20250714
大越期货· 2025-07-14 17:29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1091号 甲醇周报 (7.7 大越期货投资咨询部 -7.11 金泽彬 ) 从业资格证号:F3048432 投资咨询证号:Z0015557 联系方式:0575-85226759 重要提示: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 资建议。 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CONTENTS 目 录 1 每周评论 2 基本面数据 3 检修状况 4 观点与策略 国内甲醇现货价格 | | | | 国内甲醇价格 | | (元/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月4日 | 7月8日 | 7月9日 | | 7月10日 | 7月11日 | | 周涨跌 | | | 江苏 2445 | 2402 | 2385 | | 2390 | 2368 | - 3 . | 15% | | | 鲁南 2230 | 2230 | 2230 | | 2230 | 2230 | 0 . | 00% | | | ...
北化股份(002246):全球硝化棉龙头企业,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增长
环球富盛理财· 2025-07-14 17: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全球硝化棉龙头企业 25H1 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增长 [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北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成立 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硝化棉资产专业化重组的军民结合型企业 2008 年在深交所上市 [2][4] - 公司 2013 年、2017 年分别收购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有硝化棉、特种工业泵、活性炭及防护器材三大业务板块 [2][4] 业绩情况 - 7 月 13 日公司公告预计 2025H1 归母净利润 0.98 亿元至 1.11 亿元 同比增长 182.72%-220.23% 预计 2025H1 扣非净利润 0.71 亿元至 0.84 亿元 同比增长 1387.97%-1660.42% 业绩增长主因是收入同比增长、产品毛利率水平提高 [3][5] 业务板块情况 硝化棉业务 - 公司是行业内产品型谱最全的硝化棉制造商 可生产三大系列、四种润湿剂、80 多种牌号的硝化棉产品 工业硝化棉应用广泛 营销网络遍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 2004 年以来产销规模全球领先 是世界硝化棉制造商协会三家执委之一 [3][5] 防化及环保产业 - 公司下属子公司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的“核化生”三防器材科研、生产单位 定位中高端市场 致力于发展以活性炭深度吸附净化装置和再生为主的环保装备 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 [3][5] 特种工业泵产业 - 公司特种工业泵系列产品由控股子公司泵业公司承担 泵业公司有四十多年研发制造经验 是国内唯一引进国外相关技术企业 有核心材料铸造优势 参与制定特种钢材料国家标准 有 30 多个系列 650 余种产品规格 可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磷化工用泵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 70% 烟气脱硫用泵国内市场占有率 40% [3][5]
XD振华转盘中上涨2.0%报201.008元/张,成交额9559.18万元,转股溢价率11.75%
金融界· 2025-07-14 11:53
XD振华转债市场表现 - 7月14日盘中上涨2%报201 008元/张 [1] - 成交额达9559 18万元 [1] - 转股溢价率为11 75% [1] - 信用评级为"AA"级 [1] - 债券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 第六年达2%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1月20日 转股价8 2元 [1] 振华股份公司概况 - 全球最具规模的铬盐上市企业 股票代码SH 603067 [2] - 维生素K3产能位居全球前列 [2] - 拥有湖北黄石和重庆潼南两大生产基地 [2] - 旗下"民众"、"楚高"为业内知名品牌 [2] - 产品线涵盖重铬酸钠 铬酸酐 氧化铬绿等铬盐产品 [2] - 正布局液流储能关键原材料领域 [2] 振华股份财务数据 - 2025年Q1营业收入10 198亿元 同比增长7 59% [2] - 归属净利润1 174亿元 同比大增37 27% [2] - 扣非净利润1 149亿元 同比增长29 93% [2] 股东结构 - 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7 57% [2] - 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47 57% [2] - 股东总户数1 859万户 [2] - 人均流通股2 739万股 [2] - 人均持股金额34 07万元 [2]
芳烃橡胶早报-20250714
永安期货· 2025-07-14 11: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TA进入累库阶段,现货加工费已压缩至极低水平,边际可能出现供应减量且绝对库存不高,关注逢低做扩加工费机会[2] - MEG在国产开工回升下逐步进入累库阶段,现实库存低位而估值同样不低,偏震荡看待,关注仓单变化[4] - 涤短供应未出现明显减量但同样无增量,内需偏弱而出口高增下加工费预计偏震荡运行[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TA相关 - 2025年7月7 - 11日,原油价格从6770变动到6645,PX加工差从265.0变动到253.0,PTA内盘现货价格从4810变动到4710等,海南逸盛200万吨提负,近端TA开工小幅提升,聚酯负荷进一步下行,库存延续累积,主流供应商流动性释放,基差下行,现货加工费大幅走弱;PX国内开工持稳,海外存部分检修,PXN小幅走弱,歧化与异构化效益维持,美亚芳烃价差持稳[2] MEG相关 - 2025年7月7 - 11日,MEG内盘价格从820变动到820,煤制MEG负荷维持67.6等,新疆天盈15万吨重启,近端国内煤制重启带动开工环比上行,沙特装置重启中,到港回升下周初港口库存累积,周内港口发货尚可,下游备货水平回升,基差持稳,效益比价维持[4] 涤短相关 - 2025年7月7 - 11日,原生短纤价格从6760变动到6700等,近端供应端宁波大发减产,开工下行至92.3%,产销环比持稳,库存基本维持;需求端涤纱端开工延续下行,库存结构维持原料备货去化而成品库存累积,效益维持低水平[4] 天然橡胶相关 - 2025年7月7 - 11日,泰国胶水价格从1695变动到1740等,全国显性库存持稳,绝对水平不高,但没有季节性去库,泰国杯胶价格反弹,降雨影响割胶[4] 苯乙烯相关 - 2025年7月7 - 11日,乙烯(CFR东北亚)价格维持820,纯苯(CFR中国)从728变动到745等,苯乙烯国产利润从283变动到309等[8]
甲醇聚烯烃早报-20250714
永安期货· 2025-07-14 1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甲醇高进口开始兑现,累库开始发生,盘面低估值,处于利空兑现期,单边暂不好定方向,偏向低了做多配 [1] - 聚乙烯整体库存中性,关注LL - HD转产、美国报价和新装置投产落地情况 [6] - 聚丙烯库存上游和中游去库,产能过剩背景下09预期压力中性偏过剩,出口放量或pdh装置检修多可缓解供应压力 [6] - PVC基差维持稳定,下游开工季节性走弱,关注投产兑现、出口持续性、煤价等因素 [11][12] 各行业情况总结 甲醇 - 动力煤期货价格维持801,江苏现货等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进口利润、主力基差、盘面MTO利润也有相应变动 [1] - 高进口兑现,累库发生,伊朗降开工但非伊增量,国内供应增加,欧美甲醇价格弱势 [1] 塑料(聚乙烯) - 东北亚乙烯价格不变,华北LL等价格有小幅度变动,两油库存减少,进口利润稳定 [6] - 两油库存同比中性,整体库存中性,09基差华北0左右、华东 + 120,外盘欧美和东南亚维稳,6月检修环比减少,国内线性产量环比增加 [6] 聚丙烯(PP) - 山东丙烯等价格部分有变动,出口利润稳定,主力期货价格下降,两油库存减少,仓单增加 [6] - 库存上游和中游去库,基差 + 100,非标价差中性,进口 - 500附近,出口持续不错,后续6月供应预计环比略增加 [6] 聚氯乙烯(PVC) - 西北电石等价格部分有变动,进口美金价、出口利润等部分数据稳定 [11][12] - 基差维持09 - 150,厂提基差 - 450,下游开工季节性走弱,中上游库存去化放缓,夏季西北装置季节性检修,PVC综合利润 - 500 [12]
丙烯供需概况
期货日报· 2025-07-14 00:06
全球丙烯行业概况 - 2017—2024年全球丙烯产能从1.25亿吨增长至1.77亿吨,年均增长率5.1%,产量从1.03亿吨上升至1.34亿吨,年均增长率3.9% [1] - 东北亚是全球第一大丙烯产地,产能占比51.5%,北美和西欧分别占比14.0%和9.0%,中东和东南亚分别占比7.4%和6.5% [1] - 东北亚产能增长主要受中国炼化一体化和丙烷脱氢装置投产推动 [1] - 北美丙烯产能扩张受益于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丙烷供应,其衍生物成本优势显著,出口量持续增长 [1] - 中东丙烯产能增速因油田伴生丙烷增量放缓而显著下降 [1] 中国丙烯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丙烯产能6973万吨、产量5341万吨,2014—2024年产能年均增长率12.8% [2] - 2014年前产能利用率超90%,2024年降至76.6%,反映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 [2] - 蒸汽裂解制丙烯占比33.7%,丙烷脱氢(PDH)占比32.3%,催化裂化占比17.6%,煤/甲醇制丙烯占比16.4% [2] - 华东和华北是主要生产区域,产量占比分别为31.1%和20.3%,前五大省份(浙江、山东、广东、江苏、宁夏)产量合计占全国58.4% [3] - 行业集中度较高,前10/20/30家企业产能分别占比56.4%、73.4%、82.1%,民营企业占新增产能80% [3] 中国丙烯消费与需求 - 2024年中国丙烯表观消费量5536万吨,进口202万吨,出口7万吨,2014—2024年消费量年均增长9.9% [4] - 消费区域与生产分布一致,华东占比32.3%,华北20.1%,华南17.5%,西北17.3%,东北8.2% [4] - 聚丙烯仍是主要下游需求,2024年占比67.7%,但环氧丙烷(7.7%)、丙烯腈(6.6%)、丁辛醇(6.6%)占比提升 [5] - 2014—2024年聚丙烯产量年均增长9.3%,环氧丙烷9.5%,丙烯腈10.9%,酚酮15.0%(但年度波动显著) [5]
2025H1六氟磷酸锂市场盘点——全球六氟磷酸锂产量12.5万吨,同比增速38%
鑫椤锂电· 2025-07-13 12:23
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六氟磷酸锂产量达12.5万吨,同比增速38%,行业从"井喷期"步入"稳健增长期" [2] - 增速理性回落反映市场成熟化,供需趋于平衡,相较于2021-2022年爆发式增长及2024年31%增速,增长逻辑转向稳健 [2] - 全年产量预计冲击25万吨量级,规模迈上新台阶,下游需求由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及储能产业发展双重驱动 [4]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前五强企业(天赐材料、多氟多、新泰新材、江西石磊、浙江永太)合计市场份额达78% [6] - 天赐材料以37%市场份额居绝对龙头地位,成本优势及电解液产量带动其规模效应,多氟多以21%份额稳居第二 [6] - 资源与订单加速向头部集中,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被挤压,市场呈现强者恒强特征 [6] 未来挑战与机遇 - 新增产能释放带来消化压力,避免阶段性过剩引发的价格竞争成为行业共同课题 [7] - 头部企业需强化成本管控与客户绑定能力,中小厂商面临技术差异化或兼并重组的选择 [7] - 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耕细作,竞争焦点转向效率、技术及客户黏性,进入"质的较量"阶段 [7][8]
中国戊二醛(C5H8O2)行业项目规划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13 07:03
戊二醛行业技术环境 - 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吡喃法、吡啶法、戊二醇氧化法、戊二酸还原法和环戊烯氧化法 [4] - 中国戊二醛行业关键技术分析显示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专利数量显著增长 [4] - 行业热门专利技术集中在高效合成和环保工艺领域,主要申请人以化工企业为主 [4] 戊二醛行业政策环境 - 行业监管体系由主管部门和自律组织构成,标准体系建设涵盖国家/地方/行业等多层级 [4] - 国家层面政策以指导类和支持类为主,31省市均出台配套政策明确发展目标 [4] - "十四五"规划对行业技术升级和环保标准提出明确要求,推动产业向高质量转型 [4] 全球戊二醛市场格局 - 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2029年预测显示复合增长率稳定 [5] - 区域格局以欧美为主导,德国巴斯夫、赛默飞世尔等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5] - 行业兼并重组活跃,技术领先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资源 [5] 中国戊二醛市场现状 - 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企业注册集中在湖北等化工产业集聚区 [6] - 供需平衡状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医用级和工业级产品需求分化明显 [6] - 行业招投标显示医院消毒和石油开采领域为主要采购方 [6] 产业链及细分应用 - 上游原材料丙烯醛、乙烯基甲醚等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成本 [7] - 下游应用中医院消毒领域需求占比超40%,养殖业和水处理领域增速显著 [9] - 细分产品中改性戊二醛因环保性能优势成为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8] 重点企业布局 -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等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提升产能,产品覆盖医用和工业级 [10][14]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5%,专利转化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10][16] - 区域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湖北企业占据全国60%以上产能 [10][14]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环境推动工艺向绿色化发展,政策导向加速替代品研发 [4][8] - 全球市场扩容带动出口增长,国内企业加速海外布局 [5][10] - 细分领域如医用高端消毒剂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 [9]
东岳集团(00189.HK):1H25业绩预告高增 非制冷剂业务筑底
格隆汇· 2025-07-13 03:22
业绩预告 - 公司预告1H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50%,对应1H25归母净利润约7.7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作出售用途之物业账面价值为1082万元,经营性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1] 氟聚合物与有机硅行业 - 1H25氟聚合物PTFE/PVDF(电池级)/FEP/FKM均价分别为4.23/5.34/6.0/6.13万元/吨,同比分别下降7%/15.6%/23.7%/14.9% [1] - 1H25有机硅DMC市场均价约为1.28万元/吨,同比下降12.4% [1] - 氟聚合物、有机硅行业供应端约束较弱,价格下行对冲了制冷剂价格上涨的利润弹性 [1] - 随着"反内卷"政策落实,有机硅、氟聚合物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价格有望筑底回暖 [1] 制冷剂市场 - R22需求主要来自存量空调维修,7-8月空调使用率提升将提振维修加氟需求 [2] - 年初以来R22价格涨幅低于三代制冷剂,随着维修需求旺季来临,R22价格有望补涨 [2] - 行业正加大打击R22非法生产力度,R22盈利有望随非法产能出清继续提升 [2] 热电联产项目 - 2024年10月28日,淄博东岳新能源有限公司3×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进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阶段 [2]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480t/h高温超高压煤粉锅炉+3×50MW背压机+3×60MW发电机及配套辅助设施 [2] - 电厂更新项目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21.13/26.94亿元人民币 [2] - 目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为7.7/6.0x [2] - 维持目标价11.6港元,对应2025/2026年P/E为8.8/6.8x,较当期股价有14.9%上行空间 [2]
东阳光(600673):制冷剂景气向上支撑利润,机器人业务已实现收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2 19: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业绩符合预期,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环比增长,主要因制冷剂价格和盈利上涨,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释放,成本结构改善 [7] - 员工持股计划发布,总额不超5.38亿元,彰显发展信心,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7] - 三代制冷剂涨价趋势不改,Q3维修及出口市场有望发力,公司配额5.27万吨且结构好,有望受益于长景气 [7] - 携手中际旭创,打造一体化液冷解决方案,公司具备相关技术和生产能力,是头部企业 [7] - 联合智元机器人切入具身智能赛道,25H1已实现收入,获首批订单,为新增长曲线打下基础 [7] - 受益于行业需求提升,1H25公司积层箔与化成箔产能释放,规模效应渐显,成本结构改善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对应EPS为0.47、0.59、0.71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9X、23X、19X,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13.4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4.10/6.20元,市净率4.4,流通A股市值40,281百万元,上证指数3,510.18,深证成指10,696.10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3.02元,资产负债率65.18%,总股本3,010百万,流通A股3,002百万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199|3,347|13,854|15,405|16,965| |同比增长率(%)|12.4|18.3|13.6|11.2|10.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75|278|1,415|1,782|2,137| |同比增长率(%)|-|181.5|277.2|26.0|19.9| |每股收益(元/股)|0.13|0.10|0.47|0.59|0.71| |毛利率(%)|14.6|20.3|21.1|22.3|23.6| |ROE(%)|4.1|3.1|13.4|14.4|14.8| |市盈率|108|-|29|23|19| [6]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854|12,199|13,854|15,405|16,965| |营业成本(百万元)|9,648|10,419|10,932|11,966|12,96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80|79|83|108|119| |主营业务利润(百万元)|1,126|1,701|2,839|3,331|3,883| |销售费用(百万元)|194|193|180|216|238| |管理费用(百万元)|620|434|485|539|594| |研发费用(百万元)|429|514|526|585|645| |财务费用(百万元)|365|339|305|274|256| |经营性利润(百万元)|-482|221|1,343|1,717|2,150|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48|2|0|0|0|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161|-43|0|0|0| |投资收益及其他(百万元)|172|198|271|309|309| |营业利润(百万元)|-321|388|1,613|2,024|2,460| |营业外净收入(百万元)|-20|-20|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341|368|1,613|2,024|2,460| |所得税(百万元)|-1|-7|146|183|227| |净利润(百万元)|-339|375|1,467|1,841|2,233|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45|0|52|59|9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94|375|1,415|1,782|2,13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