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产品

搜索文档
爱康医疗20250731
2025-08-05 11:1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关节植入物市场,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0%,2030年髋膝关节手术量预计达316万例(CAGR约11%)[7] - 公司:爱康医疗(港股上市),国产关节植入物龙头企业,覆盖髋膝关节置换、3D打印植入物、手术机器人等产品线[6] 核心业务动态 **1 集采中标与价格趋势** - 2024年集采续标中标量提升,髋膝关节中标价提高,驱动收入利润增长[2] - 集采续标价格降幅收窄,行业出厂价趋于稳定[7] - 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国际巨头(如强生医疗、捷迈邦美)市占率下降[8] **2 创新技术布局** - **3D打印产品**: - 手术量占比提升,定制化产品利润率较高[2] - 拥有国内首个3D打印金属骨科植入物注册证,获北京市3D打印骨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证[6][9] - **手术机器人**: - 2023年髋关节机器人获批,2024年膝关节机器人获批,形成完整数字骨科布局[12] - VTS智能辅助导航系统2024年实现国内首台销售及墨西哥海外首销[13][14] - 与植入物协同效应显著,参考海外巨头经验有望带动收入增长[12] **3 海外市场拓展** - 双品牌策略:爱康(高增长市场)与Gri(欧洲高端市场)[13]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1%,占比从2020年10%提升至20%[14] - 新注册5国,10国准入中,新增12家经销商[13] 财务与增长预期 **1 收入与利润**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16.2亿/19.5亿/23.2亿元(CAGR约20%)[15] - 归母净利润预测:3.3亿/4.0亿/4.8亿元(CAGR超20%)[15] - 毛利率提升驱动因素:集采提价、3D打印产品放量、智能化降本[15] **2 估值与投资潜力** - 当前PE约20倍,低于可比公司(春立医疗、威高骨科等)[10] - 给予2025年29倍PE,对应32%估值空间,首次覆盖“买入”评级[16][17] 潜在风险与市场担忧 - 集采续标后进一步降价风险[4] - 海外拓展及创新产品放量节奏不确定性[5] 其他关键信息 - 发展三阶段:技术突破期(2003-2016)、全球化布局期(2017-2021)、数字化完善期(2022至今)[6] - 数字化闭环:术前规划(ICAUSE平台)-术中导航(VTS系统)-耗材销售[12]
中国品牌出海,如何在不确定中锚定「确定」?2025出海大会嘉宾超级金句来了
36氪· 2025-07-31 21:08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信仰"跃迁,科技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中国文化IP获得大量海外粉丝[2][5] - 出海关键密码包括产品技术不可替代性、深度本地化能力、长期战略耐心[7] - 品牌出海从"可选项"变为"生存项"和"增长项",决定未来估值[29] 区域市场机遇 - 迪拜成为中企出海中东首选,因中阿关系稳健、D33政府战略清晰、营商环境高效[11] - 阿布扎比非石油经济占比超石油经济,8小时覆盖全球80%市场,自贸区体系完善[56] - 哈伊马角经济区运营成本比周边低40%,外商100%独资,无个税[60] 行业实践案例 - 元气森林出海6年,发现全球普适性需求是健康饮品,突破用户调研、文化符号、合规三大挑战[12][14] - 正泰新能出海三阶段:产品走出去→品牌走出去→产能造出去,推动"融入共赢式"全球化[18] - 创想三维通过开放开源策略推进3D打印全球化,用公益活动实现文化融入[46] 技术驱动创新 - AI重构出海营销"成本-效率-体验"三角,商汤大模型在工业、能源领域收入实现10倍增长[31][34] - 涂鸦智能平台实现GDPR合规、跨品牌互联,Tuya AI支持一次开发切换全球大模型[42] - AI外呼使欧美市场通话时长从30秒延至45秒,私域加粉率提升50%[38] 本地化关键策略 - 雇主品牌建设与商业品牌同等重要,需关注老板背景、工资等要素[20] - 文化产品出海需"本对本"模式,通过本地网红社群实现用户共创[55] - 短剧出海需保留"逆袭"核心情绪,融入本地文化符号,女频+都市+情感为爆款公式[52][53] 合规与风控 - 全球80%国家已出台数据法规,欧盟"充分性认定"、美国新行政令形成差异化监管网[33] - 98%企业遭受过欺诈攻击,风控是生存底线与增长密码[43] - 合规成为品牌溢价通行证,中国消费电子需通过第三方认证转化海外信任[45] 人才与组织 - 人才配置分三阶段:渠道出海期→品牌建设期→组织能力出海期[74] - 中东宗教文化影响合规,斋月需全薪结算,清真认证是食品入关必备[73] - 迪拜黄金签证可通过购房、定存获取,核心价值在便利家庭随迁[74] 供应链与生态 - 敦煌网认为全球化未退潮而是在重塑,需通过社群经济、AI赋能、本地运营构建协同系统[27] - 中国车企出海中东需突破电池耐热技术,自建工厂、充电桩和售后体系[65] -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提供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覆盖11.5万员工和六大洲业务[64]
【私募调研记录】南土资产调研统联精密、铜冠铜箔
证券之星· 2025-07-18 08:10
统联精密调研纪要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波动因客户需求季节性波动导致产能利用率低 新增投入无法有效摊薄 [1] - 公司在新材料 新设备及新工艺方面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 已在3D打印等领域取得小批量量产经验 [1] - 终端客户集中于消费电子领域 包括苹果 亚马逊等品牌客户 [1] - 非MIM业务快速增长得益于客户需求多元化和技术攻关路线 增强与大客户合作粘性 [1] - 股份支付费用预计与2024年持平 暂无新的股权激励计划 [1] - 生产基地位于深圳 惠州 长沙和越南 长沙基地已逐步投产 后续将根据需求扩充 [1] - 公司看好智能眼镜市场 已储备客户资源 布局MIM CNC等工艺 [1] 铜冠铜箔调研纪要 - 公司现有铜箔产品总产能为8万吨/年 涵盖PCB铜箔和锂电池铜箔 [2] - PCB铜箔包括HTE铜箔和高频高速铜箔 2024年高频高速铜箔占比25.33% [2] - 锂电池铜箔中6um及以下规格占比超95% [2] - 采用"铜价+加工费"定价模式 与战略客户采用"月均价模式" 并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2] - HVLP铜箔具备低损耗特性 应用于5G通信等领域 已进入多家CCL厂商供应链 具备1-4代生产能力 [2] - 公司拥有多个完整产线 新购置表面处理机以扩充产能 [2] - 生产难点在于设备精密 订货周期长 工艺复杂 精度要求高 客户认证门槛高 [2] - HVLP铜箔市场由日本等海外企业主导 2023年进口7.9万吨 2024年进口7.6万吨 公司加速国产替代 [2] 南土资产机构简介 - 成立于2015年 现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3] - 目前共有员工16人 其中投研人员11人 [3] - 投研人员证券从业年限平均7年以上 来自中金公司 易方达基金 农银汇理等知名公募机构 [3] - 投研覆盖医药 TMT 新能源汽车 消费 周期等重点行业 [3]
华工科技20250622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行业为科技行业、AI 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3D 打印行业等;涉及公司为华工科技、立讯精密、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小米、美团、快手、拼多多、锐捷网络、英伟达、亚马逊、Oracle、Meta、Arista 等 [1][2][3][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科技股投资价值凸显**:经过十年消化,科技公司估值显著降低,市盈率普遍较低,与 2015 年前后高估值形成对比,具备投资吸引力;2023 - 2025 年是科技股占据明显优势时期,基于估值低、产业变革机遇大、行业比较优势明显等原因 [2][3] 2. **AI 产业发展机遇大**:是 20 年来一遇的大机遇,海外算力需求今年预计增长 50%以上,北美科技巨头 800G 需求明年翻倍、1.6G 需求翻两倍以上;国内端侧 AI 应用如折叠屏手机和自动驾驶等将推动行情发展 [2][4] 3. **华工科技业务发展良好** - **光模块业务**:400G 以上光模块月订单达 90 万支,销售收入约 6 亿元,海外大客户突破顺利,800G D28 LPO 及 1.6T 型号性能领先,预计三季度获首发订单;产能从 4 月陆续提升,6 月交付能力达 85 万支,7 月预计 100 万支,泰国生产线已投产 [2][14][18] - **传感器业务**:国内比亚迪市场份额显著增加,赛力斯全面采用热管理系统,预计热管理系统增量保持 40%增速,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推出多种新型传感器,推进多元化业务 [2][9][10] - **激光装备及智能制造业务**: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今年预计达 13 亿元,高功率激光装备增速 30% - 40%,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和船舶制造行业;精密激光装备稳定三类市场,推出六款半导体激光器 [11] - **3D 打印业务**:与立讯精密成立立华 3D 打印公司,今年商业化钛合金手表壳子,未来加大五个方向投入,目标成为全球领先企业;今年预计收入 1 亿元,明年 10 亿元,2028 年 40 - 50 亿元 [12][13][19] 4. **公司业绩目标明确**:今年预计实现 180 亿元收入和约 20 亿元利润,明年经营目标为 300 亿元收入和 30 亿元利润,海外业务落地后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 [2][3][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订单及市场份额情况**:AI 客户光模块订单需求显著,华为、阿里等有大量订单;每月订单量 90 - 100 万支,主要是 400G 和 800G 产品;国内市场从 400G 向 800G 切换;在华为、阿里等国内客户有一定市场份额,国内光模块平均毛利率能达 20%以上 [20][21][22][23][25] 2. **海外市场扩张情况**:与 Oracle 沟通推进快,7 月预计拿 800G LPO DR8 大批量订单;Meta 认可光电性能,计划合作开发 3.2T 及 6.4T 总控模块;泰国工厂为英伟达提供解决方案,测试沟通正常 [26] 3. **产品价格情况**:国内 400G 及多模光模块价格区间平均在 500 - 600 元,800G 多模光模块价格约为 1100 - 1200 元 [32] 4. **硅光芯片情况**:由公司自行设计,海外流片周期长,加大海外布局,参股 5 月光电,预计今年 10 月解决激光器问题,国内蜂鸣片解决后反应周期或缩短 [35]
【私募调研记录】淡水泉调研扬杰科技、海光信息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6-12 08:10
扬杰科技 - 公司对未来毛利率趋势保持积极展望 通过高毛利产业布局 技术研发驱动附加值升级 精益生产与系统性降本等多维战略举措 预计本年度将持续深化成本控制效能 实现运营效率稳步提升 [1] - 功率低压功率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在汽车电子领域成为必然选择 消费类电子市场保持平稳向上 光伏 风电等清洁能源行业及新兴领域将为功率半导体带来多元化增量空间 [1] - 海外业务作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板块 涵盖生产制造基地 研发中心建设及市场营销网络布局 未来将重点发展新能源 汽车等板块 [1] 海光信息 - 公司和中科曙光的并购重组旨在提升算力产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 海光信息承继中科曙光全部资产 提升股东回报 [2] - 换股比例基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 中科曙光1股换0.5525股海光信息 [2] - 募集配套资金将用于支付并购交易税费 补充流动资金等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2] - 整合后将实现从高端芯片设计到高端计算机整机 系统的闭环布局 提升技术和应用协同 [2] -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韧性 形成完整的产品供应体系 推动数字产业健康发展 [2] 沪电股份 - 公司始终坚持实施差异化产品竞争战略 以通信通讯设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汽车电子为核心应用领域 注重中长期可持续利益 [3] - 2024年企业通讯市场板收入约100.93亿元 主要来自I服务器 HPC 高速网络交换机等产品 汽车板收入约24.08亿元 涵盖毫米波雷达 自动驾驶辅助等新兴产品 [3] - 800G交换机市场需求良好 用于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集群的连接 [3] - 泰国工厂已小规模量产 正提升生产效率和稳定生产良率 [3] - 公司加大资本开支 预计2025年下半年产能将改善 关注高密度互连和高速传输性能的PCB产品 [3] 华曙高科 - 本次机构调研涉及多个方面 包括钛合金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2025年利润情况 航空航天领域的复苏 大股东减持原因以及3D打印行业的竞争格局 [4] - 针对钛合金散热问题 公司表示3D打印可通过异型结构设计实现散热 并可能采用其他材料 [4] - 2025年利润受多种因素影响 无法明确同步增长 [4] - 航空航天需求有所复苏 3D打印在该领域有优势 [4] - 大股东减持为回收投资成本及优化股东结构 [4] 500质量成长ETF - 跟踪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 近五日涨跌2.10% 市盈率17.11倍 [8] - 最新份额为5.4亿份 减少了2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47.8万元 [8]
Made in USA”亚马逊搜索量飙升背后的商机
36氪· 2025-05-20 20:06
"Made in USA"搜索趋势与市场反应 - 美国消费者对"Made in USA"的搜索量显著上升,其中"made in USA"相关搜索增长220%,"made in America products only"增长130% [2] - 亚马逊卖家观察到"美国制造"关键词搜索量在5月初增加五倍,部分卖家将产品链接中的"美国制造"标识前置以吸引流量 [4] - 独立站和电商平台涌现大量"美国制造"主题商店,销售品类包括厨具、服装、国旗等,部分商家将购买行为与"支持美国就业"等价值观绑定 [3][4] "美国制造"的界定与分类 - 美国本土卖家将"美国制造"商品分为三类:完全美国制造(所有重要部件来自美国)、混合材料制造(需披露美国零件占比)、美国组装(主要组装工序在美国完成) [6]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制定了明确标准界定"美国制造"标签的使用范围 [7] - 中国卖家通过"美国组装"策略规避关税,例如将成品拆解为零部件进口后在美国组装,并标注"Assembled In USA" [10] 中国卖家的应对策略与市场影响 - 中国卖家在"美国制造"领域受限,但通过按需打印(POD)、3D打印自动化、简单组装商品等模式切入市场,其中POD类商品转化率可提升20-30%,溢价达15-30% [10][12] - 部分中国卖家将产能转移至越南等国家以规避关税,例如安克创新将生产环节迁至越南 [15] - 亚马逊平台上中国卖家市场份额持续增长,2024年预计占比超50%,头部卖家中中国卖家占比过半,价格驱动型消费仍是主流 [13][15] 市场格局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 "美国制造"标签对销售的影响分化:部分卖家因转化率不佳停用相关关键词,而部分卖家通过溢价和流量提升获益 [4][5] - 亚马逊未推出"美国制造"专区,反而推出低价商城Haul,显示性价比仍是消费者核心决策因素 [15] - 特朗普政策推动的"爱国主义消费"短期内未改变中美卖家竞争格局,中国供应链优势仍占主导 [16]
4084家公司实现盈利回升向好态势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5-09 05:42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 截至5月7日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1] - 全市场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11%[1] - 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上市公司业绩边际向好[1] - 2025年一季度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1] - 4084家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1] 行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增长6.66%多个细分行业业绩增幅明显[1]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领域工业金属行业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6.92%29.22%[2] - 创新药板块净利润增长13.31%创新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营收均取得正增长[2] - 五大上市险企全年净利润增长110%[2] -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第四季度营收环比提升123.74%占全年营收的41.44%[2] 研发投入 - 2024年上市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8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600亿元[2]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经费的51.96%[2] 分红与回购 - 全市场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经营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2] - 平均股利支付率37.78%127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2] - 盈利公司拟分派现金股利的比例提升至89.20%2093家公司连续5年现金分红[2] - 2024年实施季度或半年度分红的公司1013家较上年实现大幅增长[2] - 2024年上市公司新增发布集中竞价交易回购计划1564单新增拟回购金额2274亿元[3] - 14家公司拟回购金额超10亿目前实际完成回购金额1408亿元[3]
百团逐浪, 广交会挥撒黄金网
中国经济网· 2025-05-08 07:42
中国外贸新优势与韧实力 - 江苏五龙针织有限公司的"银本康"抗菌面料吸引30多位采购商线上合作意向,收获近200万元意向订单 [2] - 江苏科木贸易有限公司的可折叠免充气水池承重能力提升200%,收纳体积缩小60%,降低物流成本40%,获俄罗斯采购商300万美元订单 [2] 山东企业全球贸易表现 - 孚日集团竹纤维华夫格毯子因环保特性获韩国采购商预定,波兰采购商当场敲定两笔毛巾订单 [3] - 山东青果食品速冻蔬菜新品吸引150位采购商,50%来自"一带一路"国家,与毛里求斯达成长期供货意向 [3] - 山东数字人科技虚拟解剖产品吸引20国500余位采购商,获也门、利比亚等国近20万美元订单 [4] 创新产品市场表现 - 伊德家纺瞄准宠物经济,达成11个意向订单约88万美元,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国家 [5] - 金华金丰玩具50余款解压玩具吸引荷兰、加拿大等20国采购商,意向成交30万美元 [6] - 天津利兴国际贸易首日接待60国采购商达成700万美元意向,次日再接待100多位采购商 [6]
鸿日达(30128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看好散热片及3D打印业务拓展
长江证券· 2025-05-05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承压,受原材料价格增长、股权支付费用以及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连接器与机构件主业稳定增长,2025年有望迎来放量;新兴业务多点开花,半导体散热与3D打印双轮驱动;基于公司主业稳定增长,以及新兴业务高速放量,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4/2.00/4.4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30亿元,同比增长15.22%;归母净利润 - 0.08亿元,同比下滑124.43%由盈转亏;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7.60%;归母净利润 - 0.12亿元,同比下滑376.67% [2][4] - 2024年毛利率19.01%,同比下滑0.58pct;归母净利率 - 0.91%,同比下滑5.21pct。2025Q1毛利率18.94%,同比下滑7.38pct;归母净利率 - 7.50%,同比下滑10.42pct [2][4] 业绩承压原因 - 2024年由盈转亏原因: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股权支付费用由2023年的19.8万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1989万元;处于业务转型阵痛期,半导体散热片以及3D打印两项新业务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主要原材料金盐价格涨幅较大,采购成本提升 [9] - 2024Q4归母净利润亏损3713.99万元,一方面是机构件业务相对淡季,另一方面第一条半导体散热片产线投产后良率爬坡导致材料损耗较大;2025Q1因原材料价格继续增长,3D打印业务增大投入,亏损状态延续 [9] 主业情况 - 2024年连接器业务营收6.17亿元,同比增长9.11%,营收占比74.31%,同比下滑4.16pct;机构件业务营收达1.7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长48.77% [9] - 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推动效率提升,汽车电子连接器已批量交付海外Tier1厂商,BTB连接器对核心客户小批量交付;机构件业务伴随核心客户升级迭代产品,价值量增加,持续推进扩产计划,是当前主要盈利来源,2025年有望再创新高 [9] 新兴业务情况 - 半导体金属散热片是产业对散热性能更高要求的最佳解决方案,公司业务团队实现原材料配方突破、生产加工工艺进步以及量产产线优化,是大陆厂商替代美、日、台系龙头的先锋 [9] - 已与多家国内主流芯片设计公司、封装厂建立业务对接,部分完成工厂审核、样品验证导入;拥有2条具备量产能力的产线,预计2025年增扩4 - 7条产线,订单充裕,产能大幅扩张,2025年是半导体散热放量元年 [9] - 3D打印已具备全制程自研工艺的量产能力,已对客户送样,2025年有望进入部分项目小批量量产阶段,首次贡献营收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数据,如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80亿元、16.05亿元、21.25亿元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