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1-7月全国医药制造业出口货值为1343.1亿元,累计增长11.1%
产业信息网· 2025-08-29 13:03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2025年7月全国医药制造业出口货值为192.1亿元,同比增长12.6%;2025年 1-7月全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出口货值为1343.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1.1%。 2019年-2025年1-7月全国医药制造业出口货值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上市公司:国药现代(600420),昆药集团(600422),片仔癀(600436),千金药业(600479),津 药药业(600488),国药股份(600511),联环药业(600513),合富中国(603122),康惠制药 (603139),莎普爱思(603168),奥翔药业(603229),大参林(603233) ...
创新高!寒武纪收盘价逼近1600元,“茅台魔咒”要被打破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20
寒武纪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盘中最高触及1464.98元,超越贵州茅台同期股价1460.94元 [1] - 当日收盘价回落至1372.1元,涨幅收窄至3.24%,被茅台1448元反超 [1] - 8月28日收盘价达1587.91元,再度超越茅台1446.10元成为A股新高 [14] 中国船舶案例 - 2007年5月股价111.62元超越茅台,10月突破300元成为两市唯一300元股 [4] - 2007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同比增30%、132%、131%,全球份额达23%、42%、33% [4]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净利润从41.6亿骤降至2012年1.7亿,股价下跌90% [5] - 2025年完成与中国重工合并,总资产超4000亿,年营收超1300亿,手持订单全球份额27% [5] 海普瑞案例 - 2010年5月上市发行价148元,次日冲高至188.88元,市值超750亿,同期茅台仅130元 [7] - 上市次年营收同比下滑35.26%,净利润下滑48.57% [7] - 肝素原料药市占率从40%滑落至15%,当前股价12.88元 [7][8] 东方园林案例 - 2010年股价达229元/股,同期茅台约150元 [9] - 园林绿化投资从2001年不足200亿飙升至2012年1800亿 [9] - 2017年后负债率突破70%,2020-2023年累计亏损155.6亿,2023年净资产为负触发退市警示 [9] - 当前股价2.35元 [10] 暴风集团案例 - 2015年5月股价达327.01元(复权价),市值超400亿,同期茅台260元 [11] - 2015年市盈率超1000倍,净利润仅1.7亿不足市值0.4% [11] - 2018年营收11.27亿同比降41%,净亏10.9亿,经营现金流-6.2亿 [11] - 2020年退市时股价0.28元 [11] 石头科技案例 - 2021年股价最高1494.99元超越茅台 [12] - 创始人套现8.88亿投入造车,首款车型年销仅13809辆 [12] - 一季度净利润跌39.55%,销售费用增144%至21.65亿,毛利率从53.8%降至44.6% [12] - 当前股价211.15元 [13] 行业特性分析 - 中国船舶属订单驱动型周期行业,兴衰反映全球贸易与产能周期 [6] - 海普瑞技术壁垒被攻破后丧失竞争优势 [7] - 东方园林受政策调整影响,PPP项目叫停导致现金流断裂 [9] - 暴风集团依赖概念炒作,缺乏核心盈利能力支撑高估值 [11] - 石头科技研发投入不及销售费用1/3,AI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 [12] 估值比较 - 贵州茅台PE(TTM)20倍,寒武纪PE(TTM)595倍 [14] - 寒武纪拥有1556项专利壁垒,被称为"中国英伟达" [14]
万邦德:聘任金正为公司财务总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0:37
公司人事变动 - 聘任金正为公司财务总监 [1] - 金龙汽车聘任彭晓冬为财务总监 [2] - 东方材料聘任唐晓薇担任财务总监 [2] - 熙菱信息钟仲人辞去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职务 [2] 业务结构 - 医药制造占比48.76% [1] - 专用设备制造及服务占比32.21% [1] - 医药流通占比15.41% [1] - 其他行业占比3.62% [1] 市值数据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57亿元 [1]
中国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ESG绩效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0: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0.76亿元,归母净利润2.94亿元,持续深化ESG战略,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1][8] 绿色制造体系升级 - 旗下天方药业与三洋药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三洋药业进一步获评零碳工厂,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和全流程碳管理实现低碳发展 [2] - 天方药业投资建设3.7MW分布式光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发酵罐电机系统实施智能化改造,更换智能直驱电机与减阻叶片,推进绿色升级 [2] - 医药流通环节建立覆盖全国的配送分销一体化营销网络,在部分地区建有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加强集团内部医疗资源融合协同,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 [2] 创新研发驱动 - 公司拥有317名科研人员,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6%,取得5个品种生产批件,2个原料药登记号,3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完成10项注册申报及17项发明专利申请 [3] - 天方药业获得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和河南省智能工厂荣誉称号,标志智能化升级与产业链融合迈上新台阶 [3] - 医药商业创新业务规模同比增长81%,包括SPD、DTP、院内智慧供应链、专业药房服务、中药饮片项目等新业态新模式 [3] 社会责任实践 - 公司业务布局广泛,在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进出口产品种类千余种,关注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试点项目 [4] - 所属中国医保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为乌兹别克斯坦227家围产中心定制母婴医疗设备并培训医务人员,提升当地母婴健康体系 [4] - 所属北京公司与集团体系内公司推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诊后药品管理合作项目,解决患者看病难取药繁问题 [4] - 公司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对内蒙古武川县的定点帮扶工作,以中蒙药材产业帮扶带动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产业、生态、文化等帮扶任务 [5] 治理结构优化 - 公司构建涵盖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的三层ESG治理架构,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委员会,确保ESG理念全方位融入公司战略规划与日常运营 [7] - 2025年深化六型本部建设,以穿透式管理、基础管理提升、精益化管理等专项任务为抓手,持续打造敏捷组织,提升管理效能 [7] - 上半年通过ISO37301国际标准合规管理体系认证,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制度》等一系列公司治理制度,提升决策科学性与透明度 [7] ESG评级与未来展望 - 公司在2025年ESG评级中斩获A级,未来将继续以ESG为引擎,保障人民健康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8]
上海医药(601607.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44.59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51.56%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15.93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五年连续增长 [1] - 归母净利润44.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56%,实现两年连续上涨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89亿元,同比激增91.98% [1] - 摊薄每股收益1.20元,同比增长51.90% [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10.55%,较上季度提升0.29个百分点 [3] - ROE达到5.94%,同比提升1.73个百分点,同业排名第四 [3] - 总资产周转率0.62次,同业排名第七 [3] - 存货周转率3.17次,同业排名第十一 [3]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62.68%,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3] -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56.40%,股权结构稳定 [3] - 股东户数8.51万户,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医药集团(19.3%)、云南白药(17.9%)、上实国际投资(8.10%) [3] 行业地位 - 营业总收入在同业已披露公司中排名第一 [1] - 归母净利润在同业中排名第一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在同业中排名第四 [1] - 每股收益在同业中排名第二 [3]
中国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科技金融精准滴灌,为科技企业发展注入“民生力量”
齐鲁晚报· 2025-08-29 08:17
核心观点 -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通过创新构建“政策工具+场景创新+动态响应”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深度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 实现金融与科技协同发展 [1][4][7] 政策工具应用 - 主动对接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 搭建“政策-银行-企业”直达桥梁 精准输送政策红利至科创领域 [2] - 依托政策工具为山东PLDB医药公司提供1亿元授信 通过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企业已提用2500万元贷款 [2] - 建立政策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跟踪工信部、科技部等发布的科技创新备选企业名单 [3] - 截至6月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310.67亿元 较年初新增58.52亿元 累计为1568户科技企业发放贷款 [3] 场景创新服务 - 推动服务从“单一授信”向“全场景渗透”延伸 为SDJZ科技集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4][5] - 针对企业收购业务导致的临时资金紧张 快速提供2500万元贷款和350万元保函业务 并为其子公司开立结算账户 [5] - 开发“财资云”平台解决多银行账户管理难题 研发“物管通”产品降低资金结算人工成本 [5] - 将金融服务嵌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并购等关键环节 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赋能的转变 [5] 动态响应机制 - 建立“季度走访+月度会商”机制 提前识别企业在并购融资、技改贷款等方面的潜在需求 [7] - 通过企业现金流、订单数据构建融资需求预警模型 实现需求预判和服务端口前移 [7] -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预判” 在企业需求显端倪时即可提供成熟服务方案 [7] 行业服务模式 - 聚焦科技型企业高研发投入、长发展周期特性 提供低成本、稳预期的金融支持 [2] - 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升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形成金融与科技协同发展模式 [1][4] -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 使科创企业快速享受政策红利 [3]
永安药业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76.19%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67亿元 同比下降13.72% [1] - 归母净利润1249.57万元 同比下降76.1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96亿元 同比下降14.38% 归母净利润1686.29万元 同比下降29.16% [1] - 扣非净利润228.5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3.6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5.81% 同比减少40.14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33% 同比减少80.6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04元 同比下降75.74% [1] - 历史净利率7.12% 产品附加值一般 [3] 成本与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4214.46万元 占营收比11.47% 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 [1]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67亿元 同比增长10.5% [1] - 应收账款1.13亿元 同比下降34.67% [1] - 有息负债3352.69万元 同比增长67.63% [1] - 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3]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182.19% 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3] 投资回报表现 - 去年ROIC为2.86% 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6.3% 投资回报较弱 [3] - 2023年ROIC为-1.42% 投资回报极差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 同比增长62.58% [1] - 每股净资产6.66元 同比下降1.65%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对牛磺酸业务有深厚积累 研发生产销售团队经验超过20年 [3] - 牛磺酸应用场景广泛 在扩大内需政策下有良好前景 [3] - 自有品牌快消品是重点板块 已形成原料和配方独特优势 [4] - 计划同时发展主业和新业务 实现上下游协同效应 [4] 历史业绩特征 - 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 [3] - 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亏损年份1次 [3]
皓元医药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利润双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1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 同比增长24.20% [1] - 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同比增长115.55% [1] - 毛利率达49.1% 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 [1] - 境外收入5.6亿元 同比增长39.78% 占总营收43.0% [1][7] - 资产总额升至58.43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营收9.04亿元 同比增长29.2% 毛利率63.0% [3] - 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营收3.99亿元 同比增长13.6% [4] - 分子砌块储备约9.5万种 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超5.2万种 累计产品种类达14.7万种 [3] - 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在手订单金额5.9亿元 同比增加超40% [4]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形成上海、安徽、重庆三位一体的产能布局 重庆ADC基地占地5.6万平方米并通过欧盟QP审计 [5] - 构建覆盖分子设计-工艺开发-GMP生产的ADC一体化平台 已备案14个FDA sec-DMF产品 [5] - 助力5个ADC项目推进至BLA申报阶段 [5] - 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医药CDMO企业20强"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打造一站式AI药物筛选平台 整合CADD和AIDD算法 [8] - 构建包含MegaUni虚拟库在内的数百种化合物库 [8] - 开展"AI+类器官+药物研发"产学研合作 建设智能筛选系统 [8] - 创新药累计承接966个项目 主要布局中、日、韩、美、欧市场 [4] 全球化进展 - 在美国、欧洲、日韩、印度、东南亚等地建立商务团队 [6][7] - 前端试剂境外市场聚焦美国、欧盟、日韩 后端原料药以日韩、印度为核心并开拓美欧市场 [7] - 服务全球超13,000家合作伙伴 [2] 行业背景 - 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达3.2万亿元人民币 [2] - 2020-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复合增长率达17.6% [2] - 双抗崛起和AI制药成为行业重要趋势 [2]
上海医药(02607.HK)上半年净利44.59亿元 同比增长51.56%
格隆汇· 2025-08-28 19: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15.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6% [1]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21.60亿元 同比下降4.50% [1] - 医药商业销售收入1294.33亿元 同比增长2.17% [1] - 归母净利润44.59亿元 同比增长51.56% [1] - 扣除一次性特殊损益后归母净利润27.82亿元 同比下降2.06% [1] 业务板块贡献 - 工业板块贡献利润11.50亿元 [1] - 商业板块贡献利润17.94亿元 [1] - 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3.38亿元 [1] - 和黄药业会计核算变更产生一次性特殊收益 [1] 战略发展 - 坚持稳中求进 深化改革创新 [1] - 以"筑牢底盘、做强核心、创新突破"为主线 [1] - 扎实推进"三横三纵"发展体系 [1] - 增强发展动能 提升核心竞争力 [1] 行业地位 - 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第407位 排名提升 [1] - 入选全球最具价值医药品牌榜25强第19位 排名提升 [1]
百洋医药半年报:品牌增长凸显发展韧性,创新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9: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1亿元 还原两票制业务后为43.74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 扣非净利润1.77亿元 [1] - 品牌业务营收27.16亿元 同比增长1.36% 收入占比提升至72.41% [2] - 还原两票制后品牌业务营收33.39亿元 同比增长14.91% [2] - 品牌业务毛利额12.86亿元 毛利额占比93.99% [2] 品牌运营业务 - 迪巧品牌营收9.05亿元 还原两票制后为9.5亿元 连续九年位列国内进口钙补充剂市场第一 [2] - 扶正化瘀营收3.71亿元 同比增长37.42% [2] - 纽特舒玛品牌营收0.78亿元 同比增长34.83% [2] - 海露品牌营收3.76亿元 同比增长14.86% [2] - 独家专利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高毛利产品带动毛利额增长 [3] 创新转型战略 - 采用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向创新药企转型 [4] - 投资ZAP Surgical获得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中国商业化权益 [4] - 战略投资华昊中天获得优替德隆中国内地商业化权益 [4] - 战略投资北海康成获得特定罕见病产品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商业化权益 [4] 创新项目进展 - 优替德隆已覆盖全国超500家医院 开展研究者发起研究30余项 [5] - 抗耐药结核病新药NTB-3119M片开展I期临床研究 [5] - 99mTc-3PRGD2被纳入优先审评 [5] - 全球首创骨坏死治疗创新药RAB001开展II期临床研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