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

搜索文档
乘用车企拐点将至,关注汽零强势赛道&客户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5 09:55
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8月申万汽车板块涨跌幅+22.10%,跑赢沪深300指数7.83个百分点 [1][2] - 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板块取得超额收益 [1][2] - 商用车板块估值修复主要系客车及重卡销量同比表现转好 [1][2] - 汽车零部件板块走势受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影响,多家公司布局相关业务 [1][2] - 在特斯拉等头部厂商的量产指引、新品发布预期催化下,汽车零部件板块第三季度走势较强 [2] 乘用车板块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乘用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0.4%,高于并表销量端的同比增速9.0% [3] - 营收增速高于销量端主要系自主车企高端车型上市拉动单车均价同比提升0.20万元/辆 [3] - 2025年第二季度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88.4亿元,同比下降19.6% [3]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第二季度价格战激烈,车型降价影响车企毛利率 [3] - 新势力车企单车盈利能力实现同比大幅改善,传统车企单车盈利能力普遍同比承压 [3] - 赛力斯在问界M8&M9等高端车型拉动下,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0.53万元/辆至1.68万元/辆 [3] - 展望下半年,价格战缓和及多款重磅车型上市放量,乘用车企盈利空间有望上修,处于强新品周期的车企盈利有望迎来拐点 [3] 汽车零部件板块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零部件板块营收3572.9亿元,同比增长7.6% [3] - 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零部件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198.4亿元,同比增长7.2% [3] - 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收主要系毛利率受年降影响及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 [3] - 多数重点汽零公司业绩同比增长原因包括布局优势赛道、下游高增长客户拉动、提升运营效率及汇兑收益增加 [3][4] - 展望下半年,乘用车市场重磅新品发布上量有望拉动对应供应商增长,智驾平权为2025年主线,智能化产业链标的业绩增速有望超越市场平均值 [4] 商用车板块业绩 - 客车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客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3%,高于并表销量端的同比下滑4.4% [5] - 客车营收增长主要系单车收入同比提升9.1%至63.1万元/辆 [5] - 2025年第二季度客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22.2%,主要系期间费用率下降 [5] - 重卡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重卡板块营收1034.1亿元,同比增长1.0%,但重卡售价下行 [5] - 2025年第二季度重卡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下降16.0%,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 [5] - 展望下半年,旅游消费复苏及公交车更新补贴有望支撑国内客车市场景气度,海外新能源客车替换需求维持高位 [5] - 重卡内需在政策支持下有望企稳回升,新能源重卡或在政策及经济性优势下维持高景气 [5]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整车端,乘用车市场价格战缓和,盈利空间有望修复;商用车市场在政策发力下有望持续上行 [6] - 零部件端,下半年强势新品密集,有望拉动供应商业绩,智驾系统渗透率有望快速上行 [6] - 建议关注处于强势新品周期的车企,如长城汽车、赛力斯、上汽集团和小鹏汽车-W等 [6] - 建议关注强势主机厂供应链及人形机器人/智驾等强势赛道标的,如隆盛科技、均胜电子、德赛西威等 [6] - 商用车建议关注集中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复苏的龙头,如潍柴动力、宇通客车等 [6]
江淮汽车涨2.01%,成交额5.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85.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5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52.29元/股,成交5.18亿元,换手率0.46%,总市值1142.0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85.88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26.82% (1.39亿元) 卖出占比23.95% (1.24亿元),大单买入占比24.71% (1.28亿元) 卖出占比23.36% (1.2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9.44%,近5日下跌5.27%,近20日上涨2.15%,近60日上涨29.30%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97亿元,同比减少9.1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73亿元,同比减少356.8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商用车54.97%,乘用车25.10%,其他11.82%,客车7.67%,底盘0.4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4.14万户,较上期减少42.00%,人均流通股15,449股,较上期增加72.4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1亿股,较上期增加4107.94万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和信澳新能源精选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市场交易与分红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6月3日龙虎榜净卖出5.42亿元,买入总额4.77亿元(占比9.90%),卖出总额10.19亿元(占比21.1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0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586.42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所属申万行业:汽车-商用车-商用载货车,概念板块包括整车、安徽国资、电动物流车、QFII持股、大盘等 [2] - 成立日期1999年9月30日,上市日期2001年8月24日,主营业务涵盖商用车、乘用车、汽车底盘及核心零配件研发生产销售 [1]
乘联分会: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9.1万辆 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6:40
2025年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9.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较上月同期增长8% [1][5] - 9月第一周日均零售4.3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第二周日均零售6.1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15%;第三周日均零售6.5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0% [4]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595.5万辆,同比增长9% [1][5] 2025年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表现 - 9月1-21日新能源车零售69.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较上月同期增长11% [1] - 9月1-21日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8.5%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累计零售826.7万辆,同比增长24% [1] 2025年9月中国乘用车厂商批发表现 - 9月1-2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30.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0%,较上月同期增长16% [9] - 9月第一周日均批发4.4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9%;第二周日均批发6.7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26%;第三周日均批发7.6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3% [8]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934.9万辆,同比增长12% [9] 2025年中国商用车市场表现 - 8月商用车国内销量24.6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 [10] - 1-8月商用车国内销量201万辆,同比增长8% [10] - 8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36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3%;1-8月累计销量50万辆,同比增长55% [10]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 - 2025年1-8月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达到25% [11] - 2025年8月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为30%,其中卡车渗透率23%,客车渗透率63% [11]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从2019-2021年的约3%持续提升至2024年的20% [11] 中国汽车出口及俄罗斯市场表现 - 7月自主新能源车海外市场份额提升至16% [9] - 2025年1-8月中国出口俄罗斯28.8万辆车,自主品牌在俄罗斯销量49.6万辆,当地销量是出口量的172% [12] - 2025年1-8月中国自主车企在俄罗斯市场份额为57%,8月单月份额回升至60% [12]
商用车板块9月24日跌0.25%,汉马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9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16:39
板块整体表现 - 商用车板块整体下跌0.25% 但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83% 深证成指上涨1.8%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 10只个股上涨 4只个股下跌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17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7741.77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江铃汽车涨幅最大达5.11% 收盘价21.60元 成交额4.86亿元 [1] - 中国重汽上涨3.91% 收盘价17.55元 成交额4.47亿元 [1] - 江淮汽车上涨2.38% 收盘价51.26元 成交额35.47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领跌个股表现 - 汉马科技领跌4.43% 收盘价7.99元 成交额9.97亿元 [2] - 宇通客车下跌0.91% 收盘价29.51元 成交额4.50亿元 [2] - 金龙汽车微跌0.17% 收盘价11.54元 成交额2.26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江淮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入2.78亿元 净占比7.83% 居板块首位 [3] - 中国重汽主力净流入2317.86万元 净占比5.18% 游资净流出1373.06万元 [3] - 中集车辆主力净流入673.80万元 净占比9.37% 为个股最高净占比 [3]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出327.03万元 净占比-5.18% 为个股最差表现 [3]
玄武11合1动力系统+12.3寸大屏 远程星智F3E实车评测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4 14:50
产品定位与核心优势 - 远程星智F3E定位为“智慧宽体长续航,3.0代冠军卡”,旨在解决城配物流用户“装不下、拉不动、跑不远、赚钱难”等核心痛点 [1] - 产品具有驾乘领先、安全领先、创富领先等多项核心优势 [1] - 车辆在物流运输行业被视为长期性投资,其高端内饰、智能配置、强悍续航和轻量化优势提升了用户体验和竞争力 [16] 外观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 车身提供星晖银、幻轻蓝、月影白三种颜色,外观潮流高端,充满科技感与美感 [3] - 配备一体式导流罩,与货厢高度基本一致,延伸至车身侧面,风阻优化降低至0.39级,提高续航能力 [3] - 采用低风阻框架后视镜,集成电动可调、加热除霜功能,确保各种工况下的视野安全 [3] - 采用楔形车头设计,前脸简洁时尚,标配LED大灯和日间行车灯,亮度高、寿命长、节能经济 [5] - 专为新能源场景正向研发,无大面积格栅设计,下方散热面板满足内部部件散热需求,前脸造型具备未来感和视觉冲击性 [5] 货厢与承载能力 - 货厢内部尺寸为3820mm×1900mm×1800mm,容积达到13立方米,可承载更多货物 [5] - 厢体采用轻量化、大容量设计,大件货物轻松装,具有不鼓包、不变形、不漏雨、不易锈的优势 [5] - 货厢制板工艺先进,数控淋胶粘接力强,厢体强度和抗压性能高,密封性能更好 [5] - 采用1.5吨级前桥、3吨级后桥与160mm轻卡级车架,配合600L大梁钢及高强度材料,具备轻卡级承载能力,较同级车型可多拉半吨 [15] - 通过结构、技术与材料优化,整车较竞品减重100kg,承载效率进一步提升,帮助用户“多装多赚” [15] 内饰与舒适性配置 - 驾驶室采用严格安全标准,车身强度高,内部宽敞舒适,拥有多达16处超过30L的储物空间 [7] - 配备多功能方向盘、电子怀挡、冷热空调等,方便驾驶员操作 [7] - 采用四辐式PVC材质方向盘,集成蓝牙电话、仪表菜单等功能控制按键,仪表台偏向驾驶员一侧,灯光高度电子调节方便 [7] - 配备7寸液晶仪表盘,全面显示新能源车关键信息如三电故障点 [9] - 配备12.3寸高清中控大屏,具有智能语音、手机互联和倒车影像等功能,用户可加装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实现拨打电话、收音机和导航等语音交互 [9] - 座椅为加宽座椅,驾乘空间分配合理,左肘部空间及右腿部空间更宽敞,座椅前后、上下可调节,满足中短途驾驶需求,减轻疲劳 [9] 三电系统与续航性能 - 搭载玄武11合1动力系统,集“超级高效、超级长寿、超级安全”三大亮点于一身 [11] - 配备65kWh玄武大电池,CLTC续航可达360km,可满足跨城运输需求,大电量电池衰减速度更慢,寿命更长 [11] - 配备快充技术,充电30分钟可续航200km,大幅缩短充电时间 [11] - 通过行业最优轻量化水平、3级可调智能能量回馈、AI能效管家等技术加持,实现行业最低百公里电耗16.8kWh,领先同类产品10% [11] - 匹配高效扁线玄武电机,采用集成式电驱桥设计,减少系统零部件,实现降本减重 [13] - 电控系统为多合一设计,高度集成化,动力电池可直接为小电瓶充电,搭载电池智能温控系统,使用温度区间-20~60℃,提高寒区冬季续航水平 [13] - 三电及核心零部件提供10年60/80万公里超长质保 [13] 智能网联与安全科技 - 搭载智能网联系统,支持远程一键控制,能够远程启动车辆、空调,并支持车辆定位、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 [9] - 车辆科技含量高,安全系数极高,为司乘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9]
汽车行业2025年半年报综述:乘用车企拐点将至,关注汽零强势赛道、客户
华龙证券· 2025-09-24 12:1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乘用车企拐点将至,价格战缓和有望修复盈利空间[5] - 汽车零部件板块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和智驾渗透率提升[5] - 商用车在政策刺激下景气度持续回升[5] 乘用车板块 - 2025Q2乘用车板块营收5318亿元,同比+10.4%,环比+21.4%[5] - 20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88.4亿元,同比-19.6%,主要受价格战影响[5] - 单车均价同比+0.20万元/辆至约15.18万元/辆[5] - L2.5及以上智驾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6月达32.63%[5] - 新势力车企单车盈利大幅改善,如北汽蓝谷单车归母净利润同比+5.26万元/辆[5] 汽车零部件板块 - 2025Q2营收3572.9亿元,同比+7.6%[5] - 20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198.4亿元,同比+7.2%[5] - 毛利率18.5%,同比-0.2pct,受年降影响[5] - 智驾域控龙头德赛西威智能驾驶业务同比+55.49%至41.47亿元[5] - 优势赛道(如智驾域控、智能化底盘)和高增长客户(如小米汽车供应链)成为盈利关键[5] 商用车板块 - 客车板块2025Q2营收183.0亿元,同比+4.3%,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22.2%[5] - 新能源客车销量同比+57.3%至4.6万辆[5] - 重卡板块2025Q2营收1034.1亿元,同比+1.0%,扣非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16.0%[5] - 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192.8%至4.9万辆,渗透率17.7%[5] 投资建议 - 关注处于强势新品周期的车企(长城汽车、赛力斯、上汽集团、小鹏汽车-W)[5] - 关注强势主机厂供应链和人形机器人/智驾赛道标的(隆盛科技、均胜电子、德赛西威等)[5] - 商用车关注行业景气度复苏龙头(潍柴动力、宇通客车)[5]
高伟达目标价涨幅近100%;江铃汽车评级被调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3:2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详细的研读总结: 券商评级与目标价 - 9月22日券商共发布7次目标价,按最新收盘价计算,目标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是高伟达98.76%、上汽集团37.72%、海天味业27.18% [2] - 高伟达属于软件开发行业,东吴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1.50元 [2][3] - 上汽集团属于乘用车行业,东方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6.25元 [2][3] - 海天味业属于调味发酵品行业,国投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0.25元 [2][3] 评级调高 - 9月22日券商调高1家上市公司评级,招商证券将特变电工评级从"增持"调高至"强烈推荐" [5] - 特变电工属于电网设备行业 [6] 评级调低 - 9月22日券商调低1家上市公司评级,兴业证券将江铃汽车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6] - 江铃汽车属于商用车行业 [6] 首次覆盖 - 9月22日券商共给出9次首次覆盖评级 [7] - 江铃汽车获得兴业证券"增持"评级(商用车) [7][8] - 西麦食品获得山西证券"增持"评级(休闲食品) [7][8] - 高伟达获得东吴证券"买入"评级(软件开发) [7][8] - 恒鑫生活获得华福证券"持有"评级(家居用品) [7][8] - 翔楼新材获得光大证券"增持"评级(特钢) [7][8] - 其他首次覆盖公司包括灿芯股份(半导体)、香农芯创(其他电子)、欧陆通(其他电源设备)、百利天恒(化学制药) [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8月重型卡车零售销量为6.76万辆 牵引车占比约59%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8:02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重型卡车零售销量达6.76万辆,同比增长65.65%,环比增长3.89% [1] - 其中牵引车销量为3.97万辆,同比增长83.19%,环比增长13.04% [1] - 1-8月重型卡车累计销量49.17万辆,同比增长24.92% [1] - 牵引车累计销量26.73万辆,同比增长26.67% [1] 市场结构分析 - 功能车型中牵引车占比54%,厢式车12%,工程车11%,载货车9%,特种车5% [6] - 动力结构TOP3马力段:≤300hp占29%、500-600hp占27%、400-500hp占17% [6] - 牵引车细分市场中500-600hp马力段占比41%,400-500hp占比28% [6] - 驱动形式TOP3:6×4占53%、4×2占33%、8×4占11% [6] - 牵引车细分市场中6×4驱动形式占比91%,4×2占9% [6] - 燃料类型TOP3:柴油52%、天然气25%、新能源23% [6] - 牵引车细分市场中天然气占比44%,新能源占比32% [6] 品牌竞争格局 - 8月重卡TOP5品牌集中度62.2%,依次为一汽解放(1.40万辆/19.0%)、东风商用车(0.82万辆/11.1%)、重汽豪沃(0.80万辆/10.9%)、欧曼(0.79万辆/10.7%)、陕西汽车(0.77万辆/10.5%) [8] - 1-8月累计TOP5品牌集中度60.6%,依次为一汽解放(9.82万辆/18.0%)、东风商用车(6.71万辆/12.3%)、重汽豪沃(6.10万辆/11.1%)、陕西汽车(5.59万辆/10.2%)、欧曼(4.93万辆/9.0%) [8] - 8月牵引车TOP5品牌集中度69.5%,依次为一汽解放(0.86万辆/21.6%)、欧曼(0.58万辆/14.7%)、陕西汽车(0.50万辆/12.7%)、重汽豪沃(0.49万辆/12.2%)、东风商用车(0.33万辆/8.3%) [9] - 1-8月牵引车累计TOP5品牌集中度71.4%,依次为一汽解放(6.02万辆/22.5%)、欧曼(3.51万辆/13.1%)、重汽豪沃(3.49万辆/13.1%)、陕西汽车(3.48万辆/13.0%)、东风商用车(2.61万辆/9.7%) [9] 区域市场表现 - 8月重卡销量TOP3省份:山东、广东、河北 [9] - 8月重卡销量TOP3城市:上海、深圳、广州 [9] - 具体销量数据:山东7,340辆(同比增长141.92%),广东4,414辆(同比增长308.70%) [10] - 累计销量领先省份:山东YTD 4.89万辆,广东YTD 3.81万辆,河北YTD 2.88万辆 [10]
高伟达目标价涨幅近100% 江铃汽车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0:15
券商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券商于9月22日发布7次上市公司目标价 其中高伟达目标涨幅98.76%居首 上汽集团目标涨幅37.72% 海天味业目标涨幅27.18% [1] - 目标价具体数据:高伟达51.50元(东吴证券买入) 上汽集团26.25元(东方证券买入) 海天味业50.25元(国投证券买入) [3] - 其他目标价调整包括:江中药业26.40元(国泰海通证券增持 涨幅21.44%) 汉得信息21.34元(国投证券买入 涨幅18.75%) 益丰药房29.10元(华创证券推荐 涨幅17.58%) 伟创电气96.00元(群益证券买进 涨幅10.97%) [3] 评级调高与调低 - 特变电工获招商证券评级调高 从"增持"升至"强烈推荐" 属于电网设备行业 [4] - 江铃汽车遭兴业证券评级调低 从"买入"降至"增持" 属于商用车行业 [5] 首次覆盖公司 - 9家上市公司获券商首次覆盖 江铃汽车(兴业证券增持) 西麦食品(山西证券增持) 高伟达(东吴证券买入) [6] - 其他首次覆盖包括:恒鑫生活(华福证券持有 家居用品) 翔楼新材(光大证券增持 特钢) 灿芯股份(中邮证券增持 半导体) [6] - 香农芯创(国盛证券买入 其他电子) 欧陆通(开源证券派 其他电源设备) 百利天恒(山西证券派 化学制药) [6]
入华60年,“公路之王”斯堪尼亚二次创业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2 17:35
战略升级核心 - 公司在中国市场启动"战略2.0",核心是从"交易型伙伴"转变为"运营型伙伴" [3][7] - 战略升级的驱动力包括行业法规标准持续升级、专业化物流需求增长以及数字化带来的成本优化机遇 [7] - 转型旨在通过制造商价值链的全面升级来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7] 本土化生产与网络扩张 - 斯堪尼亚全球第三个生产基地——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即将开业,标志着与中国产业链深度绑定的决心 [1] - 公司致力于扩大在中国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计划到2025年底拥有超过40家经销商,目标到2026年底总共拥有70多家经销商 [18] 创新商业模式与解决方案 - 推出以"无忧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战略,基于总拥有成本(TCO)为客户定制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8] - 经营性租赁业务是战略升级的关键部分,采用创新的租金月付模式,帮助客户减少初始重资产投入并优化资金效率 [10][16] - 自2024年8月推出牵引车经营性租赁业务以来,市场反馈积极,例如客户广州福运在试用后扩大了租赁规模 [17] 数字化与服务生态构建 - 斯堪尼亚APP构建了连接车辆、运营、售后、金融的数字化智能枢纽,成为深化客户交流的核心渠道 [8] - 公司为经销商提供从新车库存融资到用户融资的全套整体融资方案,并针对二手车业务提供专门服务产品 [23] - 服务团队将向客户提供车队顾问、车队关怀等增值服务,并计划开展翻新零件/二手件业务调研 [23] 市场竞争与转型挑战 - 商用车市场已从纯产品竞争进入TCO竞争乃至运营竞争阶段,要求公司从销售公司转化为运营公司 [16] - 公司进行"二次创业"的底气源于产品的高可靠性、耐久性、高车辆残值以及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强大影响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