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星链卫星大批坠落!
证券时报· 2025-06-10 17:19
星链卫星坠落事件分析 - 太阳活动加剧导致星链卫星坠落速度远超预期 研究显示地磁活动与卫星坠落速度呈正相关 [2] - 2020-2024年间共583颗星链卫星坠毁 其中2024年单年损失316颗 占比达54% [2] - 70%卫星在中等/弱磁暴期间坠落 可能与持续时间长导致的轨道缓慢侵蚀有关 [3] 太阳活动影响机制 - 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 当前处于高峰期 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引发磁暴 [3] - 磁暴加热上层大气导致膨胀 增加卫星飞行阻力 最终脱离轨道 [3] - 研究团队分析2019-2024年523颗卫星轨道数据 证实该影响机制 [2][3] SpaceX业务发展 - 星链计划部署4.2万颗卫星 总投资约300亿美元 覆盖航空/海运/偏远地区互联网 [4] - 2024年预计总收入155亿美元 其中Starlink贡献80亿美元 占比62% [4][5] - 用户数量达460万 预计2025年增至780万 收入将达118亿美元 [5] 公司运营数据 - 2023年完成134次火箭发射创纪录 2025年目标提升至170次 [4]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占据全球发射市场主导地位 [4] - 最新估值达3500亿美元 2024年完成12.5亿美元内部股票回购 [5] 融资与投资情况 - 累计完成13轮融资超60亿美元 最新融资来自Founders Fund的46亿美元基金 [5] - Alphabet财报显示对SpaceX投资产生80亿美元未实现收益 [5] - 主要收入来源为火箭发射服务(含NASA 11亿美元)和Starlink业务 [4][5]
马斯克星链卫星大批坠落!
证券时报· 2025-06-10 16:51
星链卫星坠落现象 - 美国马里兰大学和NASA联合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加剧导致星链卫星坠落速度远超预期,2020-2024年间共损失583颗卫星[3] - 2020年仅坠落2颗,2021年飙升至78颗,2022年99颗,2023年88颗,2024年激增至316颗[3] - 70%卫星在中等或弱磁暴期间坠落,因弱磁暴持续时间更长会缓慢"侵蚀"轨道[4] 太阳活动对卫星轨道的影响 - 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高峰期地球低轨卫星数量达历史最高水平[4] - 太阳耀斑和磁暴加热上层大气,大气膨胀增加卫星飞行阻力导致脱离轨道[4] - 星链发射始于2019年太阳活动低谷期,2023年进入高峰期[4] SpaceX业务发展 - 星链项目计划部署4.2万颗卫星,总投资约300亿美元[6] - 2024年公司收入预计155亿美元,其中NASA贡献11亿美元,火箭发射和星链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6] - 2024年完成134次发射创纪录,计划2025年提升至170次[7] Starlink业务表现 - 2024年星链收入约80亿美元,占SpaceX总收入60%[7] - 用户数达460万,预计2025年增长至780万,收入有望达118亿美元[7] SpaceX估值与融资 - 自2006年完成13次融资超60亿美元,2024年4月获Founders Fund 46亿美元成长基金投资[8] - 2024年12月内部股票回购价对应估值达3500亿美元(约25537亿元人民币)[8] - Alphabet财报显示对SpaceX投资产生80亿美元未实现收益[8]
马斯克的“星链” 卫星突然大批坠落!发生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6-10 11:46
据参考消息援引外媒报道,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 发射的"星链"卫星接连 坠落。 30多个小时之前,SpaceX的火箭猎鹰九号将29颗星链卫星送入了轨道。至此,超过7000颗卫星被 马斯克送入了太空之中。尽管这一数量和他设想的4.2万颗仍有所差距,但依旧难以阻挡星链成为当 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网络。 ▲ 猎鹰九号将29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图片来源:SpaceX视频截图 不过,在马斯克"高举高打"星链卫星的另一边,那些已经在轨的商业卫星,如今运转状况如何,也 同样值得关注:有多少卫星坠落?坠落的商业卫星有风险吗?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属航天研究中心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物理学家Denny M. Oliveira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中发表了名为《在第25太阳活动周期上升阶段追踪星链卫星的再 入过程》的论文。 2025.06. 10 本文字数:1329,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乔心怡 这意味着,近地轨道的卫星数量与太阳活动强度都达到了人类观测历史中的最高水平。随之而来的, 也许是越来越大的风险。 风险来自于那些坠落或是退役脱轨卫星的"不确定性 ...
商业航天产业化进程加快 产业链企业加速“跑马圈地”
环球网· 2025-06-10 10:15
卫星互联网发射进展 -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1] - 卫星顺利入轨标志着发射任务圆满成功[1] - 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均有卫星互联网相关卫星成功发射[3] 卫星互联网行业特点 - 通过太空部署卫星构建庞大网络实现全球信息传输与通信覆盖[3] - 相比传统卫星网络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特点[3] - 已应用于物联网、智慧城市、应急通信等领域[3] 政策支持情况 - 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3]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究[3] - 2025年工信部印发办法优化卫星网络国内协调工作[3] - 地方推出专项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3] 市场发展前景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76亿元[3] - 我国有望短期内完成低轨星座基本组网[3] - 长期应用将延伸至多领域并与5G/6G融合构建天地网络[3] 产业链公司动态 - 近一个月8家卫星互联网概念股接受机构调研[4] - 海格通信完成多款产品在轨实验并扩大业务范围[4] -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低轨互联网建设工程[4] - 亚光科技在卫星互联网和通讯领域有多类产品可实现配套[4]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610
万和证券· 2025-06-10 09:41
核心观点 在5月CPI和PPI数据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再度收阳,做空动能基本出清,多头控盘局面明显 操作上持股待涨为主,仓位较轻的可寻找低位补涨机会,稳健策略继续配置恒生科技ETF、有色金属ETF、创新药ETF、证券ETF等 [8] 宏观消息汇总 -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 [4] - 两部门引导行业紧扣老年人特点及需求设计开发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 [4] - 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进口下降2.1% [4] 行业最新动态 - 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即将召开,字节AI产业链相关个股有汉得信息、润欣科技等 [5] - “618”大促,美妆品类成电商平台销售主力军,相关个股有丸美生物、珀莱雅等 [5] - 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展提速,板块具备估值扩张潜力,相关个股有上海沪工、派克新材等 [5] 上市公司聚焦 - 陇神戎发控股孙公司国方检测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6] - 方盛制药中药创新药养血法风止痛颗粒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6] - 福达合金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陈松乐增持公司股份7700股 [6] - 迈信林控股子公司签订11.84亿元算力服务合同,对公司2025年度或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6] 市场回顾及展望 - 6月9日大盘小幅高开后震荡上行,三大指数全线收涨,上证报收3399点,上涨0.43%,创业板指涨幅超1%,两市全天成交额1.2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44亿 [7] - 化学制药、生物制品等涨幅居前,下跌板块只有铁路公路和贵金属,两市上涨个股超4200只,呈现普涨格局 [7] - 指数持续上攻形成五连阳,成交量开始温和放大,若增量资金能持续进场,有望摆脱箱体震荡向上突破 [7]
SpaceX“星链”卫星大批坠落
北京商报· 2025-06-10 00:36
卫星坠落趋势 - 2020至2024年间有583颗"星链"卫星坠落地球 [1] - 2021年坠落78颗 2024年增至316颗 [1] - 坠落频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1] 卫星发射与运营 - 计划由4.2万颗卫星组成 已发射2091颗(占总计划5%) [3] - 卫星使用寿命5-7年 需每年发射6000颗维持规模 [3] - 当前发射频率为每两周1次 年发射千余颗 [3] - 单颗卫星成本100万美元 近期地磁暴造成4000-5000万美元损失 [2] 商业运营模式 - 用户月费99美元 终端接收器售价499美元(成本2500美元) [3] - 目标用户为偏远地区/远洋/航空器用户(占全球人口3%) [3] - 传输速率超100Mbps 精度1米以内 信号强度为GPS10倍 [4] 军事应用潜力 - 可替代GPS成为美军下一代导航系统 [4] - 延迟仅25毫秒(美军现用卫星延迟250毫秒) [4] - 可搭载军用载荷执行侦察/反导/高超音速武器拦截任务 [4] - 配备氪离子推进器 具备机动变轨能力 [5] 太空安全隐患 - 2021年引发天宫空间站两次紧急避碰 [2] - 曾险些与One Web卫星发生碰撞 [2] - 天文学家批评其增加太空碎片风险 [2] - 公司称卫星设计为大气层自动销毁 不产生轨道碎片 [2]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提速 多家上市企业披露布局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6-10 00:30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又一低轨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伴随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运营服务各 环节相继取得突破,我国商业航天将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广州眺远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监高承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 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 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商业航天产业化进程加快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卫星互联网是商业航天产业化关键场景,其快速发展将催生对火箭发射、卫星 制造、地面设备等环节的海量需求。"广东村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基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我 国商业化卫星互联网主要以低轨宽带卫星星座为主。 "与传统卫星网络不同,卫星互联网除提供基本通信服务之外,还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特点。其可以 为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已应用于物联网、智慧城市、应急通信等领域。"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 究所秘书长、副教授林先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卫星入轨应用领域的进展方面,除本次04组卫星顺利发 ...
发生了什么?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大规模坠落,究竟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09 22:08
星链卫星部署与坠落现象 - SpaceX星链卫星发射总数已达8514颗,其中包括3.8万颗星链v2.0小卫星 [3] - 2020至2024年间共有583颗星链卫星坠落,其中2024年单年坠落数量达316颗,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1][5] - 2022年2月地磁暴导致40颗星链卫星脱轨并坠入大气层烧毁,当时卫星处于210km试验轨道 [9] 卫星技术特性与行业影响 - 星链卫星具有高速、低延迟通信能力,显著提升了空间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3] - 低轨微小卫星平均有效使用寿命趋近5年,早期发射卫星已陆续达到寿命年限 [5] - 卫星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彻底改变了传统互联网使用方式 [3] 太空环境影响因素 - 太阳活动进入第25周期,预计2025年7月达到极大期,导致地磁活动加剧 [7] - 太阳活动增强引起大气层膨胀,增加卫星飞行阻力并导致轨道降低 [7] - 2022年地磁暴使210km轨道大气密度增加约50%,显著提高卫星空气阻力 [9] 行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近期卫星坠落事件引发对太空环境复杂性和卫星安全性的高度关注 [11] - 太空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对未来太空活动构成重大挑战 [11] - 卫星坠落速度加快现象促使行业重新评估低轨卫星部署策略 [1][5]
马斯克的“星链” 卫星突然大批坠落!
半导体芯闻· 2025-06-09 18:34
星链卫星坠落现象 - 研究小组发现卫星坠落与太阳活动存在明确关联,太阳活跃度增强显著影响卫星坠入大气层[2][3] - 2020年仅坠落2颗卫星,2021年飙升至78颗,2022年99颗,2023年88颗,2024年316颗,累计损失583颗卫星[3] - 70%卫星在中等和弱磁暴期间坠落,因持续时间更长缓慢"侵蚀"轨道[4] 太阳活动对卫星影响机制 - 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黑子增多引发爆炸和耀斑,太阳风喷发物质引发磁暴[4] - 磁暴加热上层大气导致膨胀,卫星飞行阻力增加50%,无法维持轨道高度[4] - 2022年2月地磁暴导致SpaceX一次性损失40颗新发射卫星[4] 星链项目发展现状 - 计划由4.2万颗卫星组成,总投资约300亿美元(不含维护费用)[5][6] - 截至2025年全球用户突破500万,覆盖航空/海运/偏远地区互联网[6] - 2023年10月推出直连手机业务,计划2024-2025年实现短信/通话/上网功能[6] SpaceX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预计达155亿美元(约111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46亿美元增长237%[8] - 2024年商业航天收入预计超过NASA预算11亿美元[8] - 2024年完成134次火箭发射创纪录(猎鹰9号132次/重型猎鹰2次),计划年内增至170次[9] 技术进展与产能规划 - 猎鹰火箭实现第13次回收复用,单次发射24颗极地轨道卫星[9] - 计划年产1000艘星际飞船(日均3艘),建造世界最大组装厂房[8] - 极地轨道部署将覆盖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等原未覆盖区域[9]
ETF复盘0609|A股港股全线大涨,创新药板块持续火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8:32
市场行情回顾 - A股全天震荡反弹,沪指盘中重返3400点,上证指数收涨0.43%,深证成指收涨0.65%,创业板指收涨1.07%,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 [1] - 主流宽基指数中,科创综指上涨1.23%,涨幅领先,科创100上涨1.14%,中证1000上涨1.07%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2864.11亿元人民币,较上一交易日放量 [2] - 港股主流指数表现强势,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78%,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7.17亿港元 [4] - 行业板块方面,医药生物(2.30%)、农林牧渔(1.72%)、纺织服饰(1.61%)涨幅居前,食品饮料(-0.43%)下跌 [6] 医药行业热点 - 中国创新药在2025年ASCO年会上表现超预期,国内药企屡获大额全球授权交易,支撑创新药概念股走强 [7] - 国内医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兑现期,从快速跟随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疗法供给方,国产创新快速迭代成果显现 [7] - 中长期维度看,医药产业正启动以创新为引擎的新成长周期,建议关注6月份ADA会议数据披露 [7] - 相关产品包括香港医药ETF(513700)、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 [7] 国防军工行业热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下半年卫星互联网将进入常态化发射 [7] - 全球区域政治格局加速演变,外贸有望打开军工行业新增长极,推荐与出口密切相关企业 [8] - 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国防投入加大,内需和外贸驱动行业高景气度,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8] - 相关产品包括国防ETF(512670)、空天军工LOF(A类160643) [8] 指数表现与估值 - 科创1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1.15%,PE为236.26,分位数64.17% [9] - 科创2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5.53%,PE为279.52,分位数93.65% [9] - 北证5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39.00%,PE为74.42,分位数99.07% [9] - 港股通医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49.75%,PE为26.44,分位数13.29% [9] - 中证国防指数PE为73.18,分位数97.52%,空天军工指数PE为67.34,分位数83.95% [9] 其他行业表现 - 新能源板块中,内地低碳指数上涨8.20%,PE为30.13,分位数55.00% [9] - 科技制造板块中,工业互联指数上涨1.44%,PE为28.73,分位数18.56% [9] - 金融地产板块中,中证银行指数上涨9.60%,PE为6.69,分位数93.88% [9] - 大消费板块中,科创生物指数上涨26.35%,中证医药指数上涨5.20% [9] - 周期板块中,国证有色指数上涨9.86%,PE为17.03,分位数36.6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