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

搜索文档
华润万象生活盘中最高价触及39.9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13 16:59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13日收盘,华润万象生活报39.55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67%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39.9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流入4875.251万港元,流出4994.748万港元,净流出119.50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华润万象生活是中国领先的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商,2020年12月9日于港交所上市 [2] - 2022年11月18日获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23年入选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 [2] - 公司战略目标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中国最具行业影响力的轻资产管理公司" [2] - 战略定位为"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平台",企业愿景为"成为客户信赖和喜爱的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 [2] 业务模式 - 聚焦"空间"、"客户"及"产品与服务"三大关键要素 [2] - 坚持"2+1"业务模式,涵盖商管航道、物管航道及大会员体系 [2] - 致力打造全业态、全客户、全产品、全服务一体化生态体系 [2] 品牌理念 - 以"非凡万象"为品牌理念 [2] - 价值主张为"用智慧服务引领城市品质生活,提升空间资产价值" [2] - 通过非凡人文、非凡科技、非凡空间以及非凡生态,赋予城市和生活非凡气质 [2]
智慧物业锚定城市治理新赛道,45万物业人共创“宜居湖北”新标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6:41
行业转型与政策导向 - 物业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与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趋势一致 [1] -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1] - 湖北积极响应"四好"建设政策,在2025武汉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上特别打造"四好湖北馆"展示创新实践 [1] 物业行业现状与数据 - 湖北省注册物业服务企业7000余家,实际开展服务6000余家,从业人员超45万人 [2] - 湖北省物业服务项目近1.6万个,服务面积超12亿平方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 [2] - 武汉市物业企业2500多家,在管面积7亿平方米,从业人员24万人,总营收178亿元 [2] 城市更新与改造进展 - 2024年武汉在城市更新方面开工6.9万套安置房,老旧小区改造实际指标完成率超过100% [2] - 武汉共加装电梯3000多部,完成199个完整社区建设,覆盖率达17.25% [2] - 武汉在推进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上进展明显,有望在2025年实现全覆盖 [2] 智慧物业与科技应用 - 武汉已有超30项智慧小区场景落地,物业管理系统数字化发展方面27个模块已全部完成 [2] - 博览会展示智慧物业运营平台、人形门卫机器人、电梯更新改造方案、华为智能安防产品、安防巡逻机器人等科技产品 [3] -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表示希望博览会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能快速走入物业小区提高生活品质 [3] 行业服务拓展与创新 - 物业行业从"基础服务"迈向"城市运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关键一环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最后一公里" [3] - 武汉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适老化改造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引入智能门锁、感应灯等科技产品 [1] - 世茂服务携手支付宝上线"畅行码"简化门岗登记流程,武汉嘉信物业打造"骑手悦行圈"为外卖骑手提供便利 [2] 行业管理与经验推广 - 湖北已实现省市县三级物业行业党委全覆盖 [3] - 武汉"红色物业"经验、襄阳"物业三张清单"联建、宜昌物业"123"政策体系等先进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3]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将推动行业向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转型升级,延伸服务场景至养老托育、低碳社区等领域 [4]
安奈儿:新股东背景深厚 多领域产业协同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3:0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安奈儿控股股东变更为深圳新创源投资合伙企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黄涛 [1] - 新创源的LP为杨文涛、张海燕、西藏万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GP为北京万昌盛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 - 黄涛控制的核心企业高达326家 涵盖地产开发、酒店文旅、商业运营、生活服务、大健康、智慧出行六大业务板块 [1] 新股东资源与战略布局 - 新股东战略持股5家上市公司 包括皖通科技21 94%股份、探路者6 29%股份、信铭生命科技10 84%股份、第一服务控股12 53%股份、中国金融国际9 11%股份 [2] - 皖通科技深耕交通信息化 探路者为户外用品知名品牌 信铭生命科技专注生命科学与健康 第一服务控股主营物业管理 中国金融国际具备金融领域资源 [2] - 新股东具备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或为安奈儿带来供应链优化、渠道拓展、产品创新等多维度赋能 [2] 行业背景与协同效应 - 服装行业竞争加剧 单纯依赖内部增长不足 需借助控股股东生态资源实现跨界协同 [3] - 近期金发拉比、棒杰股份、泰慕士等多家服装企业变更实控人 加速行业洗牌 [3] - 安奈儿能否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实现"1+1>2"协同效应 将决定其在行业洗牌中的领先地位 [3]
总会有人抄底地产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6-12 15:02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A股银行板块成为上证指数压舱石,工商银行市值较2022年10月低点翻倍 [1] - 港股医疗和消费赛道卷土重来,创新药与新消费板块呈现A股式上涨 [1] - 地产板块持续低迷,但近期出现左侧投资者抄底信号,如杨东买入地产股 [1][2] 投资策略演变 - 宁泉资产避开热门赛道(如2020年光伏/锂电/电动车、2024年国债),2025年转向部分权益资产 [2] - 董承非自2008年起多次逆势布局地产股,2021年通过保利、万科防御性配置,逻辑为"比现金好" [4][5] - 傅鹏博与赵枫选择地产后周期标的东方雨虹(防水材料),2016-2024年长期持有 [6] 行业结构性变化 - 地产行业主要矛盾从"供给侧出清"转向"经济复苏预期",但2023年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导致持续低迷 [7] - 物业板块成为新焦点:轻资产、现金流稳定、高股息特性吸引资金,如赵枫2021年起加仓碧桂园服务 [10][12] - 日本案例显示转型成功路径:三井不动产转向物业管理/租赁,NIHON HOUSING专注服务业务创造20年10倍回报 [13] 商业模式转型 - 万达2015年转向轻资产模式(输出品牌管理+租金分成),2023年被太盟集团600亿元收购 [13][14] - 太盟将万达商管定位为"头部消费企业代表",强调其市场独特性 [14]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地产产业链深度嵌入国民经济,涵盖开发/建材/服务环节,体量无可替代 [15][16] - 中美对比显示房地产始终是流动性蓄水池,中国家庭60%资产与房产挂钩 [16]
总会有人抄底地产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6-12 14:49
市场格局变化 - A股银行板块成为上证指数压舱石,工商银行市值从2022年10月低点翻倍[1] - 港股医疗和消费赛道卷土重来,创新药与新消费板块涨幅显著[1] - 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但近期出现抄底信号,如杨东举牌碧桂园服务[2][3] 地产行业投资逻辑演变 - 早期逻辑:押注行业龙头集中度提升,如董承非重仓保利、万科[6][8][11] - 中期逻辑:转向产业链后周期环节,如傅鹏博、赵枫长期持有东方雨虹[14][15][17] - 当前逻辑:聚焦物业等轻资产领域,如碧桂园物业因现金流稳定和高股息受青睐[23][24][26] 行业贝塔与结构性机会 - 地产行业主要矛盾从供给侧出清转向中期调整幅度超预期[18][19]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导致复苏乏力,如924新政效果未达预期[20] - 存量市场下机会转移至物业等细分领域,类比日本三井不动产和NIHON HOUSING转型案例[29][30] 典型案例与转型路径 - 万达2015年转向轻资产模式,后由太盟集团收购并定位为头部消费企业代表[30][31] - 日本NIHON HOUSING退出开发业务专注物业管理,成就二十年十倍股[29] - 物业公司因现金流稳定和低估值成为逆向投资标的[26][27] 行业地位与经济影响 - 地产行业根系深入国民经济,涵盖开发、建材、物业全产业链[32][33] - 中国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约60%,既是内需也是信心来源[36] - 美国次贷危机后房地产仍发挥流动性蓄水池作用,凸显其不可替代性[35]
万科首次出售2200万股A股库存股;南都物业独董高强被监察机关留置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7:59
浙江发行专项债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 - 浙江发行专项债17.5亿元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 占当期新增专项债券的3.2% 四川发行1.7亿元 占0.6% 两地合计发行19.2亿元 [1] - 收购项目共11个 其中7个为地方国企所有 2个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项目 2个为民企项目 [1] - 此举可缓解房地产库存压力 加速存量去化 回笼资金 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为高库存三四线城市提供去库存新思路 [1] 万科出售A股库存股 - 万科首次出售2200万股A股库存股 占总股本的0.18% 减持所得资金总额约14.58亿元 成交均价6.63元/股 [2] - 目前可用于出售的A股库存股余额约5095.6万股 出售库存股有利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2] - 此次出售源于2022年回购计划 出售均价低于回购成本 但可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 [2] 南都物业独董变动 - 南都物业原独董高强被监察机关留置 公司提请解除其独董及委员会职务 提名赵荣祥为新独董 [3] - 赵荣祥曾任浙江大学电机系副主任 现任金程科技首席科学家 [3] - 事件或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关注度提升 促使行业其他企业自查自纠 [3] 顾家家居股东股份冻结 - 顾家集团持有顾家家居1.03亿股(占总股本12.55%)全部被冻结 TB Home持有4117.68万股(占5.01%)同样被冻结 [4] - 公司表示该事项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影响日常经营 [4] - 事件可能引发市场对关联关系及潜在债务风险的担忧 促使行业在资金与股权管理上更谨慎 [4] 建发股份向子公司提供借款 - 建发股份向控股子公司建发房产提供20亿元借款 期限1年 年利率4.5% [5] - 借款目的是支持建发房产业务发展 公司认为风险可控 [5] - 此举可为建发房产补充流动性 助力项目推进 同时巩固建发股份地产业务布局 [5]
南都物业: 南都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1 20:15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6月5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全体董事,实际出席董事6人,独立董事高强因个人原因缺席 [1] - 会议由董事长韩芳女士主持,监事会列席会议,会议召集和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解除独立董事职务 - 独立董事高强因被监察机关实施留置无法正常履职,董事会同意提请股东大会解除其职务 [1] - 高强职务解除后,其担任的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职务自动终止 [1] - 议案表决结果为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2] 补选独立董事 - 董事会提名赵荣祥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自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 [2] - 赵荣祥若当选将同时担任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集人及审计委员会委员,其任职资格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 [2] - 议案表决结果为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已通过提名委员会审议,需提交股东大会 [2] 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公司拟于2025年6月30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上述两项议案 [3] - 议案表决结果为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3]
南都物业: 南都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6-11 20:14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召开时间:2025年6月30日14点00分 [1] - 召开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紫荆花路2号联合大厦A座1单元10楼百年阁会议室 [1] - 股东大会类型: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 - 召集人:董事会 [2] - 投票方式: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 [2] 网络投票安排 -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1] - 网络投票时间:2025年6月30日9:15-15:00(互联网平台)或交易时段(交易系统) [1] - 股东可通过交易系统终端或互联网平台(vote.sseinfo.com)投票,首次需完成身份认证 [3]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已通过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详情参见2025年6月12日《上海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 [2] - 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无 [2] 股东投票规则 - 持有多个账户的股东,表决权数量为所有账户同类股份总和 [3] - 重复投票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4] - 选举票数超限或差额选举中投票超应选人数视为无效 [4] 会议出席对象 - 股权登记日(2025年6月24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代码603506) [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聘请律师可出席 [4][5] 会议登记方式 - 现场登记时间:2025年6月27日9:00-11:30及13:30-16:30 [5] - 登记地点:杭州市西湖区紫荆花路2号联合大厦A座1单元10楼战投证券中心 [5] - 异地股东可通过传真或信函登记,需注明联系方式 [5] 其他会务信息 - 联系方式:联系人赵磊、陈苗苗,电话0571-87003086,邮箱IR@nacity.cn [5] - 会议为期半天,参会者自理食宿交通费用 [5] 附件说明 - 附件含授权委托书及累积投票制选举说明 [8][9] - 授权委托需明确选择“同意”“反对”或“弃权”,未指示则由受托人自主表决 [10]
2025深蓝智库 | 稳居购房者下单因素Top1,物业转向“生态整合服务商”
北京商报· 2025-06-11 19:28
物业服务行业变革 - 住建部"好房子"新规将物业服务定位为价值落地的核心载体,要求提升绿化、保洁、安防及技术应用水平[1] - 行业需从"四保一服"基础服务者转型为居住生态整合服务商,承担品质赋能、社区治理协同和情感联结营造三大角色[1] - 透明化与敏捷响应成为现代物业服务新标准,万科物业推行"2341"响应机制(20分钟接单/3小时明确需求/4小时处理简易问题/1日书面反馈)[3] 技术赋能与服务升级 - 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如压力传感器提前预警水泵故障,较传统被动维修模式实现成本与体验双赢[4] - 智慧系统应用包括:双门互锁门禁提升夜归安全、AI摄像头识别垃圾桶满溢/人员跌倒等场景,技术节省的人力转向社区关怀岗位[4] - 万科物业"E控中心"通过传感器24小时监控11个小区的设备与环境异常,实现服务全流程可追溯[3] 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 - 新规强调满足"一老一小"需求,物业服务需提前介入项目规划,预留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等空间并优化设计细节(如防滑地面、宽敞出入口)[6][7] - 适老化服务包括一键紧急呼叫装置、定期入户探访制度、健康档案联动机制,直接提升家庭核心成员安全感[6] - 物业在施工阶段跟进管道布局等细节,为后续高效维修服务奠定基础[7] 生态化服务转型 - 行业从单一服务转向构建资源连接器,万科整合上百家认证服务商实现"30分钟响应"标准,动态淘汰末位10%供应商[8][9] - 生态协同案例包括"友邻市集"生鲜团购、社区健康驿站、普惠托育点等,重塑社区生活效率与黏性[8][9] - 北京部分老旧小区因引入智慧物业服务实现二手房溢价显著高于周边项目[8]
厦门办好群众身边事
经济日报· 2025-06-11 08:50
厦门市集中整治工作成效 - 厦门市通过学查改一体化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全市共查摆问题2805个,制定整改措施4860条 [1] - 确定3项基层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重点整治项目,包括6项涉及养老、校园餐、物业、医保等群众身边事的整治项目 [1] 医疗卫生领域整治措施 - 卫健委从资源下沉、智慧医疗、科技赋能3方面列出7项具体工作措施 [2] - 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推动6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2] - 创新"信用白鹭分+平台+金融机构"就医模式,部署医疗AI大模型实现22家医院与41家基层机构互联 [2] 整治工作具体成效 - 减少重复检查超10万例,节约费用超1200万元,"信用就医"模式单次就医平均减少排队时间35分钟 [2] - 中小学供餐满意度达94.5%,收回村集体资产租金拖欠款约2000万元 [3] - 推出个人统一门诊预交金在线退款功能,改变原先需要现场办理的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