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
搜索文档
销量减半利润压缩,二手车商困中求变
齐鲁晚报· 2025-06-10 05:25
行业现状 - 临沂二手车交易市场客流量大幅下降,商户销量缩减近一半,部分展厅空置率上升[2] - 行业暴利时代结束,单车利润从最高3万元降至5000元,部分车辆需亏本销售[2] - 商户数量减少近三分之一,部分因持续亏损选择离场[3] 经营压力 - 二手车平均库存周期从2022年47天延长至2024年56天,部分车商库存周期达100天[4] - 单车净利润率从3%-5%降至接近零或负值,10万元二手车净利润仅3000-5000元[2] - 价格倒挂现象加剧,如宝马525Li新车价降至29.3万元,低于二手车收购价30万元[4] 转型措施 - 商户普遍转向线上销售,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部分账号积累24万粉丝[5] - 行业从"车源为王"转向"经营为王",注重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5] - 政策支持包括"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措施,推动行业透明度提升[6] 市场趋势 - 新车降价潮直接冲击二手车市场,导致周转期延长和价格体系紊乱[3][4] - 行业进入阵痛期,但被视为转型升级契机,未来将更依赖数据和服务能力[6] - 政策红利有望释放二手车消费潜力,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6]
疏通堵点激发二手车市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3
二手车市场交易数据 - 今年前4个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630.86万辆,同比增加2.93万辆,累计交易金额4134.37亿元 [1] - 4月份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同比增长1.33% [1] - 二手车消费热度提升主要受提振消费政策推动 [1] 政策支持与区域创新 - 湖北省简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程序,整合交易、纳税、保险和登记等流程,开展"一站式"服务 [2] - 广东省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措施,建立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 [2] - 四川省通过电池梯次利用提升新能源二手车残值,建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产能监测机制 [2] 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 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车辆维修保养记录、事故记录透明可查 [3] - 完善二手车质量认证标准,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推行检测结果互认制度 [3] - 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隐瞒车辆瑕疵、修改行驶里程等行为 [3] 经营主体发展策略 - 培育大型二手车经营主体,鼓励跨地区、跨行业发展 [3] - 引导中小二手车经营主体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3] - 推动二手车经营主体数字化发展,支持打造二手车电商平台 [3] 配套服务完善措施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差异化二手车消费信贷产品,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 [4] - 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二手车专业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4] - 制定二手车评估师等职业标准,加强职业技能认证 [4]
美国5月Manheim二手车价值指数(追踪在美国批发拍卖会上出售的二手车价格)环比下降1.5%,同比仍然上升4.0%。
快讯· 2025-06-06 22:25
美国二手车市场动态 - 5月Manheim二手车价值指数环比下降1.5%,反映批发拍卖市场价格短期走弱 [1] - 同比仍增长4.0%,表明二手车价格长期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1]
政策鼓励放心消费,瓜子多重保障破解新能源二手车痛点
新京报· 2025-06-06 20:19
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 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在政策推动下连续攀升 [1] - 新能源二手车异军突起 成为市场新增长引擎 2025年全年交易量有望首次突破2000万辆 [1] - 行业存在车况信息不透明 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 尚未根除 [1] 检测标准与车况保障 - 平台构建超过200项专业检测标准 对齐更高要求的《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2] - 检测结果通俗化图示化 帮助普通消费者读懂报告 包括三电附件检测等详细内容 [2] - 针对新能源二手车承诺 发现重大事故火烧泡水等问题车可享终身无条件全额退车退款 [2] 新能源电池保障机制 - 平台推出100天电池回购保障 电池衰减超过10%即承诺原价回购 [3] - 该机制树立平台主动承担电池保障责任的新标杆 推动电池评估技术持续进化 [3] - 突破传统车商售后无责的惯性思维 在保障体系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3] 售后保障体系构建 - 新能源车脱保问题显现 2025年仅特斯拉就有55万辆车脱保 [4] - 脱保后的保修保险等售后衔接机制滞后 成为新能源二手车的重要挑战 [4] - 平台针对新能源二手车售后保障进行规划布局 力求提供完善保障生态 [4] 标准化保障对行业的影响 - 二手车市场对激发汽车消费潜力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拉动产业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5] - 平台在检测售后质保等核心环节实现标准化布局 建立全国统一高标准保障体系 [5] - 降低跨区域流通交易风险和信任成本 为全国大流通提供信任基础和品质保障 [5]
【会讯】2025年6月乘用车市场分析发布会会议通知
乘联分会· 2025-06-06 16:55
会议信息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将举办"2025年6月乘用车市场分析发布会",以网上形式发布 [2] - 会议协办方包括搜狐·汽车事业部、上海市信息中心、益普索(中国)等8家机构 [3] - 报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9日下午16:00,通过微信订阅号(cpca2024)和官网(www.cpcaauto.com)发布 [3][4] 报告内容 - 2025年5月上海汽车市场上牌情况(上海市信息中心) [3] - 2025年4月价格指数报告(福蓝汽车) [3][4] - 国家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及实施成效分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4] - 宁德时代换电2.0技术进展(福蓝汽车) [4]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威尔森) [4] - 2025年5月轻型商用车市场预测(科瑞咨询) [4] - 2025年4月全国二手车市场深度分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4] - 2025年4月北京汽车市场分析(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 [4] - 2025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4]
5月份中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4.9%,环比增长2.3个百分点
快讯· 2025-06-06 16:01
行业核心观点 - 5月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4.9%,处于不景气区间,但市场呈现回暖迹象,指数同比提升两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 - 综合预期显示,6月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0.5%,行业预计仍将处于不景气区间 [1] 指数表现分析 - 5月份指数环比增长2.3个百分点,反映二手车市场有所回暖 [1] - 5月份指数同比增长两个百分点 [1]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5月26日至6月1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6.39万辆 环比下降1.41%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15:52
二手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26日至6月1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6.39万辆,环比下降1.41%,较4月同期下滑3% [1] - 5月二手车交易总量约158.7万辆,较4月下降6.6%,同比仅微增2000辆 [1] - 45%二手车经销企业反馈客流量明显减少,68%企业认为成交量不及4月 [1] - 市场整体处于低位徘徊,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1] 市场下滑原因分析 - 新车价格优惠与地方促消费政策分流二手车消费者 [3] - 新车价格频繁波动传导至二手车市场,导致库存周转时间延长 [3] - 车商资金占用压力陡增,资金链吃紧,经营风险加剧 [3] - 二手车市场交易淡季提前至5月中下旬,市场活跃度大幅下降 [3] 区域交易表现 华东地区 - 日均交易量2.19万辆,环比下降1.55% [6] - 南昌与枣庄市场降幅超20%,济南降幅近10% [6] - 临沂、杭州增速超10%,合肥、厦门等地小幅增长 [6] 华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25万辆,环比下降4.59% [6] - 石家庄降幅超20%,天津、廊坊、赤峰降幅超15% [6] - 太原环比增长7.8%,北京走势平稳 [6] 东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23万辆,与上周持平 [7] - 鸡西交易量环比增12.6%,大连、沈阳等地小幅下滑 [7] 西南地区 - 日均交易量1.25万辆,环比下降2.55% [7] - 拉萨降幅近15%,成都、重庆分别下滑6.6%和8.6% [7] 中南地区 - 日均交易量2.38万辆,环比下降0.56% [7] - 长沙降幅超25%,东莞、焦作等地降幅超10% [7] - 武汉环比增长15%,南宁、海口小幅增长 [7] 西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10万辆,环比增长4.4% [8] - 吴忠交易量环比增21%,巴州降幅超20% [8] 行业应对策略与机遇 - 二手车经销商需优先处理库存、回笼资金以应对传统淡季 [3] - 二手车新政全面落地,专业经营主体开展业务条件成熟 [3] - 需重塑消费者信心,完善诚信交易体系以提升市场活跃度 [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5月份中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4.9%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15:45
二手车经理人指数(UCMI)表现 - 5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4 9%,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 3个百分点,反映市场有所回暖但仍处不景气区间[1] - 预期6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0 5%,显示市场将持续低迷[16] 市场需求动态 - 5月市场需求基本持平,"减少"需求的经理人比例下降,"增加"比例微升[3] - 五一假期需求集中释放后出现自然回调,整体增幅乏力[3] - 新车价格波动导致部分潜在客户转向新车市场,抑制二手车需求[6] 交易量变化 - 5月交易量环比基本持平,但实际销量因新车促销政策影响有所下降[6] - 预计6月受传统淡季影响,交易量环比将进一步下降[15] 价格走势 - 5月收购价与销售价环比持平,"上涨"观点的经理人比例增加[9] - 车展活动带动置换需求,优质车源流入促使价格微调[9] 库存状况 - 库存量"增加"的经理人比例上升,主要因置换车源增加且交易活跃度下降[11] - 库存周转时间与上月持平,但实际库存压力增大[11][15] 经营环境 - 经营状况"一般"的经理人比例增加,市场多重因素导致增长乏力[13] - 经销商需优先处理库存回笼资金以应对淡季压力[16] 影响因素分析 - 五一车展及"两新"政策促进短期销量,但新车价格波动形成持续压制[3][6] - 传统淡季叠加新车促销分流效应,6月市场活跃度将大幅降低[1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5月19日至25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为6.48万辆 环比下降1.56% 同比下降1.6%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6:16
二手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19日至25日二手车日均交易量为6.48万辆,环比下降1.56%,同比4月同期下降1.6%,市场淡季特征明显 [1] - 5月1日至25日二手车交易总量为120.36万辆,较4月同期下降8.0%,市场面临需求收缩与库存积压双重挑战 [1] - 五一期间新车价格优惠叠加地方促消费政策分流二手车消费者,导致交易量下滑且库存压力增大 [1] - 新车价格频繁波动传导至二手车市场,库存周转时间延长,车商资金占用压力骤增,经营风险加剧 [3] 区域交易量变化 华东地区 - 日均交易量2.23万辆,环比下降1.86% [4] - 南通、济南、济宁降幅显著(15%/超10%),上海等7城降幅2%-5%,临沂逆势增长20%,杭州增长5.6% [4] 华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26万辆,环比下降4.56% [4] - 石家庄降幅近10%,北京/天津/赤峰降幅3.5%-8.1%,太原环比增长4.9% [4] 东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23万辆,环比增长1.69% [5] - 锦州增长13%,哈尔滨/长春增长6%-8%,大连/沈阳下降2.5%-5.4% [5] 西南地区 - 日均交易量1.29万辆,环比下降2.53% [5] - 成都/绵阳降幅6.7%-7.9%,昆明/贵阳降幅3.5%-4.1%,拉萨增长20%,重庆微增1.5% [5] 中南地区 - 日均交易量2.39万辆,环比下降0.54% [5] - 武汉降幅超10%,东莞等4城降幅约5%,焦作增长超20% [5] 西北地区 - 日均交易量0.09万辆,环比下降5.8% [6] - 吴忠降幅30%,榆林/巴州降幅近10%,西安等3城活跃度减弱 [6] 市场趋势与策略 - 二手车市场淡季提前至5月中下旬,活跃度大幅降低 [3] - 经销商需优先处理库存回笼资金以应对6-7月传统淡季 [3] - 新政落地解决经销商销售便捷性问题,但需建立消费者信心和诚信交易体系以提升活跃度 [3] - 全国交易量呈小幅回落,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地区下滑,东北地区回升 [7]
二手车市场升级:政策加码,新能源车成新亮点
环球网资讯· 2025-05-29 12:31
二手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4个月二手车交易量达630.86万辆,同比增长0.47%,交易金额4134.37亿元 [1] - 4月单月交易量170.13万辆,同比增长1.33%,交易金额1102.21亿元 [1] - 新能源二手车渗透率从2022年底3.6%升至2025年3月的8.7%,创3年新高 [4]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二手车交易30.65万辆,同比增长24.8% [4] 行业发展痛点与解决方案 - 车况与价格信息不透明是主要障碍,泡水车、事故车鉴定标准化问题引发投诉 [1] - 需提升检测与估值技术,建立权威检测机构和第三方信息查询平台 [3] - 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实现20余项关键指标互联互通 [3] - 新能源二手车核心价值在于"三电",电池残值评估是流通环节关键难题 [4] 商业模式与政策支持 - 行业正从传统经纪模式向经销模式转型,零售业态进入新阶段 [3] - 政策鼓励车企涉足二手车业务,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3] - 湖北省简化登记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广东省落实"反向开票"和异地登记便利化 [3] - 需构建新能源汽车电池拆解循环利用体系以延伸绿色产业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