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
icon
搜索文档
海淀区发布2025年“三夏”生产工作提示
新京报· 2025-06-18 19:18
海淀区农业生产情况 - 海淀区小麦在田面积1100余亩,春播玉米在田面积5100余亩 [1] - 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小麦、玉米生产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1] 小麦生产管理要点 - 提早谋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避免降雨影响 [1] - 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保证小麦收获在适收期(蜡熟末期-完熟初期) [1] - 提前调试收割机等农机具,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作业 [1] - 提前准备运输车辆、晾晒场、烘干设备和贮藏库等设施设备 [1] - 与收购商提前联系沟通,落实运输车辆,争取收获后及时销售 [1] 玉米生产管理要点 - 春玉米近期重点抓好除草防虫和化控,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 [2] - 可添加杀虫剂防治田间害虫,在玉米6~8展叶喷施玉米化控剂,降低倒伏发生风险 [2] - 前期受低温影响长势较弱地块,可通过植株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生长发育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区农技中心将持续关注海淀区粮食生产动态,抓好"三夏"生产工作 [2] - 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夯实秋粮丰产基础,确保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2] - 高标准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 [2]
新农机发力 “三夏”进程加快
央视网· 2025-06-18 17:43
山东小麦收割进展 - 山东滨州惠民县小麦收获进入收尾阶段 利用新型农机加快进度 3000亩麦田不到两天完成收割 亩产约1000斤 [1] - 惠民县投入2.9万台机械设备用于小麦收割运输 已完成80%收获 预计6月下旬全部完成 小麦种植面积109万亩 [3] - 新型收割机可自动调整割台高度 适应多种麦收环境 减少损失增加产量 显著提升收割效率 [3] 河南新乡夏种情况 - 河南新乡利用科技化和机械化抢种 已完成秋粮播种超96% 种植面积503万亩 已播种484万亩 [4][8] - 封丘县采用北斗导航播种机 实现精准播种施肥 20亩地一天完成 效率较人工提升4-5倍 [6] - 原阳县实现机械化插秧 600亩水稻7天完成 较人工插秧缩短13天 秧苗间距均匀深浅一致 [8] 福建宁德智慧农业 - 宁德屏城乡打造智慧梯田 运用5G大数据技术 布设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 实现手机远程监测 [9][11] - 南湾村300亩梯田配备特色小型农机 抛秧机效率达20亩/天 较人工提升10-20倍 [13] - 宁德市预计种植水稻86.7万亩 目前已完成近60% 因地制宜使用行进式插秧机等设备 [13]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以金融之力,“贷”来夏收好“丰”景
齐鲁晚报· 2025-06-18 11:43
金融服务方案 - 山东中行推出"粮食收储贷"普惠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夏粮收购,缓解粮食收储大户资金周转问题 [1] - 方案打通食品加工类企业上游原材料收储链条,为农户种田增收提供支撑 [1] - 德州中行依托粮贸贷产品创新推出粮贸客群服务方案,为粮食购销小微企业主提供专项授信服务 [3] - 威海中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农药生产企业提供免抵押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4] 贷款发放情况 - 山东中行自5月末以来累计发放"粮食收储贷"近4000万元,惠及粮食收储大户50余户 [2] - 德州中行为全市38户粮食购销商投放贷款1700余万元 [3] - 威海中行首次批复总量8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低毒农药原材料采购与生产 [4] 重点客户案例 - 聊城粮食收储大户王先生获得150万元贷款,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发放 [2] - 德州嘉弘粮油有限公司获得200万元"粮贸贷",填补旺季收购资金缺口 [3] - 山东碧奥生物科技获得800万元贷款,保障低毒农药稳定生产供应 [4] 区域农业特点 - 山东德州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50亿斤以上,占山东省近1/6 [3] - 德州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为粮食购销行业提供充足粮源 [3] - 山东碧奥生物科技是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专注低毒农药研发生产 [4] 服务措施 - 山东中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 [1] - 辖内地市分行主动对接新型农业主体,推出地域特色产品服务方案 [2] - 德州中行重点支持种粮大户、乡镇村小型粮贸点等小微经营者 [3] - 威海中行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核查等方式全方位调研企业需求 [4]
华资实业紧抓健康消费升级趋势 专注做好主业
证券日报· 2025-06-18 00:10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回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4.51万元同比增长34.81% [2] - 毛利率较高的无水乙醇产品线销量占比提升5.35%成为酒精板块价值增长极 [2] - 年产2万吨黄原胶项目建成并试产实现多元化经营突破 [2] 业务战略 - 聚焦植物蛋白与高附加值健康食品赛道深化高端烘焙行业合作拓展功能性食品领域 [2] - 实施大众市场战略性收缩以差异化布局构筑抗周期防线 [2] - 酒精业务向化妆品基料、医药辅料、精密化工等高端领域延伸构建全产业链客户矩阵 [2] 产业布局 - 纵向深耕小麦价值链从普通功能性食品向特殊人群专用营养健康产品跃迁 [3] - 横向拓展玉米价值链从单一产品向高端系列产品跨越 [3] - 全力打造"绿色、健康、安全"产品品牌设立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3] 未来发展 - 深入挖掘玉米小麦深加工价值链优化运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3] - 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开拓新增长点推进并购整合资本运作 [4] - 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行业地位 [4]
滨州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中国发展网· 2025-06-17 14:12
产业结构与转型 - 滨州市拥有38个工业大类、128个工业中类、506个工业小类,6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全国第1,16项全球第1 [1] - 转移退出1247亿元产值的大体量产能,包括电解铝、地炼等产业 [1] - 实施"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行动,高端铝、高端化工、粮食食品3个产业集群入选省支柱性雁阵集群,智能纺织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2024年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5项增速全省前五,6项全省第1 [1] 产能替代与新增 - 电解铝产能转移148.8万吨(2025年再转移44.8万吨,影响产值184.45亿元),新上275万吨再生铝项目,2024年新增产值300亿元 [2] - 地炼产能转移970万吨,落地化工新材料项目(京博集团投资221亿元、滨化集团"北鲲计划"),2024年开工9个项目投资101亿元,新增产值270亿元 [2] - 2024年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总营收超1.27万亿元,规上工业营收首次破万亿,同比增长7.7%,增速全省第2 [2] 科技创新与研发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7%,连续四年全省第1 [3]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和占比提高幅度均列全省第1,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963家(同比增长14.7%) [3] - 设立"工业智能制造联合基金",建成全省首家市级科技大市场,成立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中心 [3] - 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2个、省级49个,滨州铝产业先进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为全省首家以企业为主体承建的省实验室 [3] 数字化转型 - 推动650家企业"智改数转",打造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376家(全省第3) [4] - 建成3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7家省级"产业大脑",数量均居全省第1 [4] - 魏桥国科智算中心二期投用,智能算力超2000P(规模全省第三) [4] 绿色发展与能源 - 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绿色工业园区2家(全省第1),省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工业园区2家 [5] - 魏桥创业集团电解铝吨铝能耗和排放全球最低 [5] - 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44.75方(较2020年下降2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7.13方(下降20%) [5] - 新能源装机总量820.15万千瓦(同比增长29.67%),1-4月新能源发电量46.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5%) [5] 企业竞争力与营商环境 - 2024年7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8家入选山东民营企业200强 [6] - 全国首创工程建设项目"十证联发"模式,"滨周到"营商环境品牌全国知名 [6] - 创新实施"心安民营"工程,发布《"心安企业"建设标准》 [6]
陕西10部门联合下发通知 多措并举做好粮食收购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6-17 08:19
粮食收购政策部署 - 省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25年粮食收购工作 强调收购是粮食流通全链条起点 对维护市场平稳和保护农民利益意义重大 [1] - 要求各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优化政策规范管理提升服务 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市场环境 促进粮食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1] - 引导各类收购主体积极入市确保有人收粮 指导收购库点开展腾仓并库满足仓容需求 促成银企合作保障收储资金需求 加强运输对接保障粮运顺畅高效 [1] 农民服务优化措施 - 以农民满意度为标准 从细节入手让售粮更放心舒心暖心 合理布设收购网点方便就近售粮 优化收购现场服务 [1] - 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 提供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 帮助农民科学开展庭院储粮实现减损增收 [1] 市场调控与安全保障 - 要求发挥央地储备协同机制作用 用好储备吞吐调节功能 防止集中入市引发粮价异常波动 [2] - 强化重大隐患排查 严把粮食出入库安全关 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 - 落实粮食流通统计职责 健全市场监测体系 掌握供求和价格变化 及早发现解决潜在问题 [2] 监管执法强化 - 持续深化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 依法依规开展粮食收购监管 [2]
一粒周口小麦的自述
河南日报· 2025-06-17 07:46
小麦生产规模与地位 - 周口市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 稳居河南省第一 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市 [5] - 2023年夏收周口市1104 2万亩麦田喜获丰收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5] - 周口市耕地面积达1266 65万亩 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120 93万亩 [7]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 - 周口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1053 9万亩 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4% 成为全国标杆 [7][8] - 2023年打造100万亩数字化示范区 实现管理数字化 作业自动化 生产智能化 [10] - 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9% 物联网 大数据 云平台技术广泛应用 [10][11] - 智慧农业服务中心实现"一个屏幕管理万亩良田" 水肥一体化 无人机作业普及 [10] 品种研发与种植技术 - 推广周麦36号 冠麦2号等高产抗逆品种 部分示范田单产突破1500斤/亩 [7] - 播种密度控制在25斤/亩 深度3-5厘米 采用药剂处理种子保障健康生长 [8] - 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起身期控旺长 拔节期抗干旱 灌浆期防病虫害等 [9][10] 收获与储运体系 - 2023年筹备30余万台农机 包括2 16万台联合收割机 引入5000台跨区作业机械 [13] - 设立30个储备收储库点 提供74万吨仓容 确定19个库点36万吨最低收购价仓容 [13] - 小麦品质普遍达二等及以上标准 容重高 不完善粒少 核心指标优异 [13] 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 - 开展农田机井检修 沟渠连通等专项行动 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屏障 [10] - 政府主要领导一线督导 调度农机 协调电力 气象等多部门协同保障 [12][13] - 实施"三夏"生产攻坚战 干部党员带头帮扶 确保抢收抢种高效完成 [12]
陕西全面摸排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陕西日报· 2025-06-16 08:2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陕西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摸排农林业及粮食收购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通知》,旨在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农业农村领域 [1] -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是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的重要内容 [1] - 政策目标是引导信贷资金快速便捷直达基层,解决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1] 政策实施机制 - 陕西成立各级工作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各类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1] - 省发展改革委联合陕西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共同推进 [1] - 按照农时节点,围绕种植业、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农林服务业以及加工流通类、农资类、粮食收购类经营主体开展摸排 [1] 政策覆盖范围 - 摸排对象包括农业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 [1] - 覆盖生产、购销、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 [1] - 实行全闭环、动态式走访 [1] 政策配套措施 -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制作全省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摸排走访建议图 [1] - 建议图下发至区县工作专班及各金融机构,供摸排走访参考 [1] - 将落实"二八"银担分险机制、放宽小微企业不良容忍度、普惠信贷尽职免责等政策 [2] 政策预期效果 - 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2] -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2] - 引导银行、政府性担保机构精准对接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1]
粮食住进“好房子”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2
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粮仓智慧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创新、储粮害虫智慧监测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以及气膜仓、地下浅圆仓等重大科技成果 [1] - 中储粮长沙直属库建设首批5座9000吨级气膜仓,单仓高33米、直径24米,气密性是气调仓6倍以上,外层反光防辐射效果是传统仓3倍左右 [2]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平房仓占78%,立筒仓占12%,浅圆仓占6% [3] 绿色储粮技术 - 全国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5500万吨 [4] - 湖南湘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低温环境+智能监测+生物防控"绿色储粮新模式,仓温稳定在23℃左右,粮堆温度15℃左右 [4] - 储粮害虫智慧监测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首次构建基于储粮害虫特征挥发物的嗅觉检测系统,开发甲酸乙酯和工业化射频杀虫绿色防控技术 [5] 智能化粮库管理 - 中储粮八达岭直属库融合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粮食收购、保管、销售全流程闭环管理 [8] - 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可实现四大粮食品种收购环节自动扦样和22项质量指标全流程无人化检验,效率较传统人工方式提高2倍以上 [9] - 平粮机器人、翻粮机器人、余粮清理机器人、巡检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广泛应用,工作效率提升数倍 [9] 科技与新型粮仓 - 中储粮集团公司建设气膜钢筋混凝土圆顶仓,河南工业大学开发地下浅圆仓,湖南粮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研发智能化氮气储粮集装箱 [3]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计划3年内在全国七大储粮生态区建立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库点 [6] - 智能粮情监测、智能通风系统和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实现穿透式监管,推动"经验治理"向"智慧储粮"转变 [7]
新粮“入住”绿色智慧粮仓 15分钟完成一车小麦入库
镇江日报· 2025-06-15 07:18
数字化粮仓建设 - 全省首个绿色生态化高标准粮仓正式高效运行 粮仓日入库粮食能力达10000吨 [1] - 数字化卸粮通道将种粮户等待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5分钟 核心支撑是数字化系统和稳定电力 [1] - 自动扦样机机械臂实时取样质检 江苏省地方储备粮云服务系统同步完成称重结算 [1] 绿色能源应用 - 该粮仓是全省首个主要依靠清洁能源运行的绿色粮仓 由丹阳南部2座总装机12兆瓦的光伏电站供电 [1] - 年底将建设929千瓦仓顶光伏 最终实现全绿电运行 [1] - 清洁能源有效降低能耗成本 稳定供电保障粮食品质 [1] 粮食仓储能力 - 丹阳年均粮食产量约50万吨 是苏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产粮大县 [1] - 苏南储备粮仓储项目一期建成投用 新增仓容15 46万吨 [1] - 10座绿色生态化高标准圆柱形粮仓成为守护粮食安全的硬核载体 [1] 政策与行业规划 - 中央一号文件把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 - 全市正加大力度推进现代化粮仓建设 预计今年可新增仓容45 46万吨 [2] - 智慧粮库系统建设将保障粮食颗粒归仓 稳定粮食市场并促进农民增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