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锁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名创优品:2024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收购永辉事项25Q1完成交割-20250323
信达证券· 2025-03-23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名创优品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收购永辉事项于25Q1完成交割,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但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或放缓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169.94亿元,同增22.8%,调整后净利润27.21亿元,同增15.4%,调整后净利率16.0%,同比 - 1pct;24Q4实现收入47.13亿元,同增22.7%,经调整净利润7.925亿元,同增20.0%,经调整净利率16.8%,同比 - 0.4pct;拟派发末期股息7.4亿元,约为24H2经调净利润的50% [1] 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稳健增长、深化与全球顶级IP合作,海外市场保持较快增速;2024年名创优品品牌收入160.03亿元,同增22.0%,其中中国大陆收入同增10.9%,海外收入同增41.9%,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5.9%提升至41.7%;Top Toy 2024年实现收入9.835亿元,同增44.7%,主要来自门店数快速增长 [2]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12.31,名创优品品牌中国大陆门店数4386家,年内净增长460家;海外门店数3118家,净增长631家;Top Toy门店数276家,净增长128家,其中4家位于海外;2024年集团全球门店净增长超1200家,超过年初预期和2023年记录,海外门店超3000家 [2] 盈利情况 - 2024年毛利率44.9%,同比提升3.7pct,为历史最高,主要由于海外直营市场收入占比提升、高毛利产品收入贡献增加、Top Toy品牌毛利率提升;24Q4毛利率为47%,已连续八个季度提升;2024年总开支43.66亿元,同增52%,主要系直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100%带动相关开支同增72%;经调整净利润率同比下降1pct至16%,经调整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pct至20% [3] 收购事项 - 2024年9月公告拟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25Q1完成交割;外部借款占投资金额约55%(即34.6亿元),平均利率不到3%;将使用权益法结算,预计永辉从25Q2开始对名创优品财务报表产生影响;永辉2024年预计归母净亏损14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22.1亿元,主要因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前期阵痛,预计2025年有望减亏;收购完成后,双方有望在多方面深度协同 [4][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12/260/316亿元,同增25%/23%/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0/38.01/46.20亿元,同增15%/26%/22%,对应3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15/12/10X;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主要考虑永辉影响及收购额外财务费用 [5]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69.94/211.74/260.40/315.83亿元,增速分别为23%/25%/23%/21%;净利润分别为26.18/30.20/38.01/46.20亿元,增速分别为48%/15%/26%/22%;EPS分别为2.09/2.42/3.04/3.70元;P/E分别为21.12/15.37/12.21/10.04 [6]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116.56/145.35/183.59/227.4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1.68/36.18/42.35/53.25亿元等 [7][8]
未来5年,中国将至少需要数万名出海领航者
吴晓波频道· 2025-03-18 08:31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 - 蜜雪冰城门店数超过麦当劳、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连锁餐饮店 [4] - 比亚迪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纯电车制造商 [5] - 名创优品纽约旗舰店单日销售额破百万 [6] - 2024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1.1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3% [6] 出海面临的挑战 - 越南投资建厂面临土地产权政策隐形成本 [6] - 海外高管因文化冲突短期内离职 [6] - 欧盟碳排放法案可能使三年海外布局清零 [6] - 企业出海是在陌生国度中的"二次创业" [6] 出海成功关键要素 - 需要信念坚定、经验丰富的"船长"带领团队 [7] - 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化需要大量人才: - 数百名领导世界500强企业的商业领袖 - 3万名领导百亿中型企业的经营人才 - 400万名胜任大中型全球化企业的中级管理人才 - 1300万名胜任全球一线业务的基层管理人才 [9] 领航者必备能力 - 知道"往哪走": 辨别189个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与机遇 [9] - 清楚"怎么走": 规划市场进入、团队管理、本土化等战略 [9] - 懂得"怎么办": 应对意外事件如墨西哥矿产开采权被收回、印尼电商被封、巴西劳工诉讼等 [9][10] 出海领航者课程 - 课程体系覆盖出海全生命周期: 定战略、搭组织、稳落地、出利润 [12] - 4个月集训式授课 每月1次 [12] - 50%课程为一线出海案例解析 30%为实操演练 [12] - 包含东南亚实地调研 [13] - 导师团队包括华立集团、小米、百威、宝腾汽车等企业高管 [14][15] 课程收获 - 建立完整的企业出海知识体系 [16] - 获得细化的企业出海商业计划书 [18] - 获取华商出海联盟的对接服务 [18] 课程详情 - 时间: 2025年5月-8月(含5天东南亚课程) [19] - 首批开放30个席位 [19] - 面向已出海或有出海计划的企业创始人、总裁、核心高管等 [19] - 价格: 原价9.8万元/人 早鸟价9.5万元/人(3月31日前付款) [19]
提振消费!国家出台重磅方案!市监总局公布315曝光问题初步核查处置情况!三大运营商发声:全面自查!屈臣氏最新回应一次性内裤异物!
新浪财经· 2025-03-17 09:00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 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延续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3] -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探索盘活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3]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 加大儿科服务供给 [4] - 强化教育支撑 2025年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 推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创新链、产业链 [4] - 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 2025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4]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 支持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 [5] -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 加大家政服务培训力度 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 完善家政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和信用体系 [6] - 扩大文体旅游消费 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审批流程 提高可售票数量 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 推动冰雪消费 建设冰雪主题高品质旅游景区 [6]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 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 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购新补贴 [7] -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7] - 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7]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 分类制定提升服务品质政策 打造中国服务品牌 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品牌 促进动漫、游戏、电竞等消费 [8] - 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促进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 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低空消费 [8]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 -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9] -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等制度 规范网络销售、直播带货领域不合理经营行为 [9] 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 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及时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 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10]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促销活动、社区集市等审批流程 实行线上即报即办 提升监管抽查效率 [10] 完善支持政策 - 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 健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 加强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与消费政策的协同 [11] - 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 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项目建设 支持消费、文化旅游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 [11] - 强化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1] 市监总局公布315曝光问题初步核查处置情况 - 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执法行动 查封涉事企业 控制企业负责人 开展调查询问、取证固证 [13] - 河南查获三家涉事企业一次性无菌内裤30余万条、半成品100余万条 组织全省全面排查 [13] - 重庆扣押无3C强制认证产品 江苏、广东核查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涉事企业 [13] 三大运营商发声全面自查 - 中国移动强化代理商营销管理 严格管控电话营销 对违规渠道严厉处罚 开展服务专项治理行动 [18] - 中国电信坚决迅速整治问题 持续强化营销服务规范 加强对代理商管理监督 [20] - 中国联通严肃处理问题 全面规范电话营销行为 严格落实资费公示全面准确、二次确认等关键举措 [21] 屈臣氏最新回应一次性内裤异物 - 屈臣氏对产品生产环节进行全面复查和追溯 暂时停售该产品 [24]
汽车促销从新年第一天开始;国补继续,拼多多加入;十分之一奶茶店是蜜雪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1-03 21:23
汽车行业促销与销量 - 理想汽车推出1.5万元/台的置换补贴兜底权益,有效期至2025年3月底 [1] - 小鹏汽车推出1万元新春红包和888度电卡活动,覆盖部分车型 [1] - 零跑汽车根据不同车型推出5000-150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 [1] - 特斯拉Model Y 2023年全球销量达122万辆,2024年有望继续蝉联全球最畅销汽车 [2] - 特斯拉全球保有量突破700万辆,Model Y占据很大部分 [2] - 小米汽车2024年交付超13.5万台,2025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 [3] 零售与消费行业 - 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近170亿元,同比涨近六成,平均单店年收入13亿元 [4] - 蜜雪冰城国内门店达40513家,占中国现制茶饮店总量10%,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7亿元,净利润35亿元 [8] - 盒马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顾客数增长超50%,2024年新开72家门店 [13][14] - 拼多多近期接入上海、江苏等5省政府国补政策,参与品牌包括戴森、TCL等 [15] 科技与半导体行业 - 台积电股价2024年上涨81%,带动TAIEX指数全年涨幅28.47% [9] - 英伟达2024年向AI公司投资10亿美元,参与50轮融资,投资额比2023年高15% [10] - 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78.7%股份,作价131亿港元,加速退出实体零售业务 [1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2024年中国GDP预计增长5%左右 [5] - 货币政策从"稳健"变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6] - 美国限制投资中国半导体、量子计算、AI等高科技领域的行政令生效 [7] 新零售布局 - 阿里巴巴曾提出新零售八路纵队,包括盒马、大润发、银泰商业等业务 [12] - 目前多个新零售业务已收缩、关闭或出售,阿里聚焦核心业务 [11]
名创优品定位「全球IP联名集合店」,叶国富:做出海资源要「无限倾斜」
IPO早知道· 2024-11-02 10:05
全球IP联名集合店战略 - 公司全新定位为"全球IP联名集合店",已与全球150多个知名IP合作,设计出具有兴趣消费价值的产品 [4] - 开创全球IP联名集合店商业模式是公司走向全球的核心原因 [4] - 2028年IP产品销售占比目标超过50% [4] 全球化扩张策略 - 创始人三分之二时间在海外,内部资源如升职、加薪、股权激励等向海外业务倾斜 [8][9] - 出海应"先易后难",马来西亚是最优先适合的出海目的地,建议先聚焦东南亚三五个国家 [9] - 出海应"少即是多",避免一开始选择太多国家,名创优品进入100多个国家用了很多年 [9] - 海外市场需本地化运营,如美国1000多名员工中99%为本地雇佣 [9] - 未来每年净新增门店900-1100家,中国海外各占一半 [9] 海外本地化实践 - 印尼雅加达全球最大门店约3000平,SKU约12000个,其中30%-40%产品来自印尼本地供应链 [10] - 在越南考察多家工厂,尝试海外供应链本地化布局 [10] 核心品类聚焦 - 未来将聚焦毛绒、盲盒、香水香氛、旅行出游四大高增长潜力、强情绪价值品类 [12] - 毛绒产品全年累计销售量5000万件,围绕"一切皆可毛绒"创新设计概念 [13] - 泡泡玛特上半年毛绒玩具品类营收增速达993.6%,显示IP+情绪消费价值 [12] 门店升级与体验 - 上海南京东路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面积近2000平,SKU数量8000-10000个 [16][17][20] - 门店分为7大层级,最高层级MINISO LAND定位全球级、国家级、城市级 [16] - 设置"二次元专区"、"宠物专区"和"盲盒专区"等特色区域 [16] - 产品客单价多在19.9-49.9元区间,与普通门店价格带一致 [22] 消费趋势洞察 - 中国消费潮流转向"情绪价值"和"兴趣消费",年轻人为自我愉悦买单 [11] - 2022年中国IP商品人均消费仅51元,远低于全球227元及美国3077元、日本581元 [11] 战略收购与模式创新 - 收购永辉超市部分股份,计划将"必选消费(永辉)"与"可选消费(名创优品)"结合 [27] - 推崇Costco模式,认为中国胖东来模式更优秀 [27] - 目标是成为世界级零售公司,需构建"可选+必选"消费组合 [27]
​晚点财经丨名创优品取代怡和,成永辉超市最大股东;汽车经销商在“价格战”中损失千亿元;英特尔有了两个潜在买家
晚点LatePost· 2024-09-24 18:30
名创优品入股永辉超市 - 名创优品通过俊才国际以62.39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1] - 交易完成后京东系持股比例降至2.94%,交易需获香港联交所无异议确认及市场监管总局批准[1] - 永辉超市部分董事和监事将辞职,交易附带前置条款[1] 电商新零售格局变迁 - 京东阿里2015年分别入股永辉苏宁补足短板,随后自建渠道并投资线下零售[2] - 拼多多和抖音后来通过新消费习惯抢夺市场份额,改变电商格局[2] - 名创优品入股永辉标志着十年前开始的电商新零售实验告一段落[2] 茅台市场动态 - 散装飞天茅台价格跌至2250元/瓶,龙年茅台已破发[3] - 贵州茅台股价年内下跌超25%,公司计划回购30-60亿元股票并注销[3] - 此前公司宣布将每年75%利润用于分红[3] 汽车行业价格战 - 前8个月新车零售因价格战累计损失1380亿元[4] - 经销商进销倒挂最高达-22.8%,同比扩大10.7个百分点[4] - 宝马推出全车系每台1万元补贴,要求完成三季度80%零售目标[5]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蔚来EL8在欧洲五国交付,德国起售价9.49万欧元(约74.7万元)[6] - 上半年蔚来在欧洲累计销售857辆,提供电池租赁方案[6] - 西门子分拆电动车充电业务为独立部门eMobility[9] 半导体行业动向 - 高通和博通有意收购英特尔部分业务,后者市值超900亿美元[7] - 台积电和三星考虑在阿联酋建厂,潜在投资超1000亿美元[8] - 阿联酋芯片产业链基础薄弱且缺水,但资金充足[8] 科技与时尚投资 - 苹果前首席设计师艾维与OpenAI合作开发AI硬件,目标融资10亿美元[10] - Chanel股东和欧莱雅继承人以10亿美元估值投资The Row[11] - The Row由Olsen姐妹创办,主打高端"老钱风"产品[11]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沃尔玛和微信如何重塑商业运作的基础设施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07-14 20:00
条形码的历史与影响 - 条形码是过去50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塑造了现代生活并成为基础设施 [4][7] - 全球每天发生60亿次条形码扫描 每秒售出7万件商品 [4] - 1974年首次商业应用 一包口香糖成为历史性扫描对象 [5][6] 技术发展历程 - 1949年由诺曼·伍德兰德发明 灵感来自摩尔斯电码和沙滩划痕 [10] - 最初设计为同心圆图案 后改进为矩形垂直黑线 [12] - 激光扫描技术(1960年代)和计算机处理使其商业化成为可能 [12] 商业应用变革 - 使超市平均库存从9000种增至3万种 催生巨型零售商 [9] - 沃尔玛通过条形码系统实现: - 1980年代门店收入翻倍 [15] - 1982-2012年美国市场份额从3%增至52% [15] - 建立卫星网络(1987年投资2400万美元)和零售链接系统 [18] - 采用交叉对接物流 价格比对手低10% [20] 二维码的崛起 - 2012年在中国率先大规模应用 推动移动支付发展 [5] - 微信支付通过红包功能(2014年)快速获取3000万用户 [25] - 支付宝市场份额从80%降至54% 微信从0升至40% [25] - 中国开发"小白盒"设备 成本仅200元 市场份额达60% [27] 行业标准与组织 - GS1管理全球条形码标准体系 [12] - 美国UPC标准与欧洲EAN标准合并 [12] - 1973年IBM矩形方案胜出 成为行业标准 [14] 未来发展趋势 - 2023年全球QR码扫描量达2300万次 两年增长4倍 [27] - GS1计划2027年用二维码取代条形码 [27] - 但条形码因极简设计和行业投入巨大仍具生命力 [30] 社会文化影响 - 成为资本主义象征 出现在电影和艺术作品中 [38] - 引发劳工抗议 美国邮政曾计划裁员10万人 [31][32] - 消费者初期担忧价格不透明 后逐渐接受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