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
搜索文档
【机器人产业复苏态势明朗!机床ETF上涨2.03%,浙海德曼上涨13.9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3: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04% [1] - 通信、电子、计算机板块涨幅靠前 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板块跌幅居前 [1] - 机床ETF(159663.SZ)上涨2.03% 其成分股浙海德曼上涨13.96%、合锻智能上涨7.25%、汇川技术上涨6.46%、华工科技上涨5.09%、山东威达上涨4.16% [1] 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37万台/套 当月同比增长24.00% 增幅较前值收窄13.90个百分点 [1] - 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长32.47% 增幅收窄9.17个百分点 [1] - 1-7月累计产量44.71万台/套 累计同比增长32.90% 增幅收窄2.70个百分点 [1] 行业周期与投资价值 - 机器人产业链自2021年进入调整阶段 当前周期和调整幅度均接近尾声 [1] - 机器人产量持续正增长且增速呈环比加速趋势 行业进入周期复苏阶段 [1] - 工业机器人周期复苏与人形机器人主题共振 产业链具备强投资价值 [1] 机床ETF产品特性 - 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覆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2] - 投资范围包括激光设备、机床工具、机器人、工控设备等行业 [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代码017573 C类代码017574 [2]
机器人产业复苏态势明朗!机床ETF上涨2.03%,浙海德曼上涨13.9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1:0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04% [1] - 通信 电子 计算机板块涨幅靠前 美容护理 食品饮料跌幅居前 [1] - 机床ETF(159663.SZ)上涨2.03% [1] - 成分股浙海德曼上涨13.96% 合锻智能上涨7.25% 汇川技术上涨6.46% 华工科技上涨5.09% 山东威达上涨4.16% [1] 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37万台/套 当月同比增幅收窄13.90个百分点至24.00% [1] - 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收窄9.17个百分点至32.47% [1] - 1-7月累计产量44.71万台/套 累计同比增幅收窄2.70个百分点至32.90% [1] 行业周期分析 - 机器人产业链自2021年进入调整阶段 持续三年 周期和幅度接近尾声 [1] - 机器人产量持续正增长 增速环比呈加速趋势 行业迎来周期复苏 [1] - 工业机器人周期复苏与人形机器人主题共振 产业链具备强投资价值 [1] 机床ETF产品特性 - 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覆盖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2] - 涉及激光设备 机床工具 机器人 工控设备等行业 [2] - 代表新质生产力理念中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实践核心 [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代码017573 C类代码017574 [2]
【解析】高额银行存款之下的IPO融资需求为哪般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35
文章核心观点 - 高额银行存款与大规模IPO融资需求并存的现象可能由资金时间周期错配、大额分红监管及潜在财务风险等因素导致 需结合商业惯例和穿透式核查综合分析 [1][2][4] 资金时间周期错配 - 财务报表静态局限性导致银行存款余额无法反映企业全年自由流动资金状况 [2] - 中高端数控机床企业案例显示:下游客户回款周期达3-12个月且采用商业票据结算 而上游供应商要求款到发货 形成单方垫资压力 [2] - 经营性现金流长期流出状态下 资金时间周期差异使融资需求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2][3] 大额分红监管 - "清仓式分红"指IPO申报前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80% 或超50%且金额超3亿元 同时补流募资占比超20% [4] - 2024年交易所新规将此类分红纳入负面清单 重点关注募资补流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4] 潜在财务风险 - 高额银行存款可能隐含股东资金占用、关联方挪用等风险 资金实际无法用于日常经营 [4] - 财务造假可能导致"存贷双高"异常现象 即虚增账面存款同时对外融资 [4] - 部分存款实为保证金或监管资金 处于冻结状态 [4] - 审计需通过账户清单、银行流水和询证函进行穿透式核查 超越固定程序以识别潜在风险 [4]
浙海德曼: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65174.96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21:11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187,384.69元 同比下降3.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65,174.96元 同比下降26.39% [1]
津上机床中国8月26日斥资251.08万港元回购9.5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8-26 17:41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斥资251.08万港元回购股份 [1]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9.5万股 [1]
日本7月机床订单增长4%,中国汽车需求坚挺
日经中文网· 2025-08-22 10:56
日本机床订单总体表现 - 7月机床订单总额同比增长4%至1283亿日元 时隔1个月再次实现正增长 [2] - 海外订单占总额7成 增长5%至929亿日元 [4] - 日本国内订单减少1%至354亿日元 [4] 地区订单表现 - 亚洲地区订单增长9%至475亿日元 时隔1个月再次增长 [4] - 中国订单占亚洲地区近7成 汽车相关领域订单表现坚挺增长8% [2][4] - 欧洲订单增长12%至164亿日元 时隔18个月实现增长 [2][4] - 北美订单减少1%至267亿日元 时隔3个月出现负增长 [4] 行业细分表现 - 欧洲汽车相关订单低迷 但防卫装备、电气和精密相关订单推动整体增长 [4] - 日本国内航空、造船和运输用机械订单大幅增长 汽车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4] - 日本国内一般机械、电气和精密相关订单出现减少 [4] 市场环境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所缓和 但增税带来的下行风险仍然存在 [2] - 北美市场中美国表现坚挺 但墨西哥市场出现大幅下滑 [4]
科德数控(688305):1H25扣非净利润率稳健
新浪财经· 2025-08-22 08:2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5.24% [1] - 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1.27%,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7.43% [1] - 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增长13.8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5.23万元,较去年同期-20.05万元大幅改善 [2] 业务结构变化 - 自动化生产线业务收入1.58亿元,占比53.66%,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1] - 数控机床业务收入1.19亿元,占比40.41% [1] - 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至38.3% [1] 费用结构分析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1] - 管理费用率上升主要受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影响 [1] - 净利润率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 战略转型进展 - 基于龙芯中科服务器搭建国产化AI平台,实现DeepSeek-R132B推理模型本地流畅运行 [3] - 在轻量化结构件加工领域具备五轴卧式应用能力 [3] - 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共建国内首个基于国产高端五轴机床的"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 [3] - 中试基地聚焦C919/C929及大型无人机复杂结构件精密加工 [3] 产能建设情况 - 银川厂区和沈阳厂区均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下半年陆续投入使用 [3]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下调21%/20%至1.4/1.8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45倍PE [4] - 目标价下调8%至75元,基于2026年55倍PE估值 [4]
津上机床中国(01651)8月21日斥资26.91万港元回购1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8:05
公司回购 -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斥资26.91万港元回购1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26.74-27.00港元 [1]
“台独”是绝路,“跪美”无出路(日月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1 08:50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台湾征收20%的关税,该税率需叠加在原有税率之上,形成"20%+N"的复合税率 [1] - 叠加后的机床行业实际税率达到24.7%,与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享有的15%关税相比,价格竞争力差距扩大至20% [2] - 纺织、石化、钢铁、机床行业被列为受冲击最严重的"四大惨业",业者称之为40年来最惨烈的淘汰战 [2] 行业与公司应对措施 - 民进党当局逼迫台积电在美国扩大投资,并可能加码对美投资至4000亿美元,该金额相当于台湾年度GDP的一半 [1][2] - 当局单方面承诺2025年对美采购额突破2500亿美元,并开放含瘦肉精美牛内脏、转基因食品进口 [1] - 当局许诺对美国汽车、农产品实施零关税,作为应对关税压力的措施之一 [1] 地缘政治与谈判态势 - 民进党当局与美国签署保密协议,导致关税谈判过程不对岛内民众公开,与其他经济体的公开透明谈判形成对比 [2] - 台积电赴美投资并被要求加码,是民进党当局为"倚美谋独"而采取的策略之一 [1][3] - 面对外部风险,台湾本可通过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谈判筹码,但当局选择反其道而行 [3]
创世纪(300083):利润稳健增长,人形机器人、3C多重受益
民生证券· 2025-08-20 22:3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9、29、26倍 [3][5]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增长**:2025H1营业收入24.41亿元(同比+18.44%),Q2单季13.93亿元(同比+15.60%)[1] - **利润高增**:2025H1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47.38%),扣非净利润2.18亿元(同比+76.81%)[1] - **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25.03%(同比+2.08pct),净利率9.75%(同比+1.74pct)[1] - **研发投入加大**:研发费用0.68亿元(同比+49.93%),占收入比重提升 [1] 业务亮点 3C钻攻机业务 - 2025H1钻铣加工中心收入8.96亿元(同比+34.07%),市占率领跑行业 [3] - 核心客户覆盖富士康、比亚迪电子等消费电子龙头 [3] - 驱动因素:AI创新带动设备更新、钛合金中框渗透率提升、折叠屏手机普及 [3] 新兴领域拓展 - **人形机器人**:推出关节部件/骨架定制化机床产品,相关收入快速增长 [2] - **海外布局**:越南基地投产带动海外收入1.61亿元(同比+89.45%)[2] - **技术储备**:加大转台/电主轴自研,投资五轴机床/3D打印/AI数控企业 [2] 订单与运营 - 合同负债同比+65.17%,显示在手订单充足 [2]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69pct,财务费用因融资收益摊销减少76.10% [1] 盈利预测 - **收入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54.6/66.7/72.0亿元(同比+18.5%/22.2%/8.0%)[3][8] - **净利润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1/5.6/6.3亿元(同比+74.6%/34.7%/12.4%)[3][8] - **每股收益**:2025-2027年EPS 0.25/0.34/0.38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