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智者”大模型发布新版本
杭州日报· 2025-07-01 11:03
科技成果转化大模型升级 -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发布"智者"大模型2.0版本,提升数据容量、算法逻辑和匹配效率,支持全国范围成果转化 [1] - 该模型是继2024年3月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1.0发布后,杭州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关键举措 [1] 数据库覆盖范围扩展 - 企业数据库从杭州扩展至浙江省10万家企业,并加速向全国延伸,实现跨地域技术、需求与人才对接 [1] - 科技成果库规模突破80万项,企业需求预测达130万项,整合6万名专家、6000家科研机构、7.5亿篇论文及1.5亿项知识产权 [1] 智能研判能力突破 - 模型具备前瞻性需求预判功能,可依据企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趋势推测潜在技术需求 [2] - 已成功撮合之江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等1100余个项目与近万家企业匹配,推动110余项科技成果在杭州落地 [2]
留不住年轻人,算什么好城市?
虎嗅· 2025-07-01 08:33
第Z城概念 - 第Z城代表年轻世代向往的城市生活方式,强调朝气经济、多元文化、可接受生活成本及发展机会[3] - 其本质是建筑、自然、诗歌和音乐的融合体,拒绝单一无聊,激发生活可能性[4] - 核心在于通过提升年轻人获得感(如降低快乐成本、解决现实难题)来构建理想城市[5] 城市人才争夺战 - 2025年应届毕业生达1222万,各地通过政策(如免费短租、秒批落户)争夺人才,深圳提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7][9] - 最新趋势转向产业导向型抢人,如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提供60万岗位,半导体/AI等新兴产业占70%[11] - 西安、武汉、成都等二线城市及北上深一线城市均为抢人主力[7][8] 青春之城特征 - 全球青春城市六大标准:联结、活力、开放、新奇、创造、好玩,评估维度涵盖生活/工作/玩乐[14] - 国内评选指标包括创新、活力、就业吸引力等,广州因生活便利度/人文吸引力/就业优势位列2024年轻力城市榜首[15] - 中国试点青年发展型城市超200个地市及近500个县域,政策重心从抢人转向青年长期发展[13] 年轻人口与城市活力 - 长沙、昆明等低老龄化城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14%-16%)消费活力显著高于上海(23.4%老龄化率),年轻群体驱动消费增长[16] - 内陆省份年轻人口比例及出生率高于沿海,未来消费需求潜力更大[17] - 城市需平衡硬性指标(房价、交通)与软性需求(文化娱乐、宠物友好、Livehouse等)以吸引Z世代[20][21] 城市创新实践 - 成都改造闲置空间(高架桥下/废弃厂房)为青年运动休闲场所,打造社区微中心增强归属感[22][23] - 年轻人选择城市时更主动,85后与00后对"文化娱乐活力"重视度相差20.8个百分点,反映代际需求差异[21]
中方把话挑明,敢拿中国做交易,绝不姑息,德国要对华下一道停令
搜狐财经· 2025-07-01 08:20
距离特朗普政府4月挥出的"对等关税"大棒90天暂停期结束仅剩9天,全球贸易秩序的未来悬于一线。 此 刻,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掷地有声的声明,如同重锤般敲响了那些试图牺牲中国利益以换取美国关税减免国 家的警钟。 近期,面对美国正与多国紧锣密鼓地谈判,试图在7月9日关税暂停期结束前达成部分贸易协议,甚至不排 除单方面加征关税的传闻,中方做出了强硬回应。商务部发言人明确指出,美方单方面加税是赤裸裸 的"单边霸凌主义",严重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发言人强调:"实践证明,只有坚定捍卫原则立场,才能真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句话并非简单的表 态,而是对试图向美国妥协换取利益的国家发出的警示:这种策略并不一定能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中 方不反对各国与美国进行对话,解决分歧是好事,但前提必须是坚持公平正义,遵守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 体制的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取得一定进展,特朗普近期对华态度有所软化,甚至有消息称其正在筹 备访华事宜。 然而,这种态度转变并非必然意味着真心缓和,更可能仅仅是看到了谈判成功的希望,试图 借此推动谈判进程。 最终,贸易谈判的核心仍是实际利益。 中方始终坚定捍 ...
有方科技: 有方科技: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实施的法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6
本次回购注销的批准与授权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议案,涉及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未达标股票 [4] - 本次回购注销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属于董事会权限范围 [4]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在上交所网站等指定媒体披露回购注销公告及债权人通知公告 [4][5] 回购注销的具体实施 - 回购原因:因公司2023-2024年合计净利润增长未达激励计划设定的1.4亿元目标(2024年净利润为1.002463亿元),触发第二个解除限售期85%的解除限售比例,剩余15%未达标股票需回购注销 [6] - 涉及对象及数量:3名激励对象合计2.025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被回购,完成后激励计划剩余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8万股 [6][7] - 回购价格及资金:按授予价11.20元/股执行,总金额22.68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7] - 注销安排:已在中登上海分公司开立回购专户,预计2025年7月3日完成注销,注销后公司总股本由92,929,070股减少至92,908,820股 [7] 法律合规性结论 - 本次回购注销已取得必要批准授权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8] - 回购注销程序需后续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股份注销登记手续 [8]
【财经分析】一天16家企业递表、四度3股同日上市 多因素推动港股IPO继续走热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30 21:08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强势复苏,新股发行节奏加快、募资规模回升,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2] - 上半年已完成42宗传统IPO项目,累计集资超过1050亿港元,规模超过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融资规模 [3] - 6月份出现第四次"三重奏"上市,30日云知声、IFBH、泰德医药三家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 国际资金转向 - 国际资金流动逻辑从"避险主导"向"收益与风险再平衡"切换,港股IPO市场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 [4] - 摩根大通调查显示,市场情绪从看好美国转向看好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投资者看重创新、适应能力、韧性和安全 [4] - 恒生银行报告显示,流入香港的资金从2024年初的3660亿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5060亿美元,创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 [4] 政策制度红利 - 中央政府经济刺激政策与港交所上市规则优化形成"政策共振",推动港股市场持续向好 [7] - 中国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香港监管机构持续优化上市规则,如推出18A章、18C章和"科企专线" [7] - 近70家A股公司计划"A+H"上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募资规模占港交所上半年总集资额近70% [9] 估值修复与流动性改善 - 港股市场呈现技术突破驱动估值修复、资金回流推动量价齐升的发展格局 [10] - 恒生指数于2024年1月完成二次探底后开启多头行情,市场活力全方位修复 [12] - 上半年港股总融资规模(含再融资)突破2440亿港元,二级市场日均成交额从2023年1048亿港元跃升至2025年2394亿港元,增幅128% [13] 未来展望 - 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保持热度,部分在美上市中概股或寻求在港主要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 [13] - 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新上市公司达80家,集资约2000亿港元 [13] - 港交所正与中东、东南亚地区交易所合作,以拓展国际资本市场 [13]
6月的美国市场:烈火烹油,鸡犬升天
美股研究社· 2025-06-30 20:54
市场情绪与表现 - 美国市场经历一年多来最佳跨资产涨势 科技基金和垃圾债券全面买入狂潮推动市场上涨 [1] - 标普500指数创2月以来首个历史新高 投资者乐观情绪主导市场 呈现"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特征 [2] - 看涨信心飙升至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最高水平 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和信用债市场同步上涨 涨幅媲美2024年5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 [4] - 市场表现出自满迹象 对贸易谈判、宏观经济放缓等地缘政治风险定价过于乐观 [6] 资产价格变动 - 标普500指数本周飙升3.4%创历史新高 Mag7股票主导价格走势 [9] - 美元连续第三周暴跌 收于2022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11] - 垃圾债券连续第五周上涨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约10个基点 [12] - 黄金连续第二周下跌 钯金创2024年10月以来最好一周表现 [13][14] - WTI原油价格暴跌13% 创2023年3月以来最糟糕一周 抹去以色列-伊朗战争所有溢价 [15] - 比特币重新站上10万美元 创近两个月最好一周 Coinbase Global Inc创2021年以来首个历史新高 [16] 资金流向与策略 - 波动率控制产品加大敞口 野村证券指标显示将出现2004年以来最大买入潮 [18] - 量化基金增加股票多头敞口 此前短暂做空几周 [18] - 部分投资者转向更便宜的小盘和中盘股及国际股票 认为标普500估值过高 [28] 经济数据与政策 - 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创四个月新高 通胀预期改善 [21] - 5月新房销售降幅创近三年最大 失业申请人数连续攀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 [23] - 5月消费者支出出现年内最大降幅 [23] - 美联储官员表示需再等几个月确认关税推动的价格上涨不会持续推高通胀 [23] 市场潜在风险 - 摩根大通将经济衰退风险定为40% 因关税政策和家庭支出疲软前景可能冲击商业信心 [20] - ARK Innovation ETF等热门基金期权市场正为重大下行风险定价 [27] - 部分策略师警告市场由FOMO(错失恐惧症)驱动 若利润率或就业数据恶化将缺乏支撑 [25]
加拿大反复无常,取消反制后,又拿中国企业当投名状!中方已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6-30 19:12
美加贸易摩擦 - 加拿大宣布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作为对特朗普加税的反制措施 [1] - 加拿大计划从6月30日起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3%数字服务税 追溯至2022年收入 预计收取20亿美元 [1][3] - 特朗普因数字服务税终止所有美加贸易谈判 并威胁7天内加征新关税 [3] 加拿大政策转向 - 加拿大在特朗普施压后取消数字服务税 显示对美强硬立场软化 [3][7] - 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曾坚持对美国科技巨头征税 但最终政策未能执行 [1][3] - 外交部长安妮塔·阿南德提出供应链多元化计划 旨在降低对美国80%的依赖 [3] 中加经贸关系 - 加拿大以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海康威视加拿大分公司120天内关闭 并禁止政府机构采购其产品 [5] - 海康威视抗议加拿大决定 称其缺乏证据且程序不公 中方批评加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5] - 加拿大半年前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税 遭中方反制 包括菜籽油100%关税和猪肉25%关税 [7] 行业影响 - 美国汽车产业面临加拿大25%关税的直接冲击 [1] - 谷歌 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原计划需缴纳3%数字服务税 涉及20亿美元收入 [1][3] - 中国科技企业在加拿大面临政策风险 海康威视业务被强制终止 [5]
AI招聘工具渗透率飙升至77%,顶尖人才争夺升级——2025春招白皮书新趋势
金投网· 2025-06-30 16:34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 其中1075万来自211/985及C9高校顶尖人才成为企业争夺重点 [1] - C9高校本科升学率攀升至775% 企业端499%提升985/211人才需求 262%抬高硕士需求 [1] - AI招聘工具渗透率飙升至77% 超半数企业用AI完成简历初筛 超三分之一部署AI面试系统 [1] 企业招聘策略演变 - 算法工程师岗位硕士学历平均月薪达27K 显著领先其他岗位 [2] - 头部企业提供年薪+股权+科研资源组合式福利包抢夺顶尖人才 [2] - 211高校本科生薪资下滑03-05K 学历带来的薪酬分化加剧 [2] 学生就业策略调整 - 374%的2026届学生转向企业竞赛(49%)和导师课题(379%)积累可验证成果 相比2025届765%依赖传统实习的模式发生转变 [3] - 新一线城市如杭州南京加速崛起 中西部吸引人才回流 浙江大学赴中西部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638% [3] 校招竞争新趋势 - 企业需构建人才-业务-技术协同生态 利用动态数据绘制人才地图 通过开放日等内容增强情感连接 [4] - AI面试成为标配 数据驱动策略和技术重构流程是矛 人才温度是稳固人心的盾 [4]
宝城期货资讯早班车-20250630
宝城期货· 2025-06-30 1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宏观数据、商品投资、财经新闻、股票市场等多领域信息,分析各领域现状与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如财政政策后续或加码扩内需,黄金中长期仍有上涨逻辑,债市短期偏暖等 各部分总结 宏观数据速览 - 2025年3月GDP不变价当季同比为5.4%,与上期持平,高于去年同期 [1] - 5月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1][2] -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当月值、M0、M1、M2同比等指标有不同变化,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6200亿元 [1] - 5月CPI当月同比为 -0.1%,PPI当月同比为 -3.3% [1] - 1 - 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为5.0% [1] - 5月出口总值当月同比为4.8%,进口总值当月同比为 -3.4% [1] 商品投资参考 综合 - 6月30日将公布中国6月PMI数据,5月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2] - 大商所7月8日起上市纯苯期货与期权,规定涨跌停板幅度与交易保证金比例 [2] - 今年财政政策积极靠前发力,下半年将加快存量政策落地,或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2] - 中方反对美国加征“对等关税”,若有牺牲中方利益交易将坚决反制 [3] - 7月1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或上涨,汽、柴油每吨上调600元 [3] 金属 - 5月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出库量环比减少35%,金饰消费或延续疲软 [5] - 6月26日上金所启用香港仓库并上线黄金交易合约 [5] - 受美国铜进口调查影响,LME可交割库存规模暴跌约80%,铜价指标创新高 [5] - 6月黄金价格高位震荡,中长期上涨逻辑未改,但特朗普政策或致价格波动 [6] - 电池级碳酸锂近日跌穿6万元/吨,锂周期有涨两年、跌三年规律 [6] - 瑞银称2025年黄金是大类资产领跑者,看好其长期价值 [6] - 高盛上调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预测至平均9890美元 [7] 煤焦钢矿 - 加拿大对部分国家进口超配额钢铁产品征收50%关税 [8] - 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基本面尚可,未来需求或难承接高铁水,价格可能下行 [8] - 加拿大矿业公司从巴拿马矿场发送积压铜矿 [9] - 苏丹金矿坍塌致11名矿工死亡 [9] 能源化工 -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6月28日揭牌,实现品类拓展 [10] - 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占全球1/3,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首 [10] - 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日产量创新高 [10] - 以色列海法炼油厂部分恢复生产,预计10月前全面运营 [10] - 截至6月24日当周,ICE布伦特原油投机者净多头头寸削减 [10] - 欧佩克+可能7月6日讨论增加产量事宜 [10] 农产品 - 中方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 [11] - 阿根廷出口商6月申报610万公吨大豆及其衍生物用于销售 [11] 财经新闻汇编 公开市场 - 6月27日央行开展525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净投放3647亿元 [13]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20275亿元逆回购到期,上周全口径净投放12672亿元 [13] 要闻资讯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加大调控强度,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 [14] - 中美双方确认管制物项出口框架细节,中方审批,美方取消限制措施 [14] - 1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5月同比下降9.1% [16] - 1 - 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月末资产负债率上升 [16] - 一季度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使外债规模企稳回升,风险总体可控 [16] - 5月全国地方政府发行新增与再融资债券 [17] - 审计署披露银行与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债务风险外溢 [17] - 5月以来新发科创债规模超5500亿元,银行发行规模占四成 [17] - 交易商协会修订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业务指引 [17] - 中资银行债券投资余额连续上扬,首单购物中心公募REITs上市火热 [18] - 年内62份公司债券发行方案获批,规模达5779.66亿元 [19] - 北交所首单科技创新绿色短期公司债券发行 [19] - 韩国取消境内机构投资“泡菜债券”禁令 [19] - 多只债券有赎回、评级调整、持有人会议等事件 [20] - 标普、穆迪、惠誉对部分公司与国家进行信用评级调整 [21] 债市综述 - 中国债市偏暖,中短券强势,国债期货上扬,7月多数机构看好债市 [22] - 交易所债券市场部分债券涨跌,万得地产债与高收益城投债指数有变动 [22] - 中证转债指数上涨,部分转债涨幅居前 [23] - 6月27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 [23] - Shibor短端品种表现分化,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持平 [24] - 欧债与美债收益率普遍上涨,受不同因素影响 [24][25] 汇市速递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下跌,中间价调贬,上周累计有涨跌 [26] - 美元指数下跌,非美货币多数上涨 [26] 研报精粹 - 中信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延续低波状态,受多因素影响 [27] - 中信证券指出主动权益类产品股债配比偏离,未来或增配类债券权益资产 [27] - 华泰宏观称关税影响显现,外需与内需有不确定性,政策需加力 [28] - 国盛固收建议保持长久期,把握债市牛市行情,预计长债利率创新低 [29] 今日提示 - 6月30日多只债券有上市、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 [30] 股票市场要闻 - 6月30日起香港市场股份交收费调整,有利于降低成本与优化交易策略 [31] - 上半年创新药等热点轮番演绎,创新药基金业绩突出,AI主题基金业绩靠后 [32] - 港交所接收16家内地企业IPO递表申请,今年香港股票市场融资额领先 [32] - 上周A股震荡走高,后市预计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关注多类板块 [33] -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估值或不支持流动性驱动行情,AI和军工是三季度机会重心 [33] - 申万宏源称短期市场或冲高,关注稳定币、国防军工与海外AI算力产业链 [34]
江西南昌 为企业匹配115名博士助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6-30 09:41
南昌市"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 - 南昌市科技局已为87家企业匹配77位博士和10个博士团,共计115名博士 [1] - 博士团队将帮助企业攻克关键难题、突破核心技术 [1] - 建立了"一企业一博士"数字化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与博士服务意向在线对接 [1] - 采用"企业点单、博士接单、政府配单"模式形成科技服务供需清单 [1] - 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企一博士、一产业N团队"的协同创新局面 [1] 服务行动运作机制 - 通过在线揭榜应征实现初步对接,随后双方深入洽谈和实地考察 [1] - 建立了"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包括量化指标、"三级联动"考评和刚性奖惩约束机制 [1] - 江西省科学院组织25名博士参与申报 [2] - 南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常年受理企业技术需求和博士服务意向 [2] 行动效果与意义 - 推动科研项目紧密贴合企业实际需求 [2] - 促进科研成果在企业一线实现转化 [2] - 为科研人才提供在企业一线锻炼成长的平台 [2] - 第二批集中匹配工作即将开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