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

搜索文档
科技大事件 丨 消息称中国联通将支持苹果 eSIM;雷军、周鸿祎等人受邀参加观礼
搜狐财经· 2025-09-04 12:24
苹果公司产品与技术动向 - 中国联通总部已下发通知为苹果iPhone 17系列eSIM提供业务支撑 结合iPhone 17 Air机型因5.5mm超薄机身彻底取消物理SIM卡槽的传闻 联通此举可能为该新机做准备[1][4] - 苹果与谷歌达成新协议 评估Gemini AI模型并搁置收购Perplexity计划 公司正在测试多种AI方案包括OpenAI和Anthropic技术 谷歌Gemini成为重点考察对象[4][5] - 苹果在印度浦那市开设第4家Apple Store门店Apple Koregaon Park 距离孟买首家门店约100英里(约160.9公里) 门店采用玻璃立面与大理石地面反射形成圆形视觉图形的创新设计[5][6][7] - 公司获批关键专利 将天线系统集成至MacBook散热风道中 通过导电走线穿过通风孔及铰链缝隙辐射信号 为5G蜂窝版MacBook铺平道路[7][9] - 获批触觉引擎新专利 通过非线性弹簧组件提升抗冲击能力 采用几何优化的悬臂式簧片结构 轻微冲击时柔性响应而重大冲击时增强刚性[9][11] 消费电子行业动态 - 华为MatePad Mini小平板核心参数曝光 搭载麒麟9010芯片并支持插卡5G SIM与通话功能 包装盒标签显示为"数字移动电话机"[16][17] - 小米澎湃OS 3因图标设计被指类似苹果iOS 公司回应称用户可在设置中切换至"经典"版本或通过主题商店选择其他图标[14][16] - 小米YU7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完成 逆行水泥罐车承担全责且存在无证驾驶、无保险及无挂靠公司等违规情况 事故导致9辆车受损与10人受伤[17] 科技行业合作与产品表现 - 雷军与周鸿祎等人受邀参加九三阅兵观礼 雷军凌晨3点多出发并佩戴小米AI眼镜 该产品由雷军亲自拍板立项[14] - 《黑神话:悟空》Xbox版出现性能问题 Xbox Series X版本以1296p分辨率运行但牺牲Lumen光照系统 Xbox Series S版本缺少Lumen系统且画面进一步降级[18][19]
比亚迪电子(00285.HK):H1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AIDC产品加速布局
格隆汇· 2025-09-04 12:1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6.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二季度收入437.3亿元,同比增长3.9%且环比增长18.6%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2.1%且环比增长78.0%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7.4%,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且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分析 - 消费电子/汽车/新型产品收入分别为609.5亿元/124.5亿元/72.1亿元,占比76%/15%/9% [1] - 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5%,占比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母公司销量增长33.0%及单车配套ASP提升21%至5800元 [1] -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2.8%,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微增0.1个百分点至1.3%和1.1% [2] 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业务受益于海外大客户新机周期及折叠屏产品增量,成都工厂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2] - 汽车业务因智驾与主动悬架产品向低价车型渗透,带动单车配套价值量持续提升 [2] - 新型智能产品重点发展AI数据中心业务,布局液冷/电源/光模块/HVDC等多类产品 [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收入达1905亿元/2122亿元/2277亿元,归母净利润48.5亿元/59.1亿元/73.4亿元 [3] - AI数据中心与机器人新业务成为增长引擎,液冷及电源产品有望实现技术突破 [2]
比亚迪电子(285.HK)2025年半年报点评:新能源汽车业务驱动增长 盈利韧性凸显
格隆汇· 2025-09-04 12:1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1]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其中零部件收入137.5亿元(同比下降9.8%),组装收入472.0亿元(同比下降1.8%) [1] - 全球智能手机上半年出货量仅增长0.1%,但公司聚焦高端机型领域,在钛金属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1] - 海外大客户组装业务市场份额提升带动出货量增长,自动化技术优化推动精密零部件业务运营效率改善 [1] - 中国折叠屏手机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2.6%,端侧AI技术普及有望带来下半年结构性机会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5%,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5.5% [2] - 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热管理产品出货量持续攀升 [2] - 智能座舱产品覆盖多维度交互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出货量领跑国内市场,智能悬架系统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2]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7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但AI服务器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2] - 全球AI基础设施需求爆发推动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公司已建立液冷系统、电源系统及AI服务器设计的专利储备 [2] 智能物流与制造优化 - 自主开发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提升仓储配送效率和生产良率 [3] - 智能物流实践强化制造端竞争力,为未来业务拓展或技术输出提供基础 [3] 业务协同与发展前景 - 消费电子龙头地位稳固,新能源汽车业务高速增长,新型智能产品潜力巨大,形成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格局 [3] - 下半年有望受益于国内促消费政策、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及AI算力需求释放 [3]
iOS设备增长推动市场回暖!消费电子ETF上涨1.58%,欣旺达上涨6.6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1:47
市场表现 - 9月4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上证指数盘中下跌0.49%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社会服务等板块涨幅靠前 通信、银行跌幅居前 [1] - 消费电子板块走强 消费电子ETF(159732.SZ)上涨1.58% 成分股欣旺达上涨6.67% 蓝思科技上涨6.17% 立讯精密上涨5.07% 电连技术上涨4.59% 歌尔股份上涨3.29% [1] 行业动态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95亿部 同比增长1.0% 三星出货量稳居第一 随后为苹果、小米、vivo和传音 [1] - 低端安卓市场面临压力拖累整体市场成长 中国市场表现低于预期 主因补贴未能刺激需求 [1] - IDC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从0.6%上调至1.0% 主要得益于iOS设备出货量增长 [1] 产品与投资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投资于50家A股消费电子产业公司 覆盖电子制造、半导体、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2] - 该ETF场外联接基金代码为A类018300和C类018301 [2]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 苹果与META在9月发布会将推出端侧AI及AR眼镜 可能推动新一轮可持续的端侧设备和AI生态产业趋势 消费电子板块尤其是苹果产业链值得关注 [1]
300410,直线20%涨停!A股又一超级赛道火了
证券时报· 2025-09-04 11:34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CPO概念、创新药概念、电气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白酒概念、国防军工、石油、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1] - 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开盘微涨 比亚迪股份、京东集团、理想汽车、腾讯控股涨超1% 随后转跌 蔚来汽车跌超4% 中芯国际跌逾3% [1] 锂电池板块表现 - 锂电池概念全线走强 亿纬锂能涨超10%创股价新高 天际股份涨停 宁德时代涨逾3% [2] - 固态电池板块持续活跃 东方锆业涨停 海博思创、中伟股份、杭可科技、孚能科技、派能科技、先惠技术等涨幅居前 [4] - 锂电行业获政策支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抵制恶性竞争和维护良性发展环境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装车固态电池 [4] 光伏板块动态 - 光伏概念震荡走强 安彩高科涨停 大全能源、东方日升、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欧晶科技等跟涨 [5] - 光伏玻璃9月新单价格较8月初上调2元/平方米 2.0mm单层镀膜玻璃价格上调促进龙头盈利修复 [5] CPO概念波动 - CPO概念开盘走强 腾景科技一度涨超10% 光库科技、长飞光纤、胜宏科技、罗博特科等跟涨 [5] - CPO概念股随后跳水 太辰光跌逾10% 天孚通信、仕佳光子、新易盛、中际旭创、剑桥科技、华工科技等跌幅居前 [5] 苹果概念股异动 - A股苹果概念股持续活跃 正业科技20cm涨停 胜利精密涨停 统联精密、东材科技、欣旺达等跟涨 [7] - 正业科技股价表现强劲 分时数据显示最高涨幅达20.02% [8] - 港股苹果概念股盘初走强 蓝思科技一度涨近6% 高伟电子涨近4% 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跟涨 [8] - 苹果计划明年为Siri推出AI支持的网页搜索工具 内部开发"世界知识问答"系统 北京时间9月10日将举行发布会预计发布iPhone 17系列及升级版Apple Watch [9]
【大涨解读】折叠屏:苹果大幅调高折叠屏出货预期,国内龙头也即将新款产品,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选股宝· 2025-09-04 11:15
折叠屏板块市场表现 - 9月4日折叠屏板块逆市走强 正业科技涨停 宜安科技盘中涨超10% 春兴精工和精研科技等跟涨 [1] - 正业科技流通市值38.5亿 最新价10.49元 涨跌幅+20.02% 换手率13.35% 掌握大尺寸绑定技术及柔性OLED/折叠屏绑定贴合技术 [1] - 宜安科技流通市值135.8亿 最新价19.78元 涨跌幅+10.50% 换手率16.18% 具备液态金属铰链生产能力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折叠手机铰链 [1] - 春兴精工流通市值66.6亿 最新价6.03元 涨跌幅+8.45% 换手率33.19% 参股公司专注折叠屏玻璃研发生产 超薄玻璃工艺应用空间巨大 [1] - 精研科技流通市值87.5亿 最新价58.59元 涨跌幅+5.74% 换手率11.89% 布局铰链组装及MIM件业务 具备多种折叠屏铰链量产经验 [1] - 奕乐电子流通市值72.1亿 最新价43.71元 涨跌幅+4.82% 换手率8.13% FPC产品适用于折叠屏手机 [1] - 统联精密和三祥新材分别上涨4.81%和4.56% 涉及铰链MIM零部件和铝基非晶合金材料 [1] 苹果折叠产品规划 - 苹果预计2026年与2028年分别推出折叠iPhone与折叠iPad [2] - 折叠iPhone出货量从原预估600-800万部提升至800-1000万部(2026年) 1000-1500万部提升至2000-2500万部(2027年) [2] - 2028年折叠iPad出货量预计50-100万部 [2] 行业动态与产品发布 - 华为将于9月4日发布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3] - 各大厂商加速布局新品 扩展产品线与价格区间 为2026年市场爆发期做准备 [5] - 折叠手机渗透率预计从2025年1.6%提升至2027年3%以上 [5] 市场前景与技术创新 - 2021-2027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复合增速49.48% 2027年达1.02亿台 [5] - 中国折叠屏市场2028年出货量预计1730万台 [5] - 苹果入局推动铰链创新:液态金属应用、钛合金迭代及3D打印趋势 [5] - 苹果折叠屏有望复刻Airpods行情 带动产业链重回高增长 [5] - UTG超薄柔性玻璃和铰链等关键部件迎来增量市场 [5]
苹果将发布iPhone 17系列,科创AIETF(588790)成交额超3亿,机构:国内AI应用正处于加速渗透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9-04 11:15
截至2025年9月4日 09:30,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0.38%。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星环科技领涨1.05%,奥普特上涨0.88%,云天励飞上涨0.53%;寒武 纪领跌2.14%,航天宏图下跌1.37%,虹软科技下跌0.83%。科创AIETF(588790)下跌0.25%,最新报价0.8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3日,科创AIETF近 2周累计上涨10.12%,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9。 流动性方面,科创AIETF盘中换手0.03%,成交213.8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3日,科创AIETF近1周日均成交12.71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事件/资讯】 1、苹果正式公开发布会海报,三年硬件创新大周期开启。据报道,苹果将于9月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正式拉开为期三年的外观设计革新周期,每年推出一 款形态突破的新品,直至2027年iPhone诞生20周年。2025年苹果将用Air取代Plus款,26年推出折叠屏,27年推出曲面玻璃机身。叠加AR眼镜、桌面机器人 等新形态终端也有望于三年内推出,苹果产业链将进入新一轮的业绩释放期。 2、英伟达季度收入持续创新高,Blackwell成为AI竞赛核 ...
泉果基金调研立讯精密,“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拓展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58
泉果基金调研立讯精密核心观点 - 泉果基金于2025年8月27日至28日调研立讯精密 重点关注公司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及全球化布局战略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消费电子 通讯和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显著增长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2] - 毛利率11.6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主要受汇率波动及产能调整影响 但通过效率优化部分抵消压力 [7] - 净利润率5.86%(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ROE 9.13%(同比基本持平) [7][8][9]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16.58亿元 同比减少40.58亿元 主要受季节性付款波动影响 第二季度已恢复正常现金流+50.3亿元 [9] - 资本支出95.28亿元(同比增加36.78亿元) 主要用于海外厂房扩建及新产品线投资 [9] 消费电子业务 - 营收977.99亿元 同比增长14.32% 占整体营收主要部分 [3] - 通过"垂直整合+场景创新"战略 完成"零件-模组-整机"全链条突破 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3] 通讯与数据中心业务 - 通讯互联产品营收110.98亿元 同比增长48.65% [4] - 电连接领域:224G高速线缆量产 448G产品处于预研阶段 [4] - 光连接领域:800G硅光模块量产 1.6T产品客户验证中 5纳米技术早期布局 [4] - 热管理业务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翻倍增长 电源模块通过北美客户认证并量产 [4] - 数据中心收入增长约60%来自高速电连接产品 40%来自电源与散热解决方案 [22] 汽车业务 - 营收86.58亿元 同比增长82.07% 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5] - 线束领域:高压/高速线束获多个新项目定点 2025年实现量产 [5] - 智能驾舱与辅助驾驶:自主研发产品获头部客户定点 预计2025年Q4批量供货 [5] - 智能底盘产品线2025年实现零突破 动力系统稳定供货并启动JDM合作 [5] 全球化与产能布局 - 全球生产基地覆盖越南 马来西亚 印尼 泰国 墨西哥 罗马尼亚等地 [6] - 印度产能以满足本地中低端需求为主 战略意义在于响应客户本地化需求 [23] - 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因全球产能布局完整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及数据中心领域 [15] 并购整合进展 - 莱尼整合后经营风险小 团队潜力超预期 预计提前完成盈利目标 [12] - 闻泰系统集成业务效益超预期 家电定点项目增加2-3倍 菲律宾产能扩张配合客户需求 [17] - 闻泰资产交割基本完成 通过智能制造赋能提升工厂效率与良率 [18][1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AI数据中心业务受益于大模型算力需求 公司在高速铜连接领域成为技术引领者 [11] - 光模块业务800G/1.6T产品面向中小客户交付 头部客户拓展中 [25] - CPC铜互联技术有望取代PCB成为主流方案 与头部客户共同推进量产 [26] - AI端侧业务聚焦声学/光学领域 头部品牌均为客户 [14] 未来展望 - 消费电子需求预计三四季度平稳略增 客户策略灵活 [20] - 汽车智能座舱业务全球排名第二 但利润率约为英伟达方案厂商的一半 [21] - 资本开支2024-2026年保持相近水平 2026年下半年预计明显下降 [25] - 公司处于最佳发展阶段 未来5-10年发展方向清晰 [27]
协创数据股价跌5.07%,瑞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700股浮亏损失1.4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27
股价表现 - 协创数据9月4日股价下跌5.07%至100.11元/股 成交额达8.54亿元 换手率2.40% 总市值346.5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成立于2005年11月18日 于2020年7月2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领域物联网智能终端和数据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基金持仓情况 - 瑞达策略优选混合发起A基金持有协创数据27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46%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684.22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5.06% 近一年收益率6.47% 成立以来亏损36.62% [2] - 当日基金持仓浮亏约1.44万元 [2]
昔日“彩电大王”康佳集团主业仍失血 亏超10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10: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 同比微降3.0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3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大幅收窄64.75%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28亿元 与上年同期11.03亿元亏损额几乎持平 [3]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含彩电、白电)实现收入47.13亿元 同比微降0.87% [4] - 彩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9% 但毛利率仅0.39% [4] - 白电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76% [4] - 整个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仅为3.23% [4] 财务压力 - 财务费用高达3.11亿元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6亿元 去年同期为-4.40亿元 净流出同比扩大53.78% [5] 半导体业务 - 半导体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0.97亿元 同比增长17.38% [7] - 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尚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 整体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 [7] 业务亮点 - PCB(印制电路板)业务实现收入2.63亿元 同比增长13.63% [8] - 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微电子等半导体产业资源 有望与康佳现有的光电半导体、存储等业务形成有效协同 [8] 股权与管理层变动 - 华润系通过下属企业合计持有康佳集团30%的股权 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6] - 以华润医药商业原董事长邬建军为首的新管理团队全面进驻董事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