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显示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动态 | 牧原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10倍,TCL中环预计上半年净亏40至45亿元
和讯网· 2025-07-09 23:36
牧原股份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5亿元–110亿元 同比增长924 6%-973 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107亿元 同比增长1129 97%–1190 26% [1] - 扣非净利润106亿元–111亿元 同比增长882 95%-929 31% [2] - 基本每股收益1 90元/股-2 00元/股 上年同期0 15元/股 [2] - 业绩增长主因生猪出栏量上升及养殖成本下降 [2] TCL科技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6亿元-906亿元 同比增长3%-1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 同比增长81%-101% [2] - 扣非净利润15亿元-16 5亿元 同比增长168%-195% [2] - 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超46亿元 同比增长超70% [3] - 大尺寸显示领域供需优化 中尺寸IT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小尺寸OLED高端化成效显著 [3] - 完成收购广州华星光电及华星光电半导体21 5311%股权 [3] TCL中环业绩预亏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0亿元至4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30 64亿元 [4] - 扣非净亏损41亿元至46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34 89亿元 [5] - 主因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 [4][5] - 5-6月需求降温 库存压力加大 [5] 上海医药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4 50亿元 同比增长约52% [6] - 完成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 持股比例提升至60%并纳入合并报表 [6] 北方稀土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亿元至9 6亿元 同比增长1882 54%至2014 71% [7] - 主因产销量增长 成本下降及营销模式创新 [7] 高新兴再融资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 74亿元 用于车联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7] 内蒙华电并购重组 - 拟57 17亿元收购正蓝旗风电70%股权与北方多伦75 51%股权 [7] 泰福泵业并购重组 - 拟收购南洋华诚不低于51%股权 标的为国内薄膜电容材料市场份额第一 [8] 华大九天终止并购 - 终止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 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8] 中航重机业绩预减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4 87亿元 同比下降约33 29% [9][10] - 主因产品价格下滑导致毛利率下降 [10] 山科智能控制权变更 - 实控人筹划股权转让及控制权变更 交易对手方为电子设备制造行业 [10] 佛塑科技资产出售 - 拟1 8亿元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三水长丰塑胶100%股权 [10] 弘亚数控吸收合并 - 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玛斯特智能 [11] 西部牧业人事变动 - 董事长李昌胜因工作调动辞职 [12] 甘李药业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亿元到6 4亿元 同比增长100 73%到114 12% [13] - 主因产品销量增长及费用管控 [13] 国泰海通股份回购 - 完成回购6751 68万股 占总股本0 3830% 回购金额12 11亿元 [13] 郑煤机更名 - A股证券简称拟变更为"中创智领" 因业务多元化及智能化转型 [14] 永和股份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 55亿元到2 8亿元 同比增长126 30%到148 49% [15] - 主因制冷剂价格上涨及产品结构优化 [15] 巨星科技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2 53亿元–13 73亿元 同比增长5%-15% [16] - 受美国关税影响但通过跨境电商提升毛利率 [16] 红塔证券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 51亿元到6 96亿元 同比增长45%到55% [16] - 主因自营投资业务转型及资产质量提升 [16] 福斯特业绩预减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 73亿元 同比下降49 05% [16] - 主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16] 火炬电子业绩预增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 47亿元-2 8亿元 同比增长50 36%-70 45% [17] - 扣非净利润2 35亿元-2 7亿元 同比增长51 26%-73 79% [17]
TCL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81%-101%
快讯· 2025-07-09 21:05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26亿元-906亿元,同比增长3%-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亿元-20亿元,同比增长81%-10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亿元-16.5亿元,同比增长168%-195% [1] 业务表现 - 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增长超70% [1] 战略举措 - 公司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21.5311%股权,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 [1]
TCL科技百亿收购华星半导体股权落地,9.86亿股新增股份即将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7-07 18:51
交易概述 - TCL科技以115.62亿元总对价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交易采用"股份+现金"支付方式,其中现金对价72.03亿元,股份对价43.59亿元 [1] - 现金对价中约43.59亿元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募资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股份对价按4.42元/股价格向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发行约9.86亿股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对深圳华星半导体的持股比例从62.68%提升至84.21%,新增股份将于7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流通 [1] 股权结构变化 - 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将成为TCL科技主要股东之一,持股比例4.99%,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6.74%稀释至6.40% [2] - TCL科技仍保持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 [2] - 深圳华星半导体原股东重大产业基金持股比例降至10.77%,三星显示保持5.0239%持股 [4] 业务影响 - 收购有助于公司强化半导体显示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和行业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业务聚焦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三大板块,形成"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产业金融+其他"布局 [2] - 深圳华星半导体运营t6、t7两条G11代TFT-LCD产线,总投资额分别为465亿元和427亿元,主要生产6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显示产品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6%至1043亿元,占总营收超60%,净利润从2023年微亏0.07亿元扭转为盈利62.3亿元 [3] - TCL华星大尺寸面板占收入50%,中尺寸和小尺寸分别占26%和24% [3] 行业地位 - TCL华星是中国大陆第二大面板厂商,仅次于京东方,在超大尺寸面板领域具有核心优势 [3] - 全球仅有5条G10.5代及以上产线,TCL华星t6、t7占据其中两条 [3]
TCL科技: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7-06 16:17
交易方案概况 - 本次交易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以及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成功实施为前提 [4] - 交易标的为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作价1,156,209.33万元,其中现金对价720,268.22万元,股份对价435,941.11万元 [4][5]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股权比例从62.6794%提升至84.2105% [4]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 发行价格为4.42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60/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80%(分别为3.93元/股、3.98元/股、3.91元/股) [6][7] - 新增股份数量986,292,106股,均为限售流通股,限售期12个月,上市日期为2025年7月10日 [1][10] -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从18,779,080,767股增至19,765,372,873股 [1][21] 募集配套资金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不超过435,941.11万元,不超过交易价格的100%且不超过总股本30% [5][12]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付现金对价,若募集不足将以自有资金补足 [13][15] - 配套融资发行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价格不低于首日前20日均价80% [12][13] 交易实施情况 - 标的资产已于2025年7月1日完成过户,新增股份于7月3日完成登记 [17] - 现金对价已支付完毕,交易实施过程与披露信息无重大差异 [18] - 交易未导致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变动,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 [19][20] 交易影响分析 - 财务影响:交易后负债增加2.85%-3.03%,归母净利润提升10.15%-26.10%,基本每股收益从0.0094元/股增至0.0113元/股 [21] - 股权结构:重大产业基金成为持股4.99%股东,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1] - 业务协同:强化半导体显示主业,提升对核心子公司控制力至84.2105%,增强行业竞争力 [4][21]
TCL科技: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施情况之独立财务顾问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6 16:17
本次交易概况 - 交易方案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以及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成功实施为前提 [2] - 标的资产为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交易作价1,156,209.33万元,其中现金对价720,268.22万元,股份对价435,941.11万元 [2][3]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制深圳华星半导体股权比例提升至84.2105%,且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不变 [2]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 发行对象为重大产业基金,发行股份种类为A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4.42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60/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80% [3][4][5] - 标的资产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深圳华星半导体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5,369,951.11万元 [3] - 发行数量根据股份对价金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精确至股,不足部分向下调整,最终发行986,292,106股 [6][7] 募集配套资金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435,941.11万元,不超过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2][10] - 募集资金扣除中介费用后全部用于支付交易现金对价,若募集不足将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补足 [11][13] - 配套融资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价格不低于首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10] 交易实施情况 - 标的资产已完成过户登记,新增股份986,292,106股已完成登记并于2025年7月5日上市 [15] - 现金对价已支付完毕,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9,765,372,873元 [15] - 交易实施过程与披露信息无重大差异,董事、监事及高管未发生变动,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 [15][16] 后续事项 - 需完成配套融资新增股份登记及上市手续,并办理注册资本工商变更 [17] - 需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协议及承诺条款执行 [16][17]
联得装备(300545) - 2025年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8:50
公司概况 - 介绍公司及子公司发展历程、主营业务、近年主要经营业绩、核心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 [2] 投资者问答 竞争优势 - 深耕半导体显示设备行业二十余年,掌握和融合多种显示技术,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水平良好,产品质量性能处于行业前列 [2] - 凭借优异产品质量、核心技术优势和全方位服务树立良好口碑,拥有一批长期稳定合作客户,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2] - 凭借行业经验、研发创新、品牌、综合服务和客户资源优势,实现经营规模及业绩稳定增长 [3] 产品应用 - 柔性 AMOLED 贴合类设备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终端客户手机折叠屏量产,在三折屏供应链中贴合类工艺设备已形成销售订单并出货 [4] 固态电池业务 - 持续增加锂电池包蓝膜、切叠一体机等设备研发投入,实现产品突破并形成销售订单,固态电池新工艺超声波焊接工艺设备已出货 [5] 半导体设备领域 - 目前设备集中在芯片封装测试设备领域,有显示驱动芯片 COF 倒装机等高速高精半导体装备,正在布局拓展先进封装制程和第三代半导体相关设备领域 [6] VR/AR/MR 显示领域 - 研发设备赢得新型显示领域客户青睐,提供显示器件生产工艺所需设备,涵盖众多工艺段,相关产品与合肥视涯及国际头部终端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7]
营收400亿!小米、三星供应商惠科股份二闯IPO:负债高企、研发掉队,募资85亿求解周期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02
公司概况 - 惠科股份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核心显示器件以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多种尺寸和类型的TV面板、IT面板、TV终端、IT终端以及各类智慧物联终端 [3] - 公司已与三星、LG、小米、海信、TCL、海尔、联想、惠普、戴尔、宏碁等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3] - 2024年公司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名、第四名、第三名,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排名全球第一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和403.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8.26亿元和36.73亿元 [5] - 2024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13.4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7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85% [6]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98亿元,现金分红2亿元 [6] 客户结构 - 2024年前五大客户为TCL集团(12.43%)、海信集团(10.41%)、LG集团(6.69%)、三星集团(6.50%)、小米集团(4.36%),合计贡献40.39%营收 [4] - 小米集团2024年再次进入前五大客户,贡献17.58亿元营收,主要因大尺寸TV面板及显示器面板采购增加 [4] 产品结构 - 2024年半导体显示面板收入占比73.86%,毛利率18.00%,其中TV面板收入占比52.23%,毛利率18.33%,IT面板收入占比21.63%,毛利率17.20% [8] - 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62%,半导体显示面板毛利率高达41.41%,2022年受行业周期影响综合毛利率降至-0.61%,半导体显示面板毛利率降至-6.46% [7] 行业周期影响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面板平均销售单价较2021年下降66.26% [7] - 2022年行业经历大幅调整,三星、戴尔等厂商大幅削减面板采购,京东方、LGD、群创光电、华星光电、惠科等面板厂商全线减产 [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27%、3.69%、3.50%,呈下降趋势 [6][11] - 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89%、5.31%、5.50%,行业龙头京东方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22%、6.49%、6.62% [11] 资本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余额分别为218.81亿元和112.71亿元 [9] - 公司采用"政府合作"模式扩张,截至2024年末待收购股权、已收购尚未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和附有收购义务的少数股权余额合计129.27亿元 [9] - 2022-2024年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10%、69.47%、68.78%,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51.70%-52.77%) [9][10]
今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公布:涉及12个项目,9家券商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01
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 - 中证协随机抽取12家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包括长裕控股、易思维科技、恒运昌真空技术、芯密科技、埃泰克汽车电子、田园生化、振石新材料、康瑞新材料、未来氢能材料、电科蓝天、慧谷新材料、惠科股份 [1] - 12家公司中8家拟登陆上交所(3家主板+5家科创板),4家拟登陆深交所(3家主板+1家创业板) [2] - 保荐机构涉及9家券商,中信证券保荐3家居首,中金公司保荐2家,其余7家券商各保荐1家 [2] 审核状态与融资规模 - 10家公司处于已受理状态,易思维科技(科创板)和长裕集团(上证主板)处于已问询状态 [2] - 12个IPO项目融资额分布在6亿至85亿元区间,其中惠科股份85亿元(深证主板)、振石股份39.81亿元(上证主板)、未来氢能材料24.46亿元(科创板)位列前三 [3][4] - 融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共8家,占比66.7%,6-10亿元区间4家 [3][4] 重点公司分析 - 惠科股份为唯一曾终止IPO的公司,2022年创业板IPO撤回后转战深证主板,募资额较前次减少10亿元至85亿元 [4] - 惠科股份2022-2024年营收从271.34亿元增长至403.1亿元,净利润从亏损14.28亿元转为盈利33.39亿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全球排名前三 [5] 历史检查情况 - 2025年首批抽检的力源海纳和强一股份均经历"中止审查"后恢复至已问询状态 [5] - 2024年三批抽检4家企业中2家撤回,2023年17家抽检企业12家撤回,撤回率70.6% [6]
TCL科技(000100):半导体显示和光伏双龙头,并购强化领先地位,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华福证券· 2025-07-03 2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福证券给予 TCL 科技“买入”评级 [4][6][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TCL 科技是全球面板领军企业,为半导体显示和光伏双龙头,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大幅改善,光伏业务有望好转,预计未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当前估值偏低具备投资价值 [1][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面板领军企业,半导体和光伏双轮驱动 - 公司聚焦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核心主业,推动显示和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历经多年发展和业务拓展,2025 年完成收购 LGD 广州 8.5 代线产能提升,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为第一大股东 [10][11][12] - 2024 年公司营收 1648 亿元,归属母净利润 15.6 亿元,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 1043 亿元、净利润 62.3 亿元,2025Q1 营收 275 亿元、净利润 23.3 亿元;TCL 中环光伏业务 2024 年营收 284 亿元,2025Q1 营收 61 亿元、归属母净利润 -19 亿元,环比改善 49% [19] TCL 华星: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 - 截至 2024 年末累计投资超 2600 亿元,拥有 9 条高世代面板线、5 座模组工厂,2024 年电视面板出货市占率全球第二,98 吋以上 TV 面板出货市占率全球第一,MNT 面板市占率全球第二,电竞 MNT、LTPS 笔电等细分品类市占率全球第一,完成乐金显示广州并购和 t9 8.6 代线产能提升后,预计全球 LCD 大世代线产能面积占比达 22.9% [25] - 大尺寸领域引领电视面板大尺寸化及高端化,2024 年 TV 面板 55 吋及以上尺寸产品面积占比 82%,65 吋及以上占比 56%,85 吋、98 吋产品放量,出货面积和出货量世界第二,55 吋、65 吋、75 吋份额全球第一,商显领域份额居全球前三 [29] - 中尺寸领域显示器整体出货排名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笔电和平板位列全球第一,2024 年全球平板面板出货量 2.61 亿片,TCL 华星出货近 1800 万片,LTPS 平板市占率全球第一;车载显示面板市占率达 5%,同比 +125%,出货面积全球第三 [31][38][40] - 小尺寸领域 LTPS 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柔性 OLED 手机面板市占率全球第四,LTPO 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185%,折叠屏出货份额全球第三 [47] - 2024 年研发投入超 70 亿元,21.6 吋印刷 OLED 医疗专业显示器量产出货,在 Micro - LED、Mini - LED 直显以及硅基 Micro - LED 技术取得突破 [58] TCL 中环:光伏材料业务地位领先 - 2024 年出货量 125.8GW,销量 143 亿片,同比增长 10.5%,年末硅片产能达 190GW,出货全球第一,2025Q1 硅片产能达 200GW,210 生态建设完善,大尺寸产品外销市占率 55%以上,电池组件业务多环节升级,订单量增加 [59][63] - 2024 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同比 +35.9%,新增装机 530GW,预计 2025 年新增装机 531 - 583GW,乐观情况同比增长 10%,长期光伏装机量将保持增长 [68][7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半导体显示业务收入增长 17.00%、10%、9%,毛利率 22.00%、22.50%、23.00%;新能源光伏业务及其他硅材料收入增长 6.17%、13.75%、13.85%,毛利率 -3.00%、5.00%、8.00%;电子产品分销和其他业务保持稳定;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1848.61、2017.89、2192.17 亿元,同比增长 12.2%、9.2%、8.6%;归母净利润 61.57、90.78、104.21 亿元,同比增长 293.6%、47.4%、14.8%,对应 EPS 分别为 0.33、0.48、0.55 元 [73][74] - 选取京东方、深天马、隆基绿能为可比公司,对比 2026 年可比公司平均 PE 估值 27.00 倍,公司 2026 年 PE9.04 倍,估值偏低,给予“买入”评级 [78]
诚志股份增加间接控股股东 推动海控集团内部战略整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9:26
公司股权变动 - 青岛海控集团将直接持有的青岛海控投控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全资子公司董家口集团 [1] - 董家口集团间接收购诚志科融持有的上市公司30 83%股份 [1] - 收购前董家口集团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诚志科融为控股股东持股3 75亿股(占总股本30 83%) [1][2] - 实际控制人仍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 [2] - 收购目的为推动海控集团内部战略整合 [1] 收购方背景 - 董家口集团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之一 [1] - 主要从事董家口经济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 [1] - 同时开展贸易和商品房销售业务 [1]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气体及基础化工原料综合运营 [2] - 半导体显示材料生产 [2] - 生命科技产品生产和销售 [2] - 工业大麻种植 研究 加工及产品销售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0 66亿元 [2] - 归属净利润2 31亿元 同比上升29 98% [2] 子公司发展 - 诚志永华为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管理平台 [2] - 2021年引入15家战略投资者 [2] - 2022年完成股份制改制和更名 [2] - 已启动分拆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2] - 持续开展IPO尽调规范工作 [2] 同业竞争情况 - 收购方及其关联方业务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