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六箭”齐发 靶向驱动产业“向新”企业“图强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13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当前,阳江金融系统奋力抢抓"融湾入圈"战略机遇,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要 素协作与融合。一是培育孵化科创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引入头部券商力量,为阳江科创企业对接湾区 资本市场搭桥铺路。阳江市人民政府与国泰海通证券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英格电气、广东 红荔枝新材料等科技企业上市IPO。二是引导创投产业基金、耐心资本更多投向绿能示范产业园、低空 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共成立基金6只,规模超150亿元,通过"以投促引""以投促 产"等方式投资多个项目。如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金已拉动超过40亿元总资本投入海上风电场建设 与风电装备制造等项目;阳东金航创业投资基金已对阳东大湾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开通科技(广东)有 限公司完成500万元的投资,中行阳江分行运用"投贷联动"模式为其投放信用贷款800万元。三是发挥债 贷协同优势。推动阳江市城市投资集团与华夏银行、广发证券签署债券承销备忘录。2025年以来,阳江 市城投集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两期中期票据,金额共8亿元,成为粤东西北地区近5年唯一在银行间 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地市。 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纲举目张,谋定而动。一 ...
烟台|东方航天港锻造了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
大众日报· 2025-10-15 08:50
东方航天港锻造了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 20次破浪"问天" 年产50发火箭 "5、4、3、2、1——点火!"10月11日10时20分03秒,万众瞩目中,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 号(遥二)从山东海阳的壮阔海面喷薄升空,将搭载的吉林一号宽幅02B07星、数天宇星01-02试验星共 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亲眼目睹海上火箭发射,现场比视频震撼一万倍!""开车4个小时来海阳看火箭发射,真的被震到 了,现场太壮观了。"当日,海阳连理岛和万米金滩上,数万名观礼群众的欢呼声与火箭的轰鸣声交织 在一起,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追火箭"盛景。 大国重器再次叩问苍穹,开启烟台乃至全省航空航天产业新征程。据介绍,本次发射是引力一号运 载火箭的第二次飞行,该火箭由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具有可靠性高、运载能力 大、载荷空间大、海陆通用等特点,具备200至400公斤级卫星"一箭十星"至"一轨十八星"以上的发射能 力。引力一号(遥一)曾于2024年1月在海阳附近海域首飞,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 最大民商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等多项纪录。 一枚枚 ...
聚焦“小而美” 科技向善利万家(评论员观察)——“十四五”创新突破启示录③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25
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则,才能在防范社会风险的同时 让科技创新的正向效应最大化 "光子"制作美味三明治,"旺达"清扫桌面,"墨子"高效收纳、精准叠衣,"阿尔法蛋"讲故事、教英 语……在前不久举办的"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在多种家庭场景中大展身手,给 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硬核"科技的新突破,描摹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 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向善惠民,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 复兴号CR450动车成功下线,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将带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级;商 业航天"星箭"频频发射,助力农作物精细化管理,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2.8万亿 元;"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可满足千百万居民用电需求…… 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技术应用、技术集成、技术迭代,让更多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 家",有助于促进科技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胜势。 "中国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让残障人士也能过上自己 ...
聚焦“小而美”,科技向善利万家(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2
当生产与消费深度互动,创新的"星星之火"就能以"燎原之势"形成新的产业蓝海 让更多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助于促进科技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胜势 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则,才能在防范社会风险的同时 让科技创新的正向效应最大化 医疗机构推出人工智能陪诊服务,让患者就医流程更顺畅;电子社保卡广泛普及,个人社保权益单查 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请等事项都能线上办理,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善用新技术破解民生难题、服务日常生活,能够跳出既有框架,为解决民生难点、痛点问题提供新方 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往深层看,坚持科技向善惠民,不仅关乎民生改善,更关乎科技创新的未来。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生 物医药、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在激发发展新动能的同时,也对社会治理、法律规则等各方面带来新的冲 击。比如,大语言模型处理、生成数据时,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换脸、拟声等技术可能被用来诈骗、制 造虚假信息。因此,科技创新已经不只是一个技术课题,而是具有了更鲜明的价值属性、治理属性、伦 理属性。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 ...
晚报 | 10月15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0-14 22:35
明日主题前瞻 1、核聚变 | 据凤凰网报道,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自主设计并建成了用于聚变能 量导出研究的工程性液态金属和氦气工质热工研究台架,并已全面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构建起覆盖聚变堆全工况、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液态金属与氦冷 技术研究体系,为未来聚变堆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关键实验基础。 点评:分析认为,能量导出热工实验台架的全面建成,是我国在核聚变关键设备与技术自主化能力上的重要体现。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液态包层和氦冷 系统领域的工程验证能力与技术储备,表明我国已系统掌握包括主风机、高效换热器等在内的氦冷系统设计、制造与集成核心技术。这一进展将有力支撑我 国聚变实验堆的后续建设,推动ITER计划顺利实施,为人类最终实现聚变能源梦想奠定坚实的工程与技术基础。 2、商业航天 |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由全国载人航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提出的国际标准项目ISO/NP14620-5《航天系统一安全性要求一第5部分:载人 航天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注册立项。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领域首个成功立项的国际标准,也是该领域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首次突破,为 ...
求购DJI公司老股;求购强脑科技老股|资情留言板第171期
搜狐财经· 2025-10-14 18:25
资产交易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消息真假难辨,即使买卖双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推动成交往往困 难重重。为了能够帮助买卖双方更快速链接市场信息和潜在交易对手,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与浪费,我们 特地打造了这样一档栏目。 本文是这个栏目的第171期。如果你对本文提到的相关的交易线索感兴趣,希望接触这些潜在的交易对 手,或者如果你手中直接握有希望交易的资金或者资产,欢迎与我们联系。(邮箱:zcjy@36kr.com) 一、本月新增1、转让持有Openai老股的基金LP份额(预期估值5000亿美元) 2、转让持有字节跳动老股的基金LP份额(预期估值3400亿美元) 3、求购长鑫存储老股股份(预期估值1500-2000亿) 4、转让星际荣耀公司老股份额(预期估值96亿) 5、求购DJI公司老股(预期估值160-170亿美元) 交易方式:直接老股份额 卖家性质:直接卖家 交易价格:预期估值5000亿美元 资产规模:约3000-6000万美元份额 交易方式:LP份额,有10%管理费,无carry 卖家性质:直接卖家 交易价格:预期估值3400亿美元 资产规模:约4亿美元份额 交易方式:LP份额,有管理费和carry 买家性质:直接 ...
马斯克“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 首次“完整活着回来”!累计投入已超50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5:34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发射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 载火箭"星舰"成功完成第11次试飞。火箭在起飞后顺利分离,冲出太空又平安回到地球,最后精准落入墨西哥湾海域,实 现了让"星舰""飞回来"的阶段目标——完成从发射到受控落水的完整闭环。 对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和整个美国商业航天界而言,这次任务不只是一次技术胜利,更标志着一个全新阶段的 开始。 美国专业航天网站NASASpaceFlight.com形容说,"星舰"11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累计投资已超50亿美元 马斯克:星舰是未来的太空飞机 SpaceX的"星舰"并不是一枚普通火箭。它被设计成全球最大、推力最强、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由"超级重型助 推器"和上部飞船两部分组成。整套系统高达121米;满载起飞推力约7600吨力,相当于15架波音747同时起飞的力量。其近 地轨道设计运力可达150吨,明显超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 马斯克的构想是:用"星舰"实现低成本、高频次的太空运输体系,从大规模发射"星链"卫星,到将货物与人类送往 ...
卫星互联网行业系列之3:复盘猎鹰1号火箭研发历程,看好发动机组件供应商及试验检测服务商
东兴证券· 2025-10-14 13:57
行业投资评级 - 对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或“维持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通过复盘美国SpaceX公司猎鹰1号火箭的研发历程,总结其技术特点与研发模式,并映射至国内商业火箭产业链,旨在挖掘投资机会 [4][18] - 核心结论认为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系统的核心装备,而试验检测是实现火箭重复使用的关键技术,因此看好国内为民营火箭公司提供发动机组件的供应商以及试验检测服务商 [8][68] 猎鹰1号火箭研发历程复盘 - 猎鹰1号火箭从启动研发到首次飞行试验共历时46个月,其中核心部件研发约14个月,测试和验收耗时最长,约21个月,总装后飞行试验准备约12个月 [6][24] - 研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聚焦Merlin 1A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研发;第二阶段(2003年8月至2005年4月)进行大量模块鉴定与验收测试;第三阶段(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完成总装集成与首次飞行试验 [24][25] - 第二阶段耗时最多,凸显了测试在火箭研发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6][24] 火箭发动机技术分析 - 液体火箭发动机(如Merlin 1A)是火箭的核心装备,其推力室由喷注器、燃烧室和喷管组成,燃烧室工作环境恶劣,温度达3000–4000℃,压力高达二百多个大气压 [4][33] - 燃烧室材料普遍采用铜合金,因其需要内壁具备极佳导热性以快速散热,外壁具备优异高温强度以承受压力 [5][38] - 涡轮泵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核心组件,Merlin 1A涡轮泵转速高达20000转/分,其功能是将燃料和氧化剂从贮箱中增压后输送至推力室 [5][27][50] - 涡轮泵设计面临高速轴承、汽蚀、高速密封、振动与稳定性、材料与热管理等多重挑战 [53][54] 试验检测的关键作用 - 试验检测是火箭实现重复使用的关键技术,猎鹰1号研发期间进行了大量鉴定和验收测试,覆盖所有主要结构子系统 [7][58] - 大量试验验证是SpaceX实现高发射成功率的关键,截至2015年3月,其团队共进行了4000多次梅林发动机测试;截至2025年7月31日,SpaceX共进行535次发射,成功523次,成功率高达97.76% [8][61] 国内产业链映射与投资策略 - 报告看好国内商业火箭产业链中两类企业:火箭发动机组件供应商和火箭试验检测服务商 [8][68][69] - 火箭发动机组件供应商方面,斯瑞新材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铜合金推力室内壁材料领域处于重要地位,客户包括蓝箭航天、九州云箭等;国机精工在卫星及运载火箭专用轴承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90% [5][48][56][57] - 火箭试验检测服务商方面,相关公司包括西测测试、苏试试验和广电计量,它们在航空航天领域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与服务能力 [66][67]
鹤舞中原势如虹(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鹤壁篇)
河南日报· 2025-10-14 10:58
鹤栖南山,壁立千仞;改革潮涌,奋楫争先。 这座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传说而得名的城市,承载着七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曾为殷商末期四代帝 都,亦是诗经文化的摇篮、封神故事的发祥地。近年来,鹤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 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以"十有"为内涵的 北方美丽城市。先后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130余张"国字号"名片,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最高奖"长安杯",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五度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或通报表扬,现代 化鹤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指标见证发展蝶变—— 建市之初,鹤壁地区生产总值仅0.51亿元,至2024年已达1094.39亿元。67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45倍,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33倍,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3%,位居全省前列;规上工 业增加值增长8.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围绕"从哪儿转""往哪儿转""怎么转"的转型之问,鹤壁构建"3+3"主导产业体系,形成以淇河实验室为创新源 头 ...
第11次试飞成功 “星舰”实现“活着回来”
央视新闻· 2025-10-14 10:39
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发射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 运载火箭"星舰"成功完成第11次试飞。火箭在起飞后顺利分离,冲出太空又平安回到地球,最后精准落 入墨西哥湾海域,实现了让"星舰""飞回来"的阶段目标——完成从发射到受控落水的完整闭环。 对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和整个美国商业航天界而言,这次任务不只是一次技术胜利,更标 志着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 △美国专业航天网站NASASpaceFlight.com形容说,"星舰"11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 始 "星舰"是什么? SpaceX的"星舰"并不是一枚普通火箭。它被设计成全球最大、推力最强、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 统,由"超级重型助推器"和上部飞船两部分组成。整套系统高达121米;满载起飞推力约7600吨力,相 当于15架波音747同时起飞的力量。其近地轨道设计运力可达150吨,明显超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 马斯克的构想是:用"星舰"实现低成本、高频次的太空运输体系,从大规模发射"星链"卫星,到将货物 与人类送往月球、火星,乃至实现"地球点对点超高速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