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奶业
icon
搜索文档
国标《生乳》《灭菌乳》2号修改单出炉,山羊乳酸度指标调整
贝壳财经· 2025-09-25 17:53
政策标准修订 -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的第2号修改单,调整山羊乳的酸度指标 [1] - 修订内容包括明确生羊乳和灭菌羊乳的酸度指标为生山羊乳和灭菌山羊乳酸度指标,并对指标要求进行修订,同时更新引用的检测方法 [1] - 政策修订旨在提升标准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养殖场(户)权益并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1] 酸度指标解析 - 酸度是生乳中酸性物质的总量,是衡量生乳新鲜度的重要指标,由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两部分组成 [2] - 生乳酸度受物种、品种、泌乳阶段、胎次、挤奶次数、母体健康、季节、日粮水平及储藏时间和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2] - 灭菌乳酸度直接受生乳酸度的影响,发酵酸度高低取决于生乳的预处理和加工时间 [2]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标准修订源于奶畜养殖水平提高和冷链储运条件持续改善,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 - 新标准能更好适应不同品种、季节和生产条件的生乳实际状况,更符合中国奶畜养殖实际情况 [2] - 科学合理的指标要求为乳品加工企业提供更好的原料保障,从而提升乳制品的安全品质 [2]
在荆楚大地 探寻活力支点
金融时报· 2025-09-17 10:13
文旅产业融合 -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通过《大唐倚梦》行进式夜游等沉浸式项目,将盛唐文化与旅游体验相结合,吸引了全国游客[2] - 唐城景区自2015年营业以来已吸引超过100个剧组取景拍摄,包括电影《长安的荔枝》和热播剧《国色芳华》《梦华录》等,提升了知名度和吸引力[2] - 夜游项目使襄阳成功将70%的过境游客转化为过夜游客,游客人均消费从120元大幅提升至700-800元,对当地消费形成巨大拉动作用[3] - 唐城景区年游客量稳定在约200万人次,成为襄阳市游客量最多的景区和湖北省排名前三的网红景区[3] 现代农业与产业链 - 南漳县引进云上牧歌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现代化牧场,目前奶牛存栏量7500头,预计年底达1万头,年综合产值16亿元[4] - 云上牧歌智慧产业园日产鲜奶130吨,已成为华中地区大规模、智能化养殖的现代奶业基地[4] - 以万头奶牛项目为支点,带动了上游青贮饲料种植等全产业链发展,例如芸和农业有限公司种植2800亩青贮玉米,年纯利润达80多万元[5] - 产业链发展促使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例如青贮饲料分拣工月收入可达5000多元,带动了3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工作[6] 水经济与食品饮料产业 - 北京一轻食品在丹江口市建立全国第四个生产基地,已建成7条生产线,生产效率超90%,产能较去年提升15倍[7] - 企业选址丹江口主要因其优质的水资源和武当蜜橘等天然原料优势,产品围绕水、茶、橘子进行打造[7] - 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监测指标中107项达Ⅰ类,Ⅰ类水质天数占比超80%,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8] - 依托优质水源,丹江口已引进农夫山泉、北京一轻、怡宝等26家水企业,形成从饮用水到酒、饮料的全链条服务,2024年水经济产值超18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40%以上[8]
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
新华社· 2025-09-16 18:18
新标准核心修订内容 - 灭菌乳生产原料限定为生乳 禁止使用复原乳 [1] - 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将归类为调制乳管理 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 [1] - 新标准于9月16日正式实施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起草 [1] 行业影响分析 - 灭菌乳是我国液态奶消费市场主要产品 新标准将增加乳品企业对生乳的需求 [1] - 有利于促进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 提高奶农生产积极性和奶农收入 [1] - 国内大多数企业已不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 新标准实施后乳品质量和品质将进一步提升 [1] 产品质量优势 - 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16年保持在99.9%以上 [1] - 国产生鲜乳的乳蛋白 乳脂肪 体细胞等主要营养卫生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 - 生鲜乳富含多种活性营养物质 直接加工产品比复原乳产品口感风味更好 [1] 消费者利益 - 以生乳为原料生产的灭菌乳保留更多天然营养成分 提升产品天然性和新鲜度 [1] - 产品包装只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 标签更加清晰 消费者选择更简单 [1] - 新标准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 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 [1]
灭菌乳新国标今起实施 对消费者有啥影响?
人民网· 2025-09-16 17:21
政策核心内容 - 灭菌乳新国标于9月16日正式实施 明确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鲜乳为原料 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 [1] - 灭菌乳指常温纯牛奶 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且仅需常温储存 巴氏乳指低温鲜奶需0-6度储存 调制乳为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奶制品 [1] - 新国标要求灭菌乳和巴氏乳必须使用100%生鲜乳制作 复原乳仍可用于酸奶、调制乳及乳饮料等产品且需在配料表中标明原料 [1] 政策实施原因 - 复原乳经多次热加工导致活性蛋白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损失较多 口感和营养价值大幅降低 [2] - 直接使用生鲜乳加工的产品营养价值更高 口感和风味更好 [2] - 2023年中国生鲜乳产量达4281.3万吨同比增长6.3% 抽检合格率100% 生鲜乳已完全满足加工原料需求 [2] 行业影响 - 乳品企业对生鲜乳需求将增加 直接带动奶牛养殖场增收 [3] - 推动企业与养殖场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 企业更关注奶牛健康养殖和生鲜乳质量 避免原料波动导致的产业大起大落 [3] - 进口灭菌乳需更规范且质量更有保障 提升中国奶业国际信誉并助力国产乳制品拓宽国际市场 [3] 消费者影响 - 灭菌乳产品包装只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 不再标注复原乳相关内容 标签更清晰且选择更简单 [2] - 消费者可获得更清晰产品信息 配料表仅出现"生牛(羊)乳"字样 [3]
事关纯牛奶,今起全面禁用
证券时报· 2025-09-16 12:15
新国标核心内容 - 灭菌乳必须以生牛(羊)乳为唯一原料 禁止使用复原乳 [1][10] - 新国标要求产品包装如实标注原料信息 提升透明度 [10] - 新规于9月16日正式实施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 [3] 营养与品质影响 - 复原乳经多次热加工会破坏热敏感营养成分 包括免疫球蛋白/活性酶/乳铁蛋白/活性钙 [2] - 严格限定生乳原料保障灭菌乳原生品质和纯正性 [10] 行业影响 - 新规推动乳企扩大生鲜乳用量 有利于稳定养殖业发展和提升奶农收入 [5] - 新国标实施有助于提升乳品品质 促进消费升级 满足对优质乳的需求 [5] - 头部乳企目前均未使用复原乳生产纯牛奶 新规对行业实际影响有限 [6] 价格与市场展望 - 行业普遍认为新国标对乳制品价格影响有限 [6] - 生鲜乳收购价有望保持稳定 受去产能和新国标实施等因素支撑 [7]
事关纯牛奶,今起全面禁用!
券商中国· 2025-09-16 12:05
新国标核心修订内容 - 禁止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料 灭菌乳必须完全使用生牛乳或生羊乳 [2] - 严格限定唯一原料 不得添加除生乳外的任何其他原料 [2] - 强化包装标识规范 要求企业如实标注原料信息以提升透明度 [2] 新规实施时间与背景 - 标准于9月16日正式实施 修订版本为GB 25190-2010 [1][2] - 复原乳指将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加水还原的加工工艺 [1] 营养品质影响 - 复原乳经多次热加工 会破坏热敏感营养成分包括免疫球蛋白 活性酶 乳铁蛋白和活性钙 [1] - 新规通过原料控制保障灭菌乳的原生品质与纯正性 [2] 行业影响 - 新标准将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灭菌乳整体质量与品质 [3] - 规范实施后市场标注"灭菌乳"的产品原料必须为直接挤出的生乳 [2]
鱼米之乡加速转型 湖北农业现代化势头强劲
消费日报网· 2025-09-12 11:33
孝感首衡城农产品流通项目 - 项目定位为华中地区最大农产品商贸流通中心 日均交易量达1.7万吨 交易额1.5亿元[2] - 已聚集全国头部商户超3000家 经营品类超1000种 形成全产业链闭环[2] - 通过产地直采和海外集采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及20多个国家地区 降低流通成本10%-20%[2] - 运营一年半累计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 二期50万吨智慧冷链中心即将投运[3] 随县香菇产业 - 产业规模达百亿级 年种植3亿棒 涉及10万农户 出口创汇3.67亿美元居全国首位[6] - 电商直播从业者超3000人 带货额突破10亿元 区域品牌价值达205.8亿元[6] - 建立全国首个香菇种植工职业技能标准 培训基地4家 输出技术人才2000余人[7] 南漳智慧牧业 - 云上牧歌产业园为华中智能化最高奶源基地 占地1200亩 奶牛存栏将达1万头[10] - 日产优质鲜奶100吨 日销售收入40万元 年产鲜奶将达9万吨[10] - 智能脖环技术使人均管理奶牛数从10头提升至70头 年节省成本超2000万元[10] 产业链发展模式 - 孝感采用"市场+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实现流通环节优化[2] - 南漳通过"以商招商"吸引10余家上下游企业 预计形成5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1] - 三大案例共同体现产业链延长 品牌提升和数字化加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11]
内蒙古:产业转型发展势头正旺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发展 - 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产业转型发展动能澎湃[1] - 2021年至2024年全区非煤产业年均增速8%以上 2024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2.4% 较2021年提高4.7个百分点[4] -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和14% 工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4]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基地日处理鲜奶6500吨 奶粉基地年产6万吨 奶酪基地年产20万吨[1] - 伊利集团力争15万吨原制奶酪三期和6.3万吨奶粉三期项目投产 形成从草到奶再到奶酪的完整产业布局[1] - 蒙草集团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种、6.5万份 标本17万余份 土壤165万份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品种105个[2] - 蒙草集团累计修复草原、矿山、沙地、盐碱地等生态类型近3300万亩[2] 清洁能源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包头市已投产风电装备企业44户 形成以明阳集团为链主企业的完备产业链 2024年风电主机零部件配套率有望达到85%[3] - 包头市加快建设大功率齿轮箱、双馈发电机、大型铸件、锻造法兰等补链延链项目 打造全国重要风电装备产业基地[3] - 鄂尔多斯市打造"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库布其沙漠通过"光伏+治沙"模式生产绿色电能并防止沙漠侵入黄河河道[3] - 远景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实现100%绿电生产 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包括新型能源系统和零碳数字操作系统[4] 多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 呼和浩特市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2] - 内蒙古自治区做精农畜产品加工业 稳定能源资源供应保障 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4]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南漳万头奶牛睡“席梦思” 有专属营养师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1:05
公司运营模式 - 采用电子耳标实时记录奶牛身份信息、健康状况和产奶量数据 [1] - 引进德国全自动转盘挤奶机实现分批次自动化挤奶 [1] - 通过精准饲喂系统自动调整饲料配方提升奶牛营养摄入水平 [1] 生产设施与技术 - 牛舍配备温湿度传感器和自动调控系统保障奶牛舒适环境 [1] - 智能喷淋和通风系统实现精准降温 [1] - 采用价值2000多元的水床为奶牛提供冬暖夏凉的休息环境 [1] - 生物照明系统模拟自然光线调节奶牛激素水平和生物钟 [1] 产能与行业地位 - 智慧产业园日产鲜奶130吨 [1] - 建成华中地区养殖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奶业生产基地 [1] - 成功构建从牧场到市场的完整奶业产业链条 [1]
产业转型发展势头正旺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44
内蒙古产业转型发展 - 内蒙古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发展动能澎湃 [1] - 2021年至2024年全区非煤产业年均增速8%以上,2024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2.4%,较2021年提高4.7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和14%,工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4]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基地日处理鲜奶6500吨,奶粉基地年产6万吨,奶酪基地年产20万吨 [1] - 伊利集团力争15万吨原制奶酪三期和6.3万吨奶粉三期项目投产,形成从草到奶再到奶酪的完整产业布局 [1] - 蒙草集团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土壤165万份,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品种 [2] 生态修复与草业创新 - 蒙草集团累计修复草原、矿山、沙地、盐碱地等生态类型近3300万亩 [2] - 集团联合百余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2] - 呼和浩特市通过多产业协同发力为全产业链注入动力,发展六大产业集群包括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清洁能源等 [2]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包头市已投产风电装备企业44户,形成以明阳集团为链主企业的完整产业链 [3] - 2024年风电主机零部件配套率有望达到85%,正加快建设补链延链项目 [3] - 明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为陕西等地10多个风电项目生产整机 [3] 清洁能源与零碳产业 - 鄂尔多斯市打造"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通过光伏治沙防止沙漠侵入黄河河道 [3] - 远景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实现100%绿电生产,依托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 [4] - 鄂尔多斯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碳达峰试点城市,以能源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3][4]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内蒙古做精农畜产品加工业,稳定能源资源供应保障,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 [4] -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向北开放桥头堡,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