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

搜索文档
胶州开展提振消费系列活动 开启“工业旅游”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25
青岛灯塔味业工业旅游项目 - 青岛灯塔味业有限公司举办沉浸式工业旅游活动,500余名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开园仪式 [2] - 灯塔博物苑•调味品科普园为公司2025年企业文化宣传重点工程,承载120年历史与文化传承 [2] - 园区通过古法酿造工艺展示、趣味互动装置等实现"工业+文旅"融合,推动非遗技艺传播 [2] - 对胶西街道中小学师生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票政策,践行公益理念 [2] 胶西街道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街道系统谋划全年消费提振工作,已举办6场活动包括草莓采摘节、特色美食体验等 [3] - "五一"期间"'西游季'胶西五一行"活动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融合农产特色与红色教育 [3] - 以灯塔科普园开园为契机,加速推动消费升级与文旅融合,培育区域工业旅游品牌 [3] - 计划通过"百年匠心+现代科技"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文旅新名片 [3] 产业融合发展方向 - 工业旅游成为激活消费的重要引擎,推动"工业+文旅+乡村振兴"多业态协同 [3] - 企业强调品质与创新并重,丰富文旅体验场景以实现经典与潮流的平衡 [3]
推动工业旅游向体验化、情感化方向演进
消费日报网· 2025-06-05 11:10
工业旅游市场现状 - 工业旅游正成为文旅市场新亮点 通过展示工业景观 文化 遗产等资源 实现旅游 文化 教育等多功能融合[1] - 70%旅游者将"情绪价值"作为旅行首要考虑因素 要求景区创新游玩形式并满足情感诉求[1] - 工业旅游通过情景式生产流程体验让游客感受工业魅力 同时承载工业文化情感寄托[1] - 当前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 缺乏深度文化挖掘和创意设计 导致个性不鲜明 复游率低[1] 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 需提炼独特文化IP 通过故事性和情感性创造衍生内容延长产业链 如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推出IP形象"恒大师"并开发文创产品[2] - 增强产品可参与性 苏南地区工业旅游注重技艺传授 如无锡泥人 苏州刺绣 常州竹刻的体验式学习[2] - 北京北冰洋义利园区提供汽水调制 面包制作等复古工艺互动 强化游客与品牌情感联结[2] 工业旅游产业价值 - 推动二三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促进工业遗产从生产资源向复合型创意体验空间转变[3] - 通过沉浸式 互动性场景激活游客情感联结 推动行业向体验化 情感化 品质化发展[3] - 该转变可培育城市新动能 为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注入活力[3]
工业文旅热潮起 企业品牌“泛舟”新蓝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1 11:21
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 工业旅游已成为文旅市场现象级赛道,工业遗产与文旅消费的跨界融合重塑企业文化基因与品牌叙事 [1] - 全国已认定六批231项国家工业遗产、建成700余个工业类博物馆、认定100余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形成多元资源体系 [2] - 2024年湖南省拥有6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工业旅游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收入400多亿元,江西省景德镇工业旅游接待游客6000万人次,收入753亿元 [4] 政策支持与规划 - 2016年工信部与财政部提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鼓励建设工业博物馆 [2] - 202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发展工业遗产体验式旅游、研学旅行等精品线路,形成一体化文旅新模式 [3] - 2023年工信部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等 [3] - 上海、山东、湖南等省市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工业旅游,湖南省计划到2030年建成200个省级基地 [4] 品牌化建设与创新 - 工业旅游品牌化存在同质化竞争、缺乏文化内涵等共性问题,需差异化IP打造,深挖工业历史与地域文化关联性 [6] - 建议通过AR还原生产历史、元宇宙构建虚拟工厂升级沉浸式体验,分层定制亲子工坊、工业风剧本杀等项目 [7] - 推动工业旅游与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构建"文旅+产业"、"工业旅游+科普教育"等协同生态圈 [7] 融合发展与消费激活 - 工业文旅融合成为消费市场新引擎,统筹产业园区、风景区、文化园区联动发展,推动"制造场景"向"消费胜景"转变 [8] - 餐饮行业与大众文化深度融合可激活存量市场并创造增量需求,成为拉动复购的重要引擎 [8] - 河北君乐宝公司通过开放生产线、科普剧场等成功实现品牌宣传,而破坏原始风貌的改造案例经济效益不佳 [10]
工业遗存改造催生京津冀文旅新地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7 22:30
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 - 北京首钢园通过改造炼钢高炉为科幻体验馆、运料通廊为极限运动场、工业厂房为网红餐厅,实现从"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转型 [1] - 政策层面提出鼓励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植入新业态新功能 [1] - 京津冀地区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上已有许多尝试,工业遗产转变为观光、研学、旅游等全新场景 [1] 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 - 沧州大化老厂区作为我国首批大型化肥企业之一,2016年停产搬迁后开启改造,保留造粒塔、管道设备等工业痕迹 [1][3] - 改造工艺借鉴北京首钢园经验,如大仓库按首钢大跳台工艺刷漆改造,形成"工业迪士尼"与运河文化融合的展示区 [3] - 游客可通过工业遗存体验热火朝天的机器轰鸣年代,实现工业文明与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结合 [3]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与唐山工业研学 -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利用废弃矿井开发"井下探秘游",展示不同时期采煤工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 - 唐山发布"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研学之旅"精品线路,涵盖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工业博物馆等工业遗产点位 [6] - 研学游团队预约火爆,"五一"后热度不减,井下体验让百年矿山文化触手可及 [5][6] 石家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 - 石钢工业遗址公园保留65米和75米高炉及老厂区设备,地面浮雕展现建筑轮廓,延续城市工业记忆 [6][7][9] - 夜间通过灯光、音乐表演打造"摇滚风"文旅地标,高炉与钢筋混凝土架构契合摇滚乐风格 [9] - 石家庄计划通过"音乐+文旅"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出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 [9]
为工业游按下加速键需要更多破局之举
北京青年报· 2025-05-07 19:14
行业趋势 - "工厂游"在小红书平台上有超过10万条笔记,成为一种新风潮 [1] - 多地颁布鼓励工业旅游的政策,为行业变革按下加速键 [1] - 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实习或业内考察参观的内容 [1] - 年轻人爱上逛工厂,推动供给侧改革,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 商业模式 - 需要将产品转化成资源,工厂改造成景点,文化演绎成故事 [2] - 由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扶持与专业援助,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2] - 工厂不仅成为旅游景点,也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2] - 成熟的"工业游"涉及点位改造与游客舒适度提升的经营调度 [3] 社会价值 - 普及制造业生产常识,弘扬"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 [2] - 为中小学教育、科普研学提供新的实践空间 [3] - 提高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带来正向效益 [3] - 知名酒企打造的"酒文化庄园"形成文化与生态的场景再造 [3] 经济效益 - 旅游示范和精品线路增加景点消费黏性,扩散品牌效应 [3] - 文化与生态的场景再造,实现旅游式体验和体验式旅游的内容重塑 [3] - 为"工厂游"的多赢之举找到最佳注脚 [3] - 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扶持与典型示范,工业旅游将有更多破局之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