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编制
搜索文档
A股新指数 9月10日发布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21:39
中证A500指数编制与特征 - 中证A500指数采用行业均衡选样方法 从各行业选取500只市值较大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保持指数样本行业市值分布与样本空间尽可能一致 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4] - 指数编制结合互联互通 ESG等筛选条件 便利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资产[4] - 指数样本每半年定期调整一次 调整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每次样本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30%[3] 中证A500指数衍生指数体系 - 中证A500成长指数选取成长因子得分最高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采用成长因子得分调整后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3] - 中证A500价值指数选取价值因子得分最高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采用价值因子得分调整后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3] - 已发布中证A500红利指数 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 中证A500红利增长指数 中证A500质量指数 中证A500红利质量指数 中证A500自由现金流指数等多条指数 为市场提供多样化投资标的[3] 中证A500指数核心优势 - 汇聚A股核心资产 前十大权重股均为各行业龙头企业[4] - 市值覆盖度广 较好兼顾实力与成长性[4] - 成分股覆盖全部中证一 二级行业 91个中证三级行业 行业分布均衡[4] - 新质生产力含量高 兼具成长 创新和价值属性 紧密贴合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4] - 筛选条件与国际接轨 便利境外中长期资金进行配置[4] 机构观点与投资价值 - 中证A500指数被业界称为中国版标普500 成分股数量与标普500一致 编制方案与标普500类似 成为资金关注重点[3] - 指数成分股很大部分与沪深300指数重叠 包含优质核心资产 同时覆盖半导体设备 工业机器人等高成长板块 兼具大盘风格业绩稳定性与中小盘风格成长爆发力[4] - 指数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随着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推进 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更受益于经济发展[5] - 市场有望迎来企业业绩向上重要拐点 指数或在下半年具备更强向上动力[5]
港股,重大调整!
证券时报· 2025-08-22 20:25
恒生指数系列调整 - 恒生指数成份股数目由85只增加至88只 加入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 泡泡玛特3只股票 [1][3] - 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数目由502只增加至504只 加入中国食品 恒瑞医药 博雷顿等24只股票 同时剔除冠城钟表珠宝 思派健康 大家乐集团等22只股票 [1][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数目维持50只 加入泡泡玛特 剔除极兔速递-W [5] -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数目维持30只 无变动 [4]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成份股数目由50只减少至30只 加入映恩生物-B 同时剔除四环医药 先健科技 丽珠医药等21只股票 [5] - 所有变动将于2025年9月5日收市后实施 9月8日起生效 [2][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本周累计上涨0.27% 恒生科技指数本周累计上涨1.89% [7] - A股市场上证指数本周累计上涨3.49% 深证成指累计上涨4.57% 科创50指数累计上涨13.31% [7]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安踏体育本周累计上涨11.53% 李宁 华润啤酒 申洲国际 中国宏桥等多股上涨逾5% 华润电力 信义光能 中通快递-W 紫金矿业等多股跌幅超过5% [7] -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蔚来-SW本周累计上涨27.75% 小鹏汽车-W上涨18.73% 华虹半导体 中芯国际 商汤-W 同程旅行涨幅均超过5% 哔哩哔哩-W 美团-W 理想汽车-W不同程度下跌 [7]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港股通资金8月22日净买入超过50亿港元 [8] - 8月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约900亿港元 [8] -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过9500亿港元 超过2024全年8079亿港元的净买入总额 [8]
中证ECPI ESG可持续发展40指数下跌0.66%
金融界· 2025-08-14 18:24
指数表现 - 中证ECPI ESG可持续发展40指数8月14日下跌0.66%至1712.97点,成交额499.73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83%,近三个月上涨2.87%,年初至今上涨1.11% [1]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从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样本中选取ESG评级最高的40只证券作为成分股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每年1月和7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单次调整比例通常不超过10% [2] - 权重因子随定期调整同步变更,特殊情况下(如ESG评级重大变动、成分股退市等)会启动临时调整机制 [2] - 新样本筛选遵循ESG评级优先原则,评级相同则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最大者 [2] 指数背景 - 指数基日为2010年6月30日,基点1000点 [1] - 编制方法采用ECPI ESG评级体系,反映高ESG评级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深交所发布新基建、碳中和等四条指数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新指数发布概况 - 深交所发布4条新指数 包括深证新基建50指数(代码399274) 国证中财碳中和绿色债券指数(代码399289) 国证中财碳中和50指数(代码980021) 国证港股通新国货50指数(代码987024) [1] - 指数聚焦新基建 碳中和 中国自主品牌建设领域 将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为资本市场提供多元投资标的 [1] 深证新基建50指数 - 选取深市A股中业务涉及5G 特高压 轨道交通 新能源汽车 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总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 [1] - 自2012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2年3月31日 年化收益率达14.1% [1] 碳中和相关指数 - 国证中财碳中和绿色债券指数选取深市经认证的碳中和绿色投资级债券作为样本券 [2] - 国证中财碳中和50指数选取深市A股中绿色低碳产业或转型绩效优良的总市值最大50只股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提供研究支持 [2] - 碳中和债券指数自2020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2年3月31日年化收益率为3.8% [2] - 碳中和50指数自2014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2年3月31日年化收益率为11.4% [2] 国证港股通新国货50指数 - 以深港通港股通标的为选样范围 选取数码家电 服装饰品 食品保健 家居生活 交通出行等领域拥有新国货品牌的总市值最大50只股票 [3] - 自2014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2年3月31日年化收益率为7.5% [3] 指数影响与意义 - 新基建 碳中和 新国货指数将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 对机构投资者发挥显著指示引导作用 [1] - 碳中和指数推出有利于平衡收益率 避免风险过于集中 促进投资多元化 [2] - 新国货指数编制有助于推动消费板块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品牌价值提升 优化港股通公司估值并提升流动性 [3]
各现金流指数差异在哪?哪种指数与传统资产相关性更低?——A股自由现金流指数比较
申万宏源金工· 2025-08-08 16:03
自由现金流ETF市场发展 - 海外自由现金流ETF市场成熟,美国COWZ规模达206亿美元,VFLO、CALF等产品规模在44亿至24亿美元之间 [1][2] - 海外编制方案多样,COWZ基于罗素1000按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筛选并加权,CALF对标普小盘600采用类似策略 [3][4] - COWZ自2021年末规模快速攀升至250亿美元,大盘风格产品表现优于小盘股CALF,2024年后领先差距扩大 [5][6] 国内现金流策略有效性 - A股企业资本支出/折旧摊销均值持续下降,自由现金流自2014年转正后稳步增长,现金流充足公司相对宽基指数持续超额收益 [7] - 2024年新"国九条"政策推动大盘风格回归,央国企盈利改善预期增强,大盘股投资现金流稳定上升而小盘股大幅下跌 [9][11] - 科技行业自由现金流提升显著,2024年传媒/电子/计算机/通信行业平均自由现金流达4.16亿元,未来或更多纳入指数 [29] 国内现金流指数编制特点 - 富时现金流指数成分股50只,平均市值943.75亿元,聚焦大中市值龙头,剔除金融地产及高波动证券,年化超额收益达1.94%-5.49% [12][14][55] - 行业权重集中于家电(19.17%)、有色金属(13.41%)、食品饮料(12.89%),抗跌性强,2015年股灾期间跌幅小于同类指数33.87% [19][26][25] - 与宽基指数重合度达95.95%,其中沪深300成分股占比71.17%,股息率4.76%,市盈率11.25倍,估值低于同类 [31][32][33] 指数收益与策略优势 - 富时现金流2014-2025年年化收益率18.94%,收益风险比0.85,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0.63,牛市与红利行情中均跑赢基准 [36][37] - 现金流因子在大市值池选股效果更优,沪深300多头组合超额收益8.41%,中证800现金流因优选成分股表现超越300/500指数 [40][42][46] - 质量因子(ROA+杠杆)与低波因子增强组合稳健性,与科技指数相关性仅0.58,适合构建"科技+现金流"哑铃策略 [50][52][58][59]
富时罗素指数新增129只 国际指数对A股认可度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4:59
国际指数纳入A股进展 - 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系列新增129只A股标的 其中11家科创板公司首次进入全球指数 变动将于3月19日收盘后生效[1] - 科创板股票以25%纳入因子一次性纳入 预计带来1亿美元增量资金[1] - MSCI于2019年11月将部分科创板股票纳入中国全股票指数及中国A股在岸指数 但未进入旗舰指数[2] 外资配置提升动因 - 国际指数新增A股标的直接提升外资配置比例 指数功能引导被动投资者买入涵盖标的[1] - 外资近一年通过沪深股通净买入2171.78亿元 其中沪股通721.13亿元 深股通1450.66亿元[3] - 金融开放提升资本项下外资进出灵活性 经济基本面和庞大需求形成发展红利吸引力[3] 市场影响评估 - 纳入举措提升外资配置比例及力度 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1] - 海外指数投资带来被动增量资金 极大提振科创板交易量和流动性并带动估值提升[2] - 国际指数纳入A股进程持续 富时罗素2020年3月将纳A因子提至25% MSCI2019年11月提至20% 标普道琼斯2019年9月启动纳入[2] 未来趋势展望 - 海外投资者对科创板投资需求提升 富时罗素指数有望纳入更多科创板股票 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2] - 国际指数继续提升A股配置比例是大势所趋 源于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改革推进及制度完善[3] - 国际指数覆盖从大市值向小市值扩展 从主要行业向细分行业延伸 形成持续纳入标的的渐进过程[3]
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发布能源化工产业期货指数系列
期货日报网· 2025-07-07 09:09
中证能源化工产业期货指数系列发布背景 - 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作用 [1] - 能源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动力引擎"与"工业血液",具有庞大经济总量和广泛产业关联度 [1] - 结合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实际与期货品种运行规律,满足产业及投资者对精准分析工具和风险管理手段的需求 [1] 指数系列具体内容 - 包含3套指数:能源化工产业期货价格/期货指数、能化产成品期货价格/期货指数、有机化工品期货价格/期货指数 [2] - 能源化工产业指数覆盖23个期货品种,包括原油、煤炭、油品等,突出行业整体价格趋势 [2] - 能化产成品指数聚焦17个中游期货品种,反映国内炼油炼化端及下游产品价格变化 [2] - 有机化工品指数覆盖11个有机化工期货品种,刻画有机化工品整体价格趋势 [2] 功能作用与应用场景 - 精准映射能化市场整体表现,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市场动态参考 [3] - 实体企业可通过指数预判原材料成本变化,调整采购、库存及定价策略 [3] - 金融衍生品创新方面可挂钩指数发行互换、收益凭证等产品,研究探索能化指数ETF [3] 服务宏观经济管理 - 提供前瞻性价格信号,与PPI波动高度相关,能提前1~2个月反映PPI趋势 [4] - 帮助宏观管理部门直观了解能源化工产业供需变化,判断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平衡性 [4] - 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持 [4] 商品指数业务发展举措 - 秉承"功能性服务与市场化发展"理念,优化业务模式,强化市场服务 [5] - 需要促进商品指数实际运用,释放功能潜力,提升编制专业性和系统性 [5] - 下一步将多元化推进指数研发,研究完善指数产品化路径,优化技术系统 [6]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及恒生港美生物科技指数的编算方法调整
快讯· 2025-06-26 16:05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编算方法调整 - 新增互联互通交易资格要求及修改选股范畴 [1] - 成份股数目固定为30只 [1] - 删除上市历史要求及快速纳入机制 [1] 恒生港美生物科技指数编算方法调整 - 成份股数目固定为40只 [1]
股债配置有点烦?股债恒定指数了解下!
雪球· 2025-06-15 13:25
中证股债恒定系列指数解析 核心观点 - 中证指数公司发布6大系列共24条股债恒定配置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不同股债比例的资产配置工具,覆盖红利、低波、现金流等核心资产类别 [3][7] - 指数采用"股票+债券"双资产结构,通过固定比例和定期再平衡机制实现"高抛低吸",解决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执行难题 [4][5] - 债券配置比例普遍高于70%,整体风险接近"固收+"策略,若配套ETF产品可显著降低持有成本 [8][24] 指数系列分类 1 上证红利股债系列 - 由上证红利指数+上证0-5年高等级信用债组成,股债比例设10/90、20/80、30/70三档 [7][9] - 债券部分采用票息策略指数,侧重短期高等级信用债 [7] 2 红利股债系列 - 组合为中证红利指数+中证0-5年高等级信用债,同样采用1:9至3:7三档配比 [7][10] - 股票部分跨市场选取红利资产,与债券形成跨市场匹配 [10] 3 红利低波股债系列 - 股票端采用中证800红利低波指数,债券端切换为中证国债指数,维持1:9至3:7比例 [7][11] - 唯一使用国债作为债券配置的系列 [11] 4 A500交易所股债系列 - 新增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交易所国债政金债组合,股债档位扩充至5档(5/95至30/70) [7][12] - 风险偏好最低,股票比例起始档仅5% [12] 5 现金流交易所股债系列 - 采用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交易所国债政金债,同样设置5档配比 [7][13] - 侧重企业自由现金流质量因子 [13] 6 红利低波交易所股债系列 - 唯一重复使用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系列,债券端与交易所系列一致 [7][14] - 体现官方对红利低波因子的双重认可 [14] 运作机制 - 股票成分每季度调整(3/6/9/12月第二个周五下一交易日) [15] - 交易所国债政金债组合每月调整,样本需满足:剩余期限≤10年、交易所上市、固定利率等条件 [16][17] - 债券组合采用派许加权法计算,排除私募品种 [17] 收益与配置策略分析 历史表现特征 - 所有指数均实现正收益,债券高占比带来稳定持有体验 [19] - 股票比例每提升10%,多数指数年化收益率提高0.5-1.2%,但波动率增幅达收益率2-3倍 [20] - 红利、低波、现金流类因子近年超额收益显著,但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21] - 2019-2023年降息周期助推债券收益,整体抬升指数表现 [22] 配置建议 - A股高波动环境下,股债配比建议股票占比≤70%,保守型可设置债券≥70% [23] - 股票资产宜选择红利/低波/现金流/宽基等指数,高比例配置需跨风格分散 [23] - 债券端"交易所国债政金债组合"策略具备透明性优势,需平衡收益与久期 [23] - 若推出跟踪产品,相较传统"固收+"基金将具费率优势,适合中短期资金配置 [24]
每经品牌100指数新一轮成分股去年平均净利润超4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5:31
每经品牌100指数样本调整 - 每经品牌100指数(代码:931852)将于6月16日完成第四次样本定期调整,依据"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选取99家上榜企业构成成分股 [1] - 新入选成分股在核心财务指标上持续领跑市场,平均营业收入达A股均值的30.03倍,平均净利润高达A股均值的42.10倍 [1] - 成分股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均值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均值分别为5.96%和13.61% [1][6] 成分股财务表现 - 成分股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981.94亿元和434.9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3%,净利润同比增长8.95% [2] - 成分股盈利表现显著优于A股市场平均水平,平均净利润是A股均值的42.10倍,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 [3] - 成分股ROA和ROE均值分别为5.96%和13.61%,远高于A股市场的平均ROA(1.67%)和平均ROE(-3.85%) [6] 成分股成长能力 - 成分股营业收入、总资产以及净资产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8%、8.33%和7.11%,总资产和净资产增长率超过A股平均水平 [7] - 成分股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与品牌价值增速的线性相关性较强,分别为0.65、0.49和0.5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