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编制

搜索文档
各现金流指数差异在哪?哪种指数与传统资产相关性更低?——A股自由现金流指数比较
申万宏源金工· 2025-08-08 16:03
自由现金流ETF市场发展 - 海外自由现金流ETF市场成熟,美国COWZ规模达206亿美元,VFLO、CALF等产品规模在44亿至24亿美元之间 [1][2] - 海外编制方案多样,COWZ基于罗素1000按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筛选并加权,CALF对标普小盘600采用类似策略 [3][4] - COWZ自2021年末规模快速攀升至250亿美元,大盘风格产品表现优于小盘股CALF,2024年后领先差距扩大 [5][6] 国内现金流策略有效性 - A股企业资本支出/折旧摊销均值持续下降,自由现金流自2014年转正后稳步增长,现金流充足公司相对宽基指数持续超额收益 [7] - 2024年新"国九条"政策推动大盘风格回归,央国企盈利改善预期增强,大盘股投资现金流稳定上升而小盘股大幅下跌 [9][11] - 科技行业自由现金流提升显著,2024年传媒/电子/计算机/通信行业平均自由现金流达4.16亿元,未来或更多纳入指数 [29] 国内现金流指数编制特点 - 富时现金流指数成分股50只,平均市值943.75亿元,聚焦大中市值龙头,剔除金融地产及高波动证券,年化超额收益达1.94%-5.49% [12][14][55] - 行业权重集中于家电(19.17%)、有色金属(13.41%)、食品饮料(12.89%),抗跌性强,2015年股灾期间跌幅小于同类指数33.87% [19][26][25] - 与宽基指数重合度达95.95%,其中沪深300成分股占比71.17%,股息率4.76%,市盈率11.25倍,估值低于同类 [31][32][33] 指数收益与策略优势 - 富时现金流2014-2025年年化收益率18.94%,收益风险比0.85,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0.63,牛市与红利行情中均跑赢基准 [36][37] - 现金流因子在大市值池选股效果更优,沪深300多头组合超额收益8.41%,中证800现金流因优选成分股表现超越300/500指数 [40][42][46] - 质量因子(ROA+杠杆)与低波因子增强组合稳健性,与科技指数相关性仅0.58,适合构建"科技+现金流"哑铃策略 [50][52][58][59]
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发布能源化工产业期货指数系列
期货日报网· 2025-07-07 09:09
中证能源化工产业期货指数系列发布背景 - 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作用 [1] - 能源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动力引擎"与"工业血液",具有庞大经济总量和广泛产业关联度 [1] - 结合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实际与期货品种运行规律,满足产业及投资者对精准分析工具和风险管理手段的需求 [1] 指数系列具体内容 - 包含3套指数:能源化工产业期货价格/期货指数、能化产成品期货价格/期货指数、有机化工品期货价格/期货指数 [2] - 能源化工产业指数覆盖23个期货品种,包括原油、煤炭、油品等,突出行业整体价格趋势 [2] - 能化产成品指数聚焦17个中游期货品种,反映国内炼油炼化端及下游产品价格变化 [2] - 有机化工品指数覆盖11个有机化工期货品种,刻画有机化工品整体价格趋势 [2] 功能作用与应用场景 - 精准映射能化市场整体表现,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市场动态参考 [3] - 实体企业可通过指数预判原材料成本变化,调整采购、库存及定价策略 [3] - 金融衍生品创新方面可挂钩指数发行互换、收益凭证等产品,研究探索能化指数ETF [3] 服务宏观经济管理 - 提供前瞻性价格信号,与PPI波动高度相关,能提前1~2个月反映PPI趋势 [4] - 帮助宏观管理部门直观了解能源化工产业供需变化,判断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平衡性 [4] - 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持 [4] 商品指数业务发展举措 - 秉承"功能性服务与市场化发展"理念,优化业务模式,强化市场服务 [5] - 需要促进商品指数实际运用,释放功能潜力,提升编制专业性和系统性 [5] - 下一步将多元化推进指数研发,研究完善指数产品化路径,优化技术系统 [6]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及恒生港美生物科技指数的编算方法调整
快讯· 2025-06-26 16:05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编算方法调整 - 新增互联互通交易资格要求及修改选股范畴 [1] - 成份股数目固定为30只 [1] - 删除上市历史要求及快速纳入机制 [1] 恒生港美生物科技指数编算方法调整 - 成份股数目固定为40只 [1]
股债配置有点烦?股债恒定指数了解下!
雪球· 2025-06-15 13:25
中证股债恒定系列指数解析 核心观点 - 中证指数公司发布6大系列共24条股债恒定配置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不同股债比例的资产配置工具,覆盖红利、低波、现金流等核心资产类别 [3][7] - 指数采用"股票+债券"双资产结构,通过固定比例和定期再平衡机制实现"高抛低吸",解决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执行难题 [4][5] - 债券配置比例普遍高于70%,整体风险接近"固收+"策略,若配套ETF产品可显著降低持有成本 [8][24] 指数系列分类 1 上证红利股债系列 - 由上证红利指数+上证0-5年高等级信用债组成,股债比例设10/90、20/80、30/70三档 [7][9] - 债券部分采用票息策略指数,侧重短期高等级信用债 [7] 2 红利股债系列 - 组合为中证红利指数+中证0-5年高等级信用债,同样采用1:9至3:7三档配比 [7][10] - 股票部分跨市场选取红利资产,与债券形成跨市场匹配 [10] 3 红利低波股债系列 - 股票端采用中证800红利低波指数,债券端切换为中证国债指数,维持1:9至3:7比例 [7][11] - 唯一使用国债作为债券配置的系列 [11] 4 A500交易所股债系列 - 新增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交易所国债政金债组合,股债档位扩充至5档(5/95至30/70) [7][12] - 风险偏好最低,股票比例起始档仅5% [12] 5 现金流交易所股债系列 - 采用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交易所国债政金债,同样设置5档配比 [7][13] - 侧重企业自由现金流质量因子 [13] 6 红利低波交易所股债系列 - 唯一重复使用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系列,债券端与交易所系列一致 [7][14] - 体现官方对红利低波因子的双重认可 [14] 运作机制 - 股票成分每季度调整(3/6/9/12月第二个周五下一交易日) [15] - 交易所国债政金债组合每月调整,样本需满足:剩余期限≤10年、交易所上市、固定利率等条件 [16][17] - 债券组合采用派许加权法计算,排除私募品种 [17] 收益与配置策略分析 历史表现特征 - 所有指数均实现正收益,债券高占比带来稳定持有体验 [19] - 股票比例每提升10%,多数指数年化收益率提高0.5-1.2%,但波动率增幅达收益率2-3倍 [20] - 红利、低波、现金流类因子近年超额收益显著,但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21] - 2019-2023年降息周期助推债券收益,整体抬升指数表现 [22] 配置建议 - A股高波动环境下,股债配比建议股票占比≤70%,保守型可设置债券≥70% [23] - 股票资产宜选择红利/低波/现金流/宽基等指数,高比例配置需跨风格分散 [23] - 债券端"交易所国债政金债组合"策略具备透明性优势,需平衡收益与久期 [23] - 若推出跟踪产品,相较传统"固收+"基金将具费率优势,适合中短期资金配置 [24]
每经品牌100指数新一轮成分股去年平均净利润超4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5:31
每经品牌100指数样本调整 - 每经品牌100指数(代码:931852)将于6月16日完成第四次样本定期调整,依据"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选取99家上榜企业构成成分股 [1] - 新入选成分股在核心财务指标上持续领跑市场,平均营业收入达A股均值的30.03倍,平均净利润高达A股均值的42.10倍 [1] - 成分股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均值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均值分别为5.96%和13.61% [1][6] 成分股财务表现 - 成分股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981.94亿元和434.9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3%,净利润同比增长8.95% [2] - 成分股盈利表现显著优于A股市场平均水平,平均净利润是A股均值的42.10倍,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 [3] - 成分股ROA和ROE均值分别为5.96%和13.61%,远高于A股市场的平均ROA(1.67%)和平均ROE(-3.85%) [6] 成分股成长能力 - 成分股营业收入、总资产以及净资产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8%、8.33%和7.11%,总资产和净资产增长率超过A股平均水平 [7] - 成分股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与品牌价值增速的线性相关性较强,分别为0.65、0.49和0.57 [8]
MSCI纳A指数样本新纳入5只个股 5月30日生效
快讯· 2025-05-28 17:51
MSCI纳A指数样本调整 - MSCI全球指数体系定期调整结果公布 新纳入5只A股样本 沪市3只 深市2只 调整后样本总数达394只 沪市246只 深市148只 [1] - 调整于5月30日收市后生效 中国市场为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第一大权重市场 [1] 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预期 - 外资机构密集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 释放看好A股投资价值信号 [1] - 增量资金有望进一步增配中国股市 [1]
罗素美国指数,启动年度重组!
证券时报· 2025-05-24 15:07
富时罗素指数重组 - 富时罗素公司宣布对罗素美国指数启动年度重组,将于6月27日美股收盘后生效 [1] - 自2026年开始,罗素美国指数的调整频率将从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 [1][6] 指数构成及调整阶段 - 罗素美国指数包括罗素1000指数(市值最大的1000家公司,占可投资美股总市值的93%)、罗素2000指数(市值后2000家中小公司)和罗素3000指数 [3] - 调整分三个阶段:4月30日收盘后确认成份股,5月和6月为过渡月份,5月23日发布初步调整列表,6月27日正式生效 [3] 市场影响 - 截至2023年底,约10.5万亿美元资金跟踪罗素美国相关指数,重组日是美股全年交易量最大日之一 [5] - 2024年指数调整日,纳斯达克收盘交叉撮合系统在0.878秒内完成29亿股交易,总价值953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5] 调整频率变更原因 - 富时罗素表示,市场条件和估值不断变化,半年一次调整能更好保持指数市场代表性 [6]
湾区数字经济指数和湾区消费指数发布 聚焦深港两市优势产业
快讯· 2025-05-19 16:49
指数发布背景 - 深交所下属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并联名发布国证恒生大湾区数字经济指数、国证恒生大湾区消费指数 [1] - 发布活动在深交所举办的2025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进行 [1] 指数编制目的 - 旨在提供特色跨境投资标的 [1] - 更好服务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1] - 助力深港两地持续拓展互联互通机制 [1] 指数特点 - 聚焦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 [1] - 聚焦大湾区消费产业 [1] - 充分发挥指数市场表征和投资引导作用 [1] 合作意义 - 是粤港澳大湾区指数机构的合作创新实践 [1] - 服务高水平双向开放 [1]
高盛:超配中国A股 防御性板块成 “安全垫”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7:20
亚太股市表现 - MXAPJ指数从年初暴跌中完全恢复,接近年初至今高点,自4月低点反弹16% [1][4] - 所有亚洲股市走势相似,跌幅在11%-28%之间,反弹幅度在13%-28%之间,跌幅最大的指数反弹更强劲 [4] - 大多数市场与年内高点的差距在5%以内 [4] 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对贸易协议的预期升温,"关税已过峰值"情绪升温 [7] - 美国金融状况(FCI)指数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数有所缓和 [7][8] - 美元走软,新台币单日升值4%,创四十多年最高纪录 [7] - 新兴亚洲股市(不含中国)年初至今净卖出500亿美元后,近期外国投资者净买入100亿美元 [11] 盈利前景 - 高盛对2025年和2026年MXAPJ指数的盈利增长预期分别为7%和8%,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0%和11% [13] - 中国A股2025年盈利增长预期为17%,显著高于其他市场 [13] - 盈利预期修正领先指标显示市场普遍预期盈利将进一步下调 [14] 市场估值 - 市场表现超过宏观模型预测的回报,4月MXAPJ指数隐含回报率为-5%,实际净变化为+1% [16] - 未来12个月预期市盈率回升至13.3倍,接近20年平均水平 [16] - 当前估值与宏观背景相符,但未充分反映地缘政治风险 [16] 市场展望 - 预计未来3个月回报率为-4%,12个月回报率为+4% [17] - MXAPJ指数3个月/6个月/12个月目标分别为570、595和620 [17] - 乐观情景下回报率有+6个百分点的上行空间,悲观情景下有-23个百分点的下行风险 [21][22] 区域配置 - 超配中国(倾向A股)、日本和新加坡 [26][29] - 低配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省和泰国 [27][29] - 中性配置印度和韩国 [28][29] 行业偏好 - 看好互联网、消费零售、电信和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 [30] - 减持科技硬件、能源、化工和金属矿业等周期性行业 [30] 投资主题 - 关注中国国内消费、政策支持领域和人工智能受益板块 [31][32] - 筛选出美元走软受益股票(如航空、旅游、建材)和受损股票(如医药、汽车零部件)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