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
搜索文档
 创世纪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2883.87万元,融资余额9.1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39
 股价与交易数据 - 10月23日公司股价上涨0.11%,成交额为3.4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2883.87万元,融资偿还额为4351.58万元,融资净卖出1467.71万元 [1] - 截至10月23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1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9.1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88%,该余额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融资融券情况 - 10月23日融券偿还1.10万股,融券卖出7000股,卖出金额为6.52万元 [1] - 当日融券余量为36.27万股,融券余额为338.04万元,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于2003年4月11日,于2010年5月20日上市 [2] - 公司核心主业为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定位为行业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立足于中高端数控机床产业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控机床96.23%,经营租赁3.40%,其他业务/产品0.37%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31万,较上期减少0.98%;人均流通股为16029股,较上期增加0.9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537.49万股;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392.85万股,较上期增加134.44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2]   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0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科德数控:新签订单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但目前在手订单依然饱满
 格隆汇· 2025-10-23 15:50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新签订单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 [1] - 公司在手订单依然饱满 [1]   产能与项目建设 - 公司正有序推进大连、银川、沈阳募投项目的产能建设 [1]   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新厂配套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高端技术机型研发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开拓新兴市场 [1] - 公司发展将助推国产替代进程与规模扩张 [1]
 科德数控(688305.SH):新签订单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但目前在手订单依然饱满
 格隆汇· 2025-10-23 15:39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新签订单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 [1] - 公司在手订单依然饱满 [1]   公司战略与产能扩张 - 公司正有序推进大连、银川、沈阳募投项目的产能建设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新厂配套、高端技术机型研发以及新兴市场开拓 [1]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公司业务发展旨在助推国产替代进程与规模扩张 [1]
 北京高端制造领跑,“链式”效应凸显|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2025-10-22 22:50
 北京市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表现 -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1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2]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9%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 [2]   高端制造业具体产品产量增长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6倍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 [2]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47.1% [2]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39.6% [2] -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19.1% [2]   产业结构与转型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6% [3] - 经济结构加速向"高精尖"迈进 [3] - 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更具多元化和韧性 [3]   创新驱动与产业生态 - 高端制造业是承载和转化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 [3] - 构建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4] - 数字技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底座" [4]   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与前景 - 高端制造是拉动北京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核心引擎 [2] - 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2][5] - "北京智造"与"北京服务"深度融合激发指数级新质生产力 [4]
 聚焦科技金融主线: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以 “融智 + 融资” 赋能产业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1 15:58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性金融机构正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数智驱动”和“全周期服务”模式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高水平循环 [1] -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作为案例,通过其战略主线和服务体系,服务近百家科技型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近六成,以金融支撑国家战略与首都高质量发展 [2]   政策性金融的战略定位与成果 - 国家政策明确“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战略方针,标志着科技金融体系进入新一轮升级周期 [1] -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自觉肩负政策性金融使命,将科技金融提升为战略主线,服务国家战略之“锚”,立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 [2] - 该行已服务近百家科技型企业,其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近60% [2]   全周期金融服务模式 - 针对科创企业“研发期投入大、成长期融资难、成熟期转型痛”的生命周期痛点,创新建立动态适配机制,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量身定制金融方案 [3] - 金融服务从“单一需求”向“多元场景”转变,例如为北一机床量身定制“贷款+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拳,将金融活水精准注入研发端 [3] -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通过“融智”提升“融资”的精准性与适配性,成为科创企业“爬坡过坎”的同行者 [3]   跨境金融与全球化服务 - 通过外汇业务、跨境融资、贸易金融等多元化工具,助力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 - 以瑞迈特医疗为例,通过贸易金融业务有效破解企业海外订单资金周转困局,并帮助企业理解国际规则、规避风险、拓展网络 [4] - 政策性金融通过搭建跨境服务平台,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世界市场的“超级联系人” [4]   产业链与生态共建 - 金融服务从“单点支持”升级为“系统赋能”,通过连接上下游资源,打造“创新协同、要素共享、供应链互通”的融通发展生态 [5] - 以海博思创为例,合作后依托政策性银行平台优势,帮助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共同打造从研发、制造到市场拓展的闭环生态 [5] - 通过政银协同、银银联动、银企相伴等方式,加力锻造产业链“中枢神经”,彰显“国之重器”的担当 [5]
 乔锋智能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1887.04万元,融资余额2.2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09:32
 股价与市场交易表现 - 10月17日公司股价下跌3.08%,成交额为1.3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887.04万元,融资偿还额为2318.97万元,融资净买入为-431.93万元 [1] - 截至10月17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2.2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2.2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8.57%,该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 融券方面,10月17日无融券交易,融券余量为0股,余额为0元,该水平同样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6万户,较上期增加4.34%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2279股,较上期减少4.16%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4.41万股,但相比上期持股减少17.68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50.36% [2] - 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56.43% [2]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全称为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于2009年5月5日,于2024年7月10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立式加工中心占比83.81%,其他(补充)占比9.19%,卧式加工中心占比2.95%,龙门加工中心占比2.57%,其他数控机床占比1.48% [1]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09亿元 [3]
 创世纪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4128.09万元,融资余额9.1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09:3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2.55%,成交额为4.6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128.09万元,融资偿还5271.15万元,融资净卖出1143.06万元 [1] - 截至10月16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1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9.1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00%,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10月16日融券偿还1.55万股,融券卖出5000股,卖出金额4.59万元 [1] - 当前融券余量25.22万股,融券余额231.52万元,低于近一年10%分位的低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11日,于2010年5月20日上市,核心主业为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定位为行业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控机床96.23%,经营租赁3.40%,其他业务/产品0.37% [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31万户,较上期减少0.98% [2] - 人均流通股为16029股,较上期增加0.9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537.49万股 [3] -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392.85万股,较上期增加134.4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全国GDP50强城市大洗牌:广州突破1.5万亿,宁波逆袭天津,大连增速约9%!
 搜狐财经· 2025-10-16 01:46
 全国GDP50强城市总体格局 - 上海、北京、深圳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三,均突破1.8万亿元 [1] - 经济总量超过万亿元的城市达到12个,相比去年同期新增1个 [3] - 超过八成城市实现正增长,但增速分化明显,金华以17.29%的名义增长率领跑,榆林则出现0.55%的负增长 [1]   主要城市群与区域经济表现 -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依然主导中国经济格局 [3]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表现抢眼,重庆、成都两地增速均超过8%,显示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强势崛起 [3] - 宁波、青岛等沿海城市排名提升,而部分传统工业城市面临增长压力 [3]   重点城市经济表现分析 - 上海市以2.62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继续领跑,名义增长率为4.61% [3][4] - 北京市经济总量达到2.5万亿元,紧随上海之后 [3] - 深圳市经济总量为18322.26亿元,名义增长率为5.9% [5] - 广州市GDP突破1.5万亿元,排名第五 [8]   广州产业升级与增长动力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5%,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万亿元 [9] - 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3.8%,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9] - 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7%,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保持全国第一,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 [9]   宁波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经济总量达8860.97亿元,名义增长率7.96%,排名升至第11位 [5][11] - 成功打造“港口+航运+贸易+金融”一体化发展生态,港口增值服务占比提升至35% [11]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83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达25.7% [11]   大连经济增长与产业优化 - 经济总量达4647亿元,名义增长率9.01%,在北方城市中名列前茅 [13] - 英特尔半导体项目二期投产,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形成 [13] - 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 [13]   城市竞争趋势与未来展望 - 城市竞争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 [15] -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高的城市普遍表现出更强的增长韧性 [3] - 各大城市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15]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015
 财信证券· 2025-10-15 07:30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高开低走,科技板块大幅调整,资金转向防御性红利板块及消费板块 [7][8][9] - 汽车工业表现强劲,1-9月产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23] -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明显,9月挖掘机和装载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出口表现亮眼 [31][32] - 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核聚变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27][29][34]   市场表现与策略 - 主要股指普遍下跌,科创50指数跌幅最大,达4.26%,创业板指跌3.99% [1][7] - 超大盘股表现相对抗跌,上证50指数仅下跌0.21%,而中盘股代表中证500指数下跌2.46% [8] - 行业板块分化显著,银行、煤炭、食品饮料涨幅居前,而有色金属、电子、通信板块跌幅靠后 [8] - 市场成交额放大至25965.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23.64亿元 [8] - 短期策略建议关注红利、消费等防御性方向,并可逢低布局新能源、稀土、半导体等热门板块的调整机会 [9]   重要财经资讯 - 交通运输部启动对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调查 [15] - 央行通过7天期逆回购操作向市场净投放910亿元流动性 [16][17]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专项管理办法,支持电力、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19] - 我国载人航天领域首个国际标准项目正式注册立项,提升国际话语权 [21]   行业动态  汽车工业 - 1-9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2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100万辆,同比增长超30%,新车销量渗透率达46.1% [23] - 汽车出口495万辆,同比增长14.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89.4% [23]   工程机械 - 9月挖掘机销量19858台,同比增长25.4%,其中国内销量增长21.5%,出口增长29% [31] - 1-9月挖掘机累计销量174039台,同比增长18.1% [31] - 9月装载机销量10530台,同比增长30.5%,出口增长35.3% [32] - 电动化趋势明显,9月销售电动装载机2586台 [32]   酒业 - 2025年1-8月中国酒业指数静态指数为128.67点,环比提高14.88点 [25] - 白酒指数静态指数为122.19点,环比提高18.46点 [25]   科技与能源 - OpenAI与博通宣布战略合作,计划于2026年推出定制AI芯片,部署10吉瓦的AI加速器 [29] - 可再生能源消纳制度征求意见稿公布,设定电力及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 [27]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CRAFT项目的偏滤器原型部件通过验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20兆瓦/平方米 [34]   公司动态 - 纽威数控的数控机床等产品已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客户,涵盖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件加工 [35] - 岳阳林纸子公司中标云南省富源县林业碳汇合作开发项目,涉及林业用地约254.4万亩,合作期20年 [36][37]   湖南经济动态 - 湖南省出台新一轮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包含7方面27条举措,青年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条目更新至79条 [39][40]
 董明珠:格力拥有近14万项专利技术,全部自主开发,很自豪能为特斯拉提供数控机床服务【附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14 16:47
 公司技术创新实力 - 格力电器目前拥有近14万项专利技术且全部为自主开发成果 [2] - 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96626项其中发明专利49549项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超1.3万件是中国首家发明专利授权破万件的家电企业 [2]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65.29亿元同比增长5.07% [3] - 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重要奖励99项并多次荣获中国专利奖日内瓦发明展金奖等国际大奖 [2]   业务拓展与市场机遇 - 格力电器已成功研制出100多款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并为特斯拉提供了数控机床服务 [2][6] - 公司业务从空调家电领域延伸至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核心装备等更高技术壁垒行业 [8] -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约326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825亿元 [6] - 预计到2029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