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

搜索文档
星源材质(300568):隔膜产销同比高增,全球布局开花结果
东方证券· 2025-05-14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值至0.34、0.54元,新增2027年预测值0.80元,给予公司2025年34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11.56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1亿元,同比增长17.52%;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下降36.87%;扣非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下降48.17% [10]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24.44%;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56.39%;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64.66% [10] 隔膜产销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隔膜产销量40.5/39.9亿平,同比增长56.3%/57.6% [10] - 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9.1%和10.3%,同比下降15.3pct和8.9pct;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5.5%,环比微降0.4pct;净利率5.3%,环比提升3.8pct [10] - 干法基膜价格截至4月底较年初上涨6%,盈利有望修复;湿法膜价格下跌,短期内盈利预计继续承压 [10] 产能与市场布局情况 - 稳步推进海外基地建设,未来马来西亚、瑞典基地投产有望提升本土化配套供应能力 [10] - 与三星SDI签订战略备忘录,与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签订定点协议,与国际客户合作关系持续深化 [10]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情况 - 率先量产新型涂层隔膜产品,纳米纤维涂覆隔膜等新产品持续开发更新 [10] - 与大曹化工等开展合作研发固态电解质膜产品;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氧化物电解质达量产阶段,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 [10]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 给出恩捷股份、宁德时代等可比公司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数据,并计算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调整后平均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情况 - 给出2023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 [12] - 给出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主要财务比率数据 [12]
天赐材料(002709):电解液盈利有望改善,前沿技术布局领先
东方证券· 2025-04-29 15: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4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1.20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电解液价格下跌,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值至0.53、0.81元,新增2027年预测值1.15元 [4] - 公司盈利底部有望确立,电解液盈利拐点已现,有望企稳向上;研发创新持续推进,强化长期竞争力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05亿、125.18亿、154.89亿、184.38亿、211.12亿元,同比增长-31.0%、-18.7%、23.7%、19.0%、14.5% [6] - 营业利润分别为23.43亿、6.65亿、13.81亿、20.84亿、29.58亿元,同比增长-65.9%、-71.6%、107.7%、51.0%、41.9% [6]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91亿、4.84亿、10.23亿、15.47亿、21.99亿元,同比增长-66.9%、-74.4%、111.4%、51.2%、42.2% [6] - 每股收益分别为0.99、0.25、0.53、0.81、1.15元 [6] - 毛利率分别为25.9%、18.9%、20.7%、22.6%、24.9%;净利率分别为12.3%、3.9%、6.6%、8.4%、10.4% [6]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6%、3.7%、7.5%、10.4%、13.3% [6] 盈利底部有望确立,电解液龙头迎向上拐点 - 2024年公司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0%;2025年一季度营收34.89亿元,同比增41.6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30.80% [10] - 2024年电解液销量超50万吨,同比增约26%,但价格及单位盈利下降;2025年随着需求增加,开工率提升,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10] - 磷酸铁2024年交付量超9.5万吨,同比增109%,预计仍亏损;2025年出货量增加,有望减亏 [10] - 公司单季度毛利率与净利率于24Q3触底,24Q4以来盈利能力修复,25Q1毛利率与净利率回升至19.2%和4.2% [10] - 公司持续开发电解液新产品,3月发布5V体系电解液,2025年有望实现多个项目中试或量产 [10] - 固态电池方面,开发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钠电方面,有解决方案和技术储备,现有产线可快速切换,具备量产条件 [10] 可比公司估值水平 - 选取新宙邦、多氟多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给出了各公司2023 - 2026年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数据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给出了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预测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 [12]
新视野丨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9 08:11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辩证关系 -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1] - 供需失衡会导致资源浪费或短缺,引发经济波动,需通过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协同破解结构性矛盾 [1]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供给与需求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现代经济学体现为"双向适配"机制 [2] 供需动态平衡的特征 - 动态平衡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推动经济螺旋式上升,需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3] - 相互转化性:供给侧改革印证"供给创造需求"规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3] - 制度依存性: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动供给体系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3] 供需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 - 供给侧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提升供给质量,需求侧管理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激发消费潜力 [4] - 需打破"供给决定论"或"需求决定论"单向思维,在动态平衡中释放增长潜能 [4] - 国际经验表明供需协同是宏观经济治理核心命题,中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循环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 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制度完备"的高质量供给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 [6]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梯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6]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 - 构建"消费牵引、投资优化、分配协调"的内需新格局,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7] - 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消费集群,推进5G基站、AI算力中心等新基建 [7] - 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创新慈善信托等公益模式,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7] 数字技术赋能供需适配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据驱动、智能匹配的数字化发展范式 [7] - 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数据中枢,归集13个重点领域数据,杭州"城市大脑"提升供需对接效率37% [7] -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推动个性化定制模式,试点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 [7] 政策协同与治理体系 - 完善跨周期调节的宏观经济治理框架,用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调控"体系 [8] - 在长三角试点产业链供需平衡指数,建立跨省市产能调配补偿基金 [8] - 动态监测41个工业大类产能利用率,建立战略性资源"产供储销"全链条预警机制 [8]
一季度河南GDP为14945.58亿元 同比增长5.9%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4:03
宏观经济表现 - 河南省一季度GDP达14945.58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速最快达6.6% [1] - 工业生产表现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制造业贡献显著,增加值增长9.7%,贡献率达85.6% [3] - 服务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8.5%,文化娱乐和商务服务业增速超20% [4] 产业发展动态 - 装备制造、食品和汽车产业成为工业增长主要驱动力,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装备制造拉动1.6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增长14.1%,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分别达50.9%和42.8% [8] -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冶金和轻纺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7.4%和7.0%,较上年同期提升5.8和5.1个百分点 [3]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工业投资增速达21.9%,民间投资增长9.6%显示市场活力增强 [5] - 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升级类消费如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95.1% [6][7] - 线上消费加速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8%,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 [7] 创新与新兴动能 - 技术成果转化加速,技术合同成交额690.6亿元,同比增长1.6倍 [8] - 高端制造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4倍、58.3%和42.2% [8] - 数字经济活力显著,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服务器产量增长67.1% [8] 重点行业表现 - 物流行业回暖,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42.6%,公路货运量增长10.0% [4] - 文旅消费活跃,接待游客2.96亿人次,旅游收入2805.73亿元,分别增长5.3%和4.8% [4]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3%和6.9% [4] 政策与市场效应 - 设备更新政策显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6.3%,贡献率达49.7% [9] - 以旧换新带动消费,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86.4%和33.3% [9] - 房地产市场边际改善,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至1.1% [9]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周报:奔驰固态电池展开路试,龙蟠科技子公司获LGES增资
东方证券· 2025-03-04 1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终端销量表现亮眼,2024 年 1 - 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1286.5 万辆,同比增长 35%,动力电池装机量 548.4GWh,同比增长 41%,2025 年锂电需求有望保持较强增长动能 [8][11] - 产业链 24Q3 整体盈利趋势环比走稳略向上,上游锂资源和下游电池复苏,中游部分材料仍受碳酸锂减值影响 [11] - 2025 年盈利有望延续向上趋势,锂电经历业绩下滑后 24Q1 筑底进入右侧趋势,目前上游资源见底等因素支撑行业盈利改善 [8][12]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聚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成主流方向,短期半固态、全固态电池进展有催化效应,长期新兴场景催生增量空间,产业链上游环节受益 [8][12] -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尚太科技、科达利等多家公司 [8][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 - 终端销量增长好,2024 年 1 - 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增,2025 年锂电需求有望保持强增长 [11] - 产业链 24Q3 盈利环比走稳略向上,上游和下游复苏,中游部分材料受碳酸锂减值影响 [11] - 2025 年盈利有望延续向上,锂电经历周期后进入右侧盈利改善周期 [12]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聚焦,催生技术迭代机会,产业链上游环节受益 [12] -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等多家公司 [13] 产业链新闻 产业链重要新闻及解读 - 梅赛德斯 - 奔驰固态电池展开路试,目标续航超 600 英里,EQS 固态电池版用 Factorial Energy 电池,预计 2030 年前固态电池大规模生产 [15][16]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2.0 装机小米 SU7 Ultra,支持高功率设计,充放电倍率表现优,性能较一代有提升,多家厂商有交流 [17] 产业链新闻一周汇总 - 多家公司有项目签约、开工、上市申请等动态,如中创新航葡萄牙建锂电池工厂、唐山国轩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开工等 [21] - 部分公司有技术迭代、战略合作等进展,如岚图启动第三代固态电池技术迭代、福特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 [20][21] - 政策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印发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 [23] 本周新车上市 - 红旗天工 05、新款智己 LS6 剧院版、小米 SU7 Ultra 等多款新车上市,各有售价区间 [23][27] 重要公告梳理 龙蟠科技(603906.SH):三级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 - 龙蟠科技三级控股子公司锂源(印尼)拟增资扩股,LGES 出资 1597.091112 万美元认购新股获 20%股权,锂源(亚太)持股降至 80%仍为控股股东,锂源(印尼)主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9] 欣旺达(300207.SZ):全资子公司拟与星航资本共同投资于 Positec Inc - 欣旺达全资子公司香港欣威拟与星航资本共同投资合伙企业,认缴不超 675 万美元,合伙企业资金定向投资 Positec Inc,该公司致力于工具电动化和机器人化 [31][33] 其他公告 - 多家公司发布 2024 年业绩快报,部分公司有项目进展,如天际股份募投项目达试生产要求,光华科技拟实施锂电池材料项目 [35] 动力电池相关产品价格跟踪 - 展示了锂金属、锂精矿、碳酸锂等多种动力电池相关产品的本周价格、上周价格、涨跌幅、2025 年初价格及年初至今涨跌幅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