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搜索文档
奉天电子董事长彭雄兵为清华博士,60岁哥哥彭雄飞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17
瑞财经 王敏 6月27日,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奉天电子")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 构为东方证券,保荐代表人为陆郭淳、朱伟,会计师事务所为上会。 招股书显示,奉天电子成立于2002年,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面向整车厂客 户提供高品质的汽车电子产品。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5亿元、6.40亿元、8.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分别为3133.52万元、3474.93万元和8633.57万元。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彭雄飞直接持有公司3655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4.39%,并担任公司董 事、总经理、总工程师;彭雄兵直接持有公司3655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4.39%,并担任公司董事 长。彭雄飞、彭雄兵兄弟合计持有公司68.78%的股份。 彭雄飞,1965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 程师。1985年8月至1990年8月,任邮电部第十研究所工程师;1996年12月至2000年6月,任上海贝尔有 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总工程师;2002年4月至2013年3月,任上海奉天电子有限公司执行 ...
187家上市公司预告半年报业绩 A股盈利增速由负转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呈现企稳向好势头
深圳商报· 2025-07-11 01:19
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7月10日已有18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 其中139家预增占比74 33% 41家预减占比21 93% 7家不确定占比3 74% [1] 高增长个股行业分布及表现 - 高增长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力 半导体 风电设备 医药 农林牧渔等景气度持续向好的领域 [2] - 142家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其中67家增长100%以上 20家增长300%以上 11家增长500%以上 7家增长1000%以上 5家增长2000%以上 [2] - 华银电力以4423%增幅上限成为"预增王" 先达科技2835%位居第二 天保基建2329%位居第三 [2] - 深深房A 北方稀土 翰宇药业 牧原股份 圣农发展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上限介于2034 17%至830 88%之间 [2] 高净利润公司表现 - 38家公司半年报最高净利润超5亿元 21家超10亿元 12家超20亿元 5家超30亿元 3家超60亿元 [3] - 工业富联暂居榜首 预计半年报净利润上限121 58亿元 牧原股份107亿元位居第二 立讯精密67 45亿元位居第三 [3] - 上海医药 新和成 华友钴业 海大集团 云铝股份等公司预计半年报净利润上限均超28亿元 [3] 业绩增长原因分析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 80亿元至2 20亿元 同比增长3600 70%至4423 07% 主要因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4] - 立讯精密通过深化垂直整合战略强化技术护城河 依托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多元业务生态 [4] A股整体盈利趋势 - 2024年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 94% 2025年一季度同比上涨3 63% 增速较2024年全年回升6 57个百分点 [5] - 电子 通信等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大消费产业链中汽车 家电等行业龙头公司需求回升 [5]
股份代持悬案未了、又陷收购争议,立讯精密赴港IPO埋阴影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21:13
公司发展历程 - 王来春从富士康流水线女工起步,1999年与哥哥王来胜收购香港立讯公司,2004年创立立讯精密,初期依赖富士康订单(50%收入占比)[7][9] - 2010年A股上市后市值达2500亿人民币,2025年计划赴港上市,成为"果链三巨头"中最后一家赴港企业[4][5] - 通过关键并购实现业务升级:2011年5.8亿收购昆山联滔切入苹果供应链,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获得AirPods订单,2020年33亿收购纬创资通iPhone代工业务[11] 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2688亿元(+16%),净利润133.66亿元(+22%),消费电子占比超80%(2241亿元)[5][13] - 客户集中度极高:苹果贡献1901亿元(70.74%),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78.5%,第二大客户仅占2.28%[13][14] - 海外收入占比87.6%(2355亿元),内销仅12.4%(333亿元),易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14] 战略转型与挑战 - 汽车电子布局:2022年与奇瑞战略合作,2024年41亿收购德国莱尼集团,汽车业务收入占比从3.99%提升至5.12%[15][17] - 转型代价:资产负债率从56.61%升至62.16%,新业务规模尚小(汽车收入137.6亿元)难以替代苹果[16][17] - "果链魔咒"风险:2021年欧菲光被踢出供应链导致市值暴跌的前车之鉴[12] 公司治理争议 - 百亿股权代持纠纷:吴政卫指控2007年口头约定代持股份,立讯否认但收购其关联公司博硕科技引发质疑[18] - 2025年收购安徽信光(亏损4052万元)引发关联交易质疑,标的公司实控人为王来胜之女王雅媛[19][20] - 光伏资产与核心业务协同性存疑,被市场质疑存在"父救女"动机[19][20]
德赛西威现10笔大宗交易 均为折价成交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8:08
大宗交易数据 - 7月9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10笔成交,合计成交量64.40万股,成交金额6081.31万元,成交价格均为94.43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7.86%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5笔成交中,合计成交金额3276.73万元,净买入3276.73万元 [2] - 单笔最大成交量为10.60万股,成交金额1000.96万元,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方为华泰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营业部 [3]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为102.48元,上涨0.93%,日换手率0.99%,成交额5.60亿元 [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971.30万元,近5日累计上涨2.07%,但资金合计净流出3477.71万元 [2] - 融资余额最新为8.72亿元,近5日减少3610.25万元,降幅3.98% [3] 交易席位分布 - 买方涉及机构专用、中信证券徐州建国西路营业部、中国银河证券南昌红谷滩营业部等 [3][4] - 卖方集中出现华泰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营业部(6笔)和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惠州文昌一路营业部(3笔) [3][4] -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静安区洛川东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北京万柳营业部分别参与1笔交易 [4]
7月8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08 18:11
三木集团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亿元至1.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40.27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7700万元至9500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148-0.2578元/股 [1] - 主营业务为进出口贸易、城市产业发展、经营性物业运营管理和创业投资 [1] - 所属行业为综合–综合Ⅱ–综合Ⅲ [1] 蓝黛科技控制权变更 - 实际控制人筹划转让18%股份,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股票自2025年7月8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主营业务为动力传动业务、触控显示业务 [2] - 所属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 [2] 新锐股份高管减持 - 高级管理人员刘勇拟减持不超过75万股,占总股本0.2971% [2]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至10月29日 [2] - 主营业务为硬质合金及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 [4] 必易微股东减持 - 股东方广二期拟减持不超过139.68万股(占总股本2%),苑成军拟减持不超过69.84万股(占总股本1%) [4]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10月28日 [4]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销售 [5] - 所属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 [6] 长芯博创股东减持 - 股东朱伟及配偶王晓虹拟减持不超过860万股,占总股本2.95% [6]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10月28日 [6] - 主营业务为光通信领域集成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 - 所属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8] 天赐材料H股上市计划 - 计划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9] - 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0]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0] 三湘印象控制权变更终止 - 控股股东收到终止《股权转让协议》的通知 [10] - 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及文化旅游演艺类业务 [11] - 所属行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 [12] 中核科技终止资产重组 - 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12] - 主营业务为工业用阀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3]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 [14] 杭叉集团子公司收购 - 子公司杭叉智能拟增资收购国自机器人99.23%股权 [14] - 交易完成后杭叉集团持股比例由81%降至44.28% [14] - 主营业务为工业车辆及相关产品的全产业链运营 [15]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 [16] 富瀚微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杰智控股拟减持不超过690.21万股,占总股本3% [16]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10月28日 [16] - 主营业务为视觉芯片的设计开发及销售 [16] - 所属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7] 澳华内镜股东减持 - 股东君联欣康和高燊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58.18万股,占总股本1.92% [17]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至10月13日 [17] - 主营业务为电子内窥镜设备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8]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18] 星源材质H股上市申请 - 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及上市申请 [18]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及销售 [18]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9] 西山科技控股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拟增持500万至1000万元公司股份 [19] - 主营业务为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20]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21] 新希望生猪销售数据 - 6月销售生猪133万头,同比增长3.38% [21] - 销售收入18.71亿元,同比下降19.14% [21] - 商品猪销售均价14.18元/公斤,同比下降21.53% [21] - 主营业务为饲料、生猪养殖与屠宰 [22] - 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养殖业–生猪养殖 [23] 中航沈飞高管变动 - 聘任王克喜为副总经理 [23] - 主营业务为航空产品制造 [24] - 所属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25] ST舜天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 申请撤销公司股票其他风险警示 [25] - 主营业务为服装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等 [25] - 所属行业为商贸零售–贸易Ⅱ–贸易Ⅲ [26] ST特信撤销风险警示 - 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特发信息" [27] - 主营业务为光通信产业及相关业务 [27] - 所属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 [28] ST中利撤销风险警示 - 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中利集团" [28] - 主营业务为特种电缆和新能源光伏组件 [28]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 [28] 联合化学增资 - 拟1.2亿元增资卓光芮科技,持股19.35% [28] - 主营业务为偶氮类有机颜料、挤水基墨的研发与生产 [29]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涂料油墨 [30] 壹连科技设立合伙企业 - 拟出资2000万元设立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占比9.09% [30] - 基金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 [30] - 主营业务为电连接组件研发与销售 [30] - 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 [31] *ST观典风险警示 - 因财务指标虚假记载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31] - 主营业务为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无人飞行系统等 [31] - 所属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32]
二季度利润暴跌56%!三星:怪美限制对华出口
观察者网· 2025-07-08 10:00
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减少55 94%至4 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9 9亿元) [1][3] - 销售额同比微降0 09%至74万亿韩元 环比下降6 49% [3] - 营业利润环比下滑31 24% 低于市场预期的6 0069万亿韩元23 4% [3] - 单季营业利润为2023年第四季度(2 8247万亿韩元)以来最低值 [3] 业务部门表现 - 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利润环比下降 主要受芯片库存价值调整及美国对中国AI芯片限制影响 [3] - 券商预测DS部门营业利润超1万亿韩元 移动体验(MX)和网络部门超2万亿韩元 [4] - 显示器部门营业利润预计6000亿至7000亿韩元 电视家电部门4000亿至5000亿韩元 [4] - 汽车电子部门营业利润预计3000亿至4000亿韩元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高带宽内存(HBM)产品正在进行客户评估并持续发货 [3] 行业展望 - 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在第二季度触底后 下半年存储业务将带动复苏 [4] - 存储芯片价格上涨预期增强 移动和显示器业务将进入旺季 [4]
瑞声科技(2018.HK):携手初光 构建“感知-处理-输出”闭环生态
格隆汇· 2025-07-08 03:14
收购交易概述 - 瑞声科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人民币2.88亿元收购初光汽车53.74%股权,交易完成后初光汽车成为瑞声科技间接非全资子公司 [1] - 创始人团队将继续负责企业运营管理,双方于6月10日举行战略合作暨控股收购签约仪式 [1] - 初光汽车成立于2016年,主营前装汽车电子零部件设计、生产和销售,拥有30多项专利及多项资质认证 [1] 初光汽车业务概况 - 主营产品包括车载模拟麦克风、数字麦克风、RNC传感器、USB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及车内氛围灯 [1] - 车载数字麦克风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5%,全球市场占有率26%以上 [2] - 已与国内主流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头部汽车厂及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建立广泛合作 [2] 战略协同与生态构建 - 收购将深度融合双方技术优势与产业资源,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化产业升级 [2] - 瑞声科技将构建"感知-处理-输出"完整闭环生态,强化声学系统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 [3] - 在消费电子领域整合初光电子元器件模组技术,提升精密制造与集成能力 [3] - 在车载领域打通从声音感知、信号处理到声场播放的全技术链条 [3] 市场前景与商业化 - 瑞声科技将依托全球化资源网络加速初光汽车技术商业化进程,推进全球市场开拓 [3] - 未来合作将围绕智能汽车产业前沿趋势,持续优化车载感知技术解决方案 [3] - 双方协同效应将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领先的车载声学产品与服务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311.46亿元、349.50亿元、392.02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1亿元、29.43亿元、34.86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倍、15倍、12倍 [4]
华阳集团连跌6天,东吴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07 23:35
资料显示,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董事长为马震亚,总经理为李素明。目前,东吴 基金共有2名股东,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0%、海澜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0%。 来源:金融界 东吴移动互联混合A基金经理为刘元海。 简历显示,刘元海先生:中国国籍,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具备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曾任职东吴基金管 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200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担任 东吴新产业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深证1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东吴内需增长混 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东吴行业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6年2月再次加入东吴基金管理 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总部总经理、基金经理。2017年2月9日至2020年1月9日担任东吴优信稳健债券 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月18日至2021年3月1日担任东吴新经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 理,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担任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4月27 日至今担任东吴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4月29 ...
豪恩汽电: 北京市通商(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预留股票期权、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以及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达成暨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7 19:18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批准与授权 - 2024年7月11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3] - 同日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并核实激励对象名单 [3] - 2024年7月29日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并授权董事会办理授予、行权及注销事宜 [3] 首次股票期权授予情况 - 2024年8月2日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确定以53.99元/份行权价向200名激励对象授予358.10万份股票期权 [3] - 监事会第七次会议确认激励对象资格合法有效 [3] - 2024年8月17日完成首次授予登记 [3] 预留股票期权授予安排 - 2025年7月7日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以53.49元/份行权价向33名核心骨干(含外籍员工)授予41.90万份预留期权 [4][6] - 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确认预留授予条件已满足 [5] 行权价格调整 - 因2024年度利润分配派发4600万元现金红利,2025年6月5日除权除息后行权价由53.99元/份调整为53.49元/份 [9][10] - 调整依据为激励计划第九章第二节关于派息情形的规定 [9] 股票期权注销事项 - 因12名激励对象离职,2025年4月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注销24.3万份未行权期权 [5] - 因9名激励对象离职及首个行权期业绩未达标,2025年7月注销16.5万份离职人员期权及179名激励对象31.73万份未达标期权 [5][11] - 首个行权期考核目标为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不低于18%,实际未达成 [11]
豪恩汽电: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7 19: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3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39.7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1,494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全部存放于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使用及闲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募集资金已使用65,525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83,650.92万元的78.3% [2]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6,181.80万元追加投入"汽车智能驾驶感知产品生产项目" [2] - 因项目建设周期导致部分募集资金暂时闲置 [2] 现金管理计划 - 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可循环滚动使用 [4][5] - 投资品种限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产品(如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期限不超过12个月 [4] - 收益将按监管要求管理使用,到期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5] 实施与监管 - 董事会授权经营管理团队具体操作,包括选择发行主体、签署协议等 [5] - 公司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遵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规定 [5]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人认为该事项已履行必要法律程序,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 [7] - 现金管理不影响募投项目实施,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