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向海图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2 19:02
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海南正以"向海洋要生产力"的魄力,开辟"以场带产深海智造"新赛道。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海南瞄 准深海油气矿产、深海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超16%,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34.1%;2025年第一季 度,海洋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1.7%。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通过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 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海南方案。 自然资源禀赋 "以场带产深海智造"发展海洋产业 浩瀚而神秘的深远海是有待于人类深度开发的领域,然而,要发展深远海产业却并非易事:深海装备制造技术门槛高、产业链长,需以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为依托。当前,我国深海资源开发、海洋安全等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问题。海南作为南海资源开发前沿,肩负着服务国家深海工程的重任。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具有可为海洋仪器装备提供定点、长期、连续海上试验测试的独特优势,是促进海洋技术原始创新和应用(如海洋仪器设 备和装备研发)、完善海洋观测监测网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海洋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基于海洋生态观测监测体系的海洋综 ...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广西主场活动在玉林举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1 14:15
活动现场 签约仪式 6月6日,在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引导广西壮族自治区上下特别是内陆地区提升向海意识、鼓足向海干劲,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广西主场活动在玉林市举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晓钦出席活动,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瑾瑜,玉林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惠强分别致辞,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石红艳作向海产业招商推介。北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继昭、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副市 长廖云、钦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廷智等领导出席活动。 当天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玉林市人民政府主办,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海洋研究院共同承办。活动聚焦"陆海统筹、向海图强"主 题,旨在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山海统筹、陆海联动、江海 贯通,为广西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强区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谢瑾瑜指出,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
共绘人海和谐同心圆——2025 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掠影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1 09:14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所,也是蕴藏无尽奥秘与资源的蓝色宝库。健康的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基石,保护海洋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6月8日,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如约而至。从繁忙的港口到静谧的滩涂,从喧嚣的 都市到偏远的渔村,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将目光投向海洋,重新审视自己与深邃浩瀚海洋的关系。一场场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同散落在祖国海岸上的星火,点亮我们守护蔚蓝家园的共同梦想。 宣传加力,营造海洋保护氛围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自然资源部联合摄制的系列节目《向海而行》于6月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该 节目围绕五大主题,全景式展现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深海极地科技突破、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生态保 护修复及海洋合作开放共赢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6月8日,第三届新时代海洋文学学术会议在海南大学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海洋文学年度榜,43部海洋 文学著作和研究作品荣登榜单;海洋文学作品《岛屿的肖像》《岛》《装满一本海》在会议现场举行首 发式。 6月7日,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 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开幕 ...
坚持创新引领实体为本服务赋能全力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广州日报· 2025-06-11 06:14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广州将加快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构建以珠江为纽带的海洋创新发展带[2] - 计划高水平打造临港经济区,深化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形成点上开发、适度集聚、优近拓远的发展格局[2] - 对标先进城市和地区,深入挖掘发展潜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塑造海洋经济新动能新优势[3] 海洋产业布局 - 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巩固远洋运输、航运交易、海洋旅游等产业优势[2] - 大力发展法律服务、金融服务、船舶认证检测等专业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 - 聚焦港、船、能、药、游等赛道,推动船舶和海洋工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邮轮游艇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3] 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 - 建好用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 - 高水平建设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广东)、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深耕深海极地、水下无人系统等关键领域[3] - 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深海空天融合发展[3]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 - 全面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持中船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 - 推动船舶制造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制造基地[2] - 完善本地配套,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加强强链补链延链靶向招商和企业培育[2][3] 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 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开展海洋能、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 - 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发展[2]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9%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3
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自然资源部在海南海口市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显 示,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 指数是对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设定为100, 2024年指数为125.2,比上年增长2.3%。重点监测行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6%。其中,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海洋 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数智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28.2%,海水淡化工程 规模比上年增长超10%。海运进出口总额、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船舶出口金额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 高。其中,我国船舶出口金额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以修正总吨计我国出口海船占全球海船完 工量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22.1万亿元,其 中与沿海国家贸易额19.0万 ...
新、深、亲——速览我国海洋经济三大新看点
新华社· 2025-06-08 21:02
新兴海洋产业多维创新发展、深海科技不断取得突破、亲水亲海的海洋旅游欣欣向荣。6月8日是世界海 洋日。在这样一个节点观察我国海洋经济,三大新看点引人注目。 新:海洋新兴产业多维向好 比如,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BG136启动临床二期试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大集团等突 破性地构建了深海原核微生物基因数据集,并鉴定出7564个物种水平的代表性基因组,其中89.4%为尚 未报道的新物种;我国重要药源经济鱼类三斑海马的参考染色体图谱成功组装。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持续 推进,基于海藻基的全生物海带自化干地膜成功研发,3D打印细胞培育鱼肉研究取得新进展。 深:深海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同样在8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宣布启动。 深海试验场海上固定试验区位于甘泉海台西北部,距三亚东南约200公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水深约 1300至1500米,具备典型深海水文环境特征,综合浮标、实时潜标、坐底观测平台等背景场观测设备已 成功部署。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聚焦提升"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构建深海装备"技术研 发、测试试验、成果转化、产品孵化、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随着3个月业务化试运行圆 ...
海洋工程装备等多个产业被“点名”!广东将加强海洋数据共享写进法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44
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核心内容 - 广东省正式公布《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施行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2002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4.1%,连续30年全国第一 [1] - 条例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合作、服务保障五大方向 [1]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明确支持海洋电子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上风电、海洋能等新兴产业 [2] - 鼓励突破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海洋油气探采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等关键技术 [2] - 推动海洋生物基因、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疫苗和创新药物研发 [2] 产业支撑机制创新 - 要求政务部门加强海洋数据汇聚共享,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动 [3] - 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探索风电、养殖、海底管线分层用海模式 [3] - 广东省发改委将制定配套政策文件,编制"十五五"规划并修编沿海经济带规划 [3] 资源保障措施 - 自然资源厅将出台市级海岸带规划,深化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等试点 [4] - 强化对海洋牧场、能源、港口等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林服务支撑 [4] - 推进海洋牧场"标准海"供应和高效用海试点 [4]
破题2万亿蓝海:广东立法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10:57
2025年5月2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广东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上新广 东"建设的关键一步,这部地方性法规旨在以法治力量破解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瓶颈。《条例》有哪些亮 点?作为海洋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将如何通过立法"向海洋要动能"?6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 发布会对《条例》进行解读。 立法背景 诸多问题亟需制度性突破 广东为何要就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立法?近年来,中央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 大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 求"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据了解,《条例》的制定,是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一步,也 是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有力行动。 虽然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但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其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 题。"尽管我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突破2万亿元,但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 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短板,制约了高质量发展 ...
福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牢固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海域辽阔、资源丰富的福建向海洋要食物,扎实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与近海传统养殖渔排不同,"福鲍1号"挺进深远海。这里海水交换量更大、水温更稳定,鲍鱼的品质、 重量和成活率大幅提高。近年来,连江县持续推动海上养殖业转型升级,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传统养殖 渔排升级改造任务,近岸优良水质比例达92.5%。 截至去年底,福建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5300多口,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23个,深远海养殖规模居全国前 列,大黄鱼、鲍鱼、牡蛎、海带等养殖产量十分可观。 福州连江县,"福鲍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上,轻摁按钮,养殖箱"乘电梯"浮出水面,箱内的绿盘鲍等待 下一步投喂。平台配备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渔民在岸上就能实时了解海上养殖情况。 厦门海沧区,生物医药港内,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原料反应、除杂等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飞速运转,把虾 皮蟹壳"变"成高纯度硫酸氨基葡萄糖,可用于防治骨关节炎,年产值超4亿元。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 建考察时指出:"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深入贯彻总书记重 ...
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5-12 06:02
海洋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催生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助力海洋旅游市场供需 两旺。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 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海洋 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 海洋食物、水资源供给基础进一步夯实。"蓝色粮仓"建设持续推进,一季度,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4.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海水养殖稳产保供作用持续显现。自主研发的万吨级南极磷 虾船"福远渔9199"号从福建起航前往南极开展作业。南极秦岭站海水淡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海水加 热、海水预处理以及产水净化系统等整体工程完成超80%,进一步保障生活和科研用水。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国家 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介绍,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石绥祥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挑战,海洋对外贸易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