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添加剂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行业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业绩综述
东莞证券· 2025-05-09 15: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中信基础化工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提升,但行业整体供需格局和景气度有待改善,氟化工、合成树脂等板块表现良好 [4][5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重仓基础化工行业比例下降,处于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行业估值处于低位 [4][52] - 建议关注国产替代逻辑品种和供需格局良好的涨价品种,如润滑油添加剂、制冷剂、三氯蔗糖领域 [4][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整体 - 20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营业总收入6059.33亿元,同比增长6.49%,环比下降5.44%;归母净利润369.12亿元,同比增长5.18%,环比增长351.74% [4][11][13] - 2024 - 2025Q1化工品价格指数均值同环比下跌,行业供需格局差,产品价格疲软 [11] - 2025Q1毛利率17.55%,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84个百分点;净利率6.32%,同比下滑0.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5.09个百分点 [4][1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建工程4116.79亿元,同比 - 8.61%,环比 - 5.03%;固定资产15388.74亿元,同比 + 15.14%,环比 + 2.44%,新建产能逐步转固,后续供给趋于理性 [21] 各子板块 收入端 - 2024年改性塑料、轮胎等板块营收同比增速靠前,碳纤维、钾肥等靠后 [26] - 2025Q1改性塑料、合成树脂等板块营收同比增速靠前,纯碱、碳纤维等靠后,合成树脂、复合肥收入同环比均增长 [27][28] 利润端 - 2024年橡胶制品、印染化学品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靠前,碳纤维、膜材料等靠后 [32] - 2025Q1氟化工、氯碱等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靠前,碳纤维、粘胶等靠后,氟化工同环比大幅增长 [33][34] 盈利能力 - 2025Q1氟化工、合成树脂等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幅度排名靠前,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36][37][38] 公募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重仓基础化工行业比例为2.45%,较2024年四季度末下降0.19个百分点,处于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4][40] - 持股总市值排名前十个股依次是万华化学、赛轮轮胎等,CR10重仓持股集中度降低 [43] 估值 - 截至2025年5月8日,板块PB为1.97倍,处于近十年13.89%的分位点水平;PE(TTM)为35.88倍,处于近十年62.04%的分位点 [47] 投资建议 - 关注国产替代逻辑品种和供需格局良好的涨价品种,如润滑油添加剂(瑞丰新材、利安隆)、制冷剂(三美股份、巨化股份)、三氯蔗糖(金禾实业)领域 [4][55]
瑞丰新材(300910):业绩符合预期,量价维持景气,规模优势持续显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7 16: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出口需求旺盛盈利能力维持高位,规模优势显现且加快海外布局,维持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5月6日收盘价61.60元,一年内最高/最低68.17/35.00元,市净率5.1,息率2.11,流通A股市值125.83亿元 [2]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12.17元,资产负债率20.39%,总股本2.92亿股,流通A股2.04亿股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年|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157|849|4,362|5,173|6,254| |同比增长率(%)|12.1|18.9|38.2|18.6|20.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22|195|890|1,094|1,319| |同比增长率(%)|19.1|27.6|23.2|22.9|20.5| |每股收益(元/股)|2.52|0.67|3.05|3.75|4.52| |毛利率(%)|35.8|35.4|34.6|34.6|34.6| |ROE(%)|21.6|5.5|21.0|20.5|19.8| |市盈率|25|/|20|16|14|[5] 投资要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8.49亿元(YoY +18.91%,QoQ -0.92%),归母净利润1.95亿元(YoY +27.59%,QoQ -12.35%),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YoY +25.11%,QoQ -11.14%),业绩符合预期 [6] - 25Q1出口需求旺盛,河南润滑油添加剂出口量约2.75万吨,占国内42.9%,同比增27.9%,环比降2.1%,原料成本低,Q1毛利率35.41%,环比升0.28pct,同比降0.09pct,费用整体维持低位,25Q1净利率23.14%,环比降2.74pct,同比升1.64pct [5][6] - 在建工程2.63亿元,环比增0.47亿元,固定资产8.59亿元,环比增0.01亿元,润滑油添加剂单剂设计产能31.5万吨,在建产能43.5万吨,部分产品通过台架测试并获OEM认证 [6] - 与法拉比计划在沙特建工厂,有望打造全球竞争力生产基地,加快核心客户准入突破,发展成全球第五家综合型厂商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816|3,157|4,362|5,173|6,254| |营业成本|1,830|2,026|2,852|3,381|4,087| |税金及附加|19|19|26|31|38| |主营业务利润|967|1,112|1,484|1,761|2,129| |销售费用|67|55|100|119|144| |管理费用|150|152|209|233|281| |研发费用|118|145|196|176|213| |财务费用|-27|-18|-9|-21|-34| |经营性利润|659|778|988|1,254|1,525| |信用减值损失|-4|-20|0|0|0| |资产减值损失|0|0|0|0|0| |投资收益及其他|21|71|43|12|0| |营业利润|701|836|1,028|1,264|1,523| |营业外净收入|-1|-7|0|0|0| |利润总额|699|829|1,028|1,264|1,523| |所得税|90|105|136|167|201| |净利润|609|724|892|1,097|1,322| |少数股东损益|3|2|2|2|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6|722|890|1,094|1,319|[11]
新形势下自主可控不容忽视,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4-28 16:2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润滑油添加剂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6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82 1亿美元,2024至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 9% [1][2] - 全球润滑油添加剂约70%应用于机动车领域,金属加工液与工业发动机润滑油使用量大致相当 [1][2] - 中国2021年润滑油添加剂表观需求量为95 01万吨,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 99% [1][2] 需求端分析 - 交通用润滑油添加剂需求短中期有望维持相对平稳,因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快增且汽车消费政策刺激整体销量稳定 [2] - 工业用润滑油添加剂需求将稳步提升,受设备更新政策及专项债扩张推动工程机械保有量增长 [2] 供给端格局 - 全球润滑油添加剂供应高度集中,路博润、润英联、雪佛龙奥伦耐和雅富顿四家企业合计占85%市场份额 [3] - 中国2024年进口润滑油添加剂24 32万吨(同比+7 74%),2020-2024年进口量在30万吨上下波动,其中美国占比14%-25% [3] - 贸易摩擦背景下供应链安全受重视,内资企业有望通过国产替代扩大市场份额 [3][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内资企业瑞丰新材(300910)和利安隆(300596),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4]
瑞丰新材(300910):1Q25业绩同比+27.6% 看好公司润滑油添加剂加速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4-22 08:42
财务表现 - 1Q25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49亿元,同比+18.91%,环比-0.92% [1] - 1Q25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27.59%,环比-12.3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25.11%,环比-11.14% [1] - 润滑油添加剂销量提升是业绩增长主因,1Q25行业出口6.33万吨,同比+19.6%,其中河南地区出口2.75万吨,同比+28.3% [1] 行业竞争与国产替代 - 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CR4达85%,国内进口依赖度较高,2024年进口量21.8万吨(美国3.9万吨,新加坡12.5万吨) [2] - 关税反制背景下,产业链安全受重视,公司作为国内龙头有望加速替代进口份额 [2] - 公司已在新加坡、迪拜、比利时设立海外仓储基地,强化国际渠道布局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掌握CI-4、CK-4、SN、SP级别复合剂配方工艺,通过第三方台架测试及OEM认证 [3] - API认证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复合剂技术突破为进入壳牌、美孚等头部供应链奠定基础 [3] - 未来产能扩张与产品结构升级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3] 市场前景与客户拓展 - 行业处于国际供应链重建与进口替代加速期,公司以国际头部客户为背书推进客户准入转型 [2] - 下游覆盖壳牌、美孚、道达尔、中石化、中石油等领先企业,客户质量持续升级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10.4/12.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