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浙富控股:营收利润稳步增长 技术创新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9: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42亿元,同比增长3.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16.80% [1] -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37.11% [2] - 研发投入4.50亿元 [5] - 2024年度现金分红2.58亿元,占净利润比例26.58% [5]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 - 毛利率达44.67%,同比提升7.31个百分点 [2] - 抽水蓄能机组形成年产20台套研发制造体系 [2] - 控股子公司四川华都实现净利润1.20亿元 [3] - 控制棒驱动机构创造1512万步世界运行纪录 [3] - 第四代快堆液态金属核主泵工程样机测试指标符合预期 [3] 危废资源化业务 - 具备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能力 [4] - 再生金属产品涵盖铜、金、银、钯、锡、镍等十余种金属 [4] - 每生产1吨再生铜可减少3.5吨二氧化碳排放 [4] - 通过申联环保集团构建全产业链业务模式 [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378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实用新型专利295项 [5] -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 - 具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5]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含回购)达4.13亿元 [5]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约20亿元 [5] - 累计回购股份5475.63万股,金额1.73亿元 [6] 战略规划 - 坚持"清洁能源装备+危废资源化"双主业发展战略 [1] - 深化抽水蓄能及核电装备市场渗透率 [6] - 加快危废资源化业务产能优化与区域拓展 [6] - 探索核聚变装备等新兴领域 [6]
重庆机电创新驱动再创佳绩,首次中期派息,AIDC柴发需求火爆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6.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2% [1] - 股东应占利润4.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53.8% [1] - 首次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1元人民币 全年分红有望创近年新高 [1]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 - 气体压缩机业务参与国家"成渝氢走廊"项目 与中石化合作建设首个1000公斤级加氢站 [2] - 水力发电设备新增订单超7700万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2] - 清洁能源装备板块营收增长11.3%至37.38亿元人民币 [2] - 该板块盈利达1.53亿元人民币 同比跃升241.1% [2] 高端智能装备业务 - 数控机床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与中铁隧道、国能集团等重点客户深化合作 [3] - 合营企业重庆康明斯柴油发动机供不应求 受益于海外及国内AIDC配电领域强劲需求 [3] 技术创新进展 - 加快Q60发动机和Q50发电用发动机研发 推出甲醇发动机样机 [3] - 协作机器人自动化搬运平台进入工序调试阶段 [5] - 开发新能源车用磨齿机、人形机器人用滚齿机及精密减速机用内齿轮车珩复合机床 [5] 全球化市场拓展 - 工业泵业务获得河北钢铝融合产业隔膜泵二期项目 订单金额超1.27亿元人民币 [4] - 在南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拓展经销商网络 [4] - 电线电缆业务通过多元化商业模式加速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4] 战略发展方向 - 经营范围正式纳入工业机器人与公共服务机器人设计制造维护 [5] - 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战略方针 布局新能源车及人形机器人等创新赛道 [5][6] -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国际市场拓展 应对智能制造和绿色转型趋势 [5][6]
西子洁能:2025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37.58%,核电、海外多能协同格局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94亿元,归母净利润1.48亿元,扣非净利润1.29亿元(同比提升37.58%)[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0.49%),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33%[3] - 装备制造业毛利率较上年增长1.82个百分点至20.42%[3] 业务板块表现 - 清洁能源装备实现营收4.75亿元(同比增长38.65%),新增订单2.81亿元[2] - 余热锅炉业务新增订单7.03亿元,继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2] - 解决方案板块新增订单表现突出,备件及服务业务稳步推进[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总额61.19亿元[2] 核电业务进展 - 累计为全国多座核电站提供186台常规岛压力容器和换热器,以及435台核安全2/3级压力容器和储罐[4] - 2024年核电工程建设投资达1469亿元(历史新高),全国核电机组总数达112台(全球第一)[4] - 设立合资公司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崇贤制造基地核电专用清洁车间一期(6480平方米)将于2025年9月底投入使用[5] - 与清华大学、中广核设计研究院就第四代核电清洁供热、熔盐储能开展合作[4]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48.79%,产品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7] - 在巴基斯坦建造亚洲首台套9H级燃机余热锅炉,白俄罗斯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7] - 与GE、西门子、三菱重工等国际企业保持技术合作[7] 战略定位与发展格局 - 坚持清洁能源装备主业定位,聚焦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储能与核电四大核心赛道[1] - 通过高质量管理和精细化运营改善资金状况与盈利能力[3] - 形成"多能协同、规模化、一体化、智慧化"产业格局,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7]
西子洁能:深耕新能源全链条发展,以ESG实践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8:19
ESG评级与战略成果 - 华证指数ESG评级中获得A评级 彰显公司在环境 社会与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成效 [2] - 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展现"零碳双高 三新四化"战略引领下在治理升级 绿色创新 产业协同 员工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2] -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装备与解决方案的引领者 坚守为人类改善环境的初心与使命 以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2] 治理架构与风险管控 - 形成由股东大会 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构成的"三会一层"架构 成立战略投资与ESG委员会 将ESG指标纳入高管考核 [3] - 依托自主打造的西子卓越管理系统(XOS)实现战略部署与运营管理的高效协同 以战略为引领 技术创新为驱动 精益质量为核心 [3] - 2024年累计披露公告及相关文件142份 建立内控"三道防线" 开展25次常规审计和6次专项审计 全年未发生重大信息泄露或合规事件 [3] - 坚持零容忍反腐败机制 通过商业道德规范明确公平竞争 利益冲突防控等要求 搭建多渠道举报平台保护举报人权益 [3] 绿色转型与环境管理 - 累计参与16座光热电站建设 其中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约12.1万吨 [4] - 打造中国首个航空零碳工厂 荣获欧洲空客可持续发展奖 自主研发的规模化熔盐储能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技术推广目录 [4] - 2024年环保投入达2824万元 实现废气 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危废合规处置率100% 全年零环境违规 [4] - 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与绿电使用 规模化利用厂区屋顶空间 年发电量约900万度 [4] 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 - 建立覆盖设计 制造 检验全流程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并实施250余份体系文件 2024年入选浙江省制造业质量标杆 [6] - 在5G智慧工厂中全面应用AI安全管控 AR远程协作及数字化管理平台 全年提交116项精益改善议案 落地收益达到996万元 [6] - 建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与浙江大学共建联合研究院 2024年自主研发的9H级燃机余热锅炉技术填补亚洲空白 [7] - 高温热化学储能材料及系统项目成功建成国内外首台套工业化应用装置 连续6年获国家首台套认定 [7] 员工发展与安全管理 - 员工满意度达93.5% 荣获智联招聘年度最佳雇主提名奖 完善福利体系 设立爱心救助基金 开展春风行动送温暖等关怀活动 [8] - 通过ISO45001认证 全年开展246次隐患排查和83次应急演练 整改率达100% 荣获全国职工安全文化建设优秀案例一等奖 [8] - 推行新人90天融入计划 海外业务英语培训班等项目 全年开展912场培训 人均受训34.45小时 创新Z字形职业发展通道 [8] 社会责任与产业协同 - 依托西子春耕社平台支持青年成长与产业协作 带动园区26家企业实现资源共享 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 [9] - 董事长王水福荣获浙江省绿叶奖 持续开展劳模进校园 西子科学院等教育与社区帮扶活动 [9] - 荣登2024全球浙商ESG经典100榜单 展现了有温度 有责任的企业形象 [9] 战略规划与未来展望 - 将继续以绿色低碳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深耕熔盐储能 光热发电 火电灵活性改造等核心领域 加快全球化布局 [10] - 以更高标准推进治理 更实举措关爱员工 更大力度回馈社会 用绿色为底色 智能为笔触书写企业发展新篇章 [10]
西子洁能:从零碳工厂到光热电站,以创新与责任引领ESG新实践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6:3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参股协同模式布局新能源生态 重点发展钙钛矿光伏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1] - 公司从传统能源装备制造商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构建从能源生产到高效利用的全链条能力[1][8] - 新能源生态布局涵盖发电端高效化 能源转换高效化和系统集成智能化三大环节[7] 钙钛矿光伏技术 - 参股公司众能光电交付杭州首条100MW全自动钙钛矿光伏组件产线 实现规模化生产[2] - 钙钛矿技术具有高效率 低成本和柔性化优势 可覆盖柔性与刚性组件及特种光伏组件[2] - 众能光电业务涵盖高效晶硅光伏和OPV光伏关键工艺设备研发 强化光伏产业链上游话语权[3] - 公司规划向GW级钙钛矿产能进军 与现有清洁能源装备工程化能力形成深度协同[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 - 通过全资子公司增资持有臻泰能源7.5%股权 切入SOFC赛道[4] - SOFC发电效率达60%以上 具有燃料适应性广和全固态结构优势[4] - SOFC在数据中心领域市场规模预计达790亿美元 与公司零碳园区战略高度契合[5] - 公司高温设备制造技术为SOFC产业化提供支撑 包括材料工艺和精密制造技术[5] 技术协同效应 - 钙钛矿光伏与光热发电形成光伏+光热立体布局 覆盖分布式到集中式电力供应[7] - SOFC与熔盐储能 余热锅炉协同解决能源供需匹配问题[7] - 公司在钢铁 建材等行业传统业务与SOFC工业余热回收应用形成业务协同[6] - 通过零碳园区实践构建储能+多能互补能源系统 实现多能输入与高效转换[4] 产业化进展 - 众能光电钙钛矿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兼顾多元化产品研发能力[2] - 公司具备设备研发 产线交付和系统集成全链条能力[7] - 绍兴绿电熔盐储能项目实践零碳园区能源系统解决方案[4]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 创同期历史新高
央视新闻· 2025-08-05 10:03
在外贸出口方面,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0亿美元,同比增长7.1%。从贸易伙 伴看,机械工业对主要经济体出口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罗俊杰: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 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提升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 增长。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在 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记者:朱江、罗宏进 记者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创 新活力加快释放,新动能新优势继续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在新兴产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继续增强。上半年,新能源装备、节能环 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明显高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 在绿色转型方面,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创同期历史新高。清洁能源装备高速发 展,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上半年,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占发电机组产量的比重超过一半; 新增发电装机中,风电 ...
厚普股份:公司是清洁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7:43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清洁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1] 生产基地布局 - 五大生产基地分布在成渝地区 [1] - 在西藏设有办事处 [1]
德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和技术策源中心 高端装备科技城“追新”
四川日报· 2025-08-02 08:5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德阳以光伏发电形式点燃世界运动会首粒火种,体现"追新"发展基调,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和技术策源中心 [1]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2] - 东方汽轮机、东方风电等企业近年研发出国产燃机"争气机"G50、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等"国之重器" [2] 核心技术攻关成果 - 德阳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552项,其中72项达国际一流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稳居全省前三 [2] - 德阳拥有国省级创新平台296个,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先进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培育创新主体 [3] - 近期成果包括"德阳造"筒形阀纯机械液压过速保护系统投运、全球最大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下线等 [3][4] 未来产业技术布局 - 德阳重点突破氢能PEM膜电极、第四代核电汽轮机、全钒液流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 [4] - 布局领域包括智能农机、先进核能、新型储能、重载机器人及快速充电技术 [4] 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 东方汽轮机联合近300家单位完成G50重型燃气轮机研发,实现全部高温部件100%自主制造 [5] - 德阳大学科技园已达成合作意向140余项,签约项目20个,落地运营项目10个 [6] - 与70余家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盟,今年转化重大科技成果9项,新增产值超40亿元 [6]
双良节能10.05%涨停,总市值114.86亿元
金融界· 2025-08-01 10:32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1日盘中涨停10.05% 报6.13元/股 成交额2.87亿元 换手率2.63% 总市值114.86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利港镇 专注于提供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解决方案[1] - 核心业务包括多晶硅核心装备 单晶硅材料 电池组件光伏产业链的生产和销售[1] - 涉及地热 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研发 致力于数字化智造和服务型智造推动清洁能源革命[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0.75万 人均流通股1.74万股[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79亿元 同比减少51.06%[2] - 归属净利润亏损1.61亿元 但同比增长45.27%[2]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GDP超1.5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7 18:38
成都都市圈经济表现 -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GDP达15171.78亿元,其中成都占比79.8%达12108.2亿元,德阳1588.0亿元,眉山945.48亿元,资阳530.1亿元 [1] - 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8654.2亿元占GDP比重71.5%,显示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2] - 德阳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1799.0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90.3亿元增长6.9% [2] 重点产业链发展 - 都市圈9条产业链产值超万亿元,成都主导新型显示、轨道交通等6条产业链,德眉资主导清洁能源装备等3条产业链 [1] -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2.2%,智能手表119.2%,锂离子电池45.8% [1] - 德阳燃气轮机产量增长101.6%,发电设备增长51.3% [1] - 眉山太阳能电池增长179.8%,液晶显示屏15.5%,液晶显示模组24.5% [1] - 资阳铁路机车增长130.8%,锂离子电池31.9%,中成药71.5% [1] 消费与服务业发展 - 成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2.3亿元,正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2] - 成都重点发展文创产业、演艺经济、赛事经济等服务消费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