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

搜索文档
科创企业插上“金翅膀”(财经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5-19 05:42
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 - 深圳市功夫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AI视觉系统和云计算指挥系统,其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能够完成柔性物料生产、数据收集与质量检验等复杂任务 [1] - 公司签署了年产1000台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制造基地项目,但因资金短缺导致生产无法启动 [1] - 邮储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后,公司研发的移动作业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1] - 邮储银行为粤港澳大湾区近60家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 [2] 科技金融支持科创企业 - 中国农业银行创新科创企业专属信贷评价体系,为广州市丰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100万元贷款支持 [3] - 丰海科技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显示设备产品供不应求 [3] - 科技金融有效缓解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3]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融资数据 - 2024年末广东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4] - 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7.0% [4]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1932亿元,同比增长23.4% [4]
沃尔核材(002130) - 2025年5月15日及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21:06
分组1:业务调整 - 公司将原热缩材料行业和电线行业调整为电子通信行业,原电力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调整为新能源电力行业,以体现终端应用场景融合发展和战略聚焦 [2] - 公司将电子产品调整为电子材料,电线产品调整为通信线缆,原新能源产品拆分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及风电产品,以准确反映产品属性 [3] 分组2:业绩增长 - 公司在2024年度和2025年一季度加大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电子材料等产品营业收入增长,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等举措提升盈利能力,取得较好经营业绩 [4] 分组3:高速通信线业务 - 高速通信线订单需求持续增长,部分关键设备已到货,后续还有多台设备将到货,通信线缆业务板块产能利用率较高,公司将结合行业趋势等合理调节资源组织生产 [4] - 224G高速通信线产品良率稳定,能满足客户需求,该产品进入门槛高,公司凭借技术实力和交付能力与头部客户保持合作,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4] 分组4:乐庭智联业务 - 乐庭智联汽车线品类齐全,车载通信线增长快且在批量交付 [5] - 公司根据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已开展下一代产品技术预研工作 [5] 分组5:发行H股与投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上市,有助于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 [5] - 公司目前围绕现有主业投资建设解决厂房和产能瓶颈问题,未来是否有并购计划需综合多因素考虑 [5]
从海外科创债发展历程经验看我国科创债市场建设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科创债市场、高科技产业 - **公司**:苹果公司、微软、英特尔、特纳广播公司、美国世界通信公司、麦克考通信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外科创债市场发展情况 - **美国**:发展受益于政府引导基金(SBIC)和高收益债券市场兴起,为电子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20世纪50 - 60年代政府实施工业发展债券政策,1958年设立SBIC项目,70年代高收益债券发行热潮,80年代新兴产业公司发行高收益债券,90年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证监会出台144A规则,2000年后生物医药技术发展,金融危机后低利率环境下科创发债量上升[1][4][5] - **日本**:20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后公司债发行活跃,但受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和数量、广场协议影响,资金流入股票和房地产形成泡沫,科创债市场发展受限;1996年公司债发行市场完全自由化使科创债发行阶段性上升,后因地产危机、投资者避险情绪等因素,科创债市场低迷[1][6][7] - **欧洲**:起步较晚,随着欧盟货币统一和资本流动障碍清除,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推动,科创债发行日渐活跃;2020年疫情后欧洲央行购债计划支持了科创产业[1][8][9] 中国科创债市场发展情况 - 高科技产业发展起步晚,但近年来通过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引入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正式实施并推广试点后的科创板块,设立专门的科创公司债与科创票据品种,正在持续创新与升级市场结构;当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有望在体量上加速扩容,并在结构上向成熟海外市场并轨[1][9] 不同国家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差异 - 美国、日本、欧洲没有单独设置针对科创新型公司的板块,通过相关产业政策和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发展;中国单独设立具有明确规范要求的科创板块,包括公司证券与票据,未来可能统一称为“创新证券”[3][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为分析海外科创债市场建设经验,根据彭博行业分类,将海外发债主体所属行业匹配上交所规定的申报科创债上市发行人应属行业,将对应匹配行业的海外发债主体所发行的债券定义为科技创新债券,形成分析样本[2] - 美国杠杆收购驱动的高收益融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高收益市场中的科创类企业多为电子通信、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初创公司[4] - 日本在70年代石油危机冲击后开始转型升级,加大对信息电子产业支持力度,80年代末广场协议后新兴产业涌现,但因研发投入大等问题转向发债融资[6] - 欧洲2000年通过十年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发展,2010年公布“2020战略”重点发展智能经济和绿色经济,2015年成立欧洲中小企业私募债联合委员会为初创期高科技型企业提供简易融资渠道[8][9]
推进国际化战略 沃尔核材拟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5-14 00:09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沃尔核材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2] - 中国香港近年推出优化上市规则、简化审批流程及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提升港股市场吸引力 [2] 公司业务及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电子通信和新能源电力行业,分为电子材料、通信线缆、电力、新能源汽车及风力发电五类业务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9.27亿元(同比增长21.03%),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21.00%)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59亿元(同比增长26.60%),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35.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9.48%) [3] 通信线缆业务发展 - 通信线缆业务由子公司乐庭智联运营,产品包括高速通信线、汽车线、工业线等,受益于AI发展业绩快速提升 [3] - 2024年乐庭智联凭借224G高速通信线技术领先优势推动行业技术迭代,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3] - 英伟达已在多个项目采用乐庭智联产品方案 [3] - 2025年一季度通信线缆业务收入增速较快,主要受益于数据通信等下游行业需求增长 [3] 高速通信线业务前景 - AI算力需求增长带动公司高速通信线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持续提升 [4] - 公司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已实现稳定量产并批量交付,良率稳定且满足客户需求 [4]
沃尔核材赴港上市 下半年或迎“A+H”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0:01
公司动态 - 沃尔核材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赛力斯、兆威机电、东鹏饮料等多家A股公司近期宣布拟赴港上市 [1][6] - 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相继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6] 财务表现 - 沃尔核材2024年度营业收入69.3亿元,同比上升21.0%,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比上升21.0% [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上升26.6%,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上升35.9% [3] - 电力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4.37%,新能源汽车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3.06%,风力发电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96% [3] - 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90个百分点 [3] 股东变动 - 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公司高管减持0.94%,一般股东减持2% [4] - 最大个人股东周和平持股比例从2007年55.7%降至2024年11.08% [4] 行业趋势 - 自2024年四季度起,大量A股上市公司开始寻求"A+H"两地上市,且趋势不断增强 [1][6]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降低"A+H"上市的市值及持股要求,优化港股IPO审批流程 [5] - 德勤中国预测2025年港股将迎来约80只新股,融资1300亿至1500亿港元 [8] - 中信证券预计A股公司港股发行潮将发生在2025年下半年 [6] 战略规划 - 沃尔核材表示AI算力需求增长带动高速通信线订单需求持续增长 [3] - 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3] - 恒瑞医药表示发行H股将扩大国际知名度,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 [8] - 百利天恒计划通过H股发行筹集资金支持国际化业务发展和全球临床开发 [8] - 中伟股份、和辉光电、晶澳科技等企业提出拓展全球化市场的H股发行计划 [8]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市,沃尔核材报价20.97元/股,跌1.55%,总市值267亿元 [9]
债券“科技板”他山之石:从海外经验看我国科创债市场建设(发展历程篇)
东吴证券· 2025-05-13 12: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海外主要债券市场,分析美国、日本和欧洲债市中科创债的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对比海外与国内科创债政策趋势,指出海外科创债发展受产业政策、经济周期和债券市场完善驱动,我国科创债市场虽处初级阶段,但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扩容并与海外市场并轨 [1][3] 各部分总结 美国科创债发展历史梳理 - 20世纪50 - 60年代,科技企业萌芽,SBA设立SBIC项目为小型创新企业提供融资和管理支持 [1][10][11] - 20世纪70 - 80年代,高收益债券发行热潮,新兴产业初创企业以投机评级发行高收益债券融资,科创类企业多为电子通信、计算机软硬件初创公司 [1][11][12] -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144A规则提高私募证券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信用违约互换等工具助力高收益债券市场成熟,科创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提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科技企业崛起 [1][15][16] - 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科创债发行低迷,生物医药领域成新增长点 [1] - 2008 - 2015年,金融危机后低利率环境,科技公司发行低利率长期债券,科创债发行量上升 [1] - 2015年以来,债券市场监管强化,科创债配套制度完善,构建成熟融资生态 [1] 日本科创债发展历史梳理 -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待升级,政府支持信息和电子产业,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债券发行管制,科创债市场活跃 [1][20] -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缓解汇率波动影响,加大对出口行业扶持,新兴产业企业转向债券融资,科创债市场进一步活跃,但受资本市场发展程度限制,融资数量未大规模提升 [1][21] - 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政府保护高科技产业,公司债发行市场自由化,科创债发行阶段性上升,但地产危机使投资者倾向高评级债券,科创债市场低迷 [1][22] - 21世纪后,低利率环境,投资者避险和企业追求财务稳健,科技企业倾向银行贷款或国际市场发债,科创债市场低迷 [1][22] 欧洲科创债发展历史梳理 - 21世纪之前,欧洲非金融企业融资靠银行贷款,债券市场分散,科创债发行数量少,起步晚 [1][25] - 21世纪初,欧盟债券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债券市场对高科技和高成长性企业兴趣增加,科创债发行活跃 [1][25] - 2010年至今,欧盟提出发展战略,ECPP成立,欧洲央行提出抗疫购债计划,科创债发行量增加 [2][26] 海外与国内科创债的政策趋势对比 - 海外未单独设“科创债”板块,发展动能源于产业政策、经济周期和债券市场完善;我国单独设科创债板块,规范发行人科创属性和项目科创含量 [3] - 美国科创债规模稳定上升,成信用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科创债发行量稳步上升;日本科创债市场低迷 [3][30] - 我国科创债市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自2021年试点,当前持续创新与市场升级,政策支持下有望扩容并与海外市场并轨 [3][31]
沃尔核材:5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2 16:4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59亿元,同比增长26.6%,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35.86%,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9.48% [2][6] - 毛利率为32.53%,负债率41.58%,财务费用642.99万元,投资收益247.49万元 [6]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为9.53亿-14.37亿元,2026年预测区间为10.69亿-18.18亿元 [9]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电子通信+新能源电力"主业,在电子通信领域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已实现稳定量产并批量交付,良率稳定 [4][5] - 高速通信线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占整体营收比例持续提升,主要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 [4][5] - 正在推进马来西亚和惠州生产基地建设以匹配业务发展需求 [2][3] 研发与产能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高端产品,聚焦电子通信和新能源电力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 [3] - 部分关键设备已到货并投产,后续将有多台设备陆续到货 [5] - 凭借在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设备工艺壁垒,与国内外领先客户保持长期合作 [5] 成本控制 - 推行降本增效措施,提高自动化水平,实施全面预算管控 [3] - 针对铜价波动,产品定价会参照铜价合理浮动,并通过订单采购、储备原材料等措施降低影响 [5] 行业前景 - 所处电子通信和新能源电力行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市场前景广阔 [5] - AI算力需求增长为公司通信线缆业务带来新机遇 [5] - 产品具有多样性,应用领域广泛,与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5]
深市电子通信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逐浪产业蓝海
证券时报· 2025-05-12 12:26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通信技术的演进犹如一场永不停歇的创新革命,不仅改变了个人生活,还促进 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进而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发展,深市电子通信相关上市公司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长起来了一批聚 焦主业、坚守创新、业绩优良的优质科技企业,它们通过自身的持续创新,在推动产业变迁、经济转型发 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日,由深交所组织邀请广合科技、飞荣达、广和通、珂玛科技等公司召开2024年电子通信行业集体业绩 说明会活动,该次活动主题为"信通智联·引领新浪潮"。 成立以来,珂玛科技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源动力,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 6631.61万元,同比增长42.52%;今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超过2000万元,同比增长15.53%,这种对技术创新 的持续投入,正是珂玛科技能够始终领先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密钥"所在。 飞荣达业务主要涵盖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数据中心、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储能等多个关键行业。 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AI、算力、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飞荣达紧跟市场趋 势,不断优 ...
深市电子通信企业 锻造核心竞争力逐浪产业蓝海
证券时报· 2025-05-12 02:29
行业概况 - 通信技术演进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1] - 深市电子通信上市公司通过创新驱动成长,成为推动产业变迁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1] 公司业绩表现 - 珂玛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78.45%,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279.88%[1] - 珂玛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6631.61万元,同比增长42.52%,2024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超2000万元,同比增长15.53%[2] - 广和通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91亿元、7.16亿元、7.19亿元,累计获得337项发明专利、141项实用新型专利、15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 公司业务发展 - 珂玛科技专注于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2] - 飞荣达业务覆盖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数据中心、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储能等行业[2] - 飞荣达通过"材料研发+精密制造"双轮驱动,覆盖从基础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2] - 广和通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3] 行业趋势 - 5G通信、新能源汽车、AI、算力、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行业快速发展推动相关公司业务增长[2] - 深市电子通信公司持续打造硬核竞争力,成为产业前行的关键力量[1]
科技创新点亮前沿征途 深市电子通信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逐浪产业蓝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5-11 19:3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 [2] - 深市电子及通信行业334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2717.10亿元,同比增长12.15%,归母净利润930.97亿元,同比增长53.52% [2] 公司业绩亮点 - 珂玛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78.45%,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279.88% [2] - 飞荣达2024年营业总收入50.31亿元,同比增长15.76%,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83.01% [3] - 广合科技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34.79亿元,其中服务器PCB业务收入27.05亿元,同比增长45.59% [3] - 广和通2024年营业收入81.89亿元,同比增长6.13%(剔除锐凌无线业务后增长23.34%),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18.53% [3] 科技创新投入 - 珂玛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6631.61万元,同比增长42.52%,2024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超2000万元,同比增长15.53% [4] - 广和通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91亿元、7.16亿元、7.19亿元,累计获得337项发明专利、141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59项软件著作权 [6] - 广合科技累计申请专利418项,授权210项,主持参与13项行业/团体标准制定 [6] 技术竞争力 - 珂玛科技掌握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全工艺流程核心技术,多项指标达国际主流水平,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 [4] - 飞荣达通过"材料研发+精密制造"双轮驱动覆盖全产业链,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 [5] - 广合科技具备服务器PCB核心制造技术,在多高层PCB及高阶HDI产品取得技术突破 [6] - 广和通成立AI研究院,推出通信模组、端侧AI产品及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 [7] 业务布局 - 飞荣达业务覆盖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储能等领域,积极布局5G、AI、算力等新兴行业 [5] - 广合科技专注高端PCB研发生产,技术实力国内领先 [6] - 广和通为全球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领先提供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