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H两地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企业加速出海!多方共话京港资本市场合作新机遇
北京商报· 2025-10-31 08:09
当前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命题,京港两地始终是推动企业出海, 资本互联互通的核心力量。10月30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京港联动 共赢未来"平行论坛上,香港 证监会主席黄天祐表示,目前,北京企业在港股市值与数量均占重要地位。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也在 会上指出,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准备来香港上市。在当日的圆桌交流环节,多方代表也就"企业上市破 局与金融创新实践"的议题进行了分享,从市场机遇、企业实践、金融服务等方面,探讨京港资本市场 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愿景。 进一步推动京港两地协同 "未来,我们欢迎更多创新及传统产业的企业进一步利用香港国际融资平台,在获得资金的同时,透过 股东结构更多元化来提升公司治理,进一步促进绩效管理以释放价值,并推动核心价值的传承。"黄天 祐在会上表示。 黄天祐进一步提到,香港证监会也积极支持设在北京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券商、基金及保险公司,来 港拓展业务、寻求发展机遇,促进金融人才双向流动,以分享香港市场持续发展的红利。为进一步推动 京港两地协同,北交所与港交所已通过签署备忘录探索跨境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在对方市场 申请上市,并在市场推广、投资者 ...
赛力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亿,同比增长超3成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23:08
10月30日,赛力斯(601127.SH)发布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与利润总额维持增长,Q3归母净 利润小幅回落,不过得益于毛利率同比增加,公司年内归母净利润仍录得超30%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赛力斯的香港上市工作已处于上市前最后的招股阶段。 单季利润微跌,但年内利润大涨 随着问界M8上市、M9换代,自第二季度起赛力斯的销量重回增长区间。今年第三季度,赛力斯新能源 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 季度内营收呈现同步增长态势。第三季度,赛力斯营收481.33亿元,同比增长15.75%。期内利润总额实 现同比大增,录得29.74亿元,同比增长31.29%。但归母净利润录得23.71亿元,小幅回落1.74%,扣非 归母净利润22.93亿元,同比跌1.39%。 现金状况很健康。前三季度,赛力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226.49亿元,同比增长13.18%; 期末货币资金高达595.4亿元,同比增加29.5%。 展望第四季度,赛力斯仍具备强劲的增长潜力。日前,赛力斯推出全新问界M7,新车不仅动力、补能 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前悬也升级为双叉臂独立悬挂。据官方最新数据,上市36天,全新问界M7交付已 突破2万台 ...
LED照明圈,4家A股上市公司排队赴港IPO!背后释放了重要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10-20 08:16
当前,"A+H"双轨模式成为中国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的高效途径。 步入2025年,"A+H"两地上市的热潮持续升温,在相关政策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国际化战略驱动下,不少A股公司选择赴港上市,冲刺"A+H"双融资平 台,其中不乏LED照明产业链关联企业。本期,关注! ▲"A+H"两地上市热潮持续升温。图为2024年11月8日,晶科电子在港交所上市。 赴港上市之 东山精密 10月16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东山精密股票代码:002384)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 上市。本次发行上市相关决议的有效期,为自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此外,东山精密还拟聘请天健国际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其此次赴港 上市的审计机构。 东山精密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动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本次发行H股所募集资金扣除 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项目投产、新产能建设及技术改造、未来潜在并购及战略投资等。 东山精密,始创于1980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自成立以来,东山精密通过内生外购、深耕拓展、优化主业, ...
博瑞医药终止定增背后:正筹划赴港上市,股价较高点跌逾五成
北京商报· 2025-10-19 19:15
公司资本运作 - 终止筹划近一年半的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原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4] - 终止定增后 公司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相关议案已获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 [1][4] - 终止定增原因包括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 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 为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归属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4亿元、2.02亿元、1.89亿元 同期营业收入从10.17亿元增长至12.83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约为1717.32万元 同比下降83.85% 营业收入约为5.37亿元 同比下降18.28% [6]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奥司他韦原料药及制剂需求价格下滑 抗真菌类原料药客户需求波动 部分产品商业化初期成本价格波动 以及在建工程转固折旧增加 [6]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2024年7月10日至8月6日的20个交易日内实现翻倍 并于8月6日创下历史新高 [7] - 此后股价震荡走低 截至10月17日收盘报51.3元/股 较8月6日高点下跌逾五成 [7] 行业趋势 - 多家A股医药企业筹划"A+H"两地上市 赴港上市可接触更广泛国际投资者 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估值 [5] - 港股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领域往往给予更高估值认可 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并降低融资成本 [5] - A+H模式能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利用两地监管优势加速业务拓展和合作 [5]
赛力斯(601127.SH)通过港交所聆讯 冲刺"首家A+H豪华新能源车企"
格隆汇· 2025-10-14 10:01
上市进展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有望成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1] - 赴港上市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 多元化新营销渠道 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 [6] 业务合作与产品 - 公司核心业务为新能源汽车 2021年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 [1] - 问界品牌已上市M5 M7 M9 M8四款车型 构建起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高端产品体系 [1] - 问界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80万辆 刷新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交付速度纪录 [4] 销售业绩 - 公司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4,678辆 同比增长19.44% [4] - 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304,629辆 整体增长势头稳健 [4] - 问界M9全系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 持续稳居50万元级市场销冠 [4] - 问界M8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 稳坐40万元级市场销冠 [4]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 同比增长305.04% 创历史新高 [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 [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6] -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6]
东鹏饮料再次递表港交所:海外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钛媒体APP· 2025-10-11 11:49
10月9日,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提交H股上市申请。 这是该公司第二次冲击港股,自2025年4月3日冲击港股至今,东鹏饮料的招股书已于10月3日自动失 效。而作为中国功能饮料的头部企业,东鹏饮料显然对赴港上市志在必得,在招股书失效6天后,便迅 速二次递表。 身为市值高达16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东鹏特饮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占据着头部市场地位。财报数 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40.6%;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大增 63.1%。 2025年的业绩也同步飙升,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提 升37.22%,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券商预计东鹏2025年全年营收将首次突破200亿元关口。 即便收入高达百亿,但东鹏饮料进军港股的进程,却一波三折。证监会官网披露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 充材料要求(2025年4月25日—2025年5月9日)显示,要求东鹏饮料补充说明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范围 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所涵盖的领域,以及本次发行上市 前后是否持续符合外资准入政策要求;公司及下属公 ...
两度递表,资本梦未灭,东鹏饮料为何在“金钱充裕”之下执意赴港?
36氪· 2025-10-09 23:24
刚刚,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冲击"A+H"两地上市。已在A股上市、账上躺着百亿现金的功能饮料龙头缘如此何执?首次申请折戟 后,二次递表能否为这位"功能饮料之王"注入新的能量? 再次递表 刚刚,港交所信息披露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提交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仍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这与其首次递表时的 阵容完全一致。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4月3日,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主板上市。"东鹏特饮"母公司由此计划成为继安德利之后第二家"A+H"两地上 市的中国饮料企业。然而,6个月后的10月3日,由于未能在有效期内完成上市流程,这份招股书自动失效。 对此,一位分析人士认为,港股IPO申请失效在技术上属常见现象,但东鹏饮料仅相隔6天便火速二次递表,也足见其对赴港上市志在必得。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的头部企业,东鹏饮料并非资本市场新兵。公司创立于1994年,主打产品"东鹏特饮"风靡全国,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上市后,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从发行价46.27元飙涨至2021年7月的207元。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增涨近80%,被投资者称为"饮料之王"。20 ...
国恩股份港股IPO:利润滞涨借款近翻倍 高管增收员工降薪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41
港股上市进程与监管关注 - 公司于2025年6月底递交港股上市招股书,并于9月初收到证监会关于股本变化、实控人债务和控制权及业务经营等问题的反馈意见 [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业务横跨化工和健康两大领域,化工是核心收入来源,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业务为基石,向上游延伸至绿色石化材料业务 [2] - 按2024年中国高分子材料改性相关板块营收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生产企业;按2024年中国聚苯乙烯相关产能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聚苯乙烯生产企业 [2]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营收从2021年不足百亿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逾130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超过190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97.5亿元,同比微增4.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25.9%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虽增长,但低于2020年同期的超过5亿元水平;公司全年归属净利润在2020年创下逾7亿元新高后,再未达到此高位,除2023年跌至不足5亿元(跌幅近三成)外,基本在6.6亿元上下徘徊 [3] - 毛利率从2020年的19.5%阶段性高位持续下滑,2023年跌破10%至8.7%,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0.1% [3] - 毛利率下行主因低毛利率的绿色石化材料收入占比提升,以及大化工板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下降 [4] 债务与偿债能力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末达62.4%的新高,2024年末首次突破60%,三年前则远低于50% [4] - 2025年上半年短期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29.1亿元,较上年同期不足20亿元增长近50% [4]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2年末的31.2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58.4亿元(涨幅近90%),并于2025年4月底进一步增至62.4亿元 [4][5] - 公司现金无法覆盖短期负债,2025年4月末短期借款27.7亿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1亿元,"剪刀差"明显扩大 [5][6] - 2025年上半年利息费用为8505万元,增长约30%;2023年利息费用首次破亿,2024年增至1.4亿元 [6] - 借贷成本总额从2022年的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亿元,部分利息因计入在建工程资本化使财务成本减少 [6][7] 港股IPO募资用途 - 公司计划将港股IPO募资用于泰国和中国新生产基地建设、在香港投资,以及补充企业运营资金和一般用途 [7] 薪酬结构变化 -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爱国2023年加薪近60%至107万元,2024年继续加薪至120万元 [8] - 2022年公司年薪超60万元的高管仅1人,2023年增至11人 [8] - 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从2022年的88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237万元,增幅达39.3% [8] - 与之相反,公司员工人均薪酬从2022年的9.9万元(当年增长26.4%)小幅增至2023年的10.2万元后,2024年降至9.6万元,为三年来新低 [8]
突发!两度递表,资本梦未灭!东鹏饮料为何在“金钱充裕”之下执意赴港?|IPO锐观察
新浪财经· 2025-10-09 12:3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食品内参 本文为食品内参原创 作者丨佑木 编审丨橘子 刚刚,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冲击"A+H"两地上市。已在A股上市、账上躺着百亿现金的功能饮料龙头缘如此何执?首次申请折戟后,二次递表能否为这位"功能饮料之王"注 再次递表 刚刚,港交所信息披露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提交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仍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这与其首次递表时的阵容完全一致。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4月3日,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主板上市。"东鹏特饮"母公司由此计划成为继安德利之后第二家"A+H"两地上市的中国饮料企业。然而,6个月后的 对此,一位分析人士认为,港股IPO申请失效在技术上属常见现象,但东鹏饮料仅相隔6天便火速二次递表,也足见其对赴港上市志在必得。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的头部企业,东鹏饮料并非资本市场新兵。公司创立于1994年,主打产品"东鹏特饮"风靡全国,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上市后,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从发行价46.27元飙涨至2021年7月的207元。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增涨近80%,被 ...
潮宏基拟赴港IPO:加盟店扩张与古法黄金热下,能否破局毛利率三连跌?
搜狐财经· 2025-09-18 06:15
上市计划与市场表现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通过A+H两地上市拓展国际市场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1] - 公司于2010年1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 截至申请日总市值约135.05亿元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60%[1] 业务发展与产品策略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以18K金镶嵌首饰为主打产品 瞄准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被誉为K金之王[3] - 2014年全资收购女包品牌FION菲安妮 业务从珠宝延伸至手提包领域[3] - 珠宝产品分为时尚珠宝与经典黄金珠宝两大类 包括K金系列、卡通IP联名系列及具有东方传统意象的产品[3] - 经典黄金珠宝收入从2022年14.2亿元增长至2024年29.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3.4% 2025年上半年增速为24.0%[3] - 时尚珠宝收入从2022年24.5亿元增长至2024年29.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9.5% 2025年上半年增速为20.4%[3] 盈利能力与业务表现 - 珠宝品类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24.6%降至2025年上半年19.6%[4] - 时尚珠宝毛利率从2022年34.5%降至2025年上半年26.8% 经典黄金珠宝毛利率从2022年7.9%升至2025年上半年11.8%[4] - 手袋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1.2亿元 同比下滑16.9% 收入占比从2022年7.5%降至2025年上半年3.0%[4] 渠道布局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1542家线下珠宝店 其中自营店201家 加盟店1337家 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4] - 自营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末37.4%降至2025年上半年27.3% 加盟店收入占比从32.5%升至54.6%[4] - 自营店数量由324家减至202家 加盟店数量由834家增至1340家[4] - 2025年上半年199家自营店同店GMV增长26.5% 968家加盟店同店GMV增长32.0%[5] 海外扩张与战略举措 - 2024年珠宝业务首次出海 在马来西亚开设首家海外门店 随后在泰国开设第二家门店[5] - 2025年在柬埔寨开设两家门店 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5] - 业绩快速增长得益于产品端增加古法黄金占比 渠道端缩减自营店并大力发展加盟店[5] 募资用途规划 - IPO募资主要用于海外业务扩张 新建生产基地增强内部生产能力[6] - 计划在中国内地开设三家CHJ·ZHEN臻品牌旗舰店 用于营销及品牌建设支持国内外拓展[6] - 补充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