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搜索文档
埃克森美孚高管:欧洲立法环境已成循环保济投资阻碍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5:56
近日,埃克森美孚聚乙烯业务执行副总裁丹·摩尔在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K 2025塑料展期间表示, 欧洲立法环境已成循环经济投资阻碍。他表示,由于欧洲立法环境不利,公司近期被迫做出"艰难决 定",关停部分石化资产并暂停在欧洲的两个先进回收项目投资计划。 摩尔表示,欧洲不利的立法环境带来许多后果,首先是裂解装置关停。摩尔透露:"以我司为例,我们 不得不关停欧洲重要资产。"2024年4月,埃克森美孚宣布永久关闭位于法国诺曼底格拉文雄的42.5万吨/ 年蒸汽裂解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该公司还正考虑出售英国和比利时石化装置,潜在交易额或达10亿 美元。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数据,埃克森美孚在英国Mossmorran运营有83万吨/年裂解装置,在比利时 拥有两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工厂。 欧洲化工委员会(Cefic)总干事Marco Mensink同期强调:"急需明确化学回收与机械回收规则,法规滞后 将阻碍投资。"他呼吁建立欧洲循环经济法案,促进本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 摩尔表示,公司近期还被迫暂停对欧洲先进回收项目投资,涉及安特卫普和鹿特丹两地超1亿欧元的循 环经济解决方案投资。他称:"欧洲立法环境阻碍项目实施,这种处境令人无奈 ...
钦州石化产业园:建成西南最大能源化工基地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5:50
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秋日的广西北部湾海风拂面。站在平陆运河青年枢纽一号观测台上远眺,巨型船闸主体已成型——这个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预计明年建成通航,届时钦州将成为全国少数同时拥有海上运输和江河运输 两种运输方式的城市。放眼望去,几艘油轮正在缓缓靠泊钦州石化产业园,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这个 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如何凭借港口与物流优势打造面向东盟的双循环,并取得实 效?近日,《中国化工报》调研组走进产业园一探究竟。 在广西中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该公司公共事务经理黄考彬介绍,公司打通了锂电新能源材料 全产业链业务,在钦州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18万吨,这是钦州市近年来 重点引进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龙头项目。 钦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中心,南向大南海,相挽东盟十国,北联大西南,东融大湾区,是我国西部 陆海新通道三大主通道的出海口、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从2008年国务院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钦州大型炼油基地,发展原油加工 等石化产业;到2019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广西自贸试验区,明确提出钦州港片区发展面向东盟的 ...
埃克森美孚高管:欧洲立法环境已成循环经济投资阻碍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1:42
摩尔表示,欧洲不利的立法环境带来许多后果,首先是裂解装置关停。摩尔透露:"以我司为例,我们 不得不关停欧洲重要资产。"2024年4月,埃克森美孚宣布永久关闭位于法国诺曼底格拉文雄的42.5万吨/ 年蒸汽裂解装置及下游衍生物装置。该公司还正考虑出售英国和比利时石化装置,潜在交易额或达10亿 美元。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数据,埃克森美孚在英国Mossmorran运营有83万吨/年裂解装置,在比利时 拥有两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工厂。 欧洲化工委员会(Cefic)总干事Marco Mensink同期强调:"急需明确化学回收与机械回收规则,法规滞后 将阻碍投资。"他呼吁建立欧洲循环经济法案,促进本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 监管争议也困扰埃克森美孚。埃克森美孚此前批评欧盟委员会对质量平衡法采取限制性立场,威胁其在 欧化学回收项目的可行性。该公司指出:"严苛的质量平衡法规可能抑制化学回收规模化,限制再生材 料获取,最终延缓塑料循环经济转型。"摩尔呼吁欧洲监管机构:"让市场决定解决方案。停止规定技术 路径,相信工业界能推动社会进步。" 中化新网讯 近日,埃克森美孚聚乙烯业务执行副总裁丹·摩尔在于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K 2025塑料展 ...
EIA:明年美国乙烷出口将显著增长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1:27
乙烷是石化行业的关键原料,美国乙烷出口基础设施的扩建支撑乙烷出口增长。Energy Transfer公司于 2025年第二季度在得克萨斯州Nederland投运了混合出口设施,可出口25万桶/日的乙烷或丙烷;该公司还 将于2025年底扩建宾夕法尼亚州Marcus Hook终端,新增出口能力2万桶/日;Enterprise公司7月在得州投 运Neches River乙烷终端(12万桶/日),二期工程预计2026年初投用,新增产能18万桶/日。待Neches River二期建成后,美国乙烷出口总能力将较当前提升21%。 中化新网讯 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预测显示,美国乙烷净出口量将在2025年 增长14%,2026年再增16%。报告显示,美国乙烷出口将在2026年前实现显著增长,主要驱动力包括: 全球对石化原料乙烷的强劲需求、美国出口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乙烷运输船的大型化发展。 美国乙烷出口能力的扩张旨在满足全球对石化原料乙烷的增量需求。中国长期是美国乙烷最大出口市 场,2024年占出口总量的47%。欧洲市场方面,英力士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Project One"裂解装置计 划2026年 ...
特稿丨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
新华网· 2025-10-20 08:26
新华社记者宿亮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推进"十四五"规划的5年间,中国始终致力于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经济提供新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创新发展策源地、共同 繁荣促进者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践行者。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特稿|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 这5年,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和稳定锚。 海外社交媒体热搜热议"中国游",国际工商人士频频谈起"做多中国"……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 卷,正以更加可感可知的方式让世界赞叹。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 济年均增长5.5%,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为稳定世 界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 场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十四五"时期,中国为世界提供了 更加广阔而多元的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 ...
特稿|这5年,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什么
新华社· 2025-10-19 21:55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源 -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1]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1] -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1] 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升至2025年第10位,欧盟委员会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得分较2020年提高31.6个百分点[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领跑全球,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3] - 跨国企业将中国作为全球研发中心,利用大市场优势快速应用和迭代新技术[3] 对外开放与市场机遇 - 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人民币[5] - 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5]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清零",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试点稳步推进[5] 国际合作与互联互通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11万列,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5][7] - 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建立"金砖+"合作模式[7] - 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等合作中心[7]
市场进入盘整期
民生证券· 2025-10-19 21:02
根据提供的量化周报内容,以下是报告中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三维择时框架**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流动性、分歧度和景气度三个维度对市场状态进行判断[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通过监控流动性趋势(下行)、分歧度趋势(上行)和景气度趋势(稳中有升)三个维度的变化,综合判断市场处于震荡下跌状态[7] **2 模型名称:热点趋势ETF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根据K线形态和换手率筛选短期市场关注度提升的ETF构建组合[2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首先选出最高价与最低价同时为上涨形态的ETF;然后根据最高价与最低价近20日回归系数的相对陡峭程度构建支撑阻力因子;最后选择因子多头组中近5日换手率/近20日换手率最高(即短期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的10只ETF构建风险平价组合[28] **3 模型名称:资金流共振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融资融券资金流和主动大单资金流,选择两类资金都看好的行业[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定义行业融资融券资金因子为barra市值因子中性化后的融资净买入-融券净买入(个股加总),取最近50日均值后的两周环比变化率;定义行业主动大单资金因子为行业最近一年成交量时序中性化后的净流入排序,并取最近10日均值;在主动大单因子的头部打分内做融资融券因子的剔除,以提高策略稳定性[37]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三维择时框架**:保持震荡下跌判断[7] **2 热点趋势ETF策略**:本周策略中主要包括家电、半导体、有色、国央企、石化、碳中和等行业、以及上证深证宽基等ETF[31] **3 资金流共振策略**:2018年以来费后年化超额收益13.5%,信息比率1.7,相对北向-大单共振策略回撤更小;策略上周超额收益录得正向超额收益,实现2.37%的绝对收益与4.96%的超额收益(相对行业等权)[3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风格因子(Barra风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Barra框架下的经典风格因子进行市场风格分析[4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包括size(市值)、beta(贝塔)、momentum(动量)、volatility(波动率)、nlsize(非线性市值)、value(价值)、liquidity(流动性)、earnings yield(盈利收益率)、growth(成长)、leverage(杠杆)等因子[42] **2 因子名称:Alpha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多维度观察不同因子的表现趋势,从各时间维度、宽基指数和行业板块等角度分析因子表现[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除规模因子外,均进行市值、行业中性化处理,规模因子进行行业中性化处理;按照流通市值加权测算不同大类因子的多头收益(因子方向下前1/5组)[4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风格因子近期表现**: - size因子:本年-23.40%,最近一月4.72%,最近一周1.39%[42] - beta因子:本年27.16%,最近一月2.83%,最近一周2.63%[42] - momentum因子:本年-3.08%,最近一月-0.40%,最近一周0.51%[42] - volatility因子:本年-18.85%,最近一月0.80%,最近一周0.39%[42] - nlsize因子:本年-18.02%,最近一月2.02%,最近一周0.98%[42] - value因子:本年-4.53%,最近一月-1.25%,最近一周-1.35%[42] - liquidity因子:本年-10.35%,最近一月0.52%,最近一周1.13%[42] - earnings yield因子:本年-10.40%,最近一月0.84%,最近一周-0.50%[42] - growth因子:本年-0.45%,最近一月4.73%,最近一周1.51%[42] - leverage因子:本年-9.29%,最近一月2.38%,最近一周-0.64%[42] **2 Alpha因子近期表现**: - 机构持仓类因子:io to float a share近一周多头超额1.33%,近一月3.68%[46] - 动量类因子:mom 1y 1m近一周多头超额0.94%,近一月1.79%[46] - 成长类因子:tot rd ttm to assets在不同宽基指数中表现稳健,在沪深300中多头超额22.36%,中证500中19.16%,中证1000中22.48%,中证800中26.49%[48]
纯苯、苯乙烯周报-20251019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0-19 17:27
纯苯、苯乙烯周报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黄天圆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8016 日期:2025年10月19日 Guotai Junan Futures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do not reprint 本周纯苯、苯乙烯总结:纯苯空单止盈,关注四季度边际减产 | | • | 纯苯国产:9月检修损失量6万吨,10~11月之后检修逐步降低。回到3~5万吨左右。9月新装置投产压力偏大,5.6万吨兑现。10、11 | | --- | --- | --- | | 供应 | | 月份分别有2.5、4.1万吨新产能落地。主要是裕龙石化,吉林石化,湖南石化,广西石化等。 | | | • | 纯苯进口:目前9月进口维持40-43万吨预期,四季度进口预期抬升,10月维持50万吨进口预期,11-12月维持高进口预期。外盘仍然 | | | | 供应压力偏大。 | | | • • | 苯乙烯:9月检修集中兑现,7.9万吨主要是广东石化和浙石化的影响相对较大。10~11月仍然有月均6万吨的检修,主要是镇海炼化和 | | | | 卫星石化影响。与此同时,苯乙烯的投产仍然在持续落地。预计11月吉林石化和 ...
中国首套可生产全产品组合聚丙烯装置在广西一次开工成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0:32
项目投产与产品信息 -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于10月16日产出首批合格产品并实现一次开工成功 [1] - 该装置是中国首套可生产全产品组合的聚丙烯装置 [1] - 装置产品覆盖均聚、乙烯无规共聚、抗冲共聚和含丁烯系列共计270多种产品牌号 [3] 项目影响与意义 - 装置产品可精准匹配市场对差异化高品质聚丙烯材料的多元需求应用领域涵盖拉丝膜料注塑等市场能为下游多行业提供优质原料支撑 [3] - 该装置的投产能有效增强中国石化产业供应链的安全性与自主性 [3] - 其高效产能释放可优化中国化工产品供给结构减少高端材料进口依赖 [3] 项目建设背景 - 该装置由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于2023年12月10日破土动工 [3]
以重点行业带动产业体系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42
方案核心观点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在“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启动实施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领域 [1] - 十大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70% 是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 其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大盘 [1] - 方案旨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等挑战 兼顾短期增长稳定与长期结构优化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框架与供需协同 - 方案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 坚持供需双侧协同发力 [2] - 供给侧政策包括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改造与质量品牌标准建设 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2] - 需求侧政策在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 聚焦拓展新场景 新业态以激活市场潜力 例如促进传统消费升级 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 [2] - 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举措 如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动手机 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 电力装备行业聚焦新能源 智能电网装备等重点领域 [2] - 需求侧具体举措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促进人工智能终端创新以提振消费 汽车行业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电力装备行业对接新能源基地 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工程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方案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摆在突出位置 体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3] - 针对行业特性规划差异化创新路径 机械行业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研发 轻工业着力开发绿色 智能 健康新产品 钢铁 有色等领域聚焦突破高端材料关键技术瓶颈 [3] - 十大行业构建了从上游基础材料到中游关键环节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为新技术 新模式的孵化 验证和规模化应用提供场景支撑 [3] - 完整的产业链格局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 推动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3] 产业链协同与系统效应 - 方案注重系统效应和产业链协同 十大行业普遍产业链长 关联度高 能产生“一链带百链”的辐射效果 [4] - 产业链深度协同的具体表现为 电子信息制造业健康发展可推动光伏 锂电池等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电力装备行业技术突破能驱动新能源发电 智能电网 工业互联等多领域协同升级 [4] - 产业链协同不仅为稳定工业经济提供支撑 更能促进技术创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流动与高效转化 激发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活力 [4] - 方案全面落地实施将推动十大重点行业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 通过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协同 助力中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