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租赁
icon
搜索文档
巨额算力合同解约 海南华铁经受冲击波
经济观察网· 2025-10-18 10:49
合同终止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的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正式终止 [1] - 合同终止原因为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已发生较大变化 [1] - 该订单金额相当于海南华铁2024年营业收入的七成 [1] - 合同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此事向公司下发监管函 中国证监会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为由对公司立案 [1] 公司背景与业务转型 - 海南华铁前身为华铁应急 主营业务为设备租赁 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和建筑支护设备租赁 [2] - 2024年海南省国资委成为公司新实际控制人 [2] - 公司迅速布局算力租赁行业 试图从传统设备租赁向新兴行业转型 [2] - 2024年5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投资智算中心建设 正式进军算力业务 [2] - 公司与上海无问芯穹 北京科蓝软件等算力产业链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2]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26.07亿元增长至51.71亿元 但同期净利润波动明显 2024年净利润为6.05亿元 [2] 算力订单具体信息 - 截至2024年末 海南华铁累计签订算力服务订单金额达24.75亿元 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 [3] - 此次终止的36.9亿元订单是公司涉足算力租赁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 [3] - 协议约定华铁大黄蜂为X公司提供为期5年的算力服务 [3] - 公司未披露X公司名称及相关信息 解释为涉及商业秘密 [3] 算力租赁行业背景 - 互联网大厂对AI基础设施需求旺盛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5] - 腾讯2024年第四季度资本开支达365.78亿元 环比增长114% 同比增长386% 全年资本开支突破767亿元 同比增长221% 其中AI相关研发投入为707亿元 [5] - 全球高端AI芯片供给紧缺 以租赁代替购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6] - 满足大厂算力需求可通过自建或租赁算力基础设施两种途径 [5] 合同终止原因与影响 - 公司表示协议真实且具备刚性履约义务 解约原因在于上游设备供给方价格发生较大波动 下游客户需求有变化 [7] - 根据37亿元订单量 公司前期需垫资20亿元进行设备采购 [7]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原协议尚未履行 未产生实际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 也未对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实质性影响 [7] - DeepSeek火爆引发算力需求爆发 高端算力芯片价格波动加剧 [7] 行业类似案例 - 莲花控股因宏观政策影响终止了5.55亿元算力合同 并支付200万元补偿金 [8] - 锦鸡股份子公司英智创新在2024年1月与缔息云联价值超过9亿元的算力租赁合同终止 [8] - 北京飞利信终止了总金额近11亿元的算力租赁服务合同 原因是服务器缺货 [8] - 算力行业需求呈现两极分化 高端算力需求紧俏 低端算力存在租赁困难 [8]
海南华铁37亿订单终止:算力泡沫破裂下的资本困局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37
核心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在2025年国庆前夜公告终止,该协议持续7个月但以零履约、零交付收场 [1] - 该协议总金额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收的71% [2] 订单协议详情与市场反应 - 协议于2025年3月公布,为一份5年期的算力服务框架性意向,核心条款如GPU型号、交付时间表均未明确 [2] - 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连续三日涨停,但协议签署后X公司未下达任何采购订单,华铁大黄蜂亦未交付设备 [2] - 公司于9月30日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主动解约,而此前3月10日公司曾通过互动平台回应称合同正常履行,否认订单取消传闻 [2] 股东行为分析 - 合同签订前公司股价已提前异动,牛散章建平在一季度末持股8420万股位列第三大股东,于二季度股价高位时退出,半年报时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3] - 第二大股东胡丹锋于8月计划减持不超过2.22%股份(4423万股),后在10月8日宣布将减持计划转为增持,拟增持金额为3000万元至5000万元 [3] - 尽管有增持计划宣布,公司在9-10日两个交易日开盘即跌停 [3] 公司战略转型情况 - 公司自2025年与海南算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建跨境智算中心,布局算力出海业务 [4] - 公司累计签约算力服务金额达24.75亿元,交付智算设备超6亿元,并成立数智科技事业部,引入华为、阿里云高管团队 [4] - 公司困境反映出传统企业从设备租赁向算力租赁等新质生产力转型的普遍挑战 [4]
海南华铁37亿合同蒸发四大疑问
第一财经· 2025-10-15 19:11
核心观点 - 公司主动终止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该协议自3月签订后始终处于零交付、零成本、零履行状态,导致股价累计下跌超过20%,引发市场对信息披露及时性、交易真实性及资金异动的质疑[3][4][5] - 公司解释解约原因为市场环境变化,但行业人士指出算力租赁行业自去年四季度已出现合同履行困难,且公司未追究高达7.4亿元的违约金,其商业合理性存疑[7][8][9] - 交易对手方"杭州X公司"身份被以商业秘密为由豁免披露,但协议缺乏预付款、GPU型号等核心条款,不符合行业惯例,加剧市场对交易真实性的担忧[10][11][12] - 合同披露前后出现资金"精准"抢跑现象:2月股价异动前成交额激增、游资入场,而解约消息披露前部分资金已撤离,引发信息泄露质疑[13][14] 订单履行与信息披露 - 公司3月公告签订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约定按月结算,但直至9月30日主动终止前未披露任何进展,律师指出按月结算条款可能误导投资者对业务推进的合理信赖[3][4][5] - 公司称合同终止未产生实际成本或影响财务状况,但行业人士分析此类框架性协议实际履约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需分批次下单采购[5][6] - 公司在3月市场传闻订单取消时曾公开否认并称"正常履行中",与后续主动解约行为存在矛盾[6] 解约原因与行业背景 - 公司单方面解约且未追究违约金(合同金额20%即7.4亿元),解释为"避免影响后续合作",但近三年公司净利润均值为6.81亿元,违约金规模远超其盈利水平[9] - 算力租赁行业面临GPU供应链紧张、成本上升、需求碎片化及头部云厂商低价竞争等多重压力,去年四季度已出现多家企业终止类似合同[7][8] -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算力设备从采购到交付通常仅需2至3个月,但公司订单长达7个月零进展,解约真实性存疑[8] 交易对手方身份争议 - 公司以商业秘密为由未披露客户具体信息,仅称其为"杭州X公司"且"经营正常",但协议缺乏预付款机制及GPU型号等关键条款,不符合大厂合作模式[10][11] - 律师指出豁免披露机制可能被滥用,若交易对手方为配合签约的特定客户,公司可能面临虚假陈述风险[11][12] 资金异动与市场反应 - 合同披露前(2月初至2月底),公司股价从5元升至11元,成交额从1至4亿元激增至日均超40亿元,换手率超20%,游资席位频繁现身龙虎榜[13] - "牛散"章建平一季度新进为第三大股东(持股4.23%),但二季度起持股比例下降,半年报时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13][14] - 公司回应资金异动为"算力板块普涨",但解约消息披露前资金撤离时机引发市场对信息提前泄露的质疑[14]
海南华铁37亿合同蒸发四大疑问:订单到底何时取消、信披是否及时?
第一财经· 2025-10-15 18:36
核心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控股股东海控产投与持股5%以上股东胡丹锋于10月14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增持公司560.4万股和638万股[1] - 此次增持背景为公司于9月30日公告主动终止了与“杭州X公司”签订的五年期、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1][2] - 受订单取消影响,公司股价在10月9日、10日连续两日跌停,13日短暂企稳后14日再度下跌超过7%,截至最新收盘报7.72元/股,较9月30日收盘价累计下跌20%以上[1] 订单签订与终止时间线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于今年3月与杭州X公司签订金额为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2] - 从3月5日签约至9月30日公告解约,该订单始终处于“零交付、零成本、零履行”状态,未产生实际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2] - 公司证券部回应称,合同签订后“中间一直在沟通,要继续执行这个合同”[3] - 今年3月市场曾传闻公司在浙江的某算力订单被取消,但公司当时在互动平台回复称“算力合同正常履行中”[3] 合同性质与信息披露争议 - 原协议约定结算周期为每1个自然月,X公司应按月支付服务费用[2] - 律师观点认为,“每月结算”条款可能引发投资者对业务正常推进的合理信赖,企业有义务及时披露未履约情况[2] - 行业人士分析,此类合同更接近“框架性”协议,对资源调度和最终执行留有较大协商空间,实际履约存在高度不确定性[3] - 律师指出信息披露应确保合同真实,并对后续进展无论积极履行还是未能推进都需及时准确披露[4][5] 主动解约原因分析 - 公司解释解约原因为原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供需情况较签订时发生较大变化[6] - 行业背景显示,全球高端GPU供应链因技术与地缘政治等因素持续紧张,算力租赁企业面临硬件难获取、成本上升压力[6] - 需求端市场趋于碎片化,东部城市自建算力集群挤压第三方租赁商空间,头部云厂商凭借自研芯片与规模效应压低算力单价[6] - 算力租赁合同“暴雷”高峰期去年四季度已出现,多家企业曾因服务器缺货或交付障碍终止数亿至十亿元不等合同[6] - 行业内部人士称,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设备供货渠道与价格波动显著,从采购到调试流程通常仅需2至3个月[6] 违约金条款与商业合理性 - 原协议约定若X公司单方面解约需支付合同总金额20%的违约金,即7.4亿元,超过海南华铁近三年净利润平均值[7] - 公司此次主动提出解约,并未在解除函中提及任何违约金诉求[7] - 公司证券部人士解释称“随便收客户的违约金,将影响后续合作”[7] - 行业人士认为,如合作方体量较大、潜在需求多,可能选择放弃违约金以换取长期合作机会[7] - 律师观点认为,公司对违约金的解释有违商业常理,若查实为虚假签约将涉嫌虚假陈述[7] 交易对手方身份疑点 - 公司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对客户名称等信息进行豁免披露,仅称其为“杭州X公司”,具备良好资信和履约能力[8] - 市场曾传言客户为某互联网大厂,但行业人士指出协议未设预付款机制,也未明确GPU型号、算力规模等核心条款,不符合大厂合作模式[8] - 律师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滥用豁免管理机制的情况,防止出现专门配合签约的特定客户[9] 资金异动与信息泄露质疑 - 公司在今年3月5日披露算力服务协议,但股价自2月初已出现异动,从长期徘徊5元左右开始放量上涨[10] - 2月12日至28日的13个交易日内,每日成交额均突破40亿元,换手率均超过20%,股价至2月27日收报11元/股[10] - 一季报显示“牛散”章建平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4.23%,另有毛金明、毛英俊等自然人也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10][11] - 在订单取消消息披露前,部分资金于二季度撤离,章建平持股比例降至3.58%,至半年报时章建平、毛金明、毛英俊已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11] - 对于资金“精准”进出质疑,公司证券部回应称“2月期间多数算力股走势与该公司类似”[11]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5 03:57
业绩说明会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3]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管参与了会议,就公司2025年半年度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3] - 会议前公司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和邮件方式提前征集了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3] 算力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半年报披露的可调度的算力资源已超过29,000P,且目前已全部对外出租 [4][5] - 针对算力业务的重资产特性,未来公司将更多通过与资金方合作发展转租业务,在不增加负债率的情况下扩大可调度算力资源 [4] - 公司计划在轻资产的运维、云平台服务方向布局,使算力业务的营收与利润来源更加多元 [4] 公司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为38,341人 [4] 双主业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精密金属、电子元器件制造与算力业务的双主业发展方针 [5] - 制造业板块将通过强化全链条管理、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等措施力争整体扭亏为盈 [5] - 公司将全面提升海外基地量产后的制造能力,以打造全球竞争优势 [5]
算力黑马一字跌停,知名牛散精准埋伏及时离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30
| < 日 | 海南华铁(603300) 闭市 10-09 15:00:02 融 通 | | | | --- | --- | --- | --- | | | 28.5 8.71 | | 万得 盘口 | | | -0.97 -10.02% 换 1.00% 市值 174亿 市净 2.65 | | | | 分时 | 五日 日K 周K 月K | | 更多 ◎ | | 暨加 | 均价:8.71 | | 盘口 资金 | | 10.65 | 10.02% | | 成交统计 | | | 动 | | 动 | | 9.68 | 0.00% 超大 | | 0元 0.00% | | | 大单 | | 0元 0.00% | | | 中東 | | 0元 0.00% | | | 小单 | | 0元 0.00% | | 8.71 | -10.02% | | | | 9:30 | 11:30/13:00 | 15:00 超大 300万 0.30% | | 国庆节前,海南华铁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公告,主动终止与某神秘客户"杭州X公司"的五年期算力服务 协议。而这份3月初披露的巨额订单,曾刺激公司股价连续三日涨停,是其"算力转型"的重要落点。 仅仅 ...
算力黑马一字跌停,知名牛散精准埋伏及时离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20:19
记者丨杨坪 编辑丨巫燕玲 36.9亿元算力大单"不翼而飞"后,"算力黑马"海南华铁(603300.SH)股价不出意外地一字跌停。 | < 日 | 海南华铁(603300) | | | | | --- | --- | --- | --- | --- | | | 闭市 10-09 15:00:02 融 通 | | | | | | 8.71 | | | 28.5 万得 월 그 | | | -0.97 -10.02% 换 1.00% 市值 174亿 市净 | | | 2.65 | | 分时 | モ日 | | 周K 月K | 更多 ◎ | | 叠加 | | | | 盘口 资金 均价:8.71 | | 10.65 | | | | 10.02% | | | | | | 成交统计 | | | | | | 动 # 勘 # 学 | | 9.68 | | | | 0.00% 超大 0元 0.00% | | | | | | 大車 0元 0.00% | | | | | | 中東 0元 0.00% | | | | | | 小单 0元 0.00% | | 8.71 | | | | -10.02% | | 9:30 | | 11:30/13 ...
CoreWeave:算力时代,手握“金铲铲”
36氪· 2025-10-09 19:21
CoreWeave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CoreWeave是2025年上市的美国AI云端运算企业,股价自IPO以来最高涨幅接近4倍 [1] - 公司前身为加密货币挖矿企业"Atlantic Crypto",2017年成立,2019年将业务重心转向GPU加速的云计算服务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1.9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84亿美元增长275.68%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62亿美元,总负债为224亿美元,所有者权益为26.58亿美元 [3]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为12.13亿美元,但净亏损为2.91亿美元;上半年净亏损为6.25亿美元 [5]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拥有33座数据中心和超过25万颗英伟达GPU,英伟达持股6% [5] CoreWeave业务合作与市场认可 - 2025年9月与OpenAI新达成65亿美元合作协议,加上第二季度的40亿美元扩展协议和此前119亿美元协议,总交易金额达224亿美元 [7] - 富国银行将公司目标价从105美元上调至170美元,显示出高度认可 [7] -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正在迅速扩张以满足前所未有的AI需求 [7] AI算力租赁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云计算巨头投入数十亿美元提升计算能力,但云端AI应用训练和运行需求导致积压订单大幅增加 [8] - 固定合作伙伴关系:行业巨头如微软、OpenAI和谷歌与算力租赁公司建立强绑定关系 [9] - 可观盈利能力:算力产品需求旺盛且客户价格不敏感,富国银行预计CoreWeave的GPU小时定价有望上调至2.50美元 [9] - 英伟达以优惠条款与"分销商"签订合同,使CoreWeave成本相对较低 [9]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Nebius:前身为俄罗斯Yandex公司,2024年分拆后在纳斯达克IPO募集7.5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1.56亿美元,同比增长545% [10] - Nebius与微软签订174亿美元五年期合同,可能增至194亿美元,计划2026年底前获取超过1千兆瓦数据中心容量 [12] - Nscale:总部位于伦敦的初创公司,从加密货币挖矿转型,B轮融资筹集11亿美元,英伟达参与投资 [13] - Nscale与OpenAI合作英国"星际之门"项目,计划部署多达6万个Grace Blackwell Ultra芯片,并与微软合作打造英国最大AI超级计算机 [13] - Nscale拥有40兆瓦在线AI容量,远低于CoreWeave的1.3千兆瓦 [14] - Crusoe:OpenAI"星际之门"首个站点主导开发商,专注于大型AI数据项目,正在将业务从比特币挖矿转移 [15] 四家AI算力公司对比 - CoreWeave:主要客户OpenAI,订单金额224亿美元,可用算力220兆瓦,未来签约算力2.2吉瓦 [16] - Nebius:主要客户微软,订单金额174亿美元,可用算力470兆瓦,未来合同容量1吉瓦 [16] - Nscale:主要客户OpenAI和微软,订单金额62亿美元,可用算力40兆瓦,未来计划1.3吉瓦 [16] - Crusoe:主要客户OpenAI和甲骨文,可用算力50兆瓦,未来计划扩展到1.2吉瓦 [16] 行业共同特征与趋势 - 领先的AI算力租赁服务商创始团队或技术架构均根植于加密货币挖矿行业 [17] - 从挖矿向AI算力服务的转型基于核心资产与能力的高度可复用性,包括获取低成本电力、大规模部署硬件和7x24小时运维能力 [17] - AI产业对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展现出更明确的长期商业前景 [17] 算力市场创新与挑战 - Silicon Data创建了跟踪AI专用芯片的每日指数,旨在为GPU市场带来价格透明度和结构化,将GPU转变为可交易的基准资产类别 [19] - Clarifai发布新推理引擎,通过优化硬件使用可将AI模型运行速度提升一倍,并使成本降低40% [20] - 韩国初创Hyper Accel计划2026年推出4nm AI芯片,价格定为英伟达H100显卡的10%,旨在解决AI数据中心的带宽及能耗问题 [21] - 全球AI竞赛从"模型竞争"转向"算力竞争",美国科技公司在AI基础设施的投入已超过州际公路系统40余年总花费 [21] - 若2023-2024年AI基础设施投入要实现盈利,消费者与企业需在3-5年内购买价值约8000亿美元的AI产品 [21]
果然财评|海南华铁不够铁:36.9亿元算力“意向书”骗了谁
齐鲁晚报· 2025-10-09 17:5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 在业内看来,这份"天价合约"含金量存疑。一位算力行业从业者分析,从协议条款来看,这本质上是一份框架协议,而非具备刚性履约义务的实质性合 同。"这意味着双方对框架内资源如何调用,甚至最终是否执行,都留有极大的协商空间,实际履约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海南华铁的闹剧,本质是算力概念 炒作与实业转型脱节的典型"。 海南华铁跌停的直接导火索,是天价算力合同的终止。时间回溯到2025年3月5日,海南华铁宣布与杭州X公司签署5年算力服务协议,预计合同总金额高 达36.9亿元(含税),占其2024年营收的七成。这一消息直接推动其股价从公告前均价4.76元最高飙升至13.26元,股东人数从2024年底的4.6万户激增至22 万户。但短短7个月后,公司以"市场环境变化、未收到订单"为由解约,且坦言协议未产生任何实际履约行为。 更值得玩味的是,公司刻意选择国庆长假前披露解约消息,使投资者陷入"长假期间无法交易"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放大市场焦虑对投资者而言,这份曾被 视为转型标杆的合同,最终沦为"纸上富贵",市场用脚投票自然成为必然。 第二大股东胡丹锋的"减持改增持"更像危机公关的应急补丁——其8月计划减持2.2 ...
海南华铁不够铁:36.9亿元算力“意向书”骗了谁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17:30
更值得玩味的是,公司刻意选择国庆长假前披露解约消息,使投资者陷入"长假期间无法交易"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放大市场焦虑对投资者而言,这份曾被 视为转型标杆的合同,最终沦为"纸上富贵",市场用脚投票自然成为必然。 第二大股东胡丹锋的"减持改增持"更像危机公关的应急补丁——其8月计划减持2.22%股份(对应套现约4.85亿元),却在合同解约当晚紧急终止减持并宣 布增持3000万至5000万元。此举表面宣称"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实则难掩维稳意图。合同签署期间股价翻倍的涨幅,已为股东创造了潜在减持空间, 而在利空冲击下,增持承诺成为缓解市场恐慌的最低成本选择,其"高抛低吸"的嫌疑更引发投资者质疑。更值得警惕的是,牛散章建平在一季度股价飙升 时跻身前十大股东,二季度股价回落时已悄然退出,与股东增减持节奏形成"默契"。 "未对财务状况产生实质影响"的说法则自相矛盾。公司声称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未产生实际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未对财务状况产生实 质影响。但回溯签约时的公告可见,该合同对应的资本支出预计超20亿元,占当时净资产的33%以上,且需通过借贷筹集——而公司彼时货币资金仅3.14 亿元,有息负债却超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