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行器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会飞的 “出租车”,成为了WAIC上的吸睛焦点
观察者网· 2025-07-30 16:36
2025年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正式开启。当全场目光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突破时,一架停驻展区的低空飞行器意外成 为 "吸睛焦点"——这便是时的科技研发的 E2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时的科技也是本届大会唯一参展的eVTOL主机厂。 时的科技展台 现场图片 观察者网夏令营分队也来到时的科技展台,探秘这架吸睛机型背后的 "科技密码"。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观网夏令营小分队登上该机、体验座舱。 讲解中,时的科技副总裁、品牌总监徐安对小分队成员们介绍道,E20的动力系统由六个单元组成,也有相应的六个电机,拥有更多的动力冗余,任何一个 动力单元失效都不影响其正常飞行,同时配备了三个轮式起落架,这样的设计保证了这一架eVTOL的高安全性。 除了安全性外,徐安还提到,舒适性是E20的另一特征。直升机制造的噪音相当大,需要戴上降噪耳塞才能乘坐,而E20采用的大直径、低转速的五叶桨, 其巡航音量仅有70分贝左右,在机舱内则只有45分贝,仅仅跟日常普通的室内谈话所产生的音量一致,不仅可以让乘坐着在机舱内部流畅交谈,在起飞的时 候也不会对环境产生噪音,徐安表示,这也是E20可以快速 ...
时的科技携E20 eVTOL亮相WAIC 2025,本届大会唯一参展的eVTOL主机厂
IPO早知道· 2025-07-29 11:10
公司动态 - 时的科技携E20 eVTOL亮相WAIC 2025 成为大会唯一参展的eVTOL主机厂 [2] - 公司推出E20 eVTOL试乘预约体验服务 观众可通过官方小程序预约体验 [3] - E20 eVTOL采用倾转构型设计 最大时速320公里/小时 可搭乘5人 设计航程200公里 [5] - 机型将每公里人均运营成本压缩至3-4元 具备优越商业应用能力 [5] - 智能航电飞控系统由时的科技联合中航工业集团计算所共同研发 引入AI算法提升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5] 产品技术 - E20 eVTOL是自主研发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集成先进飞行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系统 [5] - 产品兼具智能化、安全性与经济性特点 [5] - AI算法应用于控制律算法框架 实现复杂飞行阶段的动态控制 为全自主飞行奠定基础 [5] 行业环境 - 上海市积极布局打造"天空之城" 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5] - 以"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为核心基础 形成"多区协同、全链布局"发展格局 [5] - 通过长三角联动共建航线及数据平台 AI技术赋能加速技术转化与商业落地 [5] - 目标建成国家级低空经济示范区 [5] 企业愿景 - 人工智能驱动飞行革命 公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空中出行服务 [6] - 坚持创新研发 为全球交通提供普惠出行的中国技术方案 [6]
144万元的飞行滑板车,掉海里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7 21:44
核心观点 - 法国飞行器发明人弗兰克·扎帕塔驾驶新型垂直起降飞行器AirScooter横渡英吉利海峡失败,暴露技术缺陷并影响商业化进程 [2][3][4] - AirScooter定位为"极简个体飞行"工具,试图通过低操作门槛和20万美元售价推动航空平民化,但技术安全性和政策限制仍是主要障碍 [23][24][27] - 全球飞行汽车行业已有142家公司参与竞争,其中57家获得融资,但AirScooter的娱乐市场定位尚未验证商业可行性 [28][30][31] 飞行器技术细节 - AirScooter采用12个电动旋翼的混合动力系统,具备垂直起降能力,最高时速100公里,续航2小时 [13][14][24] - 飞行控制系统高度自动化,用户仅需简单指令即可操作,设计学习成本远低于传统飞行器 [15][16] - 试飞中因技术故障触发电动降落伞系统,最终实现受控海面降落,未造成人员伤亡 [17][18][19] 商业化战略 - 目标用户定位富裕阶层,计划2028年在拉斯维加斯开设体验中心,未来开发双座版用于空中出租车 [25][26] - 美国市场是重点拓展方向,当前售价折合144万元人民币,试图避开城市空域限制 [24][29] - 与行业142家竞争者相比,其非城市通勤的娱乐化路线形成差异化 [28][30] 行业挑战 - 全球飞行汽车行业面临适航认证复杂性问题,欧美监管标准差异显著 [29] - 技术可靠性问题在本次70公里海峡挑战中凸显,实际飞行仅持续26分钟即失败 [9][10][12] - 尽管被称作"里程碑",但法国媒体普遍认为需重新改进设计 [19][20]
中国低空“载人”走入大众日常节奏逐渐清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0:00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端火热,大众对其改变生活的期待被点燃,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近300家参展商,6万平方米展会面积,超过19件全球首发产品、25件全国首发产品亮相 [1] - "低空经济"已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市场需求、技术、产业链协同驱动下,从概念走向现实,开辟出万亿级新赛道 [3] - 无人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多个应用领域成熟落地,如联合飞机集团的Q100农业无人机可实现每小时400亩地的作业效率 [3] 低空载人飞行器进展 - 应急救援领域:维新宇航的VECTOR 5是全球首款专为医疗和搜索救援设计的大载重eVTOL,可承载7名成年人,预计2024年12月底进行1:1验证首飞,2025年取得型号合格证 [3] - 文旅观光领域: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的GA20型飞机已获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应用于低空文旅、短途客运等 [3] - 人员转运领域:联合飞机集团的镧影R6000倾转旋翼飞行器计划2024年首飞,可承载6-12名乘客在4000公里内完成点对点运输 [4] 商业化挑战与规划 - 低空服务融入民生需解决空中航线管理、运营公司交接等问题,目前仍处于新兴服务宣传培育阶段,依赖政府补贴,商业模式未成熟 [4] - 时的科技计划2027年实现E20适航取证与量产,2029年实现规模化应用,沃飞长空在成都建设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通过"民航+低空"联程服务等场景培育市场 [4] - 未来需完善从适航认证到运营监管的全链条政策,统筹低空基建与气象服务,突破电池续航等技术瓶颈,并通过示范应用培育市场需求 [5]
中东土豪出手!国产eVTOL大单落地,低空经济板块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59
时的科技与Autocraft合作 - 时的科技与阿联酋Autocraft签署10亿美元订单,采购350架E20 eVTOL,创中国eVTOL单笔订单金额新纪录 [1][2] - E20是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旗舰型号,翼展12米,设计航程200公里,最高时速320公里,可搭载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 [3] - E20采用倾转旋翼构型,是国内首款申请适航认证的倾转旋翼机型,技术参数达国际领先水平,预计2027年完成取证并量产 [3] 低空经济板块市场表现 - 受订单消息影响,低空经济板块走强,南京聚隆涨停20%,中邮科技涨14.78%,中化岩土涨停10.15%,上工申贝涨8.64%,纵横股份涨6.32% [1][2] - 其他相关个股如应流股份涨7.58%,苏州规划涨5.53%,航天南湖涨5.66%,安泰科技涨5.12%,广联航空涨4.87% [2] eVTOL行业动态 - eVTOL是一种新型空中交通工具,可垂直起降,无需跑道,具有减少碳排放和低噪音优势 [3] - 2024年上海发布《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支持10家以上eVTOL研发制造企业 [6]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eVTOL市场规模可能超5000亿元,2030年保有量有望突破10万架 [10] 主机厂订单情况 - 时的科技4月与中国银行旗下中银金租签署100架E20采购意向协议 [7] - 亿航智能6月获贵州风景公司50架EH216-S订单 [8] - 倍飞智航7月与古都文旅签署100架eVTOL订单,经济价值超10亿元 [9] 行业技术发展 - 动力系统和航电飞控系统在eVTOL整机价值量中占比分别为40%和20%,技术壁垒较高,有望充分受益 [10] - 整机制造标准化程度提升,商业化量产有望加速 [10]
价值10亿美元!中企斩获海外大单!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00:15
核心观点 -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企业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采购350架E20 eVTOL,这是中国最大的单笔eVTOL意向采购订单 [1] - E20 eVTOL由时的科技自主研发,具有垂直起降、低碳排放、低噪音等特点,设计航程200公里,最高时速320公里,可搭载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 [1] - 此次合作将推动eVTOL在中东及北非地区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 [1] 合作细节 - Autocraft将发挥政策资源、地理环境、运营实践与本地市场优势,时的科技提供产品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技术,共同推进试点部署与商业化 [1] - 时的科技与阿联酋民航总局就E20适航审定路径、运行管理规则及监管对接机制进行技术交流,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2] 公司动态 - 时的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雍威表示,10亿美元订单是公司海外拓展的关键突破,未来将携手合作伙伴推动中国低空科技在更多地区应用 [2]
政策赋能 低空经济“腾飞”
金融时报· 2025-07-07 11:23
广州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广州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领域发展显著,低空经济成为广东特色产业"新名片" [1] - 广东集聚全国30%低空产业链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54% [1] - 代表性企业包括亿航、小鹏汇天、广汽、极飞科技等飞行器制造商 [1]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技术成果 - 广天院为广州市空天科技领域唯一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智能无人系统、深海深空等未来产业 [2] - 自主研发装备包括飞行救护车、翼身融合无人机、单人喷气飞行背包、"低慢小"无人机防御系统等 [2] - 单人喷气飞行背包突破全自动发动机伺服与飞行控制技术,支持特种作业、应急救援等多场景应用 [3] - "YK-A2"无人机反制系统集成智能识别与动能打击能力,解决无人机黑飞等城市安防问题 [3] - 累计承担项目21项,含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 [2]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模 - 国家层面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4年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4] - 广东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5] - 地方政府通过空域改革、基建布局(5G-A/北斗)、应用场景拓展等措施推动产业发展 [5] - 广天院计划持续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 [5]
深谋飞行器总工兼合伙人陈春轩携「星曜风」产品矩阵 破局低空经济万亿风口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50
行业概况 - 2025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暨低空飞行器技术创新论坛在苏州召开 汇聚300余位产业链代表及30余家企业领袖 涵盖亿航 中国商飞 清华大学等头部企业与高校 聚焦万亿低空经济市场与eVTOL技术前沿 [1] - 低空资源被视为继劳动 土地 资本 企业家才能和数据之后的第六大生产要素 [5]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1 3吨级油电混动eVTOL 采用独创"油电混动增程式"串联倾转翼架构 仅需20㎡起降场地 折叠后可装入集装箱 [5] - 中型物流无人机MX150实现吨公里运输成本1 5元 较传统直升机降低97% 满载150kg工况下续航60km 提升县域物流时效80% [5] - 氢能混动飞行器YX30年减碳300吨 续航10小时 电力巡检缺陷识别率达98% [5] - 公司构建"总体-飞控-动力-结构"四大技术支柱 拥有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驱系统 高效率静音可变距螺旋桨等核心技术 [9] 产品矩阵 - 星系列主打大载重 高稳定性 开拓重型物流运输 [6] - 曜系列聚焦工业物流 中空灵活设计满足中型货运需求 [7] - 风系列以卓越速度和机动性适配多样化任务场景 [7] 商业化应用案例 - 宁河未来科技城至潘庄工业园航线空中仅需4分钟 较地面交通效率提升10倍以上 [5] - HW450单架飞行器在川藏铁路建设中日运输建材12吨 效率超传统骡马运输40倍 [9] 战略布局 - 主导/参与5项低空产业标准制定 开源飞控协议吸引全球开发者 [10] - 计划在东南亚设立区域中心仓 与当地物流巨头共建"2小时应急响应链" [10] - 推动氢燃料电池成为行业标配 建设分布式光伏充电网络 单台设备年减碳120吨 [10] 行业倡议 - 呼吁构建"低空经济共同体" 强调主机厂 运营商 动力系统供应商与空管系统的深度协同 [12]
666!周星驰电影场景竟然照进了现实
金融时报· 2025-06-26 16:52
低空经济产业概况 - 广州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突出,拥有亿航、小鹏汇天、广汽、极飞科技等知名飞行器制造商 [1] - 广东集聚全国30%的低空产业链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54% [1] - 广东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覆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运营服务、产业金融等全环节 [5] 技术创新与产品 -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研发单人喷气飞行背包,支持有人/无人多模式切换,应用于特种作业、应急救援、飞行表演、短程通勤等场景 [2][3] - 研究院开发"YK-A2"无人机反制系统,具备智能识别、追踪和动能打击能力,用于重要设施防护和大型活动安保 [3] - 研究院承担项目总数21项,包括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6项及自主部署项目10项 [2]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4] - 广东省从空域改革、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应用场景多点发力,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产业制造高地 [5] - 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深化空域改革,加快5G-A、北斗、卫星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完善配套设施网络 [5] 应用场景 - 单人喷气飞行背包面向特种作业、应急救援、飞行表演、短程通勤等场景 [3] - 无人机反制系统应用于重要设施防护、大型活动安保等场景 [3] - 研究院计划赋能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5]
全球首颗高轨商业中继卫星项目在深圳罗湖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5:04
空天产业大会核心事件 - 全球首颗高轨商业中继卫星项目正式启动 [1] - "基于中继通信的即时遥感创新研究中心"揭牌 [3] - 苍宇天基发布全球能力并签约产业链合作伙伴 [7] 罗湖区空天产业布局 - 罗湖将空天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突破口 已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 [3] - 布局低空经济示范基地 提供测试验证与场景落地空间 [3] - 通过"链主企业+配套企业"模式集聚卫星通信、遥感应用、飞行器制造等领域企业超50家 [3] 技术趋势与产业方向 - 时空信息与AI、大数据、物联网深度融合 催生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智慧养老等新质生产力产业 [5] - 国际宇航联合会呼吁全球航天从"国家竞争"转向"协同创新" 共享天基资源推动标准化发展 [5] - 苍宇天基聚焦高轨中继与低轨遥感融合技术 启动全球首颗高轨商业中继卫星项目 [5] 苍宇天基发展规划 - 规划2026年发射首颗高轨卫星 实现60%低轨轨道和40%地表覆盖 [7] - 2027年完成三星组网 实现100%低轨轨道和南北纬80°地表覆盖 [7] - 2030年建成13颗星星座 形成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能力 [7] 产业链合作进展 - 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签订卫星及发射服务总包合同 [7] - 与22家产业链伙伴在卫星研制、星座运营、火箭运载等环节达成合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