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VTOL
icon
搜索文档
EHang: I’ve Covered Many Futuristic Stocks, But This One's Actually Working (NASDAQ:EH)
Seeking Alpha· 2025-10-14 23:51
行业竞争格局 - eVTOL行业虽相对新兴但竞争已非常激烈 [1] - 亿航控股并非该领域唯一参与者 [1] - 目前最受关注的公司包括Joby Aviation [1]
EHang: I've Covered Many Futuristic Stocks, But This One's Actually Working
Seeking Alpha· 2025-10-14 23:51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虽相对新兴但竞争已非常激烈 亿航控股并非该领域唯一参与者 [1] - 当前最受讨论的eVTOL公司包括Joby Aviation等 [1] 作者背景与分析方法 - 作者专注于金融与投资领域 擅长商业分析、基本面分析、估值和长期增长研究 [1] - 研究重点行业包括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金融和科技板块 [1] - 作者具备股票研究、金融建模和创作投资内容的实践经验 [1] - 分析方法侧重于上市公司商业模式、盈利表现和竞争定位 [1]
Should You Buy Joby Aviation Stock Right Now?
Yahoo Finance· 2025-10-14 23:30
股价表现与近期动态 - Joby Aviation股票在2025年表现强劲 截至10月13日收盘 股价已大致翻倍[1] - 股价已从近期高点下跌约20%[2] - 公司于10月7日通过股票发售筹集了约5.14亿美元资金 为运营注入现金但稀释了股东权益[5] 业务进展与行业前景 - 公司正在设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旨在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1][8] - 其首架符合规范的原型机正在进行最终组装 准备接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飞行测试 这是迈向认证和商业化的关键一步[3] - 城市空中交通市场潜力巨大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该市场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4] 财务状况与运营阶段 - 公司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 尚未获得搭载付费乘客的监管批准 也未拥有可投入运营的飞机[4] - 预计至少在明年之后才会产生显著收入[4] - 截至6月底 公司拥有约9.91亿美元现金 年资金消耗率约为5亿美元[5] - 筹集资金后 公司现金状况得到改善[5]
eVTOL融资狂欢下的隐忧:沃兰特航空的适航与商业化困境
经济观察报· 2025-10-14 15:23
公司融资进展 - 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适航取证和商业化落地 [1] - 成立四年以来,公司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 [1] - 2024年,公司以几乎每1-2个月融资一轮的节奏,全年完成6轮融资 [2] 行业政策与资本环境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义为“新增长引擎” [2] - 公司融资节奏引发业内对容错率降低的担忧,有投资人指出快速融资意味着公司必须成功,留给公司的容错率很低 [2] - 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的、能实现商业运营的客运级eVTOL产品,行业淘汰赛已开启 [5] 商业化进程与挑战 - eVTOL商业化必须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三证”,公司VE25-100型号合格证申请于2023年9月获受理,但两年过去仍未获批 [3] - eVTOL的适航审定工作存在较多探索性内容 [3] - 公司宣布已获得860余架意向订单,意向订单金额220亿元,覆盖六大类应用场景 [4] - 意向订单与确定订单存在巨大差距,意向订单不具有法律效力,客户一般不支付定金 [4] - 公司于今年1月官宣与南航通航正式签订中国首批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确定订单 [4] 公司历史危机与应对 - 2023年,公司遭遇实验事故导致飞机重着陆损坏,原已谈好的融资被资方撤回,同时首席技术官离职,核心团队成员陆续离职,经历生死存亡危机 [5] - 危机中,公司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签订战略合作,获得10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得以渡过难关 [5] - 欧洲eVTOL企业沃洛科普特因未及时通过型号认证,未能获得商业运营许可,最终资金链断裂破产 [3]
三种构型“全都要”?亿航智能高级副总裁冯帅:正研发倾转旋翼构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5:00
产品发布与战略布局 - 公司于10月13日在合肥推出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VT35,其在中国市场的官方指导价为650万元[1] - VT35搭配固态电池,续航超过2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950千克,翼展约8米,设计航程约200公里[1][4] - 公司首次宣布正在研发倾转旋翼构型产品,VT35倾转旋翼已有样机,并采用两桨倾转方案,单电机极限推力为300千克[1][4][5] 技术优势与产品定位 - VT35是公司基于VT30原型机升级优化的复合翼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已成功完成转换飞行测试[2] - 产品面向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区等中长途交通出行场景,可直接复用EH216-S的起降场,如公园、写字楼顶、停车场[2][4] - 紧凑的机体设计降低了地面运行风险并提升了经济性,计划使用氧化物电解质固态电池[4][5] 行业地位与认证进展 - 公司是全球多旋翼构型的代表,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是全球首款且唯一通过完整适航认证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型号[2] - 公司将依托EH216-S的取证经验,加速VT35的适航进程和商业化进度[2] - VT35将与EH216-S相互配合,构建“中短途+中长途”智能低空立体交通生态[2] 合作伙伴与政策支持 - 公司与合肥市政府、江淮汽车、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合肥成立合资公司并投资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基地[3] - 公司将VT35系列产品总部落户合肥,共同推进低空经济生态建设[3] - 合肥市于2025年9月发布《合肥市低空经济场景发展白皮书》,为VT35等航空器的研发测试与场景应用提供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3]
Why Archer Aviation Stock Is Falling Today
Yahoo Finance· 2025-10-08 23:57
股价波动原因 - Archer Aviation股价今日早盘跌幅超过10%,截至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24跌幅为6.5% [2] - 股价下跌源于市场对特斯拉进入电动垂直起降行业的预期落空,特斯拉的公告仅涉及其电动汽车产品 [1][2][6] - 此前一日,因市场猜测特斯拉可能宣布与Archer合作或推出航空新产品,公司股价被推高 [4][5] 市场情绪与公司现状 - eVTOL行业前景使投资者兴奋,导致Archer股价频繁出现大幅波动 [4] - 公司股价在过去12个月内已大幅上涨267%,但公司目前尚未产生任何营业收入 [7] - 公司正在为其商用eVTOL飞机Midnight寻求全面的监管批准 [7]
Vertical Aerospace (NYSE:EVTL)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30 23:15
公司概况 * Vertical Aerospace Limited (NYSE: EVTL) 是一家专注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航空航天公司 [1] * 公司定位为航空航天公司 而非硅谷科技公司 强调其在飞机设计和认证方面的专业能力 [4][8]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eVTOL行业在过去12-18个月经历了一次洗牌 由物理定律(飞机必须能飞)和资金问题驱动 [3] * 行业在过去12-15个月吸引了超过25亿美元的投资 [3] * 五年前约有50家竞争者 现在只剩下少数几家 [4] * 摩根斯坦利预测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在204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 近期更新为到2050年达到9万亿美元 [15][16] * 市场驱动力包括全球约5亿人口向超大城市迁移 现有地面交通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需求 [14][15] * 初始用例将是解决城市交通瓶颈 例如从纽约JFK机场到曼哈顿的路线 可极大释放时间价值 [17][18]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 技术与产品 * 公司是全球仅有的两家达到当前飞行水平的公司之一 [6][43] * 飞机设计安全(认证标准为十亿分之一的故障概率) 静音(在25米外悬停时可正常交谈) 零排放 [19][20][31] * 拥有业内最大的客舱容量 可容纳4名乘客(初始为商务舱 可扩展至6个经济舱座位) 并且是唯一能携带行李的机型(每人70磅行李) [5][35][36] * 拥有业内最强大的电池技术 并推出了混合动力版本 将航程从100英里扩展到1000英里 有效载荷从550公斤增加到1150公斤 [5][37][38][54] * 已完成飞行的三个关键阶段 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最后20秒的转换飞行 这将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和认证去风险事件 [43][44][46][47] 认证与监管 * 公司正在英国民航局(C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监管下进行认证 遵循全球最高的安全标准 [34][41] * 与监管机构采用共同责任模式 监管机构对每次飞行承担连带责任 这提供了远超竞争对手的审查水平 并降低了认证路径的风险 [40][41] * 获得EASA和CAA认证后 将能立即进入拥有6亿人口的欧洲市场 并因其黄金标准而快速获得全球其他地区的认可 [42] * 全球监管环境正在快速演进 美国 日本 韩国 英国等国家均在积极推动相关法规 英国政府已投入3000万英镑并目标在2028年开放空域 [27][28] 商业模式 * 采用纯代工(OEM)模式 销售飞机 并通过每年更换电池(飞机寿命20年以上)和混合动力系统获得持续收入 [52][53][57] * 商业模式多元化 包括电动飞机 电池(每年必须更换)和混合动力飞机三条收入来源 [57] * 公司与美国航空 日本航空 亚洲航空 GOL等航空公司拥有超过60亿美元的订单 [10][34] * 公司与Bristow(全球最大直升机运营商)合作 为航空公司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 [60][61] * 公司与霍尼韦尔签署了10亿美元的协议 合作开发飞行控制软件等系统 [61] * 公司声称其达到相同成就所花费的资金比竞争对手少了超过10亿美元 支出比竞争对手少75% [6][58][63] 团队与合作伙伴 * 管理团队和董事会拥有深厚的航空航天和监管经验 团队曾认证过超过30架飞机或动力系统 [8][9] * 董事会成员包括前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局长Patrick Key(任职近13年) 前英国军情五处负责人Lord Andrew Parker 以及前欧洲空中交通管理组织负责人Eamon Brennan [11][12][13] * 拥有强大的行业合作伙伴 包括美国航空 Bristow 霍尼韦尔等 [10][60][61] 财务状况与近期发展 * 公司在过去一年重组了资产负债表 消除了1.3亿美元的债务 并筹集了1.6亿美元资金 目前持有现金可支撑到2026年年中 [26] * 公司预计到2030年将产生1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 [63] * 公司认为其估值与美国的竞争对手存在巨大脱节 认为当前估值完全不合理 [64] 基础设施与未来发展 * 全球已有350-360个垂直起降场(vertiport)签约 预计在2028年左右投入使用 此外现有的直升机停机坪也将开放 [29] * 混合动力版本为军事应用打开了大门 因其静音起降 低噪音和热信号特征而受到军方极大关注 [54][55] * 飞机平台设计支持多用途 包括货运 国防 紧急服务 并规划了未来的自主飞行功能 [48]
ACHR or EVEX: Which eVTOL Stock Holds More Upside in 2025?
ZACKS· 2025-09-30 22:26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全球城市道路竞争加剧,推动了对电动空中出租车等新一代交通方式的需求,促进了电动垂直起降(eVTOL)股票的增长 [1] - 监管认证流程的简化、来自航空公司和运营商的大量预订单,以及在电池动力、自主飞行和静音推进方面的技术突破,共同支持了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前景 [1] - 2025年7月白宫签署的行政命令支持快速推进eVTOL整合,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该领域的兴趣 [3] 公司商业模式对比 - Archer Aviation(ACHR)的战略包括向合作伙伴制造和销售eVTOL飞机,同时运营自己的空中出租车服务 [2] - Eve Holding(EVEX)除了开发自己的eVTOL飞机,还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的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生态系统,包括服务与支持运营以及空中交通管理软件 [2] 财务实力与流动性 - Archer Aviation在2025年第二季度末拥有17.3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长期债务为0.8亿美元,显示出强大的偿债能力 [4] - Eve Holding在2025年3月31日拥有0.4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债务为零,长期债务为1.5亿美元 [5] - Eve Holding在2025年8月筹集了2.3亿美元资金,以增强其财务状况和财务灵活性 [10] 增长催化剂与业务进展 - Archer Aviation在2025年6月与Jetex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在全球私人航站楼网络开发基础设施,支持其空中出租车网络计划 [6] - Archer Aviation上月宣布两项战略收购,以加速其下一代国防飞机的开发,这得益于去年与Anduril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 [7] - 2025年9月22日,Archer Aviation的Midnight飞机成功完成了迄今最高海拔飞行,达到7000英尺,为获得FAA认证铺平道路 [8] - Eve Holding的意向书积压订单不断增加,包括最近与Future Flight Global达成的多达54架eVTOL飞机的协议,显示了全球对其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兴趣 [9] 股票表现与市场预期 - 在过去一年中,ACHR股价上涨了224.9%,而EVEX股价上涨了29.2% [11] - 在过去三个月和一年中,ACHR(下跌2.4%)的表现均优于EVEX(下跌41%) [17] - Zacks对Archer Aviation 2025年和2026年每股亏损的共识预期暗示同比改善,其2025年预期在过去60天内有所上调 [14] - Zacks对Eve Holding 2025年每股亏损的共识预期暗示同比恶化,而2026年预期暗示改善,其近期盈利预期在过去60天内呈下降趋势 [15] 运营效率与资本使用 - 两家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均为负值,表明均未有效从投入资本中产生利润 [18] - EVEX的每股EBITDA负值小于ACHR,表明其资本使用效率相对更高,运营现金消耗率相对更低,暗示了更可持续的盈利路径 [22]
中创新航与合肥览翌航空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起点锂电· 2025-09-30 16:20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行业年会 - 活动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由起点固态电池 起点锂电和SSBA固态电池联盟主办 [1] - 预计展商规模超过200家 参会企业超过2000家 专业观众超过20000人 [1] - 同期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包括金钠科技 茹天科技 海四达钠星等超过40家企业 [1][4] 中创新航战略合作与产品技术 - 中创新航与览翌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就LE200项目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方案进行合作 [2] - 览翌航空已获得9家客户约500架飞机订单 其L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最大载客5人 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 航程200公里 [2] - 中创新航针对低空出行开发的9系高镍/硅体系半固态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 支持6C快充并满足航空级安全标准 [2] - 览翌航空的LE200产品适航型号合格证申请已于2025年4月获中国民航局受理 预计2027年底取得证书 2028年交付市场 [2] 行业动态与市场趋势 - 行业出现开工率大幅提升 储能市场爆发 反内卷以及固态电池引发锂电A股和港股暴涨等现象 [2] - 有上市公司终止了10亿元锂电池项目 [2] - 2025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及起点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定于12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举办 [2]
中国eVTOL突围 自研黑科技叩开天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9:07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步入稳扎稳打的有序发展新阶段,市场竞争渐趋激烈,产业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步伐持续加快 [1] - 2025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展示技术路线多元化,参展商相比去年明显更加多元,一批多旋翼eVTOL实机和缩比样机集中亮相 [1] 主要参与者及产品动态 - 震东智飞发布吨级重载纵列双桨eVTOL [1] - 晔生航空发布三款载人机型:云舰 WingShip、云翼 WingWing、云鲲 WingCool [1] - 广汽高域展出多旋翼构型AirCab,其机身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超过90%,借助广汽集团汽车供应链使材料成本降低近30% [1] - 零重力飞机工业展出多旋翼构型ZG-ONE [1] - 华羽先翔携全倾转旋翼鸿鹄MARK1 eVTOL亮相 [1] - 广汽高域另一款eVTOL产品AirJet采用复合翼构型面向长距离飞行,设计特点是在上单翼下方四个吊臂安装八台垂直起降螺旋桨,外加两个用于前飞的电动涵道风扇 [2] 产品安全与技术设计 -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首要前提,多数eVTOL设置多重冗余,例如广汽高域AirCab拥有6个独立电驱,即使2组同时失效仍能保持平稳飞行,所有桨叶保险丝都做了冗余备份 [2] - 广汽高域AirJet使用涵道推进飞机行驶的设计旨在提升应对空中突发情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2] - 华羽先翔鸿鹄eVTOL采用全倾转旋翼构型,其飞控系统与电动力螺旋桨系统均为自研 [2] - 飞控系统研发难点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协调、对动力舵面与环境的高实时响应以及满足适航认证安全要求,需对飞机动力舵面与环境进行毫秒级响应 [2][3] - 电动力螺旋桨系统研发难点集中在通过翼型与桨距优化实现气动效率最大化、通过优化桨叶形状采用后掠桨尖锯齿状后缘等技术进行低噪声设计,并需考虑桨叶数量相位及材料选择 [3] 适航取证进展与行业突破 - 适航取证是eVTOL迈向商业化的关键门票,2025年国内更多eVTOL机型进入适航审定关键阶段,行业迎来取证突破期 [3] - 2025年9月9日中国民航局正式受理华羽先翔自主研发的鸿鹄eVTOL整机及核心子系统型号合格证申请,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自研飞控系统与电动力螺旋桨系统随整机进入适航审定程序的eVTOL主机厂 [3] - 鸿鹄MARK1是国内首型获得型号合格证申请受理的全倾转旋翼类eVTOL产品,填补了国内该构型型号合格审定的空白 [4] - 全倾转旋翼构型技术复杂度高,在飞行模式转换中需精确控制旋翼倾转角度和速度,气动特性复杂,适航审定需对其独特气动性能结构强度和飞行控制进行深入评估验证 [4] - 华羽先翔预计2026年年底前完成取证,目前鸿鹄eVTOL正处于各分系统及整机功能性能验证阶段,分系统与整机已开展大量测试,整机试飞进入常态化阶段 [4] - 广汽高域AirCab适航证已获得受理,预计明年下半年可以拿到首张适航证 [5] - 广汽高域AirJet于2025年7月3日成功完成首飞,并于8月21日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