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妆品
icon
搜索文档
商品下架,知名网红品牌道歉!
券商中国· 2025-06-29 20:52
逐本产品成分与宣传争议事件 - 多款产品被曝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包括"墨红"系列宣称添加云南"墨红玫瑰"精油但备案为"玫瑰(Rosa rugosa)花油","不染茉莉白茶"系列疑似添加未收录新原料并套用旧备案,非"妆字号"产品宣称护肤功效 [2] - 创始人刘倩菲在直播中宣称单方精油产品具有"育发""调节月经""抗病毒"等医疗作用,涉嫌违反化妆品宣传规定 [3] - 涉事产品已在电商平台紧急下架,创始人删除相关社交媒体内容 [4] 监管与公司回应 -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收到投诉并转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处理 [6] - 公司声明否认产品成分宣传不当,强调所有产品不涉及质量安全问题,解释"墨红玫瑰净油"用"玫瑰"宣传符合国标 [7] - 公司承认可能存在原料信息披露不全、表述不规范等问题,承诺整改并公开检测报告,完善内部审核机制 [8][9] 公司背景与发展 - 逐本成立于2016年,定位"东方养肤卸妆",以卸妆油单品快速崛起,采用"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10]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纪录,2021年完成A轮、B轮融资,2022年双11全网销售额达3.4亿,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 [10]
上海美藻生物新一代藻类活性提取物首次亮相荣格PCT2025美妆展
微藻合成生物技术在美妆行业的应用 - 微藻提取物(三角褐指藻、紫球藻、小球藻)被应用于抗皱、紧致、祛痘、舒缓、保湿、抗氧化等多种护肤功效 [6][8][15] - 国际知名品牌如LVMH(纪梵希、迪奥)、雅诗兰黛(海蓝之谜)、欧莱雅(修丽可)等已采用微藻提取物开发高端产品 [11][12][13] - 微藻活性成分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细胞密度和生物活性成分提升5-10倍 [8][15] 上海美藻生物科技公司技术优势 - 采用合成生物学+光控培养技术,突破传统海洋微藻培养限制,实现高密度、高品质生产 [14][15] - 独家专利生物反应器解决重金属、塑化剂污染问题,确保产品无菌、无农残、无核污染 [8][15] - 已建立吨级浮游植物兼养平台,开发MicroZenith系列活性成分覆盖护肤全功效需求 [14][15] 行业活动与专家参与 - 荣格研讨会聚集珀莱雅、贝泰妮、LVMH等企业研发高管及高校教授探讨美妆创新 [22][23][24][25] - 论坛议题涵盖防晒美白、保湿抗衰、合成生物等前沿方向,反映行业技术趋势 [36][37] - 活动设置配方师大赛、创新发布论坛等环节,推动产学研结合 [41][42][44] 微藻提取物的市场应用案例 - 三角褐指藻提取物应用于迪奥密集修护精华、可复美胶原棒等产品,主打修护功效 [11] - 小球藻提取物被海蓝之谜浓缩精华、珀莱雅保湿面膜采用,侧重抗皱保湿 [12] - 紫球藻提取物用于倩碧多效面霜、薇诺娜修红精华等,兼具抗菌抗病毒功能 [13]
产品被曝成分与备案不符!监管介入,逐本回应:宣传并无不当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18:39
公司舆情事件 - 新锐护肤品牌"逐本"因多款产品被曝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创始人直播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风波 [1] -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转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核查,涉事产品紧急下架 [1] - 品牌方发布声明致歉,但否认其产品成分宣传不当,并强调所有产品均不涉及质量安全问题 [1] 产品问题详情 - 消费者反映逐本"墨红"系列产品宣称添加云南"墨红玫瑰"精油,但备案成分显示为"玫瑰(Rosa rugosa)花油",疑似虚假宣传 [2] - "不染茉莉白茶"系列产品疑似添加未收录进《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植物新原料,并套用旧原料备案 [4] - 非"妆字号"单方精油香薰产品宣称护肤功效 [4] - 创始人刘倩菲在小红书直播中宣称单方精油产品可"长小毛毛(育发)""调节月经不规律""化痰止咳、抗病毒",被质疑对普通化妆品宣传中暗示医疗作用 [4] 公司回应 - 母公司杭州舒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强调"所有产品均不涉及质量安全问题" [7] - 公司解释称使用"玫瑰(ROSE)"来宣传"墨红玫瑰净油"的表述并无不当,称在国标文件中"墨红花净油"与"墨红玫瑰净油"系同一物品 [7] - 承认若存在原料信息披露不全、表述不规范等问题是工作中的严重失误,向消费者致歉 [10] - 提出整改方案:对所有已销售产品的成分、备案信息、宣传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严格复核 [10] - 承诺主动公开相关检测报告、成分说明及相关功效依据,接受社会监督 [10] - 将完善内部审核机制,严格规范对外沟通内容,建立常态化自查与监督机制 [10] 公司背景 - 逐本成立于2016年,以"东方养肤卸妆"为定位,凭借卸妆油单品迅速崛起 [11] - 坚持"自研+自控供应链"模式 [11] - 2019年与李佳琦合作34场,创下单场1分钟卖出5万瓶卸妆油的纪录 [11] - 2021年完成A轮、B轮融资 [11] - 2022年双11期间全网销售额3.4亿,卸妆油销量近350万支 [11]
珠宝美妆、纺服轻工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逢低布局产品结构化升级、运营提效的细分赛道龙头
招商证券· 2025-06-28 16:2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珠宝美妆、纺服轻工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进行分析,认为黄金珠宝饰品化趋势确立、品牌表现分化,化妆品分化加剧,个护长期逻辑不改,品牌服饰终端零售稳中有升、户外表现突出,纺织制造出口份额加速向东南亚转移,家居5月社零数据改善,建议关注各细分赛道龙头[2][3][8]。 各目录总结 黄金珠宝:饰品化趋势确立,品牌表现分化 - 25H1金价高涨,黄金消费延续2024年趋势:2025年1 - 5月金银珠宝类社零累计同比+12.3%,4 - 5月跑赢总体社零增速,因金价上半年涨幅近40%及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终端消费上,24 - 25Q1黄金总消费量下滑,25Q1降幅收窄,饰品消费中仅古法金和小克重金饰畅销,普货素金降幅明显,金条及金币消费量明显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方面,除老铺黄金外,潮宏基、菜百、周大福在24Q4 - 25Q1有较好收入增长或环比改善,其余大众品牌下滑明显[13][17][20]。 - 25H2投资建议:推荐老铺黄金、周大福、潮宏基、菜百股份:预计下半年金价高位震荡,黄金消费延续当前趋势,投资金市场略降温,金饰在高端古法和低克重金饰方向增长,关注大众珠宝品牌基本面拐点;老铺黄金开店和同店快速增长,品牌势能向上,预计2025H1及全年业绩快速增长;周大福经营质量改善,一口价产品驱动利润率提升,预计FY2026 - FY2028净利润增长;潮宏基差异化产品力得到验证,加盟渠道持续扩张,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菜百股份受益于金价上涨,投资黄金高占比,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3][24][26][28][30]。 化妆品:分化加剧,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头部国货 - 25H1化妆品大盘延续较弱走势,大促效应下降:2025年1 - 5月化妆品类社零累计同比+4.1%,弱于整体社零增速,天猫618大促提前未提振5月情况,部分品牌大促表现走弱,但毛戈平、韩束等保持较好增长[32]。 - 关注标的:毛戈平坚持高端彩妆差异化定位,产品稳步推新,线上线下同步拓展,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增长;上美股份618表现优异,多品牌多品类发展,抖音调整效果和新产品拓展验证线上运营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36][42]。 个护:长期逻辑不改,国货龙头引领行业 - 卫生巾行业:Q2舆情扰动仍短期存在,优质国货份额提升长期逻辑不改:618大促竞争激烈,315卫生巾舆情在Q2仍有影响,部分小品牌借机营销,消费者囤货倾向减弱,天猫618大促个护榜单中卫生巾上榜品牌排名下滑[50][51]。 - 口腔护理行业:需求稳定,功效护理驱动单价提升:口腔护理需求刚性稳定,消费者有功效护理进阶需求,催生细分赛道机会,国产龙头品牌凭借线下渠道和品牌口碑,顺应线上化趋势有望提升份额[53]。 - 关注标的:百亚股份积极应对舆情影响,全国化战略推进,高端品占比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登康口腔线上渠道爆发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受益于行业红利和国货替代,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57][59]。 品牌服饰:终端零售稳中有升,户外表现突出 - 25H1国内鞋服终端零售保持中低个位数增长:25年1 - 5月鞋服针纺织品同比增速为3.3%,25H1终端鞋服零售在正常基数下稳中有增[62]。 - 细分板块:运动与部分家纺相对稳定,户外表现突出:25Q1运动鞋服板块和家纺板块的罗莱、水星有所增长,男装和休闲服饰板块承压,户外品牌表现突出,如亚玛芬、昂跑、安踏旗下部分品牌等收入增长[64][67]。 - 推荐标的:安踏体育安踏主品牌拓展新零售模式,FILA优化产品与渠道,户外品牌高速增长,亚玛芬增长超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水星家纺线上增长提速,“深睡枕”及“雪糕被”持续放量,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增长[80][82]。 纺织制造:出口份额加速向东南亚转移 - 需求端:美国库存良性,东南亚纺织服装出口延续高增长:2025年3 - 5月美国终端零售数据好转,服装及服装配饰店零售额同比增长,库存库销比良性;东南亚纺织服装出口保持高增长,越南和柬埔寨的纺织品、鞋类出口同比增长[85][87][91]。 - 供给端:制造龙头订单承压,美国纺服进口份额加速向东南亚转移:5月鞋服龙头公司收入多数承压,如儒鸿、聚阳、丰泰等营收同比下降;3月以来美国纺服进口份额加速向东南亚转移,4月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和鞋履占比下降,从东南亚进口占比上升[94][102][104]。 家居:5月家具社零数据改善,持续关注以旧换新效果 - 家具社零:政策驱动下高增长,建材家居景气度上行:5月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6%,25年1 - 5月累计增长21.4%,规模以上卖场销售额环比增长,BHI指数上升;2025年中央以旧换新补贴预算翻倍,大型家居品牌增加补贴,市场份额有望向龙头集中[110][111]。 - 推荐标的:欧派家居推进渠道变革,参与以旧换新,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索菲亚推进多品牌、全渠道、全品类战略,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顾家家居发展全品类大家居,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12][113][114]。
三连亏阴影未散!锦盛新材再陷信披违规疑云,遭证监会“盯上”
格隆汇· 2025-06-28 15:22
公司动态 - 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3] - 公司回应称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监管工作 强调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5] - 2024年股东宁波立溢原计划减持450万股(占总股本3%) 实际减持79.77万股(0.53%) 减持均价14.81元/股 [5][8][9] 财务表现 - 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2022年亏损2250.95万元(同比跌312.62%) 2023年亏损2387.49万元(同比降6.07%) 2024年亏损2264.75万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6900万元 [10][11] - 2024年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28.15%) 外销收入9766.48万元(同比增744.49万元) 内销收入2.35亿元(同比增6570.18万元) 综合毛利率15.56%(同比升0.68%) [10][1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43.36万元(同比增10.97%) 净利润亏损383.64万元(同比降290.10%) [13][14] 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为欧莱雅、雅诗兰黛、百雀羚、丸美等国内外化妆品品牌提供包装容器 [5] - 2024年管理费用增加760.71万元 主因新建项目转固后未投入使用导致折旧摊销 [12] - 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进一步影响净利润 [12]
卸妆黑马逐本否认产品成分宣传不当,涉事产品尚未恢复上架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3:33
公司声明与争议回应 - 公司针对媒体报道的产品成分备案与实际不符问题发布声明,强调所有产品不涉质量安全问题,并启动全面自查[1] - 公司澄清"墨红玫瑰净油"使用"玫瑰"宣传符合国标规定,否认成分标注不当[4] - 涉事墨红系列产品及消费者投诉的三款产品(眼部精华油、高浓精华液、身体乳)已从天猫旗舰店和小红书店铺下架[6] 消费者投诉内容 - 消费者质疑公司高端墨红系列使用"月季净油"冒充玫瑰精油备案,且多款产品涉嫌非法添加未收录新原料[6] - 消费者指出公司单方香薰精油非妆字号却宣传护肤功效,违反备案规定[6] 创始人宣传争议与整改措施 - 创始人直播中宣称产品具有"缓解掉发""调节生理期"等医疗性功效引发合规质疑[8] - 公司承诺强化内部审核机制,规范创始人及管理层公开表述,加强客服团队培训[7][8] - 公司将建立常态化自查机制,优化产品研发、备案及宣传流程[8] 监管动态与品牌背景 - 浙江省药监局已收到国家药监局转交的投诉,正由属地市场监管局核查处理[9] - 公司定位东方养肤卸妆品牌,2016年创立后通过自研供应链实现5年销售额超15亿元,主打卸妆油品类[9]
珀莱雅热销精华面霜宣称“抗老”,林清轩曾因违规宣称被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3:11
珀莱雅产品宣传与备案不符 - 珀莱雅多款产品在电商平台宣传页提到"抗老"相关字眼,但国家药监局备案信息显示其功效仅为"抗皱",包括早C晚A双抗精华、红宝石面霜3.0、红宝石精华3.0等产品 [2][3] - 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宣传存在差异,例如红宝石精华3.0在旗舰店称"抗老",在自营店则称"抗皱" [3] -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列出的20项功效中不包含"抗老",宣称新功效需通过特定评价程序 [2][11] 产品备案详细信息 - 红宝石面霜3.0备案功效包含抗皱、紧致、保湿等,通过31名受试者56天测试验证 [7] - 早C晚A双抗精华备案分类为祛斑美白、抗皱等,属于特殊化妆品 [9] - 红宝石面霜3.0和精华3.0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上市,面霜天猫销量超70万份,精华超10万份 [10] 行业监管情况 - 林清轩曾因使用"抗老修护专家"宣传被罚款21234.5元,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抗老"认定不被监管部门认可 [14] - 行业人士指出"抗老"宣称违规,建议通过新功效注册程序申报 [14] -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要求功效宣称需有科学依据,新功效需两家以上机构验证 [11]
推动服务消费升级!毕马威徐司辞:应把握情绪健康等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1:23
消费市场复苏与结构性变革 - 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较2024年全年的3 5%提升0 5个百分点 显示消费复苏势头延续 [5] -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 "消费"一词出现频次较上年激增52% 政策抓手包括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 文旅体育消费培育 服务消费扩容等 [6] - 消费市场呈现深层次结构性调整 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观念迭代 需求维度扩展至情绪价值 健康管理 绿色环保 品质提升与高性价比 [6] 区域消费发展潜力 - 广东沉浸式消费场景覆盖率为30% 服务消费新兴领域占比22% 显示两者均有广阔发展空间 [6] - 广东省2025年2月推出服务消费升级四大维度政策 包括基础消费扩容(餐饮 家政) 改善型消费激活(文旅 体育健康) 数字化绿色化场景赋能 产融结合支持餐饮企业上市 [10] 子赛道发展现状 - 全球奢侈品市场前三为中国(1017亿美元) 美国(964亿美元) 日本(283亿美元) 合计占比48% 消费者呈现理性化趋势 [7] - 化妆品市场竞争白热化 国货品牌线上表现亮眼 环保友好型护肤品受青睐 头部企业稳定性突出 中小企业需靠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突破 [7] -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从2013年不足1000亿元跃升至2020年近30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2% 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疲劳类产品需求显著 [7] - 餐饮与文旅呈现融合趋势 消费者对食品品质 创意菜品 用餐体验及社交分享需求攀升 推动新业态并激活三四线城市消费 [9] 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Q1全球IPO募资282亿美元 前十大以信息技术 媒体及电信业为主 香港IPO市场中消费品募资占比达45% 前十大募资企业有三家来自该领域 [6]
“假洋牌”收割机? 年售1700万只的BeauEver陷身份疑云
新浪科技· 2025-06-28 10:29
假进口保健品及化妆品现象 - 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出"LAXIN"品牌女性复合维生素产品以跨境进口名义售卖,实为国内生产且无海外销售记录,涉嫌虚假宣传[2] - BeauEver化妆品品牌被消费者质疑无进口备案,新西兰当地无该品牌记录,产品备案显示生产地址为中国且状态已注销[2] - 化妆品监管App显示BeauEver所有关联产品类型均为"国产普通化妆品",与欧莱雅等明确标注"进口普通化妆品"形成对比[5][6] BeauEver品牌身份疑点 - 品牌官网宣称2019年创立于新西兰,但经营主体DAYLESFORD LIMITED(戴思福有限公司)香港注册时间为2023年[4][5] - 产品包装标注"MADE IN CHINA",但官方称2019-2022年期间因疫情启用中国合作工厂生产特定批次,当前销售产品标注原产国为澳大利亚[2][8] - 在亚马逊海外平台未查询到该品牌产品,与其宣称"销往全球27个国家"存在矛盾[2][8] 产品宣传与销售表现 - 品牌宣传运用南极糖蛋白、DNA提取技术等专利成分,但实际备案信息显示生产企业为广东中山的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6][7] - 抖音官方店两个店铺总销量达13.8万,小红书淘宝等平台销量超2600单,2024年明星产品逆龄针在中国售出1700万只[10] - 产品宣传中突出"14天显著改善1.3岁肌龄"等功效,但小字注明数据来自原料供应商且不作功效承诺,价格区间159-1198元[12] 消费者投诉与行业监管 - 消费者反映使用后出现皮肤发红过敏,且退货流程存在争议,售后服务满意度低[14] - 法律专家指出在国外注册商标后国内生产销售的模式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9][15] - 建议监管部门将此类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要求如实上报经营历史规模等信息,加强消费预警[16]
全线霸榜:上美股份拿下618亮眼战报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28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以"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为底层逻辑,依托多品牌矩阵与科研3.0体系协同发展,在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行业挑战中凸显引领价值 [1] - 2024年提出聚焦化妆品赛道,通过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业务模型,目标2030年冲刺300亿营收 [27] - 2025年目标为100亿营收,通过整合六大竞争面最大化企业势能 [31] 主力品牌韩束表现 - 韩束以科学抗衰为定位,深耕肽领域研究超20年,2023-2024年连续登顶抖音美妆TOP1 [2] - 2024年618期间在抖音平台斩获美容护肤品牌总榜、自播总榜、国货护肤品牌榜等5项TOP1 [2][7] - 天猫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46%,成交人数增长78%,京东/唯品会/拼多多销售额分别增长81%/40%/229% [2] - X肽系列大单品总销售额破亿,以环六肽-9为核心成分的分层抗衰解决方案满足多元化需求 [4] 第二曲线品牌newpage一页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146.3%,定位婴童功效护肤领域 [11] - 618期间天猫销售额同比增长106%,抖音增长190%,京东增长158%,获天猫婴童护肤TOP2/洗护TOP3等排名 [11] - 婴童安心霜爆卖33.7万瓶,霸榜天猫/抖音面霜热销榜TOP1,爽身露和舒缓喷雾销量同比大增1006%/190% [11][14][18][20] 新兴品牌安敏优表现 - 专为敏感肌打造,618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65%,成交人数增长61% [21][23] - 抖音/天猫/京东销售额分别增长63%/70%/54%,其中天猫首小时销售额增长67% [21] - 明星产品青蒿舒缓特护精华液热卖7.8万盒,登抖音抗皱精华液好物榜TOP2 [21][26] 科研与生产体系 - 构建CCM创新研发体系,通过1+N开放式创新平台汇聚300多位科研人员,形成上美科学委员会 [29] - 2024年投产中国首个AI智能化化妆品无人车间,具备12条自动产线、日产200万瓶的行业领先产能 [27] - 智慧工厂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全流程数智化 [27] 行业竞争格局 - 抖音美妆战场竞争激烈,国际大牌、国货头部、新锐品牌排名剧烈变动 [2] - 公司通过多品牌矩阵实现市场细分与专业形象提升,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并强化协同效应 [21] - newpage一页通过"医研共创"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打通科研端-用户端-临床端闭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