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外卖补贴大战频现,乳企的日子是好过了还是更难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26 16:33
外卖补贴大战对乳业的影响 - 外卖平台竞争白热化 美团日订单量超过1.5亿单 淘宝闪购日订单连续突破1亿单 通过免费奶茶、0元购、满减等补贴策略刺激消费[1] - 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京东、阿里、美团持续竞争 外卖补贴呈现常态化趋势[4] 包装液态奶业务承压 - 主要乳企液奶收入显著下滑 蒙牛2025上半年收入321.92亿元同比下降11.22% 光明收入66.05亿元下降8.64% 伊利收入361.26亿元下降2.15%[6] - 现制茶饮形成替代效应 行业预计挤占乳品消费比例达10% 外卖大促期间茶咖饮品订单占比超50% 立秋三日大促总订单超6亿单[9] - 低价现制饮品压制包装奶消费 外卖补贴使奶茶价格与安慕希产品相当 直接冲击终端消费需求[8][9] B端乳品原料需求激增 - 茶饮品牌销量爆发式增长 蜜雪冰城立秋日售7500万杯 瑞幸首日售2000万杯 茉莉奶白单店日销5000杯[11] - 乳制品原料用量井喷 风味厚奶、芝士乳饮、冷萃厚牛乳等需求快速上升 行业预估奶茶行业营收增长20%[11] - 中小品牌采购量翻倍 原料采购成本得以下调 因订单量增长获得议价能力[11][12] 现制奶饮品牌分化发展 - 一鸣食品转型供应链模式 加盟店占比75% 2025中期总营收14.01亿元增长2.12% 净利润4291万元增长21.73%[14][18] - 单店营收提升至75万元 通过向加盟商销售设备及原料获利 规模效应强化成本优势[17][18] - 直营模式面临补贴压力 兰熊鲜奶需承担部分平台补贴 满减券平台与商家出资比例达1:2[20] - 流量曝光提升品牌知名度 现制奶饮占比达15.1% 单杯售价19-22元[13][22] 行业长期趋势与挑战 - 消费习惯结构性迁移 现制饮品以"便利、新鲜、有颜有料"特性占据年轻消费者心智 挤压包装饮品存储空间[23] - 终端价格战或传导至上游 若补贴持续可能导致价格体系崩塌 品牌商将向原料供应商压缩成本[25] - 乳企转型方向明确 可布局B端连锁餐饮赛道或切入现制奶饮领域 当前市场尚未出现头部品牌[27]
外卖“新国标”正征求意见!这几大痛点有望解决
新华网· 2025-09-26 16:19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24日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将有"新国标"。 为何要管?聚焦哪些痛点?一起来了解一下。 今年以来,外卖平台企业反复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外卖大额补贴活动,"外卖大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餐饮市场"内卷"。 在此背景下,征求意见稿聚焦当前外卖平台服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关键短板,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标准条款。 7月31日,广西横州市,外卖小哥在商家取茶饮品。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针对平台收费规则不透明 不合理问题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收费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出平台应规范收费项目、公示收费信息、进行合规审核等。 ■针对平台"内卷式"竞争问题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对价格促销管理的要求,包括确保促销活动公开透明、促销规则公平合理等。 ■如何防范外卖食品安全风险? 征求意见稿对外卖平台对商户的管理提出系统要求,明确平台应建立规范的准入机制,严格审核商户资质与经营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运营指 导,加强日常经营行为管理。 ■如何保障外卖小哥权益? 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规范用工关系,保障配送员合理收入与劳动时间,加强业务培 ...
人社部:目前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
中证网· 2025-09-26 12:21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政策 - 2022年起在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涵盖出行 外卖 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4个行业 [1] - 试点平台企业包括曹操出行 美团 饿了么 达达 闪送 货拉拉 快狗打车7家 [1] - 2024年7月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省份 新增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 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 [1] 参保模式创新 - 采取按日参保 按单计费方式 不以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 [1] - 通过订单为核心参保单元 覆盖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 [1] - 实现试点地区应保尽保 兜牢外卖骑手 网约车司机群体权益保障底线 [1]
平台促销成本不得变相或直接转嫁商户
齐鲁晚报· 2025-09-25 20:51
行业监管框架升级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外卖行业监管进入精细化治理阶段 [1][9] - 新规针对食品安全、商户经营负担、骑手权益保障等核心问题划定规范红线 [1][2] - 与《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行法律法规有效衔接,需多部门协同推动落地 [9] 竞争秩序规范 - 禁止平台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加剧市场内卷的补贴活动 [2] - 要求促销活动公开透明、规则公平合理,防止"内卷式"竞争 [2] - 严禁平台将促销成本转嫁给商户或骑手,禁止强制商户参与促销 [7][8] 商户权益保障 - 要求平台公开收费适用条件、标准及保底金额,解决收费不透明问题 [7][8] - 禁止使用"零元购""整单免费"等宣传语,优惠后成交价不得为零或负 [8][10] - 为中小微商户制定费用减免措施,保障经营自主权 [7][10] 骑手权益保护 - 建立与工作任务匹配的报酬机制,保障合理收入 [6] - 设置连续工作4小时疲劳提示机制及单日接单量上限 [6][10] - 要求以通俗语言公示配送费计算规则,保障休息权与知情权 [6][10] 食品安全管理 - 强化商户资质审核,需提交证照、门店实景及"一镜到底"定位视频 [3] - 建立算法驱动的接单控制提示机制,监测订单负荷并触发预警 [4] - 要求外卖与堂食食品质量保持一致,从源头阻断"幽灵外卖" [3][10] 行业生态优化 - 标准聚焦平台、商户、配送员多元主体间的行为协同 [9] - 整合食品安全、公平竞争、劳工权益等多维度监管要求 [9] - 推动形成公平有序可持续的行业格局,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9]
为外卖行业划定合规竞争“红线”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18:29
行业监管新规出台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涵盖平台收费 促销机制 商户准入 骑手权益及算法治理 标志行业结束跑马圈地时代 进入合规与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2] - 新规从制度设计层面构建硬约束 以规则重塑秩序 以透明替代模糊 以责任替代推诿 直击行业沉疴 [2] - 监管防止行业滑向系统性失衡 避免商户持续失血导致服务供给萎缩 骑手高危作业推高公共安全成本 无底线补贴侵蚀生态盈利能力 [4] 平台运营规范要求 - 明确要求公示收费项目与计算标准 杜绝隐性扣费与随意加项 解决商户算不清账问题 [3] - 明文禁止平台变相转嫁促销成本强制商户分摊 从源头遏制平台赚钱商户买单的扭曲机制 [3] - 强化商户准入审核机制 要求提供真实证照和实景门店信息 引入一镜到底定位视频实现动态核验 技术上封堵幽灵外卖生存空间 [3] 服务与算法优化 - 引入接单控制提示机制 要求平台监测商户负荷 预警订单积压 并向消费者主动提示商家繁忙 建立商户承载力与消费者体验间的缓冲机制 [3] - 设置骑手连续接单时长上限超4小时需疲劳提示 同时接单量与日接单总量限制 要求报酬与任务强度匹配 推动算法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与公平并重转变 [4] - 新规以制度化手段干预算法逻辑 是对平台责任的刚性确认 解决骑手因超时压力逆行闯红灯等社会风险问题 [4]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高调入局 阿里系饿了么持续加码 叠加美团既有市场地位 形成三强争霸格局 资本重燃战火 补贴大战卷土重来 [2] - 用户端红包满天飞 商户端被迫卷入价格内卷 骑手在算法驱动下疲于奔命 行业陷入高增长低质量悖论 [2] - 烧钱换市场的粗放模式不可持续 精细化运营 算法伦理 三方利益平衡成为平台竞争新维度 [5]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规为未来竞争者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 既规范现有巨头 又保护合规中小商户 [3] - 监管驱动行业重构 催生更高效 更公平 更具韧性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 [5] - 外卖本质是服务而非资本游戏 当规则取代野蛮 责任重于规模 行业真正走向成熟 [5]
为外卖行业划定合规竞争“红线”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18:26
行业监管新阶段开启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标志着行业十余年的“跑马圈地”时代终结,进入以合规、责任与可持续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 [2] - 监管从以往约谈、警示等柔性手段,转向从制度设计层面构建“硬约束”,核心逻辑是以规则重塑秩序,以透明替代模糊,以责任替代推诿 [2] - 新规涵盖平台收费、促销机制、商户准入、骑手权益及算法治理,为未来竞争者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 [2][3] 市场竞争格局与乱象 - 随着京东高调入局,阿里系饿了么持续加码,叠加美团既有的市场地位,外卖市场再度掀起“三强争霸”格局 [2] - 资本重燃战火,补贴大战卷土重来,导致商户“增收不增利”,骑手安全与劳动权益被边缘化,消费者面临服务质量下滑,行业陷入“高增长、低质量”的悖论 [2] 平台运营与商户关系规范 - 新规要求平台公示收费项目与计算标准,杜绝隐性扣费与随意加项,解决商户“算不清账”的问题 [3] - 明文禁止平台变相转嫁促销成本,强制商户分摊,从源头遏制“平台赚钱、商户买单”的扭曲机制 [3] - 引入“接单控制提示”机制,要求平台监测商户负荷,预警订单积压,并向消费者主动提示“商家繁忙”,在商户承载力与消费者体验间建立缓冲 [4] 商户准入与食品安全管理 - 新规强化准入审核机制,要求提供真实证照、实景门店信息,甚至引入“一镜到底”定位视频,实现动态核验与“网上亮证”,从技术上封堵“幽灵外卖”的生存空间 [4] - 此举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捍卫,也是对合规中小商户的制度性保护 [4] 骑手权益与算法治理 - 新规明确设置连续接单时长上限,超过4小时需进行疲劳提示,并对同时接单量与日接单总量进行限制 [4] - 要求骑手报酬与任务强度匹配,标志着平台算法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与公平并重”转变 [4] - 以制度化手段干预算法逻辑,是对平台责任的刚性确认,旨在解决骑手因超时压力导致的安全风险 [4]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烧钱换市场的粗放模式已不可持续,精细化运营、算法伦理、三方利益平衡将成为平台竞争的新维度 [5] - 新规被视为新赛道的发令枪,外卖的本质是服务而非资本游戏,规则和责任将推动行业走向成熟 [1][5] - 监管驱动的重构有助于催生一个更高效、更公平、更具韧性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 [5]
外卖“新国标”,要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8:05
外卖平台服务"新国标"向社会征求意见 记者2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 稿)》,24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帮助外卖平台企业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 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 据介绍,国家标准计划《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由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 管部门为市场监管总局,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 中心等。 新华解码|外卖平台服务"新国标"向社会征求意见聚焦外卖平台治理之痛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24日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 这意味着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将有"新国标",引入标准化方法规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行为,提升平台服务 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对平台在服务管理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包括平台应依法经营、保障各方合 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落实社会责任、推动多方共治等方面,进一步督促外卖平台履行责任。 相比于同类国际标准,这一标准有何新意和亮点?从征求意见稿看,更侧重于对主 ...
美团推出新餐饮品牌打造美食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4
核心观点 - 美团推出"浣熊食堂"新业态 以全程可视可溯源为核心 重构外卖行业安全标准 推动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品质深耕 [1][3] - 通过集中式厨房 全链路数字化管控及供应链整合 为餐饮行业探索新路径 计划三年扩展至1200家门店 覆盖上万家餐饮商家 [3] 透明厨房模式 - 实现制作全流程实时上传至明厨亮灶大屏并同步至外卖App 用户可云体验制作过程 餐品由食安封签守护配送 提供食安日记功能记录进货清单和清洁巡检细节 [5] - 德克士门店明厨亮灶系统日均点击超千次 复购率较传统门店提升15% 入驻商家用户差评率下降40% [5] - 北京地区超10万用户通过该服务下单 其中30%为首次使用外卖服务的增量用户 [5] 供应链重构 - 联合益海嘉里 中粮 正大等200余家品牌食材供应商 通过快驴进货平台建立直采链路 实现从产地到厨房全程可追溯 [6] - 老乡鸡入驻后鸡肉供应商统一切换为圣农集团 检疫报告和冷链温度记录实时上传至供应链系统 [6] - 商家拎包入驻前期投入仅5万至6万元 租金成本控制在总营收10%以内 较传统门店降低50%以上 [6] 运营效率提升 - AI选址工具通过分析订单热力图和用户画像数据 帮助商家精准定位高需求区域 [6] - 北京20平方米轻食档口接入后日均订单量从80单跃升至300单 回本周期缩短至8个月 [7] 行业战略布局 - 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硬件补贴 流量扶持及明厨亮灶直播覆盖 计划年内拓展至20万家门店 [7] - 吸引全聚德 云海肴等头部品牌试水纯外卖模式 推动中小商家向标准化转型 [7] - 通过实体网点实现食品安全可监控 多品牌协同效应及骑手取餐效率提升三大差异化价值 [7] 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旗下七鲜美食MALL同样主打100%后厨直播 依托京东供应链优势主打高端市场 [9] - 美团选择开放生态路线 强调不做自营只做基建 通过共享标准 技术和流量赋能全行业 [9] 规模化挑战 - 不同地区消费习惯差异需定制化品牌组合 食品安全管控难度随门店数量指数级上升 [8] - 跨店点餐模式对配送时效提出更高要求 试点动态拆单配送策略确保核心餐品优先送达 [8]
淘宝闪购最大的对手是双11
36氪· 2025-09-25 11:59
双11大促策略与竞争格局 - 淘宝双11定档10月15日开启预售,持续至11月14日结束,主打现货现卖且无需凑单 [1] - 抖音电商于9月8日开启双11招商,将大促周期拉长至57天,刷新“史上最长双11”记录 [1][3] - 抖音电商2025年GMV目标为4.2万亿元,较2024年的3.34万亿元增长20%,意图抢夺淘天和拼多多的货架电商份额 [3] - 拼多多推出让利商家的百亿减免活动,京东进行真金白银补贴,各大平台均积极参战 [3] 淘宝电商业务的核心地位与竞争态势 - 淘天集团在2025财年贡献阿里集团近5成营收和113%的净利润,是集团利润核心并反哺其他业务 [2] - 2024年淘天集团、拼多多、京东、抖音的GMV分别为8万亿、5.2万亿、4.5万亿、3.34万亿元,淘天占据约四成电商份额 [2] - 双11对淘天象征意义重大,是证明其订单爆发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的关键战役,关乎商家吸引力和员工凝聚力 [2] - 蒋凡重掌淘天后,服饰、美妆、运动等核心行业商家实现店铺业绩快速增长 [2] 淘宝闪购业务的崛起与心智占领 - “淘宝闪购”通过持续补贴和广告覆盖成功占领用户心智,使“闪购”一词在用户潜意识中等同于淘宝 [7] - 闪购业务将用户带回淘宝电商,有用户将淘宝APP从手机第二屏移回首屏,电商下单行为也从拼多多回归淘宝 [7] - 闪购为淘宝重新带来“省”的心智,500亿补贴和营销声量强化了价格竞争力 [8] - 淘宝从618前开启不打烊价格补贴,将服饰、美妆等行业价格打至去年8.5折,带动电商大盘增长 [8] 内部资源分配与战略协同挑战 - 淘宝电商与外卖(闪购)业务在双11期间存在内部资源竞争,流量分配优先向货币化率更高的电商倾斜 [4] - 淘天流量部分依赖外部采买及高德、支付宝等兄弟公司供给,均有成本需计算ROI,双11期间难以导流给毛利不高的外卖业务 [4] - 双11和外卖业务的团队存在人员重叠,同为S级项目,在战略执行上存在挑战 [5] - 双11期间,外卖业务可借此机会完善基础运营和供应链,提升效率,为春节决战做准备 [5] 淘宝电商的运营策略与价格力建设 - 淘宝今年强化店铺分权重以分配流量,促使商家提升服务水平,并对有价格竞争力的卖家给予流量和补贴支持 [8] - 88VIP会员体系提供日常5%、大促期间8%(如满5000减400)的额外补贴,成为绕过平台比价系统的差异化武器 [9] - 京东采取更激进的价格补贴策略,平台主动圈选商家进行补贴并承担成本 [9] - 淘宝通过JBP(联合生意计划)业绩对赌,进一步增强品牌在平台的价格竞争力 [8] 外卖业务竞争态势与未来决战 - 淘宝闪购订单量于8月7日、8日连续超过竞争对手,意味着其成为行业第一,攻守态势发生转换 [11] - 外卖行业格局稳定需一场决战,预计将在2026年春节发生,利用春节人口流动带动全国消费习惯 [12] - 阿里集团现金储备高达5856亿元,远超竞争对手的1017亿元,具备进行持久战的财务实力 [13] - 蒋凡在内部获得阿里合伙人委员会的深度授权,目标是通过春节决战清空弹夹,赢得商家、用户和骑手 [12][13] 公司整体战略与市场预期 - 蒋凡重掌淘天电商业务一年来,公司持续修炼内功,未进行大规模战略或产品升级,被视为蓄力准备猎杀的时刻 [14] - 阿里在财报发布等节点后股价表现强劲,Q2财报后股价飙升13%,而竞争对手股价则出现大幅下跌 [13] - 公司的真正主战场在电商和零售,本地生活(外卖)被视为前菜,电商大战才是终极目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