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策略:“反内卷”的国际经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25 18:12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加码推动行业格局重塑,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政策对"内卷式"竞争关注度持续提升,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细化整治内涵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提升产品品质" [4][9][10] - "内卷式"竞争指经济主体为争夺有限市场投入大量资源却未带来整体收益增长的恶性竞争,表现为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和宣传营销"逐底竞争",导致企业"增收不增利"困境 [4][13] - 反内卷本质是通过制度重构与激励机制重塑推动经济从低效无序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增长,核心逻辑包括强化监管机制纠偏资源错配和重塑企业增长动能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 [4][15] 中国内卷成因分析 -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同质化与产业培育扶持政策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是关键原因,导致行业同质化竞争蔓延 [16] -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使中国本土企业集中在低端环节加剧内卷,发达国家垄断核心原材料定价权迫使企业依赖低成本竞争 [17] - 新兴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供需结构性矛盾,如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技术趋同后出现价格战 [18] -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导致消费需求不足,2025Q1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4.1%接近2015年水平 [14][19] 国际反内卷经验 美国模式 - 供给侧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钢铁行业CR4从2000年35%提升至2024年78%,形成寡头竞争格局 [23] - 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破解内卷,1994年NAFTA生效加速产能外移缓解高成本问题 [25] - 需求侧实施"内外双驱"策略,2008年通过《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提供2370亿美元个人税收减免,1947年"马歇尔计划"输出130亿美元商品化解过剩产能 [27][31] 日本模式 - "抱团出海"形成产业链集群,2024年国际净投资头寸达533万亿日元占GDP87.5%,较1996年增长4倍 [33] - 行业大规模合并重构产业格局,钢铁业形成日本制铁和JFE双寡头占国内产量80%,汽车业CR5达81% [37][42] - 企业主动转型摆脱同质化竞争,如三井E&S退出造船业务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新能源产品 [44] 欧洲模式 - 制度约束设定竞争边界,2017年对谷歌开出24.2亿欧元反垄断罚单形成市场威慑 [46][48] - 碳中和政策提高行业标准,《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进口钢征收碳关税倒逼企业转向低碳技术 [50] - 社会文化转向"慢消费",2025年北欧80%消费者购物考虑可持续性因素,瑞典38%消费者参与二手交易 [55]
比亚迪发力海外布局 出海竞逐驶入“快车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8:08
比亚迪海外布局进展 - 公司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海外布局再落一子 [1] - 海外市场已成为公司销量与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预计今年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加速出口,有望在多个国家迎来快速发展 [1] 上半年销量表现 - 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约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4%,领跑市场 [2] - 纯电车型销量约占上半年总销量一半,超102万台,同比增长41% [2] - 2024年第四季度纯电车型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接近60万台,增幅13.1% [2] - 2025年前两季度纯电车型销量分别约41.6万台和60.6万台,继续领先特斯拉 [2] 海外市场表现 - 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同比增长超130% [4] - 公司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4] - 在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日本、泰国等国家表现亮眼,国际消费者口碑稳步提升 [4] 增长驱动因素 - 技术过硬,坚持高研发投入,拥有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兆瓦闪充等技术 [4] - 产品丰富多元,各车型系列覆盖不同价位段,适配多样化消费需求 [4] - 出海战略奏效,通过本地化生产、贴合政策及完善营销服务网络赢得海外消费者信赖 [4]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将在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布局工厂 [6] - 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迎来快速发展 [6] - 2025年销量目标为55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年度销量目标近40% [6] - 行业专家预计公司2030年将跻身传统汽车巨头行列 [6]
解码二季报下半年投资机遇,新势力登台,国家队继续偏好ETF!
市值风云· 2025-07-25 18:03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核心分析 市场环境与整体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地缘政治与贸易保护主义持续,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全球供应链,国内经济在稳增长政策下逐步复苏 [2] - A股市场整体平稳,上证指数维持在3300-3500点区间震荡上行,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达1.4万亿 [3] - 公募基金二季度整体盈利3850.98亿元,创历史新高,华夏、易方达等11家基金公司盈利超百亿元,行业总规模突破34万亿 [5] ETF市场动态 - ETF规模达4.31万亿元(非货币ETF为4.14万亿元),债券型ETF规模逼近4000亿,占比提升至9%,港股相关ETF规模增速超20% [8] - 股票型ETF占ETF总规模70.48%,跨境ETF占13.2%,债券型ETF占8.92% [9] - 利润前20的基金中宽基ETF主导,沪深300ETF(113.77亿元)、沪深300ETF易方达(80.51亿元)、华夏沪深300ETF(65.06亿元)位列前三 [11] 国家队增持动向 - 中央汇金二季度增持4只沪深300ETF及华夏上证50ETF合计约1500亿元,其中沪深300ETF(159919.SZ)增持55.4亿份至159.55亿份 [20][23] - 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SH)获增持84.29亿份(约310亿元),华夏沪深300ETF(510330.SH)增持92.88亿份(约350亿元) [23] - 四只沪深300ETF近一年收益22.7%左右,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的19.7%,易方达和华夏沪深300ETF年化回报分别达6.2%和6.4% [25][26] 主动基金持仓偏好 - 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小米集团-W与新易盛新晋,分列第七、九位,立讯精密遭减持1.71亿股最多 [27][28] - 比亚迪与格力电器退出前十,比亚迪受新能源车行业利空影响排名骤降至第三十二位 [30] FOF基金配置策略 - FOF偏好低费率被动产品,海富通中证短融ETF(16.43亿元)、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10.22亿元)为持仓市值前二 [33][34] - 黄金与港股资产受青睐,78只FOF持有华安黄金ETF(10.04亿元),17只FOF持有华夏恒生ETF(8.35亿元) [35] 行业趋势总结 - ETF作为高效配置工具地位强化,债券型与港股ETF增长显著,国家队增持传递政策维稳信号 [37] - 主动基金持仓转向新经济标的(如小米、新易盛),FOF持续侧重被动型产品 [27][33]
出行观|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需警惕舆论干扰
观察者网· 2025-07-25 18:01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争议事件 - 路透社报道称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将推迟量产并降低初期产能 但公司迅速否认 强调建设进度符合预期并重申"欧洲制造 欧洲销售"战略目标未变[1] - 匈牙利国家投资署署长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现场照片 直接驳斥相关报道为"假新闻"[1] - 类似事件并非个例 此前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二期项目也曾被外媒报道"被推迟" 公司随后公开澄清项目从未搁置[1] 中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化面临的舆论环境 - 中国新能源产业正置身于被高度聚焦的国际舆论场 外媒报道频率和密度显著提升 这反映了行业国际影响力的增强[1] - 外媒对"新入局者"的关注具有复杂性 其中混杂着西方国家对产业格局变化的深层焦虑[2] - 当前舆论环境与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全球化过程相似 当时西方媒体将日本描绘为"威胁" 强调其政府扶持和产业保护政策[2] 历史经验与应对策略 - 舆论风波是国际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适应期" 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稳妥应对并有效传递声音[2] - 中国新能源产业已具备走出去的实力 但需要逐步建立应对外部舆论的定力与方法[2] - 当前外媒关注程度尚未达到当年对日本企业的水平 多为项目进展的错误报道和放大解读 尚未形成一致性打压局面[3] - 行业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警惕早期信号处理不当可能演变为更大的舆论干扰[3]
马斯克转发,懂车帝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17:59
【导读】懂车帝否认马斯克所言" 特斯拉在懂车帝汽车模拟测试中取得最高成绩 " 的说法 见习记者 储是 特斯拉 CEO 马斯克转发懂车帝近期上线的的辅助驾驶科普节目视频,并称特斯拉在中国的测 试中取得了最高成绩。懂车帝否认称,未进行任何排名。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上最 新回应:安全第一! 近期,特斯拉披露二季报,业绩大幅下滑,美东时间本周四股价创下近一周最大跌幅。 马斯克称 " 最高 " ,懂车帝否认排名,特斯拉最新回应 日前,懂车帝上线了《懂车智炼场》节目,选取市场上热门畅销、辅助驾驶功能完备的 20 多 个品牌近 40 款车型,涵盖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理想、特斯拉等,模拟城区、高速的 15 类辅助驾驶高危事故场景。 如图为高速事故场景模拟的测试结果,显示了近 40 款汽车的 " 综合表现 " ,而非排名表现 " 。 同时,社交媒体显示,上述测试发布后,有网友认为懂车帝在测试中人为干预了部分车辆, 控制了测试结果。 《懂车智炼场》一期节目对近 40 款车在高速事故场景进行模拟测试,包括特斯拉 Model X 。 7 月 25 日,特斯拉 CEO 马斯克转发了上述视频。转发帖显示,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 ...
特斯拉还要跌60%?汇丰泼了三盆冷水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17:57
特斯拉汽车销售与Robotaxi业务挑战 - 特斯拉汽车销售遭遇十年来最大降幅,Robotaxi被视为支撑高估值的核心力量但存在三大硬伤 [1] - 汇丰银行研报指出Robotaxi面临技术验证、消费者习惯改变和盈利能力证明三大根本挑战 [1][5] - 特斯拉连续三个季度EBIT不及预期,12个季度中第11次业绩未达市场预期 [3] Robotaxi三大关键挑战 - 技术可靠性存疑:纯视觉方案需证明其鲁棒性,奥斯汀试点每辆车日均行程仅11次,不足Waymo一半 [5] - 消费者行为转变困难:需改变根深蒂固的私家车所有权观念,汇丰认为这是巨大挑战 [5] - 盈利能力证明缺失:Waymo 2024年60亿美元股权融资显示行业盈利尚远,特斯拉内部对此存在争议 [5] 汽车业务与新兴业务进展 - 汽车业务面临产品线老化、竞争加剧、品牌形象受损及多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等结构性挑战 [6] - Robotaxi奥斯汀试点成果有限,Optimus人形机器人设计升级至3.0版本,5年月产能目标10万台,远低于此前暗示的数十亿台规模 [7][8] - 汇丰担忧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交付时间与规模问题 [9] 财务预测与评级调整 - 汇丰下调特斯拉2025-2027年营收预期1-3%,毛利润预期下调3-7%,营业收入预期大幅下调16-27% [10] - 2025年和2026年运营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7%和23%,较一年前预测水平低约66% [11] - 维持"减持"评级,目标价120美元,基于DCF和同行业倍数估值50:50加权 [12]
36氪出海·行业|车企出海的上半年:建厂、本地化、赴港上市
36氪· 2025-07-25 17:56
中国汽车出海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2] - 中国车企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从产品出海转向资本出海、海外建厂和供应链嵌入 [2] - 代表性车企包括奇瑞、比亚迪、长城、吉利、小鹏、零跑和赛力斯,各自采取差异化策略 [2][3] 奇瑞汽车 - 2025年上半年出口54.8万辆,占总出口量17.8%,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4]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35.3%提升至2024年近50% [4] - 全球化策略包括多品牌进入、本地化生产和港股募资,计划扩大欧洲、北美等市场 [4][6] - 截至2024年9月,奇瑞在全球拥有1075家经销商和2541个经销网点 [6] 比亚迪 - 2025年上半年出口47万辆,同比增长1.3倍,跃居中国车企出口第二 [7] - 欧洲市场表现突出,4月纯电销量超越特斯拉,西班牙月销量达特斯拉3倍 [7] - 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成为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市占率9.7% [9] - 新车型BYD SHARK皮卡海外累计销售超2.6万辆 [9] 长城汽车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19.8万辆,皮卡全球销售96228辆,海外销售30083辆,同比增长24.3% [10] - 皮卡产品线覆盖全球60余国,2.4T长城炮和混动山海炮Hi4-T加速海外布局 [12] 吉利汽车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18.4万辆,新能源车型表现突出 [13] - 极氪品牌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布局近600家门店,成为唯一在五大洲交付的中国豪华品牌 [14] - 澳大利亚市场EX5车型20天内进入纯电销量榜前九 [13] 小鹏汽车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约1.9万辆,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 [15] - 东南亚市场发力,印尼成为首个本地化生产国家,计划年底覆盖70%核心城市 [15][18] - 欧洲市场进入波兰、瑞士等国家,目标2033年半数销量来自海外 [18] 零跑汽车 - 通过与Stellantis合作,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约2万辆 [19] - 德国市场纯电市占率突破1%,5-6月注册量超1000辆 [19] - 计划在马来西亚启动C10本地化生产,初始投资500万欧元 [19] 赛力斯 - 递交港股上市申请,2022-2024年海外收入分别为39.22亿元、49.76亿元、42.11亿元 [23] - 印尼工厂投入运营,中东市场以阿联酋为起点切入高端市场 [25]
懂车帝实测近40款车辆智驾引争议,鸿蒙智行回应“不予置评”;理想i8试驾体验不及乐道L90?两家高管回应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7-25 17:42
理想i8试驾争议 - 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澄清i8尚未开始用户试驾 门店试驾将在7月29日发布会后正式开始 并质疑网民发文称i8试驾体验不及乐道L90是黑水军行为 [1] - 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在评论区回应"建议直接报警" [1] 小米汽车购车权益调整 - 小米汽车更新8月限时购车权益 YU7全系赠送Nappa真皮座椅+电动前备箱+HEPA高效空气净化系统+Xiaomi HAD端到端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 [2] - 小米YU7 Max车型额外赠送碳纤维后视镜+碳纤维迎宾踏板 [2] - 与7月权益相比 8月主副驾零重力座椅不再免费赠送 [2] 懂车帝智驾测试 - 懂车帝测试20多个品牌近40款热门车型 含问界特斯拉等 模拟15类辅助驾驶高危场景 [3] - 2023款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与Model X双电机版以100%通过率居首 为唯一全过车型 [3] - 特斯拉陶琳称不关注排名 马斯克转发测试视频时提到特斯拉在中国无本地训练数据仍获最高成绩 [3][4] - 鸿蒙智行对测试结果"不予置评" 岚图指出行业在极端场景存技术瓶颈 [4]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测试 - 小马智行在北京广州深圳开启7×24小时全天候自动驾驶测试 测试时段从原本早7点至晚23点扩充至全天24小时 [4] - 全天候开放测试是北京广州深圳在自动驾驶政策上的重要创新和突破 [4]
小鹏机器人新成立智能拟态部,主攻机器人多模态
新浪科技· 2025-07-25 17:40
公司动态 - 小鹏机器人中心新成立智能拟态部,主攻机器人多模态,研究方向包括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空间智能等 [1] - 部门负责人为原腾讯ARC Lab技术专家葛艺潇,28岁晋升为腾讯T12技术专家,连续2年获得腾讯技术突破奖 [1] - 葛艺潇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香港中文大学MMLab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中的表征学习 [1] - 目前部门仅有3名成员,已开启社招、校招和实习招聘,招聘岗位为"研究科学家(多模态方向)" [1] 技术布局 - 小鹏汽车自2020年开始布局机器人领域,旨在构建全面的AI机器人体系 [2] - 2024年推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 [2] - 研究方向聚焦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及更多具身场景 [1][2] 战略规划 - 公司董事长何小鹏预测中国具身智能将在5到15年内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 - 公司计划明年实现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量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