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野村东方国际:寻求出海增量,新茶饮企业路在何方
野村· 2025-07-02 23: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茶饮市场成熟度高、内卷化程度高,出海成为龙头公司增长策略,海外市场营收增速快、盈利能力强 [1][2] - 茶饮行业经历工业化产品主导、原材料多样化缓慢发展、消费者对高品质原料要求高的成熟期三个阶段 [1][4] - 不同地区对中国茶饮品牌接受度不同,茶饮公司需根据当地市场特点制定东南亚规模化扩张、日韩精细化运营、欧美高端化定位三大战略 [1][5][6] - 茶饮行业未来将健康化升级和全球化扩张,消费需求更多样化,供应链需平衡产品性价比,经营思路要因地制宜 [19] - 投资中国茶饮行业建议关注增长潜力、分层需求及供给升级、供应链支撑、数字化技术应用,根据市场差异制定策略 [20] 各部分总结 茶饮公司出海情况 - 蜜雪冰城 2022 和 2023 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 900%和 175%,远超国内水平,在东南亚有近 5000 家门店,已在四个国家建立本土化仓储体系 [1][2][10] - 霸王茶姬 2025 年一季度海外有 169 家门店,新加坡 10 家门店平均月销售额约 180 万元,高于中国大陆平均水平 43 万元 [1][2][3] 茶饮行业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奶精、茶粉等工业化产品主导,供给创造需求;第二阶段 1996 - 2015 年,原材料多样化缓慢发展,小料多样化;第三阶段 2016 年至今,消费者对原材料要求苛刻,高价鲜水果、代糖及高加工小料成趋势 [4] 不同地区市场情况 - 东南亚:气候和人口结构适合茶饮发展,年轻群体多、冷饮需求旺且无季节性,新茶饮年消费额接近 40 亿美元,印尼 16 亿美元领先,蜜雪冰城门店多,市场渗透率有提升空间 [10] - 日韩:相对发达,咖啡文化浓厚,需打破咖啡壁垒,蜜雪冰城在日韩分别开 5 家和 7 家门店,选高端商业区 [11][12] - 欧美:消费力强,中高端品牌溢价明显,但消费群体集中在亚裔,对本土白人渗透空间大,美欧分别有 4000 多家和 8000 多家门店,人均覆盖密度低于中国内地 [5][13] 出海变化与策略 - 出海经历从试水到快速扩张阶段,早期依托华人市场试水东南亚,现品质提升进入扩张期,新茶饮品牌多从东南亚起步再拓展至其他地区 [2][7][9] - 供应链需本土化调整原料、构建全球化采购策略,为加盟商提供产品设备是主要收入来源 [14][15] - 应对东南亚小国分散性挑战,与当地大经销商合作盘活本地资源 [16] - 海外本地化策略包括与当地合资合作、放宽选址和降低加盟费、以海外华人为切入点创新及把握私域流量 [17] - 不同地区定价根据居民收入水平而异,东南亚人均 GDP 低,茶饮价格不超 10 元,日韩新茶饮定价符合当地收入水平 [18] 行业未来趋势与投资建议 - 未来趋势是健康化升级和全球化扩张,消费需求多样化,供应链平衡性价比,经营思路因地制宜 [19] - 投资建议关注健康化与全球化驱动、消费需求分层与供给升级、供应链支撑、数字化技术应用,根据市场差异制定策略 [20]
茶咖日报|停牌风波后澜沧古茶补交“答卷”:2024年亏损逾3亿元
观察者网· 2025-07-02 20:42
澜沧古茶复牌及业绩 - 澜沧古茶H股7月2日恢复买卖 此前因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停牌[1] - 2024年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下滑31.5% 毛利1.88亿元同比下滑46.8%[1] - 公司拥有人溢利由2023年盈利0.8亿元转为2024年亏损3.08亿元[1] - 业绩下滑主因线下门店受电商/直播冲击及白牌产品抢占市场份额[1] 元气森林海外扩张 - 冰茶系列首次进入印尼主流零售渠道 覆盖超3万零售网点[2] - 青竹葡萄柚气泡水同步上架 全球化布局新增美国591家及加拿大109家Costco门店[2] 港股茶饮板块表现 - 7月2日奈雪的茶收盘涨33.33% 古茗/茶百道/蜜雪集团涨幅均超3%[3] - 中泰证券指出软饮料行业需求韧性显著 二季度末迎旺季催化[3] 猫屎咖啡管理层变动 - 梁乃铭辞任董事会主席等职务 仍留任执行董事[4] - 梁嘉慧接任主席及执行董事 年仅27岁 现任广州超食力量CEO[4] - 新增崔志强(持股29.06%)/冯伟嬋/杨超三名董事 年薪14.88万至7.2万港元[4] Mosska融资进展 - 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由深圳晟商创展领投[5] - 母公司成立于2022年 采用"精品咖啡+创意风味+多店模式"策略[5] - 融资将用于线下门店扩张以巩固精品咖啡竞争优势[5]
【财闻联播】北京取消中级职称?官方辟谣!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海外走红,外交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7-02 19:49
宏观动态 - 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饮品品牌在海外市场受到关注,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品牌凭借科技含量、文化底蕴和设计灵感赢得海外消费者青睐,标志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型 [1] - 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3%,1-6月累计批发647万辆,同比增长38% [2] -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粤车南下"计划将于11月实施,初步阶段每日配额100辆车,允许驶入香港市区 [3] 区域政策 - 深圳龙华区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深化与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 [4] - 龙华区支持专业机构配套培育本土双语服务团队,构建跨境服务联合体,建立覆盖港股、美股等市场的保荐承销网络 [5] 市场数据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跌0.09%,深证成指跌0.61%,创业板指跌1.13%,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3769.81亿元,较前一日缩量890.55亿元 [9] - 港股恒指收涨0.62%,恒生科技指数跌0.64%,钢铁股领涨,重庆钢铁股份大涨超90%,鞍钢股份涨超10%,茶饮股奈雪的茶涨超33% [10] 公司动态 - 罗马仕变更法定代表人,公司回应称正在安排整改,聚焦产业链自检 [11] - 中国联合航空自7月5日起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下航段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收取20元 [12][13] - 中国联通原副总经理曹兴信因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被指控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 [14] 其他动态 - 巴黎圣母院尖塔将于9月20日重新开放,游客可登顶参观,每年接待上限40万人,门票16欧元 [7] - 北京市人社局辟谣"北京取消中级职称"传闻,明确中级职称申报要求未变 [6]
茶饮店跨界卖“菜”一杯难求成新宠 解码“以茶会友”具象化“新”表达
央视网· 2025-07-02 13:44
新式茶饮市场趋势 - 茶饮市场掀起绿色果蔬风,羽衣甘蓝、苦瓜等成为"超级蔬菜",带动种植户发展机遇 [1] - 山东高密2000亩羽衣甘蓝基地迎来采收旺季,采用一年多茬种植,年产量超8000吨 [1][3] - 国内头部茶饮企业直接与农场对接合作,羽衣甘蓝提前一个月被客商预定 [4] 种植技术升级 - 提升羽衣甘蓝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无土栽培、日光温室生产、冷链流通保鲜等技术 [5] - 云南石屏采用数字农场智慧化系统,实现土壤分析、生物肥和生物药剂精准供给的数据监管 [7] 产业链发展 - 河南温县茶饮产业园带动咖啡、果酱等生产线繁忙,包装马口铁罐企业年产量达2000万套 [8] - 产业园设备制造区可生产开水机、果糖机、净水器、智能奶茶机等,产品12小时内覆盖国内90%以上市县 [8] - 温县引进装备制造、原料供应、包装印刷等20余家产业链企业,带动就业4000多个 [10] 海外市场扩张 - 中国茶饮品牌在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地门店激增,出现排队盛况 [10] - 某品牌进入印尼市场4年,门店超2000家 [12] - 另一品牌在雅加达开业首日售出4000多杯,4个月扩张至5家门店 [13] - 海外门店直接创造约1.28万个就业岗位 [17] 供应链与文化输出 - 中国品牌针对东南亚消费者偏好设计产品,建立完整"端到端"供应链体系控制成本和品质 [15] - 新茶饮文化打破国际文化壁垒,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化和国家软实力提升 [19]
霸王茶姬“无声门店”入选信息无障碍优秀案例
新浪财经· 2025-07-02 11:53
行业动态 - 第七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2025TADC)在北京举行 大会公布了"2025'可及'信息无障碍优秀案例" 对国内无障碍领域的优秀产品、项目进行表彰 [1] - 获奖案例包括霸王茶姬无声门店项目、南方航空官网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滴滴无障碍出行服务、京东APP无障碍适配及机制创新、vivo信息无障碍大模型驱动的行业实践 [1] 公司举措 - 霸王茶姬"'线上+线下'全渠道无声门店"项目入选"2025'可及'信息无障碍优秀案例" 获成果影响力奖 是唯一获奖的新茶饮品牌 [1] - 无声门店项目自2024年启动 全球首家无声门店于2024年1月在杭州开业 随后拓展至广州、上海、长沙、兰州等地 [3] - 截至2025年5月 已在中国内地开设10余家无声门店 2025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东南亚首家无声门店 [3] - 无声门店店员主要由听障人士组成 被称为"无声伙伴" 不仅从事后厨工作 还直接面对消费者 [3] - 2025年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 敲钟的5位一线员工代表中有2位是听障员工 分别来自中国湖南和新加坡 [3] 产品与服务 - 线下门店完善无障碍设施 帮助听障人士就业 [1] - 对线上点单系统实施无障碍、适老化改造 包括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小程序 [1][3] - 线上改造具体措施包括增大按钮面积、简化点单流程、提高文本与背景对比度 预计2025年内完成升级 [3]
一杯奶茶如何重塑万亩良田?解码中国奶茶“地域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7-02 11:12
新式茶饮市场趋势 - 茶饮市场刮起绿色果蔬风,羽衣甘蓝、苦瓜等成为热门原料,带动"超级蔬菜"身价倍增 [1] - 包含"羽衣甘蓝"的饮品外卖量同比增长44倍,"苦瓜"饮品同比增长11倍,"轻乳茶"等品类增长超3倍 [37] - "果蔬汁"搜索量同比上涨507%,订单量增速达210%,北京、成都等五城市销量领先 [35] 上游种植与供应链变革 - 山东高密羽衣甘蓝种植基地日采收量达40吨,年产量超8000吨,采用一年多茬种植模式 [7][9] - 农场日用工150-160人,日工资支出超2万元,头部茶饮企业直接对接预定 [3][5] - 云南石屏采用数字农场系统实现土壤分析、生物肥精准供给等全流程数据监管 [13] 产业链协同与区域发展 - 河南温县茶饮产业园生产线全开,某品牌销售量较一季度提升30%-50% [14][16] - 配套马口铁罐企业年产量达2000万套,设备制造区覆盖奶茶机、净水器等全品类生产 [16][20] - 温县通过延链招商引进20余家产业链企业,带动就业4000余个 [22] 海外市场扩张与文化输出 - 中国茶饮品牌在印尼单店首日销量超4000杯,4个月扩张至5家门店 [23][25][27] - 某品牌在印尼门店超2000家,全爪哇岛实现5日内充足供货,创造1.28万个岗位 [29][31] - 茶饮成为中国文化符号,打破国际文化壁垒,体现软实力提升 [33] 地域特色与产品创新 - 区域特色饮品走向全国:油柑外卖量增66倍,沙棘增30倍,杏皮增5倍 [39] - 贵州刺梨普洱茶搜索量涨17.5倍,潮汕黄皮柠檬茶涨99.2倍,闽南芭乐油柑王涨13倍 [37] - 甘肃甜胚子奶茶搜索量增9倍,云南酸木瓜饮料增10.7倍 [37]
下半年的爆品是它?蜜雪、沪上阿姨都在押注柠檬奶
36氪· 2025-07-02 09:27
柠檬奶市场热度分析 - 柠檬奶在社交媒体爆红,相关笔记浏览量超930万+,网友强烈需求推动品牌跟进[1][3] - 蜜雪冰城在郑州旗舰店及浙江部分门店推出雪王柠檬奶和柠檬奶咖啡,5月扩展至上海和河南[1] - 沪上阿姨6月推出的沁爽青柠小铁一周内成为当月小料奶茶复购率第二名[5] - 区域品牌如湖州柠萌漟、宁波"95大叔柠檬奶"单店日均销量达600杯,外地游客专程打卡[7]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柠檬奶通过清爽与醇厚的口感反差形成独特风味,契合夏季消费偏好[9][11] - 品牌采用捶打柠檬表皮出汁技术降低酸性,配合耐酸乳制品解决起絮分层问题[12][14] - 维益推出"撞酸厚乳"专用原料,100%动物乳脂可承受高温不起絮[14] - 爷爷不泡茶推出兰香青柠/茉香青柠,沪上阿姨结合马蹄丸子提升口感层次[3][5] 行业趋势演变 - 轻乳茶同质化导致消费疲态,果味轻乳茶成为新突破口[16][18] - 咖门饮力实验室预测水果+乳品的果味轻乳茶将大范围上市[18] - 书亦烧仙草橙漫山茶花、百分茶竹生空野验证果奶市场潜力[20] - 品牌计划结合地区特色水果(广东油柑/闽南芭乐)研发差异化产品[22] 消费行为洞察 - 消费者通过DIY柠檬奶行为反向推动品牌产品创新[3] - 夏季饮品需求从甜感转向清爽风味,柠檬元素持续受宠[9] - 果奶产品满足"从熟悉感中获得新口味延伸"的消费心理[9] - 消费者对"清爽+轻负担"需求上升,推动果奶成夏季高频选项[20]
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背后 新消费的“河南现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7-02 03:09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胖东来等河南新消费企业通过"高质平价"战略和深耕供应链,成功抓住平替消费时代红利,创始人具有"诚信为本、义利并举"的豫商文化基因 [3][5][6][7][9][10] - 这些企业精准捕捉Z世代追求性价比和精神共鸣的消费特征,如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年销10亿杯,泡泡玛特通过盲盒模式提供情感寄托 [5][6] - 河南企业的成功源于"向内死磕效率,向下扎根市场"的生存哲学,通过自建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势,如蜜雪冰城柠檬采购成本低于行业20% [7][8] - 这些企业的产业链下沉带动乡村发展和就业,如蜜雪冰城带动四川、广西等地农产品种植,胖东来创造大量物流就业岗位 [8][9] - 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泡泡玛特LABUBU系列在欧美销量同比暴涨8倍和5倍,蜜雪冰城已在12个国家开设超5000家门店 [10][11] 创始人财富与行业地位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以1179亿元身家成为河南首富 [3]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曾超越牧原股份秦英林成为河南首富 [3] 消费趋势分析 - 2018-2022年20-30岁人口贡献44%消费增速降幅,该群体注重性价比和精神共鸣 [5] - 潮玩行业呈现"口红效应",消费者倾向小额即时情绪满足的消费 [5] - 胖东来80%商品采用直采模式,419元羽绒服毛利润仅23.31% [6]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蜜雪冰城自建种植基地、五大生产基地和数字化物流体系,实现原料成本低于行业 [7]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带来规模效益 [7] - 胖东来中央厨房和物流节点分布在多地,创造大量就业 [8] 海外扩张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4月在美国销量同比涨8倍,欧洲涨5倍 [10] - 蜜雪冰城哈萨克斯坦首店首月营业额超43万元,较预期翻倍 [11] - 蜜雪冰城已在海外12个国家开设超50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市场第一品牌 [11]
新茶饮加速营养升级与健康化转型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22:35
行业趋势 - 国民健康意识显著增强,消费者对现制茶饮的需求从单纯追求"减糖"转向富含更多天然营养成分 [1] - 影响消费者选择现制茶饮的核心因素是口感和风味(占比63.0%),重要因素包括品质安全(44.5%)和原料健康度(35.3%) [1] - 女性职场人士等消费群体对现制茶饮的健康和功能属性需求日益突出 [1] - 国家政策《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至2030年)》强调将营养和健康需求贯穿食品全产业链,推动现制茶饮行业营养升级与健康化转型 [1] 公司动态 - 奈雪的茶联合多方发起鲜果茶"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每款产品选用至少3种绿色食材,确保补充3种以上关键营养元素 [2] - 该计划标志着新茶饮行业从"减糖控糖"迈入"天然营养+"的"5.0轻养低负担时代",推动行业向更高营养标准发展 [2] -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肯定奈雪的茶推动行业融入营养健康元素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2] 市场表现 - 奈雪的茶5月门店店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5%,同店增长28% [2] - 6月店均订单量同比增幅达26%,显示健康战略获得消费市场积极回应 [2]
重仓年轻人,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点拾投资· 2025-07-01 21:41
新消费趋势与投资逻辑 - 新消费核心驱动力从功能满足转向情绪价值,Z世代为潮玩IP、非遗工艺等支付溢价体现文化认同感[2] - 传统消费估值框架(护城河+现金流)在潮玩、美妆、宠物等新兴领域面临挑战,需贴近Z世代情感需求捕捉投资机会[2] - 70后/80后/90后消费特征差异:社交场景化(白酒)、个体表达(国牌崛起)、悦己需求(新消费模式)[1] 鹏华基金的新消费布局 - 品牌策略:通过虚拟IP"鹏仔"、新兴媒体平台与年轻人互动,"这里是中国"系列强化爱国情怀营销[3] - 产品设计:启用95后基金经理管理新消费主题基金,指数基金侧重体验型/情绪型消费企业[3][6] - 代表产品:鹏华优选回报混合2025Q1前十大重仓含泡泡玛特(10.48%)、毛戈平(5.15%)等新消费标的[6][7] 基金经理谢添元的投资方法论 - 双重身份优势:作为Z世代消费者深度参与潮玩/手办收藏,从IP破圈现象中挖掘投资机会[6][8] - 差异化研究框架:新消费行业空间无明确天花板(如潮玩从0到1)、竞争维度转向产品力而非渠道力[13][15] - 生活化选股:从街机排队、盲盒热销等场景发现新一代消费趋势,组合年化回报达27.55%[6][12] 港股消费50ETF(159265)产品特性 - 成分股结构:聚焦Z世代"悦己"需求,前三大权重为泡泡玛特(11.44%)、小米(10.88%)、安踏(7.84%)[33] - 指数对比优势:相比中证800消费(白酒权重44.43%)和港股通消费指数(互联网主导),新消费纯度更高[30][31] - 行业代表性:覆盖潮玩、智能家居、运动服饰、胶原蛋白等15个细分领域龙头[33] 新消费行业结构性变化 - 代际更替:80后企业家推动拼多多、抖音等新应用崛起,消费创新从债务驱动转向需求驱动[35] - 渠道变革:Z世代通过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渠道获取产品信息,实体商场影响力下降[25] - 国牌偏好:新能源汽车、运动服饰等领域国产替代加速,文化认同催生本土IP价值重估[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