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三个关键词揭秘中国外贸何以逆势增长
央广网· 2025-07-21 20:14
贸易大国地位巩固 - 货物贸易规模2024年达6 16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2 4% 连续8年全球第一 [1] - 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 [1] - 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显著 能高效应对标准化和定制化订单 [1] 贸易强国建设实践 - 进博会 广交会 服贸会 数贸会等国家级展会精准赋能货物 服务 数字贸易三大支柱 [2] - 第四届链博会吸引102家中外企业签约参展 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2] - 贸易强国体现在结构均衡 创新突出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不仅是规模领先 [2] 外贸韧性提升 - 东盟连续5年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 [3] - 外贸企业主动应变 如义乌商家积极学习外语 体现市场全球化深度交融 [3] - 未来将加强进口 国际合作和贸易韧性 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 [3]
美商务部长:谈判不影响8月1日起加征关税
新华社· 2025-07-21 17:32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有信心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但8月1日作为征收30%关税的起始日期是"硬性"的,谈判可在关税生效后继续[1] - 卢特尼克强调8月1日并非谈判截止日,关税措施将如期实施,但双方仍可继续对话[2]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已推迟对美反制措施,以期达成协议,但若失败将实施反制[2] 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30%的关税,理由是欧盟的贸易壁垒导致美对欧巨额逆差[2] - 德国总理默茨透露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双方讨论是否对特定行业采取差异化政策[2] 贸易数据 - 2024年美国与欧盟货物贸易总额达9759亿美元,为美国与单一经济体的最高贸易额[3] - 2024年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为2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 9%[3]
这次真的不TACO了?美国商务部长:“8月1日”是“最后截止日”,欧洲准备“应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4:26
欧美贸易战最新进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等关税"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1]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8月1日是"硬性"最后期限 若未达成协议将征收至少30%关税 [1] - 美方要求欧盟接受可能高达15%或更高的基准关税 远超欧盟此前勉强接受的10%水平 [1][3] 欧盟应对措施 - 欧盟已从谈判转向准备全面反击 考虑对美商品征收关税 [1] - 欧盟准备动用"反胁迫工具(ACI)"打击美国数字服务和限制美企进入欧盟公共采购市场 [1][5] - 欧盟已针对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出口产品准备了两套关税方案 [5] 德国立场转变 - 德国过去倾向于与美国迅速达成协议 现在已与法国等主张强硬应对的成员国立场趋于一致 [1] - 德国官员警告"如果他们要战争 他们会得到战争" [1] - 德国最初认为特朗普威胁30%关税是策略 但在得知美方要求更高基准关税后决定支持反制 [4] 谈判僵局原因 - 欧盟愿意降低关税并购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和先进半导体 但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3] - 美国贸易代表认为10%基准关税合理 但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税率需要更高 [3] - 欧洲汽车业面临的25%关税预计将保持不变 药品关税可能高达100% [4] 潜在影响 - 欧盟可能对美国数字服务征收税费或实施其他限制 [5] - 欧盟考虑限制美国公司进入欧盟公共采购市场 [5] - 反胁迫工具(ACI)被视为"最后手段" 允许欧盟以一系列贸易和投资限制来回应经济胁迫 [5]
关税政策扰动全球市场!黄金突破3350美元,美国单月关税收入暴增301%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40
货币政策预期分化加剧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特朗普政府陆续宣布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20%至50%的关税,涉及欧盟、墨西哥、日本、韩国等主要 贸易伙伴。这些关税措施的实施时间从原定的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为各方谈判争取了额外时间。 欧盟方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表示强烈反对,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称这些威胁"绝对不可接受"。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言"不可能达成协 议",显示出双方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巨大。这种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直接推动了避险需求的增长。 美国单月关税收入同比暴增301%至270亿美元,本财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这一数据反映出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影响。各国被迫采取反制措 施,全球贸易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黄金价格表现出微幅上涨态势。近期金价突破3350美元关口,显示出避险资产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的韧性。关税政策的反 复变化成为影响贵金属走势的关键因素,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各国贸易谈判进展。 关税政策扰动市场情绪 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为黄金价格提供了额外支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警告,关税可能导致物价一次性上涨 ...
在链接世界中共创美好未来 第三届链博会圆满闭幕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18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更高国际化水平、更清晰链式逻辑和更突出创新引领特点展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新成果 [1] - 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达21万人次同比增长5% 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意向超6000项 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新服务同比增长67% [1] - 链博会作为国际化多元化平台促进中外企业互动与资源共享 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优化 搭建企业展示前沿成果寻求合作机会的桥梁 [1] 产业链展示亮点 - 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首次参展 展示面向商用大飞机及低空飞行领域绿色可循环复合材料生态体系 呈现碳纤维废料循环利用流转路径 [2] - 太原福莱瑞达展出AI侧具身工业机器人产品 包括四向穿梭机器人和AI电子围栏技术 参展首日获超20家海内外企业深度咨询 与新能源电池制造商达成仓储智能化改造意向 [3] - 杰创智能科技以AI赋能为主题展出电磁网捕系列、应急救援系列及AI算力底座产品 吸引150多家海内外客户到访展台 与泰国阿联酋等多国客户进行意向合作沟通 [3] 供应链技术创新 - 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首发AI大数据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解决方案 覆盖供应链数字化、全球关贸合规、供应链绿色化三大需求 贯穿从路径优化到合规执行全流程 [4][5] - 广东卓志供应链科技集团首发"数贸通"跨境供应链管理平台 采用DeepSeek大模型和AIAgent技术 打破外贸22个环节数据孤岛 业务流程提效40% 降低供应链成本15%-20% [6] 行业生态发展 - 《北京倡议》提出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 运用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进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改造 健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 [4] - 链博会注重长期"链接度"而非短期交易 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优化企业对接 打造"找朋友"模式3.0版本 强化产业链合作生态 [6]
上半年山东对中亚进出口增长36.4%
大众日报· 2025-07-20 08:43
山东与中亚经贸合作成果 - 2024年山东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额达211.36亿元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05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4.13亿美元 [2] - 累计设立对中亚五国境外投资企业超过100家 备案核准中方投资7.36亿美元 [2] - 2024年上半年山东对中亚五国进出口141.9亿元 增速达36.4% [2] 重点合作领域 - 山东与中亚在现代农业 装备制造 绿色矿产等领域互补性强 合作空间广 [2] - 撒马尔罕州计划扩大与山东在可再生能源 纺织业 现代农业 教育 文化 旅游 基础设施以及酒店业的合作 [3] - 上合示范区与中亚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4.6% 推动山东机电设备 纺织服装 农副产品进入中亚市场 [3] 物流与通道建设 - 将完善"中国—中亚多式联运通道"建设 探索"班列+跨境电商"新模式 [4] - 山东港口青岛港将优化服务 降低物流成本 与库里克港等合作推进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 [4] - 上合示范区正加快建设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4]
日媒关注:中朝贸易日趋活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20:59
中朝经济交流 - 2023年1月至6月中朝贸易额同比增长逾30% [1] - 中国对朝出口额同比增长逾30%至10.50亿美元 [1] - 自朝鲜进口额增长逾20%至2.10亿美元 [1] 贸易与基建 - 室内建材出口表现强劲 [2] 交通恢复 - 平壤至北京国际列车信息重新出现在朝鲜国家观光总局网站 [2] - 此前中朝客运列车服务因疫情长期停滞 [3] 注:文档4内容与中朝经济无关,已跳过
特朗普态度180度大转变,美国罕见对华示好,转头就收到两个噩耗,中美欧格局大变!
搜狐财经· 2025-07-19 10:54
中美经贸关系 - 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出现180度转变 从关税威胁转为在芬太尼问题上肯定中方合作 并恢复中国留学生签证、芯片设计软件出口许可等[1] - 美国企业因关税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增大 国际伙伴对美关税政策不满 促使特朗普寻求与中国合作契机[3] - 中美未来将在关税、技术出口、市场准入等领域展开深入经贸谈判[8] 美国贸易政策调整 -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加征30%关税 但欧盟迅速与印尼签订自贸协定进行反制[3] - 欧盟联合日本、加拿大形成贸易联盟 准备对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 美欧贸易战可能升级[4] - 美国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导致国际形象和经济利益受损 贸易伙伴正加速摆脱对其依赖[6] 国际经贸格局变化 - 欧盟通过加强与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合作 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增强贸易规则话语权[3] - 印度外长5年来首次访华 莫迪政府调整外交政策 寻求与上合组织及金砖国家合作[4] - 俄罗斯与中国加强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协作 该组织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6] 中国国际合作进展 -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深化与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 提升国际经济秩序影响力[8] - 中印关系改善可能削弱美国制衡中国的战略效果[4] - 中国坚持开放合作态度 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6]
巴西硬气退回信函后,特朗普继续加码,将对120多国收统一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7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国际反应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巴西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试图纠正美国所谓的"贸易逆差" [4] - 巴西与美国的贸易实际为顺差,过去15年累计超过4100亿美元 [4] - 巴西外交部退回关税信函,并宣布将依据《经济互惠法》对美国商品实施50%反制关税 [4]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 特朗普放弃逐一谈判,转而对全球120多个国家统一征收15%关税 [6] - 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强调在安保、能源等领域实现独立性 [11] - 加拿大宣布将采取反击措施,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决定经济关系 [11] 国际连锁反应 - 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公开表示不满,并计划采取反制措施 [10] - 越南因特朗普提升税率面临巨大经济压力,贸易谈判突生变数 [13] - 全球范围内反抗加剧,特朗普关税政策陷入困境 [15] 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 - 从巴西到日本,全球经济秩序正悄然变化,各国反应为未来国际贸易铺路 [19][21] - 特朗普的单边强硬策略可能导致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孤立 [16] - 全球反抗和政策反噬可能迫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 [19]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青岛倡议发布
齐鲁晚报· 2025-07-18 18:08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 - 大会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主题为"共谋区域合作携手创新发展",吸引近300位中外嘉宾参与 [1] - 《青岛倡议》正式发布,为上合组织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清晰路径和"上合智慧" [1] 《青岛倡议》六大核心合作方向 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 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打造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4] - 加强枢纽城市互联互通,开展海、铁、公路联合服务合作,构建"陆海空铁"一体化国际物流网络 [4] 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 - 构建绿色、智能、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4] - 推进地方间产业、产能合作,畅通内外循环,实现产业互促和利益共享 [4] 贸易投资提质升级 - 挖掘地方间贸易潜力,深化电子商务、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 [5] - 加强投资促进机构交流,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领域共享发展机遇 [5] 产业园区互动合作 - 促进上合国家重点产业园区联通联动,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 [5] - 推动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境内外园区间双向流动,释放产业园区带动效应 [5] 开放合作平台共建 - 提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发展能级 [5] - 强化示范区公共产品属性,为地方经贸合作"链接资源"和"拓展场景" [5] 地方经贸合作新愿景 - 秉持"上海精神",推动地方间开放包容发展,服务开放型世界经济 [6] -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双向投资贸易模式创新,丰富合作场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