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外卖平台服务“新国标”向社会征求意见 聚焦外卖平台治理之痛
新华社· 2025-09-24 17:24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并于9月24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为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建立新国家标准 [1] - 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今年8月底成立 该标准由其归口管理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等 [2] - 主要外卖平台如饿了么、京东、美团均参与了标准研制全过程 对标准内容已有充分了解和前期准备 [2] 政策出台背景与目标 - 政策出台背景是外卖平台企业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 反复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外卖大额补贴活动 加剧了餐饮市场内卷 [1] - 市场监管总局曾多次对饿了么、京东、美团等外卖平台进行集中约谈 直指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 政策目标是引入标准化方法规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行为 提升平台服务质量 促进外卖行业规范发展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保障多元主体权益 [1][2] 政策核心内容与措施 - 针对平台收费规则不透明不合理问题 征求意见稿提出平台应规范收费项目、公示收费信息、进行合规审核等具体要求 [2] - 针对平台内卷式竞争问题 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价格促销管理的要求 包括确保促销活动公开透明、促销规则公平合理 [2] - 为防范外卖食品安全风险 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建立规范准入机制 严格审核商户资质与经营信息 加强日常经营行为管理 [2] - 为保障配送员权益 征求意见稿聚焦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方面 要求平台规范用工关系 保障合理收入与劳动时间 加强职业保障 [3] 政策影响与行业意义 - 该标准更侧重于对主体行为的规范 聚焦外卖行业中平台、商户、配送员等多元主体间的行为协同 填补了现有标准在主体关系协调层面的空白 [3] - 标准通过整合食品安全、公平竞争、劳工权益等不同维度的监管要求来优化外卖行业生态 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共赢 [3] - 标准为外卖平台企业从聚焦单向度合规到整合多维度合规的管理优化提供可参照适用的服务管理模式与程序指引 [4] - 业内表示 为外卖平台服务研制新国标有助于回应社会关切 推动行业形成公平、有序、可持续的格局 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与行业整体形象 [5]
女骑手越来越多了?
36氪· 2025-09-24 17:11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谷趋势Trend ,作者溪云 智谷趋势Trend . 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不寻常的信号。 文 | 溪云 来源| 智谷趋势Trend(ID: yuanfangguanchaju ) 封面来源 | IC photo 最近不少人关注到一个现象,送外卖的女骑手,越来越多了。 据某外卖平台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女性骑手数量从51.7万人增长至70.1万人,2年时间内增长了35.6%。同期,该平台骑手总人数从624 万增长至745万,增速为19.3%,女骑手的增速远超整体。 Quest Mobile的最新数据更显示,中国1400万外卖大军中,女性占比已经达到24.3%,大约占1/4。而在2020年以前,这个比例不足5%。 尽管口径不同,数据背后的趋势却很相似。 事实上,不只是外卖员,跑网约车和送快递的女性也越来越多。某网约车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女性网约车司机是60万,到2024年飙升至105万,一 年暴涨75%。 有媒体报道,2022年山西中通全省的快递从业人员,女性占比约40%,参与末端配送的一线快递员,女性占比超20%,并且比例在逐年提高。 孩子患上了恶性肿瘤,要钱治病, ...
新华解码丨外卖平台服务“新国标”向社会征求意见 聚焦外卖平台治理之痛
新华网· 2025-09-24 16:51
行业监管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引入标准化方法规范平台服务管理行为并提升服务质量[1] - 外卖平台企业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反复发起“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大额补贴活动 “外卖大战”加剧餐饮市场“内卷”[1]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对饿了么、京东、美团等外卖平台进行集中约谈 要求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1] 标准制定与目标 - 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今年8月底成立 该标准由其归口管理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等[2] - 主要外卖平台均参与了标准研制全过程 对标准内容已有充分了解和前期准备[2] - 标准旨在通过优化平台收费与促销规则、明确平台对商户的管理责任、保障配送员权益来促进外卖行业规范发展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2] 具体管理要求 - 针对平台收费规则不透明不合理问题 标准明确收费管理具体要求 提出平台应规范收费项目、公示收费信息并进行合规审核[2] - 针对平台“内卷式”竞争问题 标准明确价格促销管理要求 包括确保促销活动公开透明及促销规则公平合理[2] - 为防范外卖食品安全风险 标准从入驻条件、信息审核、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系统要求 明确平台应建立规范准入机制并严格审核商户资质[2] 配送员权益保障 - 标准聚焦配送员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职业发展和关怀等方面 要求平台规范用工关系并保障配送员合理收入与劳动时间[3] - 标准要求平台加强业务培训与职业保障 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可持续的配送员权益保障机制[3] 标准特点与行业影响 - 相比于同类国际标准 该标准更侧重于对主体行为的规范 聚焦外卖行业中平台、商户、配送员等多元主体间的行为协同 填补现有标准在主体关系协调层面的空白[3] - 标准对平台在服务管理方面提出总体要求 包括平台应依法经营、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及落实社会责任等[3] - 业内表示为外卖平台服务研制“新国标”有助于回应社会关切 推动行业形成公平、有序、可持续的格局并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与行业整体形象[4]
午评:科创50指数半日大涨近5% 芯片产业链集体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9-24 12:22
华泰证券:2025年上半年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归母净利同比高增。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产业链需求向好, 叠加供给释放放缓,多数环节价格企稳,看好供需拐点已现环节中具备优势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国内 大储装机与招标同比高增,独立储能盈利模式完善刺激市场化需求,建议关注国内储能及新兴市场板 块。工控行业景气向上,继续看好AIDC产业链机会。 新华财经北京9月24日电 (胡晨曦)A股三大指数9月24日低开高走,沪指震荡上涨;创业板指翻红后快 速拉升,半日涨超1%;科创50指数涨近5%。盘面上,半导体芯片股集体大涨,神工股份、江丰电子、 通富微电等多股涨停;地产股震荡走强,云南城投、市北高新、渝开发等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局部活 跃,豪能股份涨停。下跌方面,旅游股集体下挫,云南旅游触及跌停。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845.91点,涨幅0.63%,成交6282亿元;深证成指报13265.01点,涨幅1.11%, 成交7800亿元;创业板指报3169.40点,涨幅1.76%,成交3830亿元。科创50指数报1476.79点,涨幅 4.94%,总成交额约824.8亿元。 热点板块 盘面上,半导体、环保设备、游戏、存储芯片、BC电池、 ...
9月24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官媒最新发文!“一揽子”举措支持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45
宏观要闻 - 金融监管部门宣布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稳定的举措,包括落地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制度、推动公募基金改革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1] - A股市场总市值于今年8月份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显示改革成效,市场预计将从政策驱动转向内生动力驱动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政策立场仍有适度限制性,降息是向中性政策立场迈出的一步,长期通胀预期符合2%目标 [2] - 据CME"美联储观察",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3%,12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6.2% [3] 外卖平台行业 - 市场监管总局就《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平台收费和促销行为,禁止平台强制商户分摊促销成本或干预促销力度 [4] - 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完善配送员劳动报酬分配机制,合理限定接单时长,对连续接单超4小时者进行疲劳提示,并设置接单量上限 [4] 新能源与光伏产业 - 国家能源局局长提出以高效发展和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包括推动老旧电站升级和提升新能源电站市场竞争力 [5] - 将专项整治光伏产业"内卷式"竞争,以破解产业链供需失衡矛盾,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和良性发展 [5] 生猪养殖行业 - 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创年内新低,9月24日外三元价格为12.59元/公斤,较年内高点16.67元/公斤下降24.4% [7] - 产能过剩是价格低迷主因,仔猪和母猪价格亦走低,7公斤仔猪价至259元/头,二元母猪销售均价降至1590元/头 [7] 电力设备与肉牛养殖板块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AI供电架构向800V HVDC升级,长期看SST有望成为最优技术路线,利好拥有相关技术及数据中心项目经验的头部厂商 [8] -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能繁母牛去化导致牛只供应短缺,推动活牛价格上涨,预计2026年国内肉牛供给存在下降压力,肉牛价格仍有上涨空间,龙头牧业企业利润改善可期 [8]
规范平台收费、商户入驻等,外卖「新规」征求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9-24 09:48
据央视新闻,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今天起(24 日)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帮助外卖平台企业 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 加强商户资质 信息审核 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专家介绍,近年来,食品安全、配送时效与外卖服务质量,日益凸显为平台治理的痛点和难点。 《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针对"幽灵外卖"、商户"爆单"等乱象,从商户入驻、 信息审核等方面提出系统要求,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专家介绍,所谓"幽灵外卖",是指没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或不具备餐饮经营资质的商 户,通过假证、套证、借证等违法违规手段在外卖平台提供违规餐饮服务的现象,此类商户借助虚假证 照与地址信息违规上线经营,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表示,近年来,随着平台收费规则、计费方式、包 括补贴要求等越来越复杂,常常导致商户出现看不懂、弄不明、算不清的情况,难以准确判断成本投入 和收入预期,甚至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 专家介绍,征求意见稿明确限定了 ...
规范平台收费、商户入驻等!外卖“新规”征求意见
央视新闻· 2025-09-24 09:20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今天起(24日)正式面向社 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帮助外卖平台企业规范服务管理、 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近年来,随着平台收费规则、计费方式、包括补 贴要求等越来越复杂,常常导致商户出现看不懂、弄不明、算不清的情况,难以准确判断成本投入和收 入预期,甚至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 专家介绍,征求意见稿明确限定了外卖平台向商户的收费项目,不得随意新设收费项目,并从公示方 式、公示内容、结算明细、推广效果等方面对平台收费作了细化规定,通过提升各类费用信息披露的完 整性与易理解性,防止不透明收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要求平台按照合理匹配原则,科学设定技术服务 费、配送服务费和推广服务费。推动平台建立技术服务费下调机制,逐步降低基础佣金。特别是对中小 微商户要制定费用减免等扶持措施。 专家介绍,今年以来,外卖平台围绕抢夺用户流量、夯实配送能力开展"补贴大战",很多商户被迫卷入 其中,甚至出现转嫁补贴 ...
中经评论:让万千商家与平台一起跑更远
经济日报· 2025-09-24 08:06
9月19日上午8点,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售。郑州一位消费者从淘宝闪购下单星宇橙色新机,到签 收只用了11分钟。什么概念?比他自己换衣服、出门、挤进商场还要快! 服务质量也在持续提升。美团新增"现制现炒"信息展示栏,方便消费者选择;淘宝、美团均上线了 全新的会员体系,让用户消费有更多权益回报。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即时零售的快速渗透,正在促使品牌重新思考渠道策略,一批便利店、商超、 3C专卖店加速拥抱即时零售。"11分钟送达iPhone"可能很快不再是新闻,而是常态。 然而,在享受极致效率的同时,我们也需关注即时零售的"双刃剑"效应。各大平台重金押注的这场 硬仗,短短几个月就烧掉了数百亿元。资本加持下,供应链效率飞起,社会运转加速,确实拉动了就 业、促进了消费。可国家这么大,各地发展不均衡,无数小餐馆、夫妻店还在靠传统经营养家糊口。如 果放任资本和流量肆意施展,甚至用自营方式抢他们的饭碗,很多小商家恐怕来不及转型就被冲垮了。 正因如此,行业的健康持续,不能只靠平台"自己跑得快",更要与千千万万商家"一起跑更远"。监 管部门也明确要求,避免补贴冲击正常价格体系,同时切实加大对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使发展的成果 ...
无堂食外卖面对信任大考
经济日报· 2025-09-24 06:12
行业模式特点 - 无堂食外卖是一种仅通过网络平台接单、专攻外卖业务的经营模式 无需选址黄金地段和装修就餐区域 大幅降低创业门槛和运营成本[1] - 集中处理线上订单使备餐流程更为高效 出餐和送达速度明显提升[1] - 模式固有缺陷是缺乏透明度和监管 容易在安全和卫生方面滋生病灶[1] 政府监管措施 - 重庆推出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构建覆盖准入、加工、配送的全链条监管体系[2] - 浙江杭州实施《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管理规范》推行组团式管理模式[2]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聘请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 通过骑手随手拍形式上报食品安全问题线索[2] - 建立商户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和定期公示红黑榜等措施 形成失信惩戒机制[2] 平台责任 - 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商家入驻审核机制 对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进行严格审查[2] - 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预警系统 对收到大量食品安全投诉的商家进行标记或限流[2] 商家自律要求 - 商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坚守食品安全底线[3] - 主动拥抱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将后厨直播作为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投资[3] - 公开食材储存、清洗、加工和打包全过程 让食品制作过程透明化[3] - 全面规范使用食安封签 防止食品在配送过程中被污染[3] 行业发展方向 - 需要形成政府推行标准、平台尽责管理、商户规范操作的多元共治生态[3] - 只有消费者能够看得明白、点得放心 无堂食外卖才能真正实现长远健康发展[3]
马云回归阿里,带领AI登上《新闻联播》
搜狐财经· 2025-09-24 00:21
马云回归与公司战略调整 - 马云2024年12月后频繁参与公司活动 2025年9月直接参与度达五年来最高 [1][3] - 公司内部出现"MAGA"标语 即"让阿里巴巴再次伟大" [3] - 马云一天内三次向高级管理层发信息要求更新AI发展进度 [4] AI技术投入与芯片突破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超3800亿元云和AI基础设施开支 超越过去十年总和 [9]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激增220%至386亿元 [11] - 平头哥研发的AI芯片主要参数指标超越英伟达A800 与H20相当 [6] - 新型AI芯片由国内制造商生产 与英伟达架构兼容 部分场景性能媲美H20 [8] - 阿里云全球新增8个AI数据中心 可用区增至95个 [11] 商业化落地与国际合作 - 与苹果达成深度合作 通义千问大模型深度集成至iOS系统 覆盖语音交互和图像生成模块 [11] - 合作基于通义千问在中文方言理解和多模态生成的积累 将向iPhone系列开放 [11] - 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向天猫商家开放本地化营运能力 推出"一键轻出海"计划 [18] -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等品牌加入 商家无需重新注册和组建本地团队 [20] - AI实现商品信息自动翻译 多语言客服和广告投入由Lazada负责 [20] 本地生活服务升级 - 公司升级淘宝闪购为外卖新入口 将饿了么并入电商事业群 [12] - 投入500亿元补贴应对京东入局外卖市场 [14] - 2025年第二季度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至147.84亿元 [15] - 2025年8月淘宝闪购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量超过9000万单 [15] AI技术实际应用成效 - 骑手AI助手"小饿"使配送效率提升12% 顺路合单率接近90% [17] - "AI入驻助手"让商家开店时间从3天缩短至4小时 [17] - 马云强调高科技应呵护人间烟火 AI要解放人类和服务人类 [16][17] - 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深度绑定 AI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工具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