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17只翻倍牛股涌现!港股次新股狂欢
第一财经· 2025-06-09 07:37
港股次新股市场表现 - 港股自2023年9月以来流动性和估值持续改善 创新药 新消费板块走出结构性牛市 次新股成为资金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方向 [1] - 截至2025年6月6日 17只港股次新股年内股价翻倍 其中医疗保健行业占7只 消费行业占3只 有色金属行业占2只 [3][4] - 港股新消费"四姐妹"表现突出:老铺黄金年内累计上涨277.62% 蜜雪集团上涨85% 毛戈平上涨逾90% [1] 行业结构性分化 - 生物医药 消费 有色金属三大行业次新股表现强势 30只涨幅超50%的次新股中 医疗保健占8只 消费占9只 原材料占2只 [3] - 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健康之路年内上涨297.17% 2月以来累计涨幅达304.6% 6月前五个交易日再涨51% [5] - 黄金价格走强带动相关次新股 赤峰黄金年内上涨110% 集海资源上涨137.2% [5] 次新股走强驱动因素 - 次新股具有上市时间短 流通盘小 市值低等特点 健康之路年初市值不足50亿港元 老铺黄金启动时市值约60亿港元 [7] - 新消费进入估值重构阶段 年轻消费群体偏好个性化产品 龙头企业优势显现 从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 [7] - 创新药板块受益于流动性改善 出海预期 政策扶持等因素 对美债利率敏感 更容易受益于海外流动性宽松 [8] 高估值风险显现 - 部分热门次新股估值高企:老铺黄金市盈率98倍 泡泡玛特97倍 毛戈平58倍 食品饮料企业普遍超30倍 [8] - 健康之路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3.51% 净利润同比减少70.64% 但总市值达456亿港元 [9] - 近期热门次新股出现成交量缩量但股价创新高现象 或预示上涨行情阶段性见顶 [8]
港股市场速览:创新药持续走强,互联网回归涨势
国信证券· 2025-06-08 0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港股市场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创新药持续走强,互联网回归涨势,资金显著回流,科技医药领先,业绩平稳上修,电子零售领先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全球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指数涨2.2%,恒生科技涨2.2%,风格上大盘>中盘>小盘,概念指数中恒生创新药、恒生互联网、恒生中国企业涨幅居前 [1] - 全球其他市场中,A股、美股、欧洲、日韩等市场指数表现不一,美债收益率和国债收益率有不同程度变化,汇率方面美元指数下跌 [12] 二、港股通成分股数据跟踪 2.1 涨跌幅 - 本周港股通成分股中368只股票上涨,163只股票下跌,涨幅居前的有健康之路、中旭未来、移卡等,跌幅居前的有东风集团股份、巨子生物、钧达股份等 [14] - 港股通概念指数全面上涨,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涨幅较大 [15] - 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22个行业上涨,6个行业下跌,2个基本持平,有色金属、电子、传媒涨幅居前,综合、家电、交通运输跌幅居前 [16] 2.2 量价指标 - 本周港股通成分股资金强度较强的有快手 - W、小米集团 - W、信达生物等,较弱的有巨子生物、众安在线、东风集团股份等 [18] - 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传媒、医药、电子资金强度居前,交通运输、家电、煤炭资金强度靠后 [19] 2.3 业绩预期 - 本周港股通总体法EPS预期上修0.3%,25个行业EPS预期上修,4个行业EPS预期下修,上修行业主要有电子、商贸零售、汽车等,下修行业有钢铁、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 [3] - 港股通成分股中电讯盈科、红星美凯龙、小鹏汽车 - W等业绩预期上修幅度较大,微创医疗、马鞍山钢铁股份、海普瑞等业绩预期下修幅度较大 [21] 2.4 收益率归因 - 本周港股通行业收益率归因显示,各行业总收益率受EPS调整和PE估值影响不同,如石油石化总收益率1.2%,EPS调整0.2%,PE估值0.9% [24] 2.5 资金流向 - 本周资金显著流入港股通成分股,总体日均资金强度为+7.4亿港元/日,23个行业资金流入,6个行业资金流出,1个基本持平,资金流入主要行业有传媒、医药、电子等,流出主要行业有交通运输、家电、煤炭等 [2] - 港股通成分股中,南向资金增持占成交量排名靠前的有富智康集团、泉峰控股、钧达股份等,减持占成交量排名靠前的有富智康集团(并)、创维集团、中集安瑞科等 [30] 2.6 个股转托管统计 - 本周港股通成分股转托管增量股份排名靠前的有昊天国际建投、中国儒意、阜博集团等,近4周排名靠前的有昊天国际建投、中国儒意、阿里巴巴 - W等 [33] 三、恒生综指成分股数据追踪 3.1 涨跌幅 - 本周恒生综指成分股中334只股票上涨,153只股票下跌,涨幅居前的有健康之路、中旭未来、移卡等,跌幅居前的有东风集团股份、巨子生物、中环新能源等 [35] - 恒生主题指数中,恒生互联网、恒生创新药、恒生生物科技涨幅居前,恒生AH股溢价跌幅居前 [36] - 恒生综指各板块中,医疗保健、材料、金融涨幅居前,日常消费、工业、电信服务表现不一,家庭与个人用品跌幅较大 [37] 3.2 量价指标 - 文档未提及具体内容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有望让盲人重获光明,还能解锁红外夜视超能力
生物世界· 2025-06-07 09:40
光谱扩展视觉假体技术突破 - 开发出全球首款光谱覆盖470-1550nm的视网膜纳米假体,无需外部设备即可恢复失明动物模型的可见光视觉并赋予红外感知能力[3] - 技术突破点在于碲纳米线网络(TeNWN)可将宽谱光高效转换为光伏信号,产生零偏压下的巨大光电流,响应范围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II区[5] - 植入后光强度仅需临床安全阈值的1/80即可触发瞳孔反应和行为改善[6] 技术原理与性能优势 - 碲纳米线通过晶格缺陷不对称性和界面效应实现创纪录的高光电流密度[5] - 植入体精准响应光模式,光电性能稳定,可精确定位940nm和1550nm红外光源[5][7] - 相比现有需注射纳米颗粒或依赖庞大外设的方案,该技术仅需单次微创植入手术[4][7] 动物实验验证 - 在小鼠模型中成功替代受损感光细胞,直接激活存活神经细胞并引发视神经/皮层反应[6] - 食蟹猴视网膜下腔植入验证安全性,实现跨物种有效性验证[5] - 同步恢复可见光视觉和红外"超视觉"功能,定位精度达纳米级[7] 研究团队与产业化前景 - 复旦联合中科院团队在Science发表成果,涉及集成电路、脑科学、红外物理多学科交叉[3][9] - 技术路线相比传统方案具有安全性高、光谱响应广、灵敏度强三大优势[5][9] - 动物实验为人体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潜在应用包括黄斑变性等眼疾治疗[3][9]
翰森制药:创新能力持续兑现的制药企业,兼具业绩稳健与创新弹性
天风证券· 2025-06-07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翰森制药是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兼具业绩稳健与创新弹性,创新品种持续放量,仿制药业务风险基本出清,内生创新持续兑现,后续管线充足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翰森制药:创新能力持续兑现的制药企业,兼具业绩稳健与创新弹性 - 翰森制药是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1995 年重要子公司豪森药业成立,2019 年在香港上市,专注多领域,有专业研究人员 1800 余名,建立全过程研发体系和多个国家级研发机构 [14]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2015 - 2025 年有多项重要事件,如成立研发中心、获批创新药、纳入医保、达成 BD 合作等 [15] - 公司重点关注多领域,已有 8 款创新药获批上市,绝大部分收入来自药品销售,创新药销售收入逐年增加,抗肿瘤领域销售额占比上升 [16][17] - 公司以江苏豪森为经营主体,董事长钟慧娟为控股股东,管理层经验丰富,分工明确,协作良好 [19][22] - 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销售费用率下降,创新药建立精准学术营销体系 [24] 加速创新药研发,拓展仿制药市场,提升药品可及性,巩固竞争力 - 公司专注投入完善创新研发平台,有 8 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在多地有研发中心,2024 年新增 8 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3 项首次进入Ⅲ期临床 [26][27] - 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与费用趋势一致,占比逐步增加 [30] 已上市创新药品持续放量,提供中期成长动力 阿美替尼:国产首款三代 EGFR TKI,市占率高 -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NSCLC 常见,约 40%患者存在 EGFR 基因突变,患者基数大 [32][33] - EGFR TKI 是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患者的主要方案,在指南中被列为推荐治疗方案 [38][41] - 三代 EGFR TKI 第一梯队格局基本形成,阿美替尼等 4 款主要药物,部分适应症已纳入医保,三代疗效优于一代,阿美替尼销售增长快,2024 年占三代总销售额 28%左右 [46][48][49] - 阿美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肝功能影响小,创新性引入环丙基结构,治疗 CNS 转移 NSCLC 患者疗效好 [51][53] - 三代 EGFR TKI 持续拓展适应症,阿美替尼多项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55] 氟马替尼:第二代靶向 BCR - ABL 的 TKI,有助于克服耐药性 - 氟马替尼凭借疗效优势实现销售放量,样本医院 2023 年销售额较上年增长 54%,2024 年同比增长 36%,在 CML 患者治疗中疗效优于伊马替尼 [3] 艾米替诺福韦:首个中国原研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疗效相当,安全性更佳 - 艾米替诺福韦片 2021 年上市,与 TDF 相比,仅需不到十分之一剂量获相似抗病毒疗效,对骨密度及肾脏影响较小 [3] 培莫沙肽:ESAs 类药物,具有便利性等差异化竞争优势 - 培莫沙肽是全球唯一 EPO 受体高选择性多肽化学药及中国唯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月激动剂 [3] 洛塞那肽:降糖适应症空间大,周制剂便捷性提升 - 洛塞那肽是首款国产长效 GLP - 1RA,降糖适应症空间大,周制剂便捷性提升 [3] 伊奈利珠单抗:深耕视神经脊髓炎,抢占 IgG4 相关性疾病 FIC 先机 - 伊奈利珠单抗从 Viela Bio 引进,深耕视神经脊髓炎,抢占 IgG4 相关性疾病 FIC 先机 [3] 潜力品种:创新性强,提供长期增长动力 - HS - 20089 和 HS - 20093 两款 ADC 药物与 GSK 签订独家许可协议,分别开展相关试验 [4] - HS - 20094 是 GLP - 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肥胖适应症进入Ⅲ期临床,2 型糖尿病和肥胖适应症进入和司美格鲁肽头对头的Ⅱ期临床试验,减重疗效优异,公司将其除部分地区外的全球独占许可授予再生元 [4] - Ibrexafungerp 是从 SCYNEXIS 引进的抗菌药物,高效安全,是抗真菌市场新亮点 [3] - HS - 10374 是 TYK2 抑制剂,进度处于国产第一梯队,临床试验显示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4] - HS - 20117 是 EGFR/cMet 双特异性抗体,已启动和阿美替尼的联用试验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37.41 亿元、155.67 亿元和 173.7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7.46 亿元、53.36 亿元和 58.50 亿元 [5]
航空业ETF收涨超2.9%,在非农日领跑美股行业ETF,本周标普电信和科技板块至少涨3%
快讯· 2025-06-07 07:25
行业ETF表现 - 全球航空业ETF收涨2.92%至23.25美元,成交量195.37万股,总市值7323.75万美元,年初至今下跌8.28% [1][2] - 区域银行ETF上涨2.51%至58.02美元,成交量1004.93万股,总市值48.42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3.22% [1][2] - 银行业ETF上涨2.21%至54.11美元,成交量131.29万股,总市值41.88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1.76% [1][2] - 能源业ETF上涨1.88%至83.41美元,成交量1424.33万股,总市值208.88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1.87% [1][2] - 生物科技指数ETF上涨1.52%至126.96美元,成交量79.71万股,总市值100.81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3.89% [1][2] - 可选消费ETF上涨1.30%至212.17美元,成交量497.07万股,总市值266.49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5.17% [1][2] - 网络股指数ETF上涨1.24%至260.81美元,成交量26.70万股,总市值173.18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7.25% [1][2] - 金融业ETF上涨1.24%至51.28美元,成交量3489.43万股,总市值570.77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6.49% [1][2] - 科技行业ETF上涨0.94%至238.36美元,成交量451.19万股,总市值758.12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2.69% [1][2] - 半导体ETF上涨0.57%至252.73美元,成交量557.54万股,总市值29.88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4.36% [1][2] 行业指数表现 - 能源行业指数上涨1.98%至632.77美元,低点624.89美元,高点634.23美元 [3] - 通信服务行业指数上涨1.88%至363.86美元,低点361.1美元,高点364.68美元 [3] - 非必需消费品行业指数上涨1.64%至1706.39美元,低点1698.25美元,高点1713.12美元 [3] - 金融行业指数上涨1.22%至851.38美元,低点847.47美元,高点853.48美元 [3] - 医疗保健行业指数上涨0.93%至1562.81美元,低点1555.35美元,高点1567.62美元 [3] - 工业行业指数上涨0.85%至1223.88美元,低点1220.25美元,高点1228.84美元 [3] - 科技行业指数上涨0.78%至4660.28美元,低点4647.37美元,高点4685.79美元 [3] - 公用事业行业指数上涨0.42%至410.14美元,低点406.7美元,高点410.77美元 [3] - 房地产行业指数上涨0.31%至262.23美元,低点261.01美元,高点263.55美元 [3] - 材料行业指数上涨0.20%至552.49美元,低点551.41美元,高点557.1美元 [3] - 必需消费品行业指数上涨0.18%至902.95美元,低点899.94美元,高点906.06美元 [3]
翰森制药(03692):创新能力持续兑现的制药企业,兼具业绩稳健与创新弹性
天风证券· 2025-06-06 22: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6个月评级为增持(首次评级),当前价格27.2港元,目标价格29.50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翰森制药是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2019年在香港上市,专注多领域,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创新品种放量,仿制药业务风险出清,内生创新持续兑现,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增长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 翰森制药:创新能力持续兑现的制药企业,兼具业绩稳健与创新弹性 1.1 深耕创新研发,稳健前行 - 翰森制药1995年重要子公司成立,2015年注册,2019年上市,有多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关注多领域,已有8款创新药获批 [14][16]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从成立到各阶段创新药上市、国际化、研发中心建设等不断推进 [15] - 公司以江苏豪森为经营主体,实控人钟慧娟持股比例高,管理层经验丰富,分工明确 [19][22] - 2019 - 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销售费用率下降,建立精准学术营销体系 [24] 1.2 加速创新药研发,拓展仿制药市场,提升药品可及性,巩固竞争力 - 公司专注创新研发平台,有8款创新药获批,围绕核心品种升级管线,在多地有研发中心 [26] - 截至2024年底超6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涵盖40多个候选药,2024年新增8个临床阶段创新药,3个首次进入Ⅲ期临床 [27] - 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19 - 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24%,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上升 [30] 2. 已上市创新药品持续放量,提供中期成长动力 2.1 阿美替尼:国产首款三代EGFR TKI,市占率高 2.1.1 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量多,市场空间大 -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40%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 [32][33] - EGFR TKI是EGFR突变NSCLC患者主要治疗方案,在指南中被列为推荐治疗方案 [38][41] 2.1.2 EGFR TKI第一梯队四家格局已基本形成,阿美替尼占有先发优势 - 三代EGFR TKI第一梯队有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和贝福替尼,多家药物获批上市且部分纳入医保 [46][47] - 三代EGFR TKI疗效优于一代,能解决耐药问题,阿美替尼销售复合增长率高,2024年占三代总销售额28%左右 [48][49] - 阿美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希替尼,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治疗CNS转移NSCLC患者方面疗效好 [51][53] 2.1.3 EGFR TKI适应症持续拓展,未来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 三代EGFR TKI持续拓展适应症,阿美替尼多项适应症申请获受理 [5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41亿元、155.67亿元和173.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46亿元、53.36亿元和58.50亿元 [5]
药师帮(09885.HK)6月6日收盘上涨8.37%,成交2.18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27
市场表现 - 6月6日港股收盘 恒生指数下跌0 48%至23792 54点 药师帮股价上涨8 37%至10 88港元/股 成交量2032 56万股 成交额2 18亿港元 振幅13 84%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42 12%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79 92%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9 18%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9 04亿元 同比增长5 49% 归母净利润3001 3万元 同比增长100 94% [1] - 毛利率10 13% 资产负债率65 07% [1]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4 05倍 中值5 77倍 药师帮市盈率211 27倍 行业排名第80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对比 其他大健康国际0 56倍 精优药业0 68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 27倍 东瑞制药3 01倍 正大企业国际3 14倍 [1] 公司业务 - 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最大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覆盖49 1万家药店及3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渗透全国98 9%县域和91 2%乡镇 [2] - 月均活跃买家43 3万个 建立国内最大数字化医药交易与服务网络 [2] 公司动态 - 2025年6月5日以每股9 86-9 98港元回购6万股 金额59 56万港元 [3] 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9 88港元 [1]
信达生物:IBI363肺癌早期数据令人鼓舞,蓝海市场待挖掘;上调目标价-20250606
交银国际· 2025-06-06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BI363早期疗效数据超预期,目标市场蓝海属性显著,上调目标价至8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7] 各部分总结 股价与目标价 - 2025年6月6日收盘价72.30港元,目标价84.00港元,潜在涨幅+16.2% [1]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62.06亿、94.22亿、117.82亿、142.31亿、170.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51.8%、25.1%、20.8%、20.0% [3]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 - 10.28亿、 - 0.95亿、7.51亿、18.03亿、32.42亿元人民币 [3]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 - 0.66、 - 0.06、0.46、1.09、1.97元人民币 [3]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74.25港元,52周低位30.00港元,市值1192.61亿港元,日均成交量3100万股,年初至今变化97.54%,200天平均价42.61港元 [6] IBI363临床数据 - 在鳞状NSCLC队列(N = 67)中,IBI363在不同剂量下取得26 - 37%的ORR、5.5 - 9.3个月的中位PFS和15.3个月以上的中位OS,在PD - L1 TPS < 1%的患者中,ORR为30 - 46% [7] - 在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队列(N = 58)的3mg/kg Q3W剂量组中,ORR和中位PFS分别为24%和5.6个月 [7] - 整体安全性良好可控,接受3mg/kg治疗的57名受试者中,最常见≥3级TRAE为关节痛和皮疹,7%发生导致永久停药的TRAE [7] 目标市场情况 - 一线I/O耐药的NSCLC患者二线治疗手段有限,标准化疗方案ORR不到20%,中位PFS/OS不到4个月/12个月,IBI363初步临床数据更优 [7] - 大部分一线接受PD - 1 + 化疗的NSCLC患者一年内会疾病进展,2024年全球PD - (L)1药物总销售额超400亿美元,IBI363潜在市场空间可观 [7] 估值模型 - 预计IBI363 2028年上市,经PoS调整后潜在峰值销售达15亿美元左右,维持2025 - 27年盈利预测不变,DCF目标价升至84港元 [7]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 交银国际覆盖的生物科技、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医疗服务、跨国处方药企、制药、民营医院等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和目标价 [14]
信达生物(01801):IBI363肺癌早期数据令人鼓舞,蓝海市场待挖掘;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6-06 15: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BI363肺癌早期数据令人鼓舞,蓝海市场待挖掘,上调目标价至8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年收入分别为62.06亿、94.22亿、117.82亿、142.31亿、170.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51.8%、25.1%、20.8%、20.0% [3] - 2023 - 2027E年净利润分别为 - 10.28亿、 - 0.95亿、7.51亿、18.03亿、32.42亿元人民币,每股盈利分别为 - 0.66、 - 0.06、0.46、1.09、1.97元人民币 [3] - 2025 - 2027E年EPS调整幅度分别为 - 0.3%、 - 0.7%、 - 0.7%,市盈率分别为145.1、60.6、33.7倍 [3] 个股表现 - 52周高位74.25港元,52周低位30.00港元,市值1192.61亿港元,日均成交量3100万股,年初至今变化97.54%,200天平均价42.61港元 [6] IBI363临床数据 - 鳞状NSCLC队列中,IBI363在不同剂量下取得26 - 37%的ORR、5.5 - 9.3个月的中位PFS和15.3个月以上的中位OS,在PD - L1 TPS < 1%的患者中,ORR为30 - 46% [7] - 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队列的3mg/kg Q3W剂量组中,ORR和中位PFS分别为24%和5.6个月 [7] - 整体安全性良好可控,接受3mg/kg治疗的57名受试者中,最常见≥3级TRAE为关节痛和皮疹,7%发生导致永久停药的TRAE [7] 目标市场情况 - 一线I/O耐药的NSCLC患者二线治疗手段有限,标准治疗方案ORR不到20%,中位PFS/OS不到4个月/12个月,IBI363初步临床数据更优 [7] - 大部分一线接受PD - 1 + 化疗的NSCLC患者一年内会疾病进展,2024年全球PD - (L)1药物总销售额超400亿美元,IBI363潜在市场空间可观 [7] 估值调整 - 将IBI363纳入估值模型,预计2028年上市,经PoS调整后潜在峰值销售达15亿美元左右,DCF目标价升至84港元 [7] DCF估值模型 - 给出2025E - 2035E年收入、EBIT、自由现金流等数据,计算出企业价值、股权价值等,每股价值84港元 [10]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 交银国际对多家医药公司给出评级、目标价及潜在涨幅等信息,信达生物评级为买入,目标价84港元,潜在涨幅16.2% [14]
能“看见”红外光的“超视觉”假体在实验室诞生
快讯· 2025-06-06 02:03
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光谱覆盖范围极广的视觉假体诞生 覆盖470-1550nm波长 从可见光延伸至近红外二区 [1] - 该假体无需依赖外部设备 仅需微创手术植入 即可在光照条件下发挥作用 [1] - 技术由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 脑科学研究院联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共同开发 [1] 应用前景 - 假体能使失明动物恢复可见光视觉能力 并具备感知红外线的"超视觉"功能 [1] - 研究成果以《碲纳米线视网膜假体增强失明视觉》为题发表于《科学》杂志 [1] 研发进展 - 研究成果于2025年6月6日北京时间正式发布 [1] - 技术团队包括周鹏/王水源团队 张嘉漪/颜彪团队 胡伟达团队等跨学科研究力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