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搜索文档
超6成私募表示将维持七成以上仓位,全球对冲基金加速买入A股
环球网· 2025-09-30 10:17
私募机构仓位与板块偏好 - 65.38%的受访私募机构表示将维持七成以上仓位 [1] - 近六成私募机构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板块 [1]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多元化资金进场带来的情绪改善带动A股快速上涨并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市 [1] - 中国是8月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对冲基金正以近两个月来最快速度净买入A股 [1] - 中国证监会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旨在通过增加耐心资金比重来减少市场剧烈波动 [2] 机构对市场前景的研判 -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团队上调沪深300指数目标价 暗示未来一年可能还有10%上行空间 [1] - 高盛团队分析认为中国股市估值仍具吸引力 主要指数盈利今明两年仍将维持高个位数增长趋势 各类投资者仓位也未达到拥挤状态 [1] - 摩根士丹利警告A股已出现零星过热迹象 需尽快看到企业基本面改善和更强有力政策支持才能维持涨势 [1]
高盛分析师警告:美国经济可能重新加速 小心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智通财经· 2025-09-30 07:48
(原标题:高盛分析师警告:美国经济可能重新加速 小心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8日,高盛分析师 Cosimo Codacci-Pisanelli 和 Rikin Shah 在最新报告中称,美 国经济面临重新加速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这一预期建立在劳动力市场韧性、财政刺激预期以及宽松金融 环境等多重利好因素基础之上。 报告称,这一经济重新加速的前景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美联储选出新主席 人选的背景下。高盛指出,关键问题在于美联储是否会在经济健康运行时仍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以下, 以及是否能够在特朗普任期内实施加息政策。 Part.01 多重顺风助推经济 "重新加速" 高盛的分析显示,美国经济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展现出强劲表现。 据高盛称,其美国宏观经济意外指数 (US MAP surprise index) 近期大幅飙升,本周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也令 人鼓舞。该行全球投资研究部 (GIR) 预计,美国第三季度 GDP 环比年化增长率将达到 2.6%的健康水 平。 风险资产的良好表现、美联储未来的降息预期以及美元走弱,共同营造了宽松的金融环境。 财政与投资 报告列举了推动这一风险的关 ...
中金缪延亮:国际货币体系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四条主线
中金点睛· 2025-09-30 07:35
国际货币体系新形势 - 美元信誉出现裂痕,其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双锚"(法理之锚和功能之锚)呈现弱化态势,美元避险功能的边际弱化迹象增多 [3][9]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020年产出占全球约35.4%,高于前十国家中除中国外九国之和,2024年出口份额占全球约21% [16] - 美国对全球主要国家普遍加征关税,截至2025年8月平均关税提升至11.6%,为1943年以来最高水平,对中国的关税则上升至57.6% [27] - 全球货币体系走向碎片化、多元化,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从2001年近73%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57.7%,而人民币份额小幅上升 [40] - 数字与代币化金融生态兴起,央行数字货币成为连接传统法币与数字资产的重要纽带,截至2024年8月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超1.8亿个,累计交易金额超7.3万亿元 [43]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主线一:扩大安全资产供给 - 当前外资持有中国国债的比例不足6%,远低于美债的31%、日本国债的11.6%和英国国债的36%左右,提升空间巨大 [49][51] - 离岸人民币主权及准主权债存量偏小,国债与央票存量规模均不足2000亿元,建议将离岸市场人民币主权和准主权债余额从目前的5000亿元大幅提升 [49][50] - 建议设置离岸国债回购等常设机制,并引入人民币国债期货、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等衍生品,以提升资产持有者的风险对冲能力 [50] - 扩展交易时区,增设对中东、欧洲和北美交易时间的做市支持,实现中国香港、阿布扎比、伦敦等多地的交易和做市 [50]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主线二:深化贸易结算与计价 - 跨境货物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在30%左右,目标是通过政策推进结合中国制造优势,在"十五五"规划结束时显著提升该份额 [54][56] - 建议聚焦新能源关键金属(锂、镍、钴)与LNG、铁矿石等高集中度进口品类,推动人民币中长期长协模板与人民币计价期货扩容 [5][55] - 对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跨境企业,可在出口信保、贸易融资费率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激励,提升产业链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积极性 [54] - 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在东盟、中东和非洲等站点试点人民币标价选项,并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为海外工作者及持有人民币收入的非居民提供便利 [56]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主线三:统筹在岸与离岸市场 - 建议以中国香港为核心,联动部分中东及东盟金融中心,扩展常设货币互换额度使用场景,形成短端基准利率 [6][62] - 加速互联互通产品层级延伸,涵盖国债期货、信用债、货币市场工具、股指期货/期权等,满足境外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6][63] - 建立跨市场风险指标监测与应急协调机制,监控汇差、CNH HIBOR波动、掉期基差等,提升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6][64] - 目标是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促进成交额稳步增长,将汇差和利差控制在可控范围,减少短端利率波动 [64]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主线四: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 - 建议试点代币化人民币国债、存款凭证与大宗商品合约(锂、铜、LNG)链上结算,缩短交割与资金占用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6][71][72] - 扩大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参与司法管辖区与交易品类,该项目已于2024年6月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 [6][43][71] - 引导大型能源与制造龙头(如中石油、中石化、华为、比亚迪)率先采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利用其买方地位和供应链网络 [73] - 利用数字技术可编程特点,将交易标签化以区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实现精准监管,提高反洗钱效率并降低跨境交易管理成本 [75]
Markets likely to steadily broaden out in 2026, says Piper Sandler's Kantrowitz
Youtube· 2025-09-30 01:41
Our next guest says we have arrived at an important cyclical turning point and he sees the market broadening though perhaps not booming from here. Joining us now Michael Canowitz, chief investment strategist at Piper Sandler. Good to see you.Welcome. Um so broadening in what respect. I mean are we going to finally see uh sort of the earnings growth catch up from you know the average stock or is it just going to be kind of a rotation of flows.How do you see this playing out. I I think it's more about a a bre ...
高盛分析师警告:美国经济可能重新加速,小心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智通财经· 2025-09-29 21:47
9月28日,高盛分析师 Cosimo Codacci-Pisanelli 和 Rikin Shah 在最新报告中称,美国经济面临重新加速 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这一预期建立在劳动力市场韧性、财政刺激预期以及宽松金融环境等多重利好因素 基础之上。 02 财政与投资 报告称,这一经济重新加速的前景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美联储选出新主席 人选的背景下。高盛指出,关键问题在于美联储是否会在经济健康运行时仍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以下, 以及是否能够在特朗普任期内实施加息政策。 Part.01 多重顺风助推经济 "重新加速" 高盛的分析显示,美国经济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展现出强劲表现。 据高盛称,其美国宏观经济意外指数 (US MAP surprise index) 近期大幅飙升,本周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也令 人鼓舞。该行全球投资研究部 (GIR) 预计,美国第三季度 GDP 环比年化增长率将达到 2.6%的健康水 平。 报告列举了推动这一风险的关键因素: 01 宽松的金融条件 风险资产的良好表现、美联储未来的降息预期以及美元走弱,共同营造了宽松的金融环境。 预计明年上半年将迎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脉冲,同时人工智能领域 ...
经济韧性降低衰退风险,高盛称美股应"逢跌买入"直至年末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20:18
这一看涨立场呼应了当前的市场乐观情绪。得益于市场对美联储及时降息以避免经济衰退的预期,以及人工智能热潮对科技巨头的提振,全球股 市此前已攀升至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高盛将信贷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但保持对股票12个月的看涨建议。该机构认为,虽然股票估值可能超出当前水平,但这对信贷构 成约束。 宽松政策支撑看涨前景 高盛策略师团队基于美国经济韧性、支撑性估值水平以及美联储鸽派转向,预计全球股市有望在年末前延续涨势,并建议投资者对股票采取"逢跌 买入"策略。 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策略师将美股评级在三个月期限内上调至增持,理由包括良好的盈利增长、美联储在无衰退情况下的宽松政策以及全球财 政政策放松。高盛策略师认为,在政策支持强劲的后周期经济放缓阶段,股票资产通常表现良好。 此外,该团队还维持了对股票未来12个月的看涨建议。对于信贷资产,高盛则认为,尽管短期承压,但从12个月的维度看,由于衰退风险相对较 低以及有利的供需格局,其悲观程度有所降低。 风险犹存,强调多元化配置 尽管发布了看涨的短期建议,但高盛团队也警告称,市场并非没有风险。他们指出,短期内经济增长或利率出现意外冲击的风险依然存在,投资 者需保持警惕。 高 ...
高盛:上调全球股市评级至“增持”,年底前有望延续涨势
智通财经· 2025-09-29 19:19
高盛对全球股市的观点 - 得益于美国经济展现韧性、估值具备支撑力以及美联储释放鸽派转向信号,全球股市有望将涨势延续至年底 [1] - 将未来三个月的股票配置评级上调至"增持",因在政策支持力度较强的经济周期后期放缓阶段,股票这类资产通常会有良好表现 [1] - 强劲的盈利增长、无衰退背景下的美联储宽松政策以及全球财政政策宽松将持续为股市提供支撑 [1] - 鉴于衰退风险处于稳定可控水平,建议在年底前逢股市回调时买入 [1] - 中长期(12个月维度)仍维持对股票的"看涨"建议 [1] 高盛对信贷资产的观点 - 短期将信贷资产配置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 [1] - 尽管股票估值可能突破当前水平,但这一因素对信贷资产构成制约 [1] - 考虑到衰退风险相对较低且供需格局有利,对12个月维度的信贷资产不再那么悲观 [1]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市场对美联储已及时启动降息以规避衰退的乐观预期推动全球股市创下历史新高 [3] - 人工智能领域重燃的热情为科技巨头注入增长动力,促使众多美国机构上调对标普500指数的预期 [3] - 高盛美国策略师上调标普500指数的目标点位,预计该指数未来三个月将再涨2%,达到6800点 [3] 潜在风险与市场焦点 - 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开始降温,市场焦点将转向下一轮企业财报季以寻找全球关税政策影响的线索 [3] - 分析师预计标普500成分股第三季度盈利同比增幅为7.1%,这将是两年来的最小涨幅 [3] - 短期内仍需警惕增长不及预期或利率波动带来的冲击风险 [3] 区域配置建议 - 在区域配置方面维持"中性"立场 [3] - 重申"通过国际资产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的建议 [3]
高盛:将全球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格隆汇APP· 2025-09-29 19:19
格隆汇9月29日|高盛将全球股市三个月前景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理由是美国经济强劲、估 值具有支撑作用,以及美联储立场更为鸽派。高盛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良好的企业 盈利增长、美联储在不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财政政策宽松将继续支撑股市。" ...
BBMarkets:2026年美国经济再加速,市场尚未定价加息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9-29 17:14
经济前景与预测 - 高盛研报指出美国明年经济可能重新提速,而非软着陆,这将使2026年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2] - 劳动力市场韧性、财政脉冲与宽松金融条件三风叠加,令GDP超预期上行风险显著升温 [2] - 高盛模型已将三季度GDP环比年化增速上调至2.6% [2] - 若财政扩张、AI资本开支周期和低实际利率三项利好同时兑现,明年上半年GDP环比年化或突破3.5%,显著高于市场共识的1.8% [2] 经济驱动因素 - 国会明年上半年大概率通过新一轮财政扩张,AI资本开支周期刚进入第二年 [2] - 美元走弱与降息预期共同压低实际利率,风险资产高歌猛进 [2] - 去监管与财富效应把消费者支出托在高位 [2] - 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下滑,MAP意外指数飙升,显示短期动能强劲 [2] 货币政策与美联储挑战 - 经济过热风险将直接考验美联储的政治抗压能力,鲍威尔任期2026年5月结束,新主席提名成最大变量 [2] - 报告质疑美联储是否会把利率降至中性(3-3.5%)以下,以及若特朗普施压低利率,联储是否还敢加息 [2] - 期货曲线显示2026年中政策利率仅略高于3%,市场尚未计入任何再加速—再加息场景 [2] 投资策略与情景分析 - 情景A(政治麻痹):新主席鸽派,建议做多远期盈亏平衡通胀(5Y5Y breakeven)、黄金及纳斯达克,空美元 [3] - 情景B(独立加息):联储2026年二季度启动连续加息,建议2s10s利差走陡、做多金融股、空长久期利率债 [3] - 当前MOVE指数仅90,远低于历史均值120,一旦数据连续超预期,债市或重现2022年式抛售 [3] 市场预期与风险 - 无论哪种情景,波动率都会被低估 [3] - 投资者应提前布局曲线陡峭化工具,并密切关注白宫与联储的人事博弈 [4] - 2026年的利率路径可能由新主席提名决定,而非由通胀数据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