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股票
icon
搜索文档
对冲基金九月谨慎布局美股 五大隐忧预示市场波动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9:10
智通财经APP获悉,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九月降息的预期渐浓,对冲基金在八月转为净卖出 后,面对这一通常令市场承压的月份,仍对买入美股持谨慎态度。理柏(Lipper)数据显示,更为传统的 投资者也在净卖出美股,即卖出规模大于买入规模。 银行研究报告及投资界消息人士指出,尽管全球股市逼近历史高点,但仍面临大幅抛售风险;出于谨慎 考量,对冲基金并未参与近期反弹行情。 以下为对冲基金担忧背后的五大核心原因: 1.交易活跃度持续低迷 高盛一份追踪至8月25日数据的报告显示,继八月初杠杆率大幅下降后,临近月末对冲基金杠杆(即借 贷)水平再次下滑。 标普500指数八月收涨近2%,目前仍接近历史高点;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全球股指亦处于相近高 位。 但高盛表示,对冲基金并未参与八月的股市反弹,反而持续抛售股票,"这一行为凸显其更为谨慎的立 场"。 外媒于周一获取的摩根士丹利致客户报告显示,上周美国与欧洲市场用于交易的杠杆率下降1%,这一 数据进一步表明对冲基金交易活动仍处于低迷状态。 2.季节性风险信号凸显 过去20年间,美国股市有近半数年份在九月录得负收益。此外,出于监管原因,企业在九月不得进行股 票回购操作 ...
中国资产,超配!
证券时报· 2025-08-31 20:26
国际投行对中国经济及资产的观点 - 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测 对中国资产配置建议从中性转向超配[1]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渣打银行维持对中国股票超配评级[1] 支持中国资产配置的因素 - 外部因素包括中国较好应对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3] - 国内因素包括更多稳定经济增长状况的政策 如新生儿补贴[3] - 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更多政策支持[3]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投资行动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5] - 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月和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5] 外资金融机构对第四季度的展望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7] - 外资认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7]
超配!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外资持续“做多”中国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16:35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观点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2] - 渣打银行维持对中国股票超配评级 [2]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2] - 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2] 外资投资数据表现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2] - 5月及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2] 信用评级状况 - 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及展望稳定不变 [2]
人民币今日破7.15,绝非小事
搜狐财经· 2025-08-27 13:55
人民币汇率走势 - 离岸人民币连续第四天上涨 一度突破7.15水平并触及7.14 创今年第三次触及该水平[2] - 美元走强背景下人民币表现更强 显示主动配置买盘力量扎实[2] - 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和道明银行等机构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上调至7.0[2] 汇率走强驱动因素 - 市场对中美贸易协议持乐观态度 中方将赴华盛顿举行新一轮贸易会谈[2] - 股市上涨推动外资买入与资本流入 形成"股汇联动"自我强化预期[3] - 人民币作为风向标货币率先反映乐观情绪 但需警惕消息被提前预支的风险[2] 市场预期与机构观点 - 市场预期下周三前股市继续上涨 支撑投资者情绪与资本流入[2][3] - 高盛通过分析2万篇中国官方媒体文章 得出明确结论并看好20只中国股票[3] - 机构发布《恐惧与贪婪指数报告》 对美元、A股、美股等多资产出现重大信号[3]
中国股票大利好!外资,爆买
证券时报· 2025-08-23 21:16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态度转变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1][2] - 新兴市场基金机构7月大幅降低印度股市配置权重 同时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配置权重 [1][3][4] - 中国成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90%对冲基金持有中国股票多头头寸 [2] 中国资产市场表现 - A股市场8月22日全线爆发: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超2% 创业板指涨超3% 科创50指数暴涨超8% [1][2] - 港股市场同步上涨:恒指涨0.93%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1% 恒生国企指数涨1.17% [1][2] - 美股中国资产集体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3% 两倍做多沪深300ETF和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均暴涨6.5% 中国科技ETF和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大涨超5% [2] 外资流入规模与趋势 - 6月中国股市获外资机构投资者12亿美元净流入 7月净流入规模扩大至27亿美元 [5]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 其中5-6月净买入规模达188亿美元 [5] - 截至7月底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近2.4万亿元人民币 [5] - 韩国投资者今年以来向香港股票交易注入58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5]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年初以来净流入超70亿美元 带动指数年内涨幅超26% 国际资本因害怕错过中国科技进步红利而加速增持 [6] - 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 目前仅2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于基金和股票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10万亿元人民币 [7] - 资金正从债券市场和存款转向股市 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 显示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积极看法 [7] 外资机构观点与预期 - 美银调查显示基金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乐观情绪升至202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7] - 摩根士丹利预计外资流入趋势将加速 因监管机构提高股东回报 股票估值具备吸引力以及美国降息预期升温 [8] - 惠灵顿管理公司指出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超预期 投资者尚未充分关注新消费与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8] - 瑞银等机构认为中国企业在AI应用、创新药等领域商业化速度已超越欧美 形成全产业链闭环优势 [8]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
经济网· 2025-08-05 13:48
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趋势 - 近60%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 [1][2] - 中国股市成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累计成交额达57 64亿美元 [1][2] - 全球19%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 比例较2024年上升3个百分点 [1][2] - 5只海外中国ETF单月吸金超20亿美元 其中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规模增长19 5%至76 17亿美元 [3] 中国资产估值重塑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指数回升约8% 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推动全年预测上调 [3] - 政策面与基本面改善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科技创新领域估值修复受期待 [4] - 中国在AI 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外资关注点转向企业基本面 [4] - 弱美元周期下全球资金流向非美市场 中国资产因低估值高成长性受青睐 [4] 外资持股与选股逻辑 - 4只A股外资持股超24% 思源电气境外持股比例达27 46% [5] - 外资布局核心要素:细分赛道竞争壁垒 可持续业绩增长 市场份额扩张 [6] - 7月以来外资机构调研216只A股 Point72以14次调研居首 涉及华利集团等13家公司 [6] 外资配置策略分析 - 高息股与成长股双轨配置:高股息股提供抗周期现金流 成长股押注产业升级红利 [7] - 联博基金关注两类资产:持续提高分红的优质企业 ROE可持续增长的行业龙头 [7] - 施罗德基金采用"防御+进攻"策略 通过哑铃配置优化风险收益平衡 [7] - 兼具分红与增长的中间层标的受青睐 反映外资在确定性与成长性间的灵活取舍 [7] 行业结构性机会 - 高息红利股因商业模式稳固 公司治理优秀获机构认可 [8] - 半导体 AI算力 高端制造等赛道受益政策支持 涌现优质上市公司 [8]
政策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中国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增配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02:51
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趋势 - 近60%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 [1][2] - 中国股市成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 累计成交额达57 64亿美元 [1][2] - 全球19%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 比例较2024年上升3个百分点 [1][2] - 5只海外中国ETF单月吸金超20亿美元 其中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规模增长19 5%至76 17亿美元 [3] 中国资产估值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指数7月以来回升8% 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推动瑞银上调全年预测 [3] - 政策面改善与基本面复苏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科技创新领域估值修复受期待 [4] - 弱美元周期下全球资金再平衡 中国资产因低估值和高成长性成为重要选择 [4] - AI 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外资更关注企业基本面而非宏观叙事 [4] 外资持股与选股逻辑 - 4只A股外资持股超24% 思源电气境外持股比例达27 46% [5] - 外资选股三大核心:细分赛道竞争壁垒 可持续业绩增长 市场份额扩张能力 [6] - 7月以来外资机构调研216只A股 Point72以14次调研居首 涉及华利集团等13家公司 [6] 外资配置策略分析 - 高息股与成长股受青睐 联博基金关注高分红企业与ROE可持续增长的行业龙头 [7] - 施罗德采用"防御+进攻"双轨策略:高股息股抗波动 高成长股押注产业升级 [7] - 兼具分红与增长的中间层标的受关注 反映外资在确定性与成长性间的平衡 [7] - 高息红利股因商业模式稳固 治理优秀 现金流强劲符合价值投资标准 [8]
传奇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清空美股持仓,警示美国将迎史上最严重经济危机
环球网· 2025-08-03 09:59
投资策略调整 - 国际知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已清空所有美国股票持仓,目前仅持有中国及另一未公开国家的股票资产 [1] - 罗杰斯持续加码中国资产,投资组合覆盖中国多个行业,尤其看好旅游业前景 [3] - 罗杰斯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认为其将像19世纪铁路建设一样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3] 美国经济观点 - 罗杰斯认为下一次美国经济危机将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 [1] - 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突破38万亿美元,2025年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失业率升至4.2% [3] - 自2009年以来美股经历了史上最长牛市,但罗杰斯认为这是危险信号 [3] 中国市场展望 - 罗杰斯断言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建议人们让孩子和孙辈学习普通话 [4] - 对于近期中国股市波动,罗杰斯表示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支持经济,长期前景依然光明 [4] - 罗杰斯回忆1984年首次访华时的景象,认为现在的中国与那时截然不同 [4] 资产配置偏好 - 罗杰斯延续实物资产偏好,认为黄金和白银是危机中的终极避风港 [4] - 尽管黄金价格已突破历史高位,罗杰斯暂未追加投资,但更看好被低估的白银市场 [4] - 罗杰斯仍持有大量美元头寸,但明确表示这是"战术性安排",计划在市场混乱中抛售美元 [4] 投资业绩背景 - 罗杰斯与索罗斯创立量子基金,1973-1980年间实现4200%回报率,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47%的涨幅 [5] - 1998年创立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十年间涨幅达400%,再次跑赢美股 [5] - 罗杰斯以摩托车环游世界创下吉尼斯纪录,其著作《投资骑士》《中国牛市》等畅销全球 [5]
渣打最新全球市场展望!
券商中国· 2025-07-09 19:09
全球股票配置 - 公司继续看好全球股票,并将亚洲(除日本)股票上调至超配 [3][11] - 公司预计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亚洲(除日本)股票市场将表现领先 [4] - 公司维持超配中国股票的配置,看好科技、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 [7] - 公司倾向于略微看好股市多于固定收益,认为股票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6] - 公司将美国股票下调至核心持仓,因"去美元化"论调削减过多持仓 [12] 固定收益配置 - 公司预计美元走弱,增加对新兴市场本币债的配置,并上调至超配 [4][7] - 公司将全球债券作为核心配置,超配新兴市场本币政府债 [9] - 公司低配发达市场投资级公司债,因估值高企及美国经济增长不确定性 [9] - 公司看好新兴市场亚洲本币债、英国国债和美国国库抗通胀债券 [9] 外汇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美元在未来6-12个月走弱,欧元、英镑和日元可能成为赢家 [4][13] - 公司认为美元主导地位逐渐被削弱,贸易流动变化和结构性债务忧虑是主因 [14][15] - 新兴市场贸易逐渐绕过美元结算,以当地货币或其他货币进行交易 [16] 黄金与另类投资 - 黄金吸引力上升,全球央行加大购买力度,76%央行预计黄金储备比例将上升 [18] - 黄金在全球储备中占比从2018年的11%升至目前的18% [19] - 黄金具备对冲功能和象征意义,尤其在通胀上升和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 [19]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投资者考虑资产类别和地域多样化,以维持长期卓越回报 [5] -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且盈利增长稳健,通胀受控支持股票配置 [10] - 美国重新加征关税、通胀和经济数据疲软是主要风险 [4]
高盛最新发声:超配中国股票!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20:59
高盛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观点 -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的超配态度,认为其在亚太区域具备吸引力,当前MSCI中国指数估值在11.6倍至11.7倍区间,盈利增长预期为9%(明年10%)[1][6] - 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是盈利,而非估值扩张[6]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达5.4%,二季度预计为5%,上半年整体增速有望达5.2%,显示经济韧性[3] - 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概率偏低,但下半年可能在消费和投资端加码宽松政策[3] - 房地产正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2025年四季度或有一次降准和降息,一、二线城市房价或企稳[3] 行业与主题投资机会 - **民营企业龙头**:监管环境宽松(如《民营经济促进法》),ROE和营收增长改善,行业集中度提升,推荐腾讯、阿里巴巴等十家企业[6][7] - **AI概念**:企业资本开支上升,形成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8] - **出口新兴市场企业**:尽管美国关税压力存在,仍在全球扩展份额[8] - **政府财政支出相关板块**:医疗器械、消费服务、传媒、电商等领域受益明显[8] - **医药板块**:创新药估值具吸引力,长期支撑明确[8] 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 - 对冲基金在2025年初因AI热潮加仓中国市场,4月因中美关税紧张出现资金流出[7] - 主动型资金在3月回流至近五年中位数水平,4-5月持仓稳定[7] - 亚洲(日本除外)基金对中国持仓处于66%历史百分位,新兴市场基金持仓处于75%[7] 汇率与出口展望 - 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兑欧元贬值8%~10%、兑日元贬值7%~8%,人民币兑美元或小幅升值[3] - 三季度和四季度出口增速可能放缓,需政策对冲[3] 地缘政治影响 - 中东冲突对中国影响可控,原油价格或小幅推升PPI,但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有助于改善PPI预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