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从细节着手建设美丽乡村”(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7-18 06:02
乡村振兴模式创新 - 返乡青年黎伟通过改造闲置农宅发展乡村旅游,将60%空置率的星光村转型为特色民宿集群[2] - 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成立三大合作社,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并提升传统农业质量[3] - 通过庭院经济模式引导农户以宅基地入股,已带动200多名农户就业并创收270万元[3]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打造有机农业、研学实践、乡村民宿多元一体的产业体系,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3] - 保留传统建筑元素如黄泥墙面、瓦罐门楼等,形成古色古香的民宿特色[3] - 正在建设养老社区项目,计划吸引城市养老群体形成新消费场景[5] 基层治理机制突破 - 通过党支部牵头激发内生动力,改变"干部干、村民看"为村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3] - 以自家院落为"试验田"示范改造,带动36座废弃院落完成特色改造[2][3] - 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手绘墙等设施,显著改善人居环境[2]
赛事经济赋能乡村文旅产业升级
快讯· 2025-07-17 19:54
乡村文旅产业升级 - 江西利用生态资源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升级 [1] - 庐山西海风景区暑期吸引游客体验帆船、桨板等水上项目 [1] - 当地坚持"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 [1] 体育与文旅融合 - 公共体育设施持续完善促进体育项目和高端赛事落地西海 [1] - 体育赛事汇聚热度与流量为周边乡镇村民带来商机 [1]
宁夏打造六大“宁字号”品牌 绘就乡村文旅振兴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6:24
宁夏乡村文旅品牌战略 - 宁夏推出六大"宁字号"乡村文旅品牌体系 包括宁景百村、宁味千碗、宁选好礼、宁韵百宿、宁遗百坊、宁艺好戏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1] - 品牌战略通过系统开展六大主题"找寻"活动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 构建全域乡村文旅矩阵 实现生态、文化、经济多维价值激活 [3][4] - 该战略已带动种植养殖、手工制作、文化演艺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形成完整乡村文旅产业链 [4] 生态村落开发 - 宁景百村项目以自然村落与生态资源为核心 将生态肌理转化为振兴底色 如海原县盐池村通过千年盐湖、丝绸之路古道等资源开发研学旅行产品 [3] - 生态文旅模式成功使"空心村"破茧成蝶 印证"生态+文旅"的造血能力 [3] 乡村美食经济 - 宁味千碗项目挖掘地方饮食文化历史 如吴忠市利通区羊肉臊子面展示九道非遗工艺 通过"非遗美食工坊"让游客参与八宝茶制作 [3] - 美食成为乡村旅游"引力场" 用烟火气连接千年乡愁 [3] 农产品价值提升 - 宁选好礼项目通过创意设计激活农产品文化属性 如石嘴山东永固村枸杞田变身"杞动田园"景区 配套观光小火车和枸杞宴 [6] - "农产品+文化+体验"模式使当地枸杞售价提升3倍 2024年带动500余名村民参与全产业链 [6] 民宿产业升级 - 宁韵百宿项目改造闲置农房 如"黄河宿集"保留土坯房特色同时融入现代设计 配套"黄河夜话"文化活动 [7] - 高品质民宿使农房租金翻番 贺兰山下、六盘山边已形成集群效应 [7] 非遗活态传承 - 宁遗百坊项目将87项非遗与旅游结合 开发"岩画拓印香囊"等文创 非遗传承人年均增收3.6万元 [9] - 通过游客参与体验使贺兰砚雕刻、剪纸等古老技艺重获新生 [10] 乡村文化演艺 - 宁艺好戏项目构建村民与游客共享的文化空间 如彭阳县"梯田戏台"开展秦腔演出和花儿对唱 [10] - "村民演、游客看、大家乐"模式将乡村广场变为文化磁场 实现聚人气促消费 [10]
数智兴乡消费焕新主题大会成功举办共探数智时代发展新路径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由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组委会与数智生活联合主办的"数智兴乡·消费焕新主题大会"在浙江广电开元酒店举行,500余位嘉宾参会,探讨乡村振兴与数智生活发展路径 [1] - 浙江省原政协副主席徐鸿道强调数字技术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 [3]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 数智生活总裁陈弘宇提出智慧农业、农产品溯源、智能供应链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推动农产品品牌化 [5] - 数智生活总裁赵军提出"人人都是数字经济建设者"理念,分析数字经济时代普通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5] - 流量商道创始人周鸿雁提出"以数智为舟,以流量为帆"的创新思路,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 [7] - 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发布"探校达人""探企达人"双轨招募计划,号召用数字化手段传播乡土文化 [7] 战略合作与成果发布 - 数智生活与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农产品电商、乡村文旅、数字农业领域,推动"数智技术+乡土资源"融合 [9] - 妈妈会客厅、金亚麻国际等企业与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9] 公司发展战略 - 数智生活董事长赵宏泽提出"双轮驱动,城乡并举"战略:乡村振兴方向将打造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乡村新零售生态等项目 [11] - 城市布局方向将实施"千城万店计划",构建数字化城市服务网络节点,赋能实体商业与服务升级 [11] 论坛意义与展望 - 论坛为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融合搭建平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 [13] - 与会各方将深化合作,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应用 [13]
医养赋能产业发展 校企共绘振兴新图景
齐鲁晚报网· 2025-06-24 21:22
党建引领破局 -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党委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动员全校参与帮扶工作,扶贫、扶志、扶智和乡村振兴相结合 [2] - 第一书记宋阳带领包村工作队入驻茅峪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理顺村"两委"工作程序,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3] - 在不到200天的时间内,茅峪村187户村民喜获387套新居,完成整体搬迁,解决饮水、交通、供暖等问题 [3] - 第一书记宋阳和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相互融合,做好土地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 [3] 产业赋能升级 - 茅峪村产业发展植入康养、绿色、文旅等新业态,24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的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进入收获期 [4] - 校企共建山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核心区集研发、生产、检测于一体,融合康养街区和中医药博物馆等 [4] - 园区构建"种产研学销、医药养食游"全链条大健康产业生态,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 [4] - 青州长庚养老中心初成规模,南湖康养小镇等乡村文旅康养特色项目串连成线,高端民宿、中草药种植研发项目协同发展 [5] - 学校科研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联合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如养生茶饮、复合益生菌酸奶等技术对接保健食品生产线 [5][6] 人才造血强基 - 学校通过"课堂进田间、师资双流动、创业孵项目"三大路径,变"输血"为"造血" [7] - 学生在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沉浸式参与完整产业链条,年均实训超300学时 [7] - 建立校企"双向师资"机制,产业园区技术骨干走进校园授课,学校教师定期深入园区挂职锻炼 [7] - 产业园区项目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扶持村民及学生创办艾草加工坊、药香手作工坊、康养民宿运营等特色项目 [8] - 学校每年为产业园区精准输送超过500名"养护+中医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业对口率跃升至95%以上 [8]
30.76亿元助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新华日报· 2025-06-24 05:09
乡村振兴财政投入 - 省财政厅2024年安排30 7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发展环境改善 [1] - 2024-2025年共安排58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用于村庄建设 公共服务改善和环境整治等 [5] 乡村环境整治成效 - 沿湖村成立"渔美"物业公司 聘用20名退渔渔民开展河道清理等环境保洁工作 [1] - 利用荒坑荒片 废旧池塘等空间打造湿地景观 停车场等特色设施 使用船只 木桨等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化改造 [2] 特色产业发展 - 海门小窝头家庭农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甘蔗 亩产2500-3000根 亩收入约1 5万元 [2] - 海门区片区拥有127个家庭农场 9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12家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基地 [3] - 采用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慧化种植 培育"绿羊谷""淘米记"等知名农业品牌 [3] 村集体经济数据 - 海门区16个村2024年集体总收入2468 29万元 村均收入154万元 可持续性收入占比54 08% [3] - 冯庄村计划202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比2021年翻两番 突破200万元 [4] 文旅融合发展 - 冯庄村将打造"簖蟹文化科普"体验中心 构建科普互动 美食文化和消费转化三位一体空间 [4] - 联动成熟文旅项目发展渔事主题乡村研学产业 促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 [4] - 现代渔业产业园实现从种苗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 [4]
AI说:“安逸四川·爽在宝山”/韩江
搜狐财经· 2025-06-20 23:12
乡村文旅发展 - 成都市彭州宝山村举办"人工智能推进乡村文旅发展"培训班,旨在学习贯彻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打造"锦绣天府 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 [1] - 重点开发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和乡村文旅业态,强化新媒体传播,提升四川文旅品牌影响力 [1] - 宝山村作为中国爽村和四川乡村振兴示范标杆,计划在"十五五"规划起步之年推动文旅产业从"2 0版"向"3 0版"战略跃升 [7] 人工智能应用 - 人工智能被定义为深度变革,不仅改变工具和效率,还改变认知、表达与存在方式,在文旅发展中潜力巨大 [3] - 当前主流人工智能平台可应用于"文化+科技"和"文旅+百业"模式,发挥特殊作用 [3] - 宝山村计划以"量子思维"和"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将AI动能注入发展血脉,打造智能时代资源到产业的蝶变样板 [7] 政策与战略部署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擘画文旅资源大省迈向产业强省的蓝图 [5] - 宝山村需有效利用AI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服务于消费者,强化"宝山 爽翻"和"安逸四川 爽在宝山"品牌穿透力 [9] - 公司目标是为四川文旅强省建设贡献"宝山力量",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发挥作用 [7][9] 专家观点 - 汤在勇教授讲解AI定义、起源、发展趋势及国际前沿动态,强调其在乡村文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3] - 李后强教授分析AI的重要性与局限性,指出宝山村应把握科技革命核心抓手,创造"爽感"体验 [5][7] - 贾卿书记要求树立"量子思维",打造"AI+人"和"AI+文旅"体系,响应省委建设文旅产业强省号召 [9]
开发乡村生活体验不可一拥而上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09
乡村文旅行业发展现状 - 乡村生活体验成为新兴文旅形式,满足城镇居民对质朴乡村生活的向往,为乡村游注入新动力并促进农民增收[1] - 该业态兼具市场需求和现实发展基础,具有广阔前景,尤其适合具备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的农村地区[1] 行业发展策略 - 需坚持规划先行和全民参与原则,避免分散单一的产品形态,通过统一规划和村民协作打造多元化体验[2] - 需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元素,结合乡村特色开发差异化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2] - 需平衡游客体验与村民利益,寻找双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3] 市场机遇 -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活体验等文旅产品迎来发展窗口期,需同步协调市场需求、乡村实际和农民利益[3]
奉贤四团北部11个村合伙开公司 形成发展合力 握指成拳 薄弱村拼出大市场
解放日报· 2025-06-09 09:53
乡村经济联合发展模式 - 四团镇北部11个村联合成立拾壹联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农产品、特色小吃、非遗技艺及乡村文旅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模式 [1][4] - 公司成立10个月销售额超247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利润,其中不小于3%反馈给各村用于福利和基建 [1][6] - 各村以经济合作社形式入股,新桥村出资20万元,其余各村各出资18万元 [4] 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 - 整合11个村46款特色农产品、11个特色小吃、7项非遗技艺,形成集体直供模式 [5] - 梳理30多个文旅景点和特色民宿,推出个性化定制游览路线和主题活动方案 [5] - 新桥村引进新优品种如"黄晶"西瓜、"锦绣"南瓜等,亩均收益提高20% [3] 合作机制与经验共享 - 建立村干部"轮岗"制度,派往发展势头好的村学习并复制经验 [5] - 每月举办"股东大会",轮流举办并讨论资源整合与爆款打造 [6] - 夏家村承包40亩土地种植紫色花菜,与新桥村形成产量叠加以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5] 片区差异化发展 - 四团南部12个村成立"拾二南珠"村级公司,侧重文创产品和体验经济,如神仙酒厂精品路线 [6][7] - 北部11个村位于绿野乡美片区,南部12个村靠近临港新片区先进制造片区,产业定位不同 [6] 单村发展局限性 - 新桥村曾因供应量不足导致生鲜电商合作险些违约 [3] - 单村文旅项目如新桥村的定制路线因点位少、体验单一难以吸引回头客 [3] - 部分村可支配集体资产不足10万元,依赖财政转移支付 [2]
无锡城建发展集团深度考察花田见,共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江南时报· 2025-06-06 23:48
无锡城建发展集团考察花田见文旅 - 无锡城建发展集团总裁邹百青率高层及核心业务板块负责人赴宜兴考察花田见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实践,重点关注"5G+AI"科技赋能和美栖村示范样板 [1] - 考察旨在探讨合作可能,共同推动无锡乡村"百村共富"新蓝图 [1] 花田见文旅的乡村振兴实践 - 花田见文旅提出"乡村振兴场景化实践路径"和"乡村振兴百村共富产业联盟"构想,强调平台化运作整合资源,通过"联名共建"模式提升农副产品品牌溢价 [2] - 美栖村项目深度融合5G网络、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覆盖玫瑰产业全链条的智能管理系统,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与产品品质 [2] 无锡城建发展集团的乡村振兴战略 - 无锡城建发展集团旗下的无锡市乡村振兴公司聚焦城乡一体化深度融合,探索一二三产创新联动,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电商等新工具拓宽农副产品上行通道 [3] 双方合作方向 - 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场景化样板",实现村集体主导标准化种植加工、专业团队产品研发品牌化、创新运营中心集展示、数字人主播和AI直播矩阵于一体 [4] - 培育"村书记IP"及本土主播,联手"邮政云仓"解决生鲜物流难题,完善"一件代发"及售后服务 [4] - 利用AI软件智能分析直播间话术并训练推广模型,提升直播效率 [4] - 依托社区网络,在社区营造、健康产品推广及传媒联动方面合作,打通农产品直达城市家庭的渠道 [4] - 共建区域平台提升农产品价值,深挖潜力、研发深加工及文创产品,打造集展示、体验、销售、孵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5] 合作前景 - 无锡城建发展集团的"国企力量"与花田见文旅的"创新基因"结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科技赋能和创新模式将打通产销壁垒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