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保健业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追踪|7月加仓金融及科技板块抛售消费股 单月净流入环比复苏重回千亿量级
新浪财经· 2025-07-31 20:39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7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356.48亿港元,重回千亿规模,较5、6月份净流入减缓后明显反弹 [1] - 7月约有7个交易日单日净流入超90亿港元,保持强劲流入势头 [2] - 截至7月31日,年内南向资金累计流入8668.42亿港元,已超去年全年,相当于2024年流入规模的107% [2] 行业资金配置 - 金融业获大幅净流入497.77亿港元,占行业总市值-25.9% [3][4] - 医疗保健业获净流入222.47亿港元,占行业总市值-8.9% [3][4] - 资讯科技业获净流入72.64亿港元,占行业总市值-19.5% [3][4] -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遭大幅净流出315.41亿港元,占行业总市值-15.6%,反映"新消费"概念失势 [3][4] - 电讯业遭净流出68.85亿港元,占行业总市值-7.5% [3] - 南向资金持仓市值在各大行业中的占比集体下滑,或反映外资流入参与港股行情 [4] 市场表现与成交 - 7月恒指累计上涨2.91%,连续创出年内新高,市场交投重新活跃 [5] - 当月恒指累计成交5.78万亿港元,为4月以来高位,南向资金成交占比约55% [5] 个股资金流向(月度) - 美团-W获净买入89.82亿港元,但本月累计下跌2.95%,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前5日减持856万股 [6][8]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5.13亿港元,本月累计上涨1.64%,短线资金继续流入,前5日加仓3.31亿股 [6][9]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62.28亿港元,本月累计上涨14.32%,短线资金连续流入,前5日加仓2300万股 [6][9]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36.45亿港元,本月累计上涨24%,短线资金加速流入,前5日加仓1.47亿股 [6][10]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41.45亿港元,但本月累计上涨9.34%,短线资金趋势不明,前5日加仓18万股 [6][11] - 泡泡玛特遭净卖出26.77亿港元,本月累计下跌7.73%,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前5日减持227万股 [6][12]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18.51亿港元,本月累计下跌11.34%,短线资金延续流出趋势,前5日减持1111万股 [6][13] 单日资金流向(7月31日) - 南向资金净流入131.26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76.04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55.22亿港元 [15]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24.05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获净买入17.81亿港元,南方恒生科技获净买入9.73亿港元 [15] - 美团-W获净买入13.98亿港元,快手-W获净买入13.83亿港元,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0.43亿港元 [16] - 老铺黄金遭净卖出2.79亿港元,石药集团遭净卖出1.13亿港元 [17] - 快手-W当日上涨6.35%,短线资金有所流入,前5日加仓89万股 [18] - 阿里巴巴-W当日下跌1.20%,短线资金流入趋缓,前5日加仓431万股 [19] - 老铺黄金当日下跌8.40%,短线资金出现流出信号,前5日减持0.6万股 [20] - 石药集团当日下跌1.78%,短线资金仍以流出为主,前5日减持1249万股 [21]
读研报 | 公募基金二季报中的“高”与“低”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29 19:33
港股配置创新高 - 2025年二季报显示主动权益型基金对港股通配置占比达19.91%,创2015年Q1以来历史新高 [3][4] - 港股医疗保健业持股市值占比提升6.01个百分点,金融业提升2.26个百分点 [3] 白酒配置降至极低水平 -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对食品饮料持仓占比6.8%,剔除酒类主题基金后白酒配置仅2% [5] - 白酒持仓从2021年一季度11.7%持续下降,低于2012年三公经费限制时期水平(当时从18.9%降至2.5%) [5] 银行股持仓分化明显 - 主动偏股基金银行股持仓比例升至4.88%,但仍是31个板块中标配差最大行业 [7] - 固收+基金在银行板块超配达6.3%,全市场固收+基金规模1.56万亿元 [7] 公募重仓股估值处历史底部 - 前100名重仓股市盈率中位数22.9倍,相对全部A股估值比0.55倍,处于2005年以来6.9%历史分位 [8] - 前400名重仓股市盈率中位数26.8倍,相对估值比0.64倍,处于2005年以来1.7%历史分位 [8] 持仓集中度持续下降 -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持仓集中度55.52%,连续三个季度下降,环比回落0.56个百分点 [9] - 重仓股数量增至2694只,较上季度增加97只,较2024年同期增加314只 [9]
国泰海通证券:港股交投情绪持续升温
格隆汇· 2025-07-29 10:25
市场表现 - 上周发达市场表现优于新兴市场,MSCI全球指数上涨1.3%,其中MSCI发达市场上涨1.4%,MSCI新兴市场上涨0.7% [3] - 发达市场中日经225表现最强,上涨4.1%,澳洲标普200表现最弱,下跌1.0% [3] - 新兴市场中创业板指表现最优,上涨2.8%,印度Sensex30表现最差,下跌0.4% [3] - 大宗商品方面COMEX铜上涨3.2%,ICE布伦特原油下跌1.2% [3] - 港股能源材料板块涨幅领先,综合企业上涨8.8%,原材料业上涨7.7% [7] - 美股医疗保健板块表现强势,上涨3.4%,材料板块上涨2.3% [7] 交投情绪 - 上周港股成交环比上升至186亿股/7055亿美元,标普500成交环比下降至39亿股/49520亿美元 [11] - 港股卖空占比环比下降至11.5%,滚动三年分位数1%,显示投资情绪处于历史高位 [11] - 美股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环比下降至81.1%,滚动三年分位数61%,显示北美投资情绪处于历史偏高位置 [11] 估值水平 - 发达市场最新PE为23.8倍,PB为3.8倍,处于2010年以来93%和100%分位数 [13] - 纳斯达克指数PE估值最高达43.1倍,道琼斯工业指数PE为32倍 [13] - 新兴市场最新PE为16.5倍,PB为2倍,处于2010年以来86%和92%分位数 [14] - 港股医疗保健业PE估值最高达45.0倍,金融业PE估值最低为8.2倍 [16] - 美股房地产PE估值最高达44.2倍,信息技术PE估值分位数最高达99% [16] 资金流动 - 5月全球共同基金净流入印度2526亿美元,净流出中国大陆8585亿美元 [21] - 最近一周资金合计流入港股213亿港元,其中稳定型外资流入134亿港元 [21] - 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在即,市场预期年内降息1.75次,较前周下降 [19] 基本面 - 港股日常消费盈利预期上修8.8,医疗保健业盈利预期下修9.0 [22] - 美股金融板块盈利预期上修0.2,能源板块盈利预期下修0.6 [22] - 日股钢铁行业盈利预期上修10.1,电力与天然气行业盈利预期下修1.4 [23] - 美国6月非农就业新增14.7万人,高于预期的11万人,失业率回落至4.1% [26] - 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为49.5%,创2022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28]
2025年下半年香港市场中国焦点策略:坚定信心,2025年下半年港股有望震荡上行
中银国际· 2025-07-28 14:44
报告核心观点 - 对2025年下半年港股市场展望持乐观态度,预计恒生指数12月底达27,500点,基于12.2倍2025年预测市盈率,较过去20年历史平均市盈率溢价约5% [2][30] - 建议重点关注供给侧改革、反内卷式恶性竞争以及大基建产业链等领域,中长期关注以内需为主的消费龙头公司、低估值高息股、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的自主品牌 [2][30]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票市场表现 整体表现 - 上半年港股涨幅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领先,虽受特朗普关税战影响波动加大,但因决策层积极信号和中美经贸会谈稳定了投资者预期 [3] - 上半年恒生指数涨20.0%,恒生科技指数涨18.68%;日均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同比升118%;南向资金净流入人民币6,842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3,402亿元 [3] 行业板块表现 - 除能源业跌3.0%外,其余行业板块均上涨,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和资讯科技业表现较好,分别涨47.7%、45.6%和29.8% [4] 个股表现 - 截至6月底,涨幅前三的个股为周大福、小米集团 - W和翰森制药,分别涨101.5%、74.0%和71.0%;跌幅较大的个股为比亚迪电子、信义光能和金沙中国有限公司,分别跌22.9%、21.0%和19.6% [4] AH股溢价情况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3.00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9.94,A股较H股平均溢价29.94%,低于过去5年41.87%的平均溢价水平,AH两地上市的公司共160家 [4] 香港股票市场流动性 市场流动性现状 - 香港金融监管局虽收紧部分流动性,但对港股影响有限。上半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金额同比上升118%,IPO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5%,全球排名第一 [17] - 6月以来港币兑美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监管局买入港币收紧流动性,截至7月23日,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约863.5亿港币,隔夜港元银行同业拆息反弹至0.18%,但仍远低于5月初水平 [18] 南向资金与QDII额度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截至6月30日,今年净流入人民币6,842亿元,预计2025年南向股票交易净流入1.2万亿元 [23] - 60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获批新增21.2亿美元QDII额度 [23] 美联储利率政策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在4.25% - 4.50%不变,下调2025 - 2027年GDP增速预测,上调通胀和失业率预测,点阵图显示2025年将降息50个基点,但内部分歧加大 [25][26] 美国大而美法案 - 美国大而美法案生效,短期利好股票市场,推动美股上涨,港股也会间接受益,但中长期将加大美国贫富差距,恶化收支平衡,推升财政赤字风险 [28][29] 2025下半年香港股票市场展望 市场走势预测 - 2025年下半年港股有望震荡上行,预计恒生指数12月底达27,500点,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下部区域,有一定安全边际 [30][31] 供给侧改革与反内卷竞争 - 中央财经委员会定调供给侧改革和反内卷式恶性竞争,关注产能利用率低和盈利能力触及周期底部的行业,相关传统行业龙头企业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估值回升 [31][36] 汽车行业 - 国务院常务会议遏制汽车行业恶性价格战,推动产业从价格竞争向质量效益转型,中高端车企和优势车企有望受益 [37] 大基建产业链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将利好基建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公司 [38]
港股持有比例,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1:3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近27% 领跑全球主要指数 [1][4] - 恒生指数一度触及25735.89点 创三年多来新高 [4] 公募基金港股持仓 - 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持仓总规模超43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合计7343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12.8% [2] - 公募港股持仓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从36.9%升至39.8% 创沪港通开通以来新高 [2] - 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市值达4379亿元 较一季度增长6.5%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仓位从30.8%升至32.5% 再创历史新高 [2] - ETF持有港股市值从3264.1亿元提升17%至3809.3亿元 [2] - 50.97%的公募基金可投资港股市场 [3] 行业与个股配置 - 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行业:医疗保健业 金融业 [2] - 减仓较多行业:资讯科技 非必需性消费 [2] - 腾讯连续两季度成为第一大重仓股 港股标的在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占4席 [2] - 主动权益基金持有比例最高港股:腾讯控股 小米集团-W 阿里巴巴-W 中芯国际 泡泡玛特 [2] - 增持最多港股:信达生物 泡泡玛特 三生制药 京东健康 [2] 基金经理观点 - 港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 关注新消费 创新药 AI+ 出海 智能制造 大金融等板块 [4] - 中国宏观经济触底反弹势头明显 各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公司齐聚港股 [4] - 全球进入降息周期 港股等新兴市场将受益于全球资本再平衡 [4] - 基金二季度维持高仓位运行 调整"杠铃型"策略 以航空和互联网为主 [4]
港股投资周报:多只港股医药创一年新高,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49.59%-20250719
国信证券· 2025-07-19 15:22
根据提供的港股投资周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港股精选组合模型** - **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推荐事件(盈利预测上调、首次关注、研报标题超预期)构建股票池,再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筛选选出优质股票[15][17] - **具体构建过程**: 1. 事件筛选:捕捉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测、首次覆盖或标题含“超预期”的研报事件 2. 基本面筛选:从事件股票池中选取财务指标(如ROE、营收增速)优于行业的个股 3. 技术面筛选:结合股价动量(如250日涨跌幅前20%)和趋势稳定性指标[17] - **模型评价**:长期超额收益显著,年化超额达18.48%,但需警惕市场风格切换风险[17] 2.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 - **构建思路**:从创250日新高的股票中,筛选具备持续动量且路径平稳的个股[21][23] - **具体构建过程**: 1. 初筛条件: - 样本池:上市超15个月的港股 - 分析师关注度:过去6个月≥5份买入/增持研报 - 股价强度:250日涨跌幅前20%[24] 2. 精细化筛选: - **价格路径平滑性**:位移路程比(公式未明确给出)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新高距离均值 $$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Closet`为最新收盘价,`ts_max(Close, 250)`为250日最高价[23] - 最终取综合排名前50的股票[24] - **模型评价**:聚焦医药/科技等强势板块,但需结合流动性风险控制[23]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250日新高距离因子** - **构建思路**:量化股价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捕捉趋势延续性[23] - **具体构建**: $$因子值 = 1 - \frac{当前收盘价}{过去250日最高收盘价}$$ 值为0表示创历史新高,正值越大表明回调越深[23] - **因子评价**:有效识别强势股,但需配合波动率控制[23] 2. **股价位移路程比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股价路径的平滑性(未给出具体公式)[24] - **评价**:用于过滤波动过大个股,增强组合稳定性[24] --- 模型的回测效果 | 模型/因子 | 年化收益 | 超额收益 | IR | 最大回撤 | 测试区间 | |--------------------|----------|----------|-------|----------|----------------| | 港股精选组合 | 19.11% | 18.48% | 1.22 | 23.73% | 2010-2025[20] | | 平稳创新高股票组合 | - | - | - | - | 未披露具体数值 | --- 因子的回测效果 | 因子 | IC值 | 分组收益差 | 显著性 | 测试周期 | |--------------------|----------|------------|--------|----------| | 250日新高距离 | 未披露 | 未披露 | 未披露 | 250日[23] | | 股价位移路程比 | 未披露 | 未披露 | 未披露 | 120日[24] | 注:部分指标因报告未披露详细测试结果暂缺[20][23][24]
集体爆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19:5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跌0 08%报24498 9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 56%报5448 85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 09%报8853 10点 [2] - 全日市场成交额2364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18 55亿港元 [2] - 恒生指数成份股43只上涨 40只下跌 [4] 医药生物板块表现 - 医药生物板块集体爆发 万得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4 65% [15] - 三叶草生物-B涨35 21%至0 48港元/股 乐普生物涨24 66% 药明巨诺涨20 72% [12][15][16] - CAR-T指数涨8 19% 未盈利生物科技指数涨6 28% CRO指数涨5 94% [9]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商保创新药目录作用增强 [16][17] 理想汽车股价大涨 - 理想汽车-W涨9 73%至124 10港元/股 成交额49 36亿港元 领涨蓝筹 [4][5][19] - 理想i8开启预订 预计售价35-40万元 7月29日公布正式售价 [18][19][22] - 方正证券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01 17亿元 2207 42亿元 2699 37亿元 [28] 行业涨跌幅 - 医疗保健业涨5 17% 综合企业涨0 67% 必需性消费涨0 53% [6] - 原材料业跌1% 能源业跌0 94% 金融业跌0 31% [6] - 蓝宝石指数跌5 13% 安防监控指数跌3 44% 贵金属指数跌2 23% [9] 个股表现 - 中国生物制药涨5 90% 翰森制药涨4 39% 吉利汽车涨4 16% [4][5] - 港股通成份股中 长飞光纤光缆涨19 6% 粉笔涨18 8% [5] - 小米集团成交92 94亿港元跌2% 阿里巴巴成交84 71亿港元跌1 1% 腾讯控股成交70 91亿港元微涨0 1% [6]
煤炭板块掀“反内卷”行情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18:51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4日香港三大股指全线上涨 恒生指数涨0 26%至24203 32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 67%至5283 50点 恒生国企指数涨0 52%至8732 74点 全日成交额2104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82 43亿港元 [2][3]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53只上涨 27只下跌 涨幅前三为中国神华涨5 16% 翰森制药涨3 49% 快手涨3 33% 跌幅前三为海底捞跌3 68% 百度集团跌2 72% [4] - 成交额突出个股包括阿里巴巴成交69 43亿港元涨0 95% 腾讯控股成交58 42亿港元涨0 68% 美团成交45 29亿港元涨0 75% [6] 行业板块表现 - 医疗保健业指数涨1 99% 能源业指数涨1 96% 原材料业指数涨1 92% 综合企业指数跌0 14% 电讯业指数跌0 09% [6] - Wind概念板块中本地券商指数涨9 07% 大气治理指数涨7 41% 工业大麻指数涨6 22% 彩票指数领跌3 4% 互联网信贷指数跌1 79% [8] 煤炭行业动态 -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召开会议明确整治"内卷式"竞争 要求煤炭企业科学把握生产节奏 加强行业自律 促进供需平衡 [20][22] - 中国神华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56亿至276亿元 同比下降15 8%至21 9% 但环比改善 股价大涨5 16% [11][13] - Wind煤炭行业指数大涨4 11% 能源及能量环球涨13 45% 中国秦发涨6 21% 中国神华涨5 81% [16][18][19] 中国稀土业绩 - 中国稀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 36亿至1 7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受益于稀土产品价格上涨 销售增长及存货跌价准备冲回 [23][24]
港交所:同比上升322%!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9:1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跌1.06%至23892.3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7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28% [1] - 全日市场成交额为2339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的2132.89亿港元有所增加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92.56亿港元 [1] - 医疗保健业指数涨1.35%,工业指数涨0.51%,电讯业指数涨0.08% [4] - 原材料业指数跌2.59%,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指数跌1.86%,资讯科技业指数跌1.62% [4] 个股表现 - 恒基地产跌8.64%,主要由于拟发行80亿港元可换股债券 [2] - 阿里巴巴跌3.83%,成交额达139.51亿港元 [3][4] - 紫金矿业跌3.38%,年初至今上涨43.93% [3] - 美团跌2.45%,成交额59.53亿港元,年初至今下跌21.42% [3][4] - 快手跌2.26%,年初至今上涨56.59% [3] - 金涌投资跌超44%,前一交易日因披露拟发行稳定币大涨超533% [3] - 巨星传奇放量大涨94%,因周杰伦入驻抖音 [3] 新股表现 - 5只新股首日均上涨:蓝思科技涨9.13%,FORTIOR涨16.02%,极智嘉涨5.36%,大众口腔涨3.5%,讯众通信微涨0.22% [10][11] - 大众口腔盘中一度涨近35%,峰岹科技一度涨近20% [11] 港交所数据 - 上半年有44家新上市公司,较去年同期增长47% [11] - 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1071亿元,同比上升699% [11] - 总集资金额2808亿元,同比上升322% [1][11] - 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42.7万亿元,同比上升33% [12] - 6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302亿元,同比上升107% [12] - 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元,同比上升118% [12] 行业观点 - 渣打银行看好科技、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维持超配中国股票 [8] - 预计亚洲(除日本)股票市场将表现领先,受益于美元走弱和中国财政政策支持 [8] 概念板块表现 - 蓝宝石指数跌5.93%,安防监控指数跌5.8%,钴金属指数跌4.53% [6] - 民营医院指数涨5.45%,次新股指数涨4.31%,创新药指数涨4.29% [6] ETF发展 - 首只主动型ETF在香港互挂上市,采用联接基金结构方式 [13][14] - 此举丰富了本地投资者的产品选择,展示了香港在吸引海外ETF方面的竞争力 [14]
沪指重返3500点!这些方向开始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沪指时隔8个月重返3500点,午盘收于3507.69点,涨幅0.2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36%、0.8%,科创50指数小幅下挫0.35% [1] - A股半日成交额达9691.5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但未形成普涨格局 [1]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0.74%至23970.39点,恒生科技指数显著下挫1.1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低0.76%,半日成交1223.85亿港元 [1] A股行业表现 - 涨幅前五行业为农林牧渔(1.19%)、传媒、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 [2] - 农林牧渔领涨反映农业类资产关注度提升,传媒强势与暑期档影视活动升温及AI应用题材异动相关 [2] - 食品饮料受益于消费复苏预期,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1%、核心CPI回升至0.7% [2] - 电力设备上涨与新能源基建政策利好及景气度乐观判断相关,商贸零售上行映射线下消费回暖 [2] - 跌幅前五行业为电子、钢铁、基础化工、有色金属(下跌1.48%)及存储芯片相关领域 [2] - 有色金属调整与美国拟对铜加征50%关税消息直接关联,纽约期铜当日直线拉升17% [2] 港股行业表现 - 涨幅前三行业为医疗保健业(0.72%)、工业(0.35%)、能源业(0.25%) [3] - 医疗保健业上涨与创新药概念活跃相关,市场认为美国拟加征200%关税实际执行概率低 [3] - 工业板块温和表现或受"反内卷"政策及二手挖机出口带动的机械设备复苏预期支撑 [3] - 跌幅前三行业为原材料业(2.29%)、资讯科技业(1.59%)、地产建筑业(0.85%) [3] - 原材料业下挫与美国关税政策直接相关,有色金属指数当日下跌2.50% [3] - 资讯科技业承压延续全球科技行业供需失衡问题,地产建筑业走弱与部分成分股波动相关 [3] 市场特征与趋势 - A股呈现结构性行情,消费与部分科技板块表现较优,政策导向型及中报绩优方向受资金青睐 [4] - 港股更多受外部环境影响,科技与原材料板块压力较大 [4] - 短期市场热点集中于政策驱动、行业景气度改善及中报业绩线 [4] - 中期维度泛科技仍具备政策支持与全球技术创新红利,新消费和有色金属有望迎来机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