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沃华医药:董事、董事会秘书张戈拟减持不超过约251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9:34
公司动态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张戈持有约10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74% [1] - 张戈计划自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约251万股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医药工业业务,占比100.0%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42亿元 [1]
珍宝岛:公司拟为黑医贸的银行融资提供总计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连带责任担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8:51
业务结构 - 医药工业收入占比87.78% [1] - 医药商业收入占比11.13%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09% [1] 融资担保 - 为全资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提供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银行融资连带责任担保 [3]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自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会召开日止 [3]
健民集团:7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0:37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医药工业占比49.83%,医药商业占比49.56%,其他业务占比0.6% [1]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4号召开第十一届第一次董事会会议 [3] - 会议审议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等文件 [3] 市场数据 - 公司股票代码SH 600976,当前收盘价为41.26元 [3]
工信部:近两年纺织服装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降幅超过14%
新华财经· 2025-07-18 16:17
消费品工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规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27 1% 出口交货值占比25 1% 在消费需求满足 经济增长拉动和外贸出口扩大方面作用显著[1] 高端化发展进展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 2%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2 3% 技术融合与柔性制造能力提升支撑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化生产[1] - 国产智能马桶全球销量占比超60% 卫浴行业实现从"海淘"到"外销"的转型[1] 智能化转型成果 - 医药工业应用AI 大数据等技术建成智能药厂和药品智造生产线 AI制药企业将研发周期从"试错式"转为"精准攻关"[1] 绿色化发展成效 - 规上纺织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5 6%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4 3%[2] - 近两年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强度降幅超14% 节能降碳力度持续加大[2] 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 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纺织 轻工 食品 医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 明确82个典型应用场景[2] - 未来将重点推广示范性解决方案 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加快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推动中国标准全球化[2]
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出口回升显著,多部委释放“出海”利好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7-07 20:0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总结的关键要点: 行业整体表现 - 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总体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收入为10049.7亿元[1][3] - 医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量比重为3.7%[3] - 行业集中度(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33.8%,较2023年下降1.1个百分点[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百强企业平均研发费用达8.3亿元,同比增长6.3%,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8.2%[1][6] - 13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5%,7家企业超过20%[6] - 2024年共获批48个创新药物,其中12个来自百强企业[1][7] - 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款,其中40款由中国企业研发[8] 出口与国际合作 - 百强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4%,结束连续两年负增长[4]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过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4] - 2024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款超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近500亿美元[4] 企业竞争格局变化 - 42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增长,其中15家增幅超10%[8] - 31家企业两项指标双下降,其中17家降幅超10%[8] - 前十强企业出现显著变动:诺和诺德(中国)首次跻身前十,恒瑞医药以49.6%创新药收入占比回归,正大天晴因生物类似药和新药进入前十[9][10] 政策与产业发展方向 - 工信部目标到2025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3] - 工信部将支持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药监局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与全球同步研发[5] - 产业生态正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呈现外资药企本土化、本土企业创新转型和生物药快速布局三大趋势[1][10]
好医生集团连续14年登上“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名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8:39
行业动态 -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与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联合举办,聚焦前沿科技创新与医药产业资源对接 [1][3] - 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向创新化、高端化发展 [3] - 工业数智化转型成为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创新和提质升级的关键 [3] 公司表现 -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连续14年入选"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榜单 [1] - 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膺"2025年中国医药工业成长力企业图谱"奖项 [1] - 公司深耕中医药行业近40年,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战略布局 - 好医生集团通过智能工业、科研创新、互联网医疗"三轮驱动"发展战略 [3] - 公司将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手段 [3] - 在西昌投资8亿多元新建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 [4] 产能建设 - 好医生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全面投产 [4] - 工厂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精准控制,显著提升效率与质量 [4] - 攀西药业二期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带动西昌及凉山医药生产高质量发展 [4]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成功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7 14:51
行业盛会与平台建设 -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与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联合举办,采用"双会"融合模式,吸引近百位行业专家、600多名企业家和投资人参与 [1] - 论坛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主题,聚焦生命科学高端对话平台,采用"主论坛+平行论坛+专题展览+特色活动"形式,强化政策解读与产业对接 [1] - 开幕式同步举行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揭牌和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启动仪式,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1][5] 昌平区医药产业成果 - 昌平区生物医药产业三年收入年均增长9.3%,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创新技术方面4项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十大科技成果,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管线占全国5% [2] - 重点赛道布局显著: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落户121家创新企业,"未来美城"美丽健康产业形成百亿集群,国际医疗器械城一期投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量占全国近10% [2] 国家政策与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43种创新药上市,其中40种由中国企业研发,北京企业研发的首个干细胞药物获批,跨国企业加速在京建设研发中心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医药工业创新发展,48个创新药和6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将重点提升产业水平、企业竞争力及国际化发展 [3] 北京市产业优势与规划 - 北京市医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占全国25%,拥有23家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和13家国家医学中心(均全国第一),三甲医院77家,生命科学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40% [4] - 2024年北京市医疗机构总诊疗超3亿人次,二三级医院京外患者占比超23%(门诊)和31%(住院),将推出AI+医药健康等支持政策打造全球影响力产业集群 [4] 产学研协同创新 - 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由20余家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聚焦医药产业链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 [5] - 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由清华、北大等高校与昌平区联合启动,重点突破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及高端仪器装备领域 [5]
签下14个重大项目,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新京报· 2025-07-07 11:40
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与创新成果 -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成为全国首个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城市 [2][3] - 2024年医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量的3.7%,31家医药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两百亿 [2] - "十四五"期间北京共上市12款创新药,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4款重磅品种 [1][3] - 同期获批54款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占全国近四分之一,2025年上半年获批7款 [1][3]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43款创新药,其中40款由中国企业研发 [2] 北京医药创新实力 - 北京企业研发的全国首个干细胞药物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2] - 多家跨国企业宣布在北京建设创新研发中心 [2] - 北京拥有1.2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77家三甲医院和150家三级医院 [2] - 2024年北京总诊疗人次超3亿 [2] - 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40%,医生数量超13.5万人 [2] 昌平区医药产业发展 - 昌平区建成57个产业服务平台,包括新生巢、飞镖等标杆孵化器 [4] - 过去三年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3%,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4] - 27个细胞与基因治疗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占全国5% [4] - 4项关键技术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4] - 完成14个重大项目签约,涵盖产业投资和创新合作类项目 [4][5] 政策支持与未来布局 - 发布《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推动跨境研发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4] - 重点填补脑机接口、AI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技术空白 [4] - 启动"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推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领域突破 [4]
14个医药健康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昌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7 05:43
医药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签约 - 14个医药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昌平区,涵盖迈瑞医疗器械、大医集团、优锐生物、佰仁医疗、神基制药、修正药业、汉禾生物、京城里合成生物食品等产业投资类项目,以及安达生物、格来赛、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汕头大学、春风化雨医疗等创新合作类项目 [1] - 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筹)揭牌,由国内二十余家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发展研究,支撑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组织政产学研医金合作 [1] 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校合力推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高端仪器装备等前沿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 - 《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发布,推动跨境研发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加速填补脑机接口、AI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技术空白 [2] 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 昌平区聚焦打造"生命谷",布局建设生命科学创新走廊,搭建各类共性技术与公共服务平台57个,形成涵盖基础研究到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 [2] - 过去三年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速9.3%,2024年达到1040亿元,同比增长14.3% [2] - 四项关键技术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十项重大科技成果,27个细胞与基因治疗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占全国5% [3] - 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落户121家创新企业,"未来美城"美丽健康产业三年形成一个百亿集群 [3] - 国际医疗器械城一期投用,累计获批创新产品占全国近10%,全区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3] 未来发展计划 - 昌平区将聚力服务生命科学领域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完善产业要素生态,提升配套服务品质,改革优化园区体制机制 [3] - 努力把生命科学园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3]
002219,董事长被留置、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22:40
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 公司董事长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2] - 立案调查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公司未被要求协助调查 [2] - 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董事许铭桂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其他董监高均正常履职 [2] - 林杨林2024年持有公司2600万股限制性股票 年薪3.68万元 [2][3] - 2024年6月林杨林因公司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被甘肃证监局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3] 公司历史沿革与股权变更 - 林杨林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 已任职4年 [4] - 2021年2月原实控人阙文彬与新里程集团等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4] - 2021年12月新里程集团被选为重整投资人 2022年完成破产重整 [4] - 2022年9月公司证券简称由"恒康医疗"变更为"新里程" [4] - 重整后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新里程集团成为控股股东 [4] 公司业务情况 - 核心业务为医疗服务及医药工业 2024年医疗服务营收30.36亿元 占总营收近80% [4] - 医疗服务业务采用"1+N"创新服务模式 聚焦肿瘤等老龄化疾病 [5] - 2024年公司营收38亿元 同比下滑2.95% 净利润1.15亿元 同比增长296.13% [6]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将围绕银发经济推动医疗机构变革升级 [6] - 深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专科能力建设 [6] - 加强医疗机构与控股股东旗下爱心人寿保险的业务融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