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星链”上海垣信明年将发射600颗卫星,通宇通讯、海格通信等公司加速准备供应链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55
上海垣信卫星融资与发射计划 - 上海垣信卫星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规模约50亿至60亿元人民币,投前估值在400多亿人民币[1]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发射648颗卫星,2027年完成1296颗卫星发射,2030年之后卫星总数达到15000颗[1] 产业链相关公司动态 - 通宇通讯已投资1亿元人民币入股上海垣信卫星,并已获得卫星天线等零部件订单[1] - 通宇通讯预计在未来几年获得20亿至30亿元人民币的卫星通信订单[1] - 广州海格通信正在加快卫星通信芯片研发,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1]
中国“星链”狂飙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36
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动态 - 上海垣信卫星开启新一轮融资,规模50亿-60亿元,投前估值超400亿元[2] - 上海垣信于2024年2月完成67亿元A轮融资,为国内卫星行业最大单轮融资[2] -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分配有严格时间要求,立项后7年内须发射首颗卫星,第14年必须完成100%发射[3] 中国星座部署计划与进展 - 上海垣信千帆星座目前有约90颗卫星,计划2024年下半年达108颗,2025年年中达324颗,2025年底达648颗,2027年达1296颗,2030年后达15000颗[2] - 中国星网GW星座计划发射12000颗卫星[5] - 截至2025年8月,美国SpaceX星链已发射8926颗卫星,计划2025年底前达12000颗[3] - 中国星网近期21天内进行5次发射,上海垣信计划自2024年10月全面加速发射节奏[3] 卫星制造与产业链市场空间 - 上海垣信与GW星座合计规划发射27000颗卫星,单星平均造价1500万元,将牵引近1万亿元卫星制造市场空间[5] - 通宇通讯测算中国将有2-5万颗卫星升空,目前仅完成0.5%,其卫星天线等相关产品成本约200万元,若获取20%市场份额可贡献百亿级收入[5] - 通宇通讯预计未来2-3年有20-30亿元新增订单,已与GW星座和上海垣信合作,并投资1亿元入股垣信[5] 产业链企业技术布局与合作 - 广州海格通信加快研发卫星通信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应用于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业务[5] - 深圳震有科技为国内某大型卫星集团核心网业务关键合作方,相关产品和服务已交付或正在验收中[6] - 天兵科技完成近25亿元融资,其天龙三号火箭完成海上试车,计划2024年底首飞,性能对标SpaceX猎鹰9号[7] - 星河动力完成24亿元融资,星际荣耀完成首批7亿元资金交割[7] 下游应用与市场前景 - SpaceX星链业务2025财年预计营收155亿美元,2024年收入78亿美元,2025年预计增长至123亿美元,占SpaceX总收入近80%[8] - 全球有30亿人未联网,“一带一路”国家有4.23亿人需要移动宽带,卫星通信是重要解决方案[8] - 上海垣信计划在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及地区拓展业务,当千帆星座有600颗在线组网时可获得50亿元规模订单[8] - 中国移动获颁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国内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均已获得相关资质[8]
到二〇三〇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指尖一点,天地互联(政策速递)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36
近年来,基础电信企业大力推动星地融合组网和网间互联互通,相关民营企业也在努力探索商业航天发 展路径,迫切希望放宽业务准入,经营相关卫星通信业务。针对此,意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利用各 类高低轨在轨卫星资源,通过租用卫星资源、开展增值服务、分销代理业务等多种商业化合作方式,盘 活存量卫星资源,丰富业务种类,繁荣卫星通信市场。同时,进一步优化业务准入,支持电信运营商通 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 卫星加快推广应用;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 融合发展。 持续拓展卫星通信应用场景,有什么价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介绍,卫星通信能在天空、海洋、偏远地区等无地面网络覆盖区域发挥重要作 用,在自然灾害等极端场景下保持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能力。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商业航天成本持续下降、大规模星座批量组网,卫星通信产业不断创新发 展。为深化卫星通信准入制度改革,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优化业 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 ...
指尖一点,天地互联(政策速递)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行业发展趋势 - 手机直连卫星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发展的热点,越来越多智能手机搭载卫星通信功能,例如支持北斗短信的手机在无信号覆盖时可发送最多20个字的短信和定位信息,定位精度达10米 [1] - 卫星通信正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手机、汽车、无人机等直连卫星的创新探索活跃,有望形成新的万亿元级市场 [2] - 空间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商业航天成本持续下降、大规模星座批量组网,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创新发展 [1] 政策支持与监管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深化卫星通信准入制度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目标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 [1] - 意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利用各类高低轨在轨卫星资源,通过租用卫星资源、开展增值服务、分销代理等方式盘活存量卫星资源 [2] - 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2] 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 卫星通信具有广域覆盖、抗毁性强等特点,能在天空、海洋、偏远地区等无地面网络覆盖区域及自然灾害等极端场景下保持稳定可靠的通信能力 [1][3] - 意见提出促进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支持为偏远地区和地形气候复杂地区提供多样化网络接入服务 [3] - 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 [3] - 推动汽车、船舶、飞机等直连卫星,大力发展大众化、规模化卫星通信应用,以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和行业智能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3]
涉及低空经济!卫星物联网业务将开展商用试验 工信部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9:29
政策发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征求意见稿 计划组织开展为期两年的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1] - 商用试验目标包括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提升行业服务能力 建立安全监管体系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4] - 试验旨在支撑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4] 卫星物联网业务定义与优势 - 卫星物联网业务是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连接各类物联网设备和交通工具 提供广域覆盖的低速数据业务 [1] - 相比传统地面物联网 卫星物联网可突破地理空间限制 实现全球无缝覆盖 显著增强物联网应用的网络韧性与容灾能力 [1] - 该业务可为海洋 荒漠 偏远山区及空中等地面网络盲区提供可靠连接 [1] 商用试验申请与经营要求 - 申请企业需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具备相应资金 专业人员 场地和设施 其卫星物联网星座需符合相关规定 [2] - 企业需具备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 并有科学完善的商用试验方案以满足各项安全管理要求 [2] - 经营要求包括遵守网络运行安全 服务质量 码号资源管理等规定 保障通信畅通 并按要求预留卫星通信资源做好应急保障 [2] - 企业需采用获得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 若采用嵌入式用户识别卡(eSIM)方式需组织专题评审并报请审核 [2] - 企业需按要求报送业务数据 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支持IPv6 并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等要求 [3] 对低空经济的推动作用 - 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能直接补上低空经济的通信短板 解决因地面基站覆盖不足导致的信号中断问题 [4] - 该技术可实现低空飞行器的全球实时追踪与数据传输 例如支持偏远山区无人机测绘任务保持连接 [4] - 卫星物联网能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如支持农业无人机跨国作业调度和数据回传 以及应急救援无人机在灾区的联络 [4][5] - 技术融合将吸引更多资本和资源进入低空领域 推动无人机制造 空域管理 数据服务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5]
涉及低空经济!卫星物联网业务将开展商用试验,工信部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9:20
政策发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征求意见稿 计划组织开展为期两年的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1] - 商用试验目标包括丰富市场供给、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安全监管体系 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支撑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 [4] 卫星物联网业务定义与优势 - 卫星物联网业务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为各类物联网设备和交通工具提供广域连接的低速数据业务 [1] - 相比受限于基站建设的地面物联网 卫星物联网可突破地理空间限制 实现全球无缝覆盖 增强网络韧性与容灾能力 [1] - 此次商用试验是推动卫星物联网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一步 [1] 企业申请与经营要求 - 申请企业需具备公司资质、资金专业人员、场地设施、卫星星座合规性、长期服务能力及完善的商用试验方案等条件 [2] - 经营要求包括保障网络畅通与服务质量、预留应急通信资源、保障用户知情权、依法接入电信设备 采用eSIM需专题评审并报批 [2] - 企业需按要求报送数据 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支持IPv6 落实网络安全、实名制、防范诈骗等管理要求 [3] - 企业需遵守无线电安全管理 规范频率使用 避免有害干扰 并定期向工信部报送业务场景和开展情况 [3] 试验退出机制 - 对无法按时提供服务或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企业 工信部可撤销其商用试验批复和资格 [3] - 退出企业需依法维护用户权益 妥善处理存量用户迁转和退网等善后工作 [3] 对低空经济的影响 - 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能直接补上低空经济的通信短板 解决因地面基站覆盖不足导致的信号中断问题 [4] - 通过天基网络实现低空飞行器的全球实时追踪与数据传输 避免失联风险 提升飞行安全与效率 [4] - 技术融合将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如支持农业无人机跨国作业数据回传 保障应急救援无人机在灾区的通信联络 [4][5] - 卫星物联网将吸引更多资本和资源进入低空领域 推动无人机制造、空域管理、数据服务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5]
海格通信携手国电高科 推动卫星物联网从“行业应用”走向“大众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15:41
国电高科董事长吕强在签约仪式现场透露,双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共同推进关键技术协同,产品共研和市场共同开拓。"我们将共同开拓万物智联的应用 生态,聚焦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应急通信等国家战略领域,共同打造'天启卫星+行业'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推动卫星物联网从'行业应用'走向'大众消 费'。"吕强补充说。 卫星物联网商用有望加速落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治民)10月10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大会期间,海格通信与国电高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 方将围绕"天启星座"的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全面开展芯片模组、终端设备、天线系统及星载设备等关键领域的联合创新,共同打造覆盖"空天地 海"的全域卫星物联网解决方案。 聚焦四个方面合作 据悉,海格通信与国电高科将基于各自在地面段与空间段的核心优势,在联合技术攻关、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开发、商业化推广与市场开拓、共担国家战略 任务等四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瞄准卫星物联网技术在低空经济、工业物联网、应急通信、海洋装备卫星通信、交通运输、消费类电子等重点领域及 国际市场的广阔应用前景,共同推进成熟产品的规模化商用落地,提升"天启星座"在行业市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11 13:29
投资概述 - 通宇通讯与专业投资机构成电大为等共同设立专项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为20,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10,000万元 [2] - 本次投资旨在深化公司在卫星通信领域的产业布局,增强产业协同能力,实现资源整合与竞争力提升 [2] - 本次投资事项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不涉及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投资基金基本情况 - 基金名称为常州市通宇致垣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企业,出资方式为货币出资 [6] - 基金存续期为5年,前三年为投资期,之后两年为退出期,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可延长 [6] - 该基金为专项基金,备案成立后拟投资企业为某低轨卫星互联网龙头企业 [8] 基金管理与分配 - 基金委托深圳成电大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合伙企业作为基金管理人 [15] - 管理费收取标准为:投资期前三年每年收取实缴投资金额的2%,退出期第四、第五年每年收取1%,共计收取实缴投资金额8%的管理费 [20] - 利润分配遵循即退即分配原则,投资收益扣除费用和返还本金后,剩余收益的20%分配给基金管理人,80%由全体合伙人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 [21][25] - 合伙企业清算出现亏损时,由普通合伙人和各有限合伙人以实缴出资额为限按各自实缴出资比例承担 [27] 投资目的与行业背景 - 本次投资是公司推动卫星通信产业长期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GW星座"、"千帆星座"等低轨卫星计划持续推进,市场空间广阔 [28] - 通过投资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有望借助专业机构资源,拓展卫星通信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合作 [28] - 公司将持续聚焦低轨卫星通信、星地融合网络等战略方向,通过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构建竞争优势 [28]
研报掘金丨国盛证券:首予东珠生态“买入”评级,跨界并购卫星通信龙头
格隆汇APP· 2025-10-11 11:4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生态修复与市政景观工程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2022年起公司业绩受行业需求收缩及减值计提影响而承压 [1] 经营业绩与改善动力 - 存量PPP新政及政府化债资金落地有望使公司减值压力逐步缓解 [1] - 公司主业经营有望边际改善 [1] - 公司积极布局林业碳汇及"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 [1] - 公司在"一带一路"市场中标老挝35亿元大单 [1] 战略发展与资产重组 - 公司公告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89.49%股份 [1] - 此次收购将使公司切入卫星通信领域 [1] - 收购凯睿星通有望为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 若凯睿星通并购顺利推进,有望驱动公司价值重估 [1]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证券时报· 2025-10-11 08:54
政策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 旨在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丰富市场供给并构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与安全监管体系 [1] - 试验聚焦低速广域物联服务 覆盖穿戴设备、交通工具等多元场景 以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1] - 参与企业需具备卫星物联网星座建设能力 有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能力 并有科学完善的试验方案 [1] 技术与安全要求 - 参与企业需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 [1] - 企业需严格规范无线电频率使用行为 并落实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责任 [1] 产业政策背景与市场前景 - 此次试验是卫星通信产业政策持续落地的重要体现 是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2] - 政策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2] - 据预测 到2030年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3亿 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千亿美元级别 [2] 行业战略定位与发展机遇 - 中国卫星物联网星座规划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2] - 当前客户群体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主 这些国家对低成本卫星物联网服务需求迫切 [2] - 随着组网完整度持续提升 行业全球化市场规模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