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费

搜索文档
多家区属国有企业亮相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
搜狐财经· 2025-06-23 19:56
华远集团与华方投资战略融合 - 华远集团与华方投资战略融合后推出全新文化品牌"远方有礼" [1] - "远方有礼"品牌携非遗文创精品与沉浸式文化体验亮相2025年第三届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 [1] - 该品牌标志着集团在整合资源、探索"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上迈出坚实一步 [1] - 展示了国企改革驱动下文化产业创新的丰硕成果 [1] - 为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开辟了新路径 [1] 广安集团文旅科技展示 - 广安集团携"数字山河"及"广安知行"品牌亮相2025年第三届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 [3] - "数字山河"聚焦文旅文博领域的数字化创新 [3] - 展示数字文旅文博精灵、数字水印技术、裸眼3D Pad、AIGC智能拍照一体机等前沿科技 [3] - 通过多维互动、虚实结合的方式打造智慧文旅体验 [3] - 生动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生命力 [3] 瑞蚨祥非遗文创展示 - 瑞蚨祥作为百年中华老字号受邀参展2025年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 [5] - 以"非遗匠心"融合"国潮美学"为主题 [5] - 展示纯手工制作的盘扣胸针、蚕丝发簪等非遗文创饰品 [5] - 呈现新中式包袋甄选宋锦、云锦等名锦面料 [5] - 展出精工细作的微缩中式华服展现非遗技艺精髓 [5]
内蒙古好物“吸睛”国际文旅消博会
内蒙古日报· 2025-06-22 21:28
内蒙古特色产业发展 - 内蒙古巴彦淖尔创业者郝志伟利用羊奶及洋甘菊、青蒿等药材制作羊乳洁面皂,产品在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博会上获得关注,体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1][3] - 通过产学研结合,公司在乌拉特中旗种植药材,部分用于羊奶皂原料,部分销售给药企,降低制作成本并增加农牧民收入 [3] - 羊奶皂通过消博会"首都+国际"平台展示,吸引国内外客户,积累品牌势能 [5] 沙棘深加工项目 - 鄂尔多斯铜川镇推出"天骄常青"沙棘原浆汁,首次在消博会亮相并获得市场认可 [5][7] - 沙棘来源于煤矿复垦区种植的50000余亩沙棘经济林,通过深加工解决资源闲置问题 [7] - 采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模式,实现产供销无缝对接,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并增加收入 [7] 非遗文创产品开发 - 呼伦贝尔非遗传承人韩嘉琳展示鄂温克族太阳花技艺,产品包括挂钟、冰箱贴等,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实用功能 [9][11] - 桦树皮文创产品通过传统技艺制成生活器具,兼具防水防潮特性,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11] - 文创产品推动呼伦贝尔文旅产业发展,让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13] 文旅产业升级 -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拥有9家A级以上景区,计划打造"暖城会客厅"旅游枢纽,优化服务并推出非遗展演等特色项目 [15][16] - 通过消博会学习科技与文旅融合经验,包括AR·VR体验、机器人互动等创新形式 [15] - 内蒙古展区以"歌游内蒙古"为主题,展示文旅消费产品,促进"文化+旅游+创意"模式发展 [18]
小票根也可撬动文旅大消费
广州日报· 2025-06-12 04:12
票根经济发展现状 - 天津推出特色喜剧节,游客凭演出票根可享受50多个商家的餐饮、购物专属优惠 [1] - 河南洛阳游客凭火车票可在知名景区享受门票优惠 [1] - 平台数据显示一张门票平均带动相当于门票价格1.5至2倍的二次消费 [1] - 演出、赛事等票根拉动周边酒店玩乐等总消费增长超100% [1] - "为一张票奔赴一座城"已成文旅消费新热点 [1] 票根经济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双重驱动票根经济发展 [1] - 上海将"票根经济"纳入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 [1] - 北京、洛阳、杭州等地提供税收优惠、打破数据壁垒等政策 [1] - 商家将票根作为低成本吸引消费者的突破口 [1] - 消费场景串联创造"1+1>2"的协同效应 [1] 票根经济现存问题 - 目前主要依赖政府补贴和商家让利,需形成长效收益分配机制 [2] - 需加强多平台合作实现跨行业数据共享 [2] - 部分联动仅停留在简单折扣层面,同质化可能降低吸引力 [2] 票根经济未来展望 - 票根经济是消费升级的缩影,需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支撑 [2] - 独特旅游体验检验城市管理者的社会治理水平 [2] - 未来票根将撬动更强劲消费活力,从消费终点变为城市通行证 [2]
生态颜值变现经济价值 大沙河龙舟“划”出经济新蓝海
深圳商报· 2025-06-04 14:51
文旅活动与区域经济 - 大沙河国际龙舟邀请赛升级为国际赛事,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队伍600余名选手参与22人标准龙舟500米直道竞逐[1] - 赛事配套设置"端午拾趣"市集,包含非遗手作、龙舟主题邮局、艾草香囊等传统节味体验,带动市民参与[1] - 大沙河生态走廊发展为"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依托生态资源发展赛艇、骑行等产业,成为文旅消费黄金水道[1] 非遗文化与现代消费融合 - 南头古城举办"粽夏艺起玩"活动,20余场民艺工作坊将端午民俗转化为"生活美学",如竹编手机支架、土布香囊等健康时尚单品[2] - "如如士多"慢闪空间变身"国玩博物馆",通过泥咕咕、皮影戏等传统技艺吸引亲子家庭,实现传统技艺游戏化传承[2] - 民艺商店"如如吉市"首次规模化运营,推出云贵织锦、牦牛绒制品等产品,推动手艺活态保护[2] 科技与生态赋能文旅创新 - 无人机天幕大秀、碳纤维龙舟、剧场声光电技术等科技手段让民俗脱离"标本化",成为可感可知的潮流生活[3] - 大沙河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赛事经济、滨水商业载体,国际赛事热度进一步释放沿线商圈消费潜力[1][3] - 主题景区通过IP巡游、沉浸式宋韵体验(如净手礼、制香囊)、亲子旱地龙舟赛等活动重构端午民俗[2][3] 多业融合与消费闭环 - "旅游+"模式串联商圈促销、景区引流、文化展演,形成消费闭环,如锦绣中华复刻《梦华录》场景、K11 ECOAST海滨戏剧节等[3] - 传统节日与创新基因结合,推动文旅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如生态美学与科技破壁共同激活消费链[3]
“苏超”火出圈 “体育+文旅”释放多元消费潜力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29
赛事热度与参与度 - 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作为业余赛事,在南京、徐州、常州等地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球迷积极参与主客场观赛 [1] - "苏超"由江苏省体育局与13个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吸引超过18万名球迷现场观赛,上座率堪比职业联赛 [2] 体育赛事对文旅消费的拉动 - "苏超"带动文旅消费,端午假期南京位居全国文旅热门城市之首,江苏省景区预订同比增长305% [2] - 赛事后南通和南京的特色美食搜索量显著增长,"南京盐水鸭"搜索量增长74%,订单量增长58%,"南通早茶"搜索量激增367% [2] - 酒店预订方面,5月至8月江苏省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1%,热门城市包括南京、苏州、无锡等 [2] - "体育+文旅"融合趋势明显,"苏超"客源以省内为主,有效拉动区域商圈的住宿、餐饮、旅游等综合消费 [3] 产业融合与转型 - "苏超"实现从单一赛事向多维度产业融合转型,地方政府推动赛事直播与传播,热度"破圈" [4] - 赛事升级为城市文旅消费的超级入口,常州、镇江尝试"免门票"引流,南京设计球票换优惠规则,将赛事流量导向文旅经济 [4] - "苏超"带动大众运动热情,"足球"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87%,"儿童足球培训""室内足球场"等关键词成为本地热门 [4] - 体育赛事的高关注度与强情绪黏性促进住宿、餐饮、交通等基础消费,同时推动赛事装备、周边文创、青训培训等配套产业发展 [4] 赛事可持续性与前景 - "苏超"印证了体育赛事对区域文旅消费的强劲拉动效应,揭示了"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5] - 赛事不仅成为竞技舞台,更成为撬动消费、激活产业、塑造城市IP的多元引擎 [5]
停牌前涨停!重大资产重组 有蹊跷?
中国基金报· 2025-05-28 22:17
交易方案概述 - ST联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润田实业100%股权 发行价3 2元/股 并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润田实业项目建设等 [2][3] - 润田实业为江西省头部包装饮用水企业 2023年及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47亿元和1 77亿元 [11] - 交易旨在落实国企改革要求 整合江西省旅游消费资源 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 [8] 交易相关方及股权结构 - ST联合与润田实业最终实控人均为江西省国资委 [4] - 润田实业股东包括江西迈通(51 00%) 润田投资(24 70%) 金开资本(24 30%) 其中江西迈通和金开资本所持股权存在质押担保限制转让情形 [5][8] 公司财务状况 - ST联合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 34万元 -1696 05万元 -6370 31万元 资产负债率从61 54%攀升至78 32% [9][10] - 润田实业2024年资产总额16 40亿元 负债4 28亿元 营业收入12 60亿元 净利润1 77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 83亿元 [12][13] 行业竞争与市场表现 - 包装饮用水行业竞争激烈 包括农夫山泉 怡宝等全国性品牌及区域品牌 润田实业销售区域集中在江西省 [14] - ST联合停牌前一日(5月14日)股价涨停至4 73元/股 涨幅5 11% 总市值23 88亿元 [15][16] - 公司称停牌前2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10 26% 未达异常波动标准 同期上证指数涨5 12% 可选消费板块涨7 15% [17][18] 战略转型规划 - ST联合自2019年聚焦文旅消费 2023年提出"文旅消费综合服务商"战略 此次收购将补齐产品消费领域空缺 贯通产业链 [9][13]
青海发放文旅消费券300万元
快讯· 2025-05-22 09:50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方面5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举行"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期间青海 依托云闪付、携程网、美团网等平台线上线下(300959)发放文旅消费券300万元。近年来,青海省面 向全国游客和省内居民多轮发放文旅消费券5285万元,直接拉动消费1.97亿元,间接带动消费13.8亿 元。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进一步表示,青海省2024年全年游客接待总量5378.3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约 占30%左右,较2023年度增长16%。未来将深化"农体文旅商养"融合发展,聚焦"一老一小",推进适老 化改造,升级高原康养、暑期研学、家庭游、定制化精品游等差异化产品。(第一财经) ...
“市集游”撬动文旅大市场
苏州日报· 2025-05-07 08:13
市集游的兴起与表现 - "市集游"成为新型文旅形式,融合地域文化、非遗技艺、潮流艺术与市井烟火等元素,促进文旅消费和融合 [1] - "狮山市集"在"五一"假期以"最中国·文博市集"主题吸引50多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参展,包括国内外知名博物馆 [2] - 狮山市集客流量超22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拉动狮山商圈销售额增长24% [3] - "创意无界"大学生原创非遗市集展示缂丝、苏扇、茶具等非遗文创作品,吸引大量客流 [3] 市集游的特点与吸引力 - 市集游融合文化体验、社交互动、休闲购物等多种元素,成为文旅消费新趋势 [4] - 年轻人更愿意为个性化、故事性的体验买单,对手工、原创、小众商品感兴趣 [5] - 市集契合年轻人线下社交与真实互动需求,成为他们线下聚会和兴趣社交的"派对场" [5] 政策支持与发展意义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支持打造创意市集,苏州将其作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点举措 [5] - 市集具有形式灵活、时间自由、经营成本低等优势,是促进消费、解决就业的重要形式 [5] - 市集游为城市发展提供"柔性切口",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宣传地方文化的载体 [6] 创新案例与存在问题 - 苏州探索"桃坞雅集"、"姑苏易淘趣"等创新市集形式,推出虎丘文创雪糕、七狸邮局文创等特色产品 [6] - 部分市集存在商品同质化问题,"千集一面"现象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原创商家 [6] - 建议规范摊位收费、优化选址和商家选择,更好匹配消费客群 [7] 可持续发展建议 - 推动市集品牌化、内容差异化、体验沉浸感和文化共情力发展 [7] - 做好选址规划、时间安排,严格把关经营秩序、环境卫生和产品质量 [7] - 平衡商业价值、文化传承与体验形式,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7]
“双奥遗产”引流、首发经济效应、国潮IP非遗体验……“五一”假期京城特色文旅促消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4 20:24
北京特色文旅消费升级 - "双奥遗产"引流效应显著,"北京奥园city街"融合体育文化、旅游体验和多元消费,每日客流量超万人 [1][3][5] - 街区引入奥林匹克官方授权产品店、成都世运会特许商品首店等几十个品牌,冰墩墩等奥运元素提升吸引力 [3][5] - 未来将联动鸟巢、水立方探索"日间休闲+夜间潮玩"模式,强化文商旅体融合效应 [5] 首发经济创新业态 - 全球首个"北京礼物"咖啡社交概念店亮相,结合肯悦咖啡全国第1000家门店,通过自动贩卖机实现文创与咖啡场景联动 [7][9] - 承恩寺与燕京八绝博物馆开放首日限流600人,"五一"预约售罄,推出虎皮漆珠胸针等非遗文创爆款 [9] -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市集展示非遗文创,数字化手段呈现承恩寺历史,增强互动体验 [9] 非遗美食带动消费 - 萃华楼中轴线点心以"太和殿"慕斯蛋糕等造型成为打卡焦点,外地游客排队购买作为伴手礼 [11] - 非遗传承人王培欣通过文旅市集推广豌豆黄狮子形态等创新产品,强化"城市味道"IP [11] - 乳酪酸奶、酸梅汤等传统美食融入旅游路线,推动"舌尖之旅"消费场景 [11]
五一狮山有好“市” 国潮+艺趣焕新文旅消费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5-01 12:27
文旅活动概况 - 狮山市集五一系列活动于4月30日在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启动,持续至5月4日 [1] - 活动属于第七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非遗江南"板块,融合视听、文化、艺术、休闲娱乐,兼具文化味、艺术感、国际范、烟火气 [3] 文博与文创展示 - 活动汇聚全国50余家博物馆、文博机构及非遗品牌,展出1000多款文创和国风好物 [5] - 参与机构包括故宫文具、大英博物馆文创、波士顿美术馆、中国国家地理等国际及国内头部IP,与苏州本地文博IP联动 [5] 艺术表演与比赛 - 同步举办首届"狮子山下"来点艺术街头歌手大赛,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展示舞台 [7] - "来点艺术"街头艺术展演每日呈现不同节目,包括独角戏、昆曲折子戏、民族管弦乐、非洲鼓等 [7] 狮山文化广场发展 - 苏州博物馆西馆、狮山大剧院、狮山公园等设施陆续建成,带动狮山文化广场人气集聚 [9] - 自2024年端午节起,狮山市集已举办10场,累计吸引客流量超165万人次,拉动狮山商圈消费增长约30% [9] 其他文旅活动 - 苏州高新区推出多样化文旅活动,包括文博探秘、国漫烟花秀、古风游园、山水寻宝等 [11] - 白马涧龙池景区结合山水打造冒险乐园并推出苏式儿童剧,大阳山植物园设置3000多枚真鸡蛋和567枚彩蛋寻宝活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