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

搜索文档
 徐翔概念股,控制权变更
 中国证券报· 2025-10-11 17:34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郑素贞持有的1.3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司法拍卖,导致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1] - 权益变动后,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李蓉蓉、周正昌合计持股40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26%,成为第一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 [1][2] - 控制权变更通过司法拍卖方式完成,相关股份于2025年8月8日完成过户登记手续,公司表示此次变更不会对治理结构及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7][8]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6.8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74.05万元,同比上升72.27%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180.39万元,同比下降115.61% [9] - 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盈利能力下降,以及辞退费用同比增长 [9]   主营业务板块表现 - 光机电一体化板块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7927.76万元,同比下降45.79%,经常业务净利润为亏损273.26万元,同比下降299.08% [9] - 电视数字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板块主营业务收入13168.14万元,同比下降2.95%,经常业务净利润为亏损2325.97万元,同比下降288.43% [9] - 机器视觉及信息技术业务、光机电一体化业务、电视数字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业务构成公司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8]   公司基本信息 - 截至2024年10月10日,公司股价收报14.12元/股,总市值约62亿元 [6] - 公司被市场视为"徐翔概念股"之一,原实际控制人郑素贞系徐翔母亲 [5]
 定义下一代智能感知,中科摇橹船跻身《财富》中国科技50强
 财富FORTUNE· 2025-09-30 21:27
 公司入选榜单与行业地位 - 中科摇橹船于2025年入选《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是智能感知领域唯一代表企业[1] - 榜单包含比亚迪、字节跳动、大疆等中国领先科技公司[3][4][5]   行业价值重构与技术趋势 - 机器视觉行业竞争焦点从单一硬件参数转向“感知-决策”全链路能力的系统整合[7] - 掌握“光+AI”一体化能力将定义下一代工业视觉的产业标准[7]   公司战略布局与区域拓展 - 公司由重庆两江新区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孵化,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 - 通过东进长三角,落子江苏盐城,实现从光学器件装备向工业具身智能体研发的战略转身[8] - 贴近新能源、半导体产业集群,深入产业一线,实现技术与工业痛点的深度融合[8]   全链路技术闭环与核心能力 - 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底层光学设计做起,打通“光、机、电、算、软”技术链[10] - 投入重金自主研发“工业具身智能体”,实现从“提供图像”到“交付决策”的价值跃迁[10] - 公司定位从“工业之眼”升级为“工业之脑”,提供“开箱即用”的智能[10]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 - 首创国内第一个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全流程的AI视觉质检系统[11] - 作为鸿蒙汽车智造体系内AI视觉品类最全供应商,系统深度覆盖360多个检测工位[11] - 从生产端为超过80万终端车主保驾护航,相关系统斩获四项行业大奖并六次登上央视新闻[11]   半导体与高端装备的创新成果 - 在国内率先打破制约Micro LED显示技术大规模商用的两大瓶颈,研发出Micro LED晶圆巨量转移检测装备[13] - 推出全球3D点云成像速度最快的结构光相机、超高速3D线激光相机、突破光学极限的4D光场相机等十余套高端装备[15] - 实现从核心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面覆盖[15]   研发投入与国家级战略契合 - 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5%,在硬科技领域累计获核心知识产权210项[18] - 技术路径与产品规划高度契合国家“守护安全发展底线”的战略方向[18]   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的技术优势 - 最新发布的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具备超远距探测能力,可服务于地质灾害预警与智能网联汽车感知[18] - 相机具备抗眩光能力,在大雨、大雾、沙尘等极端天气下仍能获取高清图像,在5公里范围内实现厘米级监测[20] - 在同场比对测试中,能成功穿透雨雾干扰,清晰识别行人模特服装细节,解决“看得见”并实现“看得懂”的跨越[23][24] - 该技术突破智能驾驶感知瓶颈,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迈向高阶自动驾驶(L4/L5级)的关键[24]   其他关键产品与技术 - 超视距水下相机LRC-20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可在50米水下清晰辨识20米远的硬币表面纹理[26] - 适用于桥梁墩柱检测、水库大坝巡检、汛情监测与珍稀鱼类保护等场景[26]
 欧菲光: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深度相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6:12
 公司技术定位与能力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深度相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构建了完整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 在3DToF方向技术实力深厚 [1] - 依托光电核心器件 光学设计 深度算法及先进制造等核心技术积累 建立了从芯片级器件 模组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能力 [1] - 技术方案已在智能手机 智能汽车 服务机器人 AR/VR及IoT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 [1]   机器人领域业务进展 - 产品主要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1] - 微电子团队2019年进入机器人赛道 2024年推出双光源ToF专利架构方案 [1] - 方案实现避障+定位导航技术 10米探测距离 低功耗 高采样率 低算力等优势 [1]   客户合作与未来规划 - 与众多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1] - 未来将继续深耕机器人赛道 持续研发创新 提供更有性价比 更高性能的智能产品解决方案 助力产业升级 [1]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6
 国信证券· 2025-09-26 10:06
 宏观与策略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股市上涨并非由宏观流动性过剩驱动的“水牛”,而是由风险偏好回升主导,且主要由场内资金腾挪和加杠杆完成 [7] - 市场定价核心在于四季度价格可能出现边际企稳,主要依据包括外需品种支撑、反内卷政策对内需的边际影响以及M1等指标对PPI的领先指示 [7] - 在价格边际企稳背景下,权益资产可能温和上行但伴随板块切换,而降息预期和央行买债可能成为债市博弈的重要窗口 [7] - 政府债数据显示,第38周(9/15-9/21)政府债净融资额为3179亿元,第39周(9/22-9/28)为-220亿元,截至第38周累计净融资额达11.5万亿元,超出去年同期5.1万亿元 [7][8] - 四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已披露7300亿元,其中包括400亿元新增一般债和3900亿元新增专项债,新增一般债和专项债剩余额度分别为1400亿元和7400亿元 [8]   固定收益创新 - RWA债券被定义为将现实世界稳定现金流资产的债权代币化的证券型代币,具有“双锚定”特征,需遵守证券监管,其底层资产分为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和权益资产三类 [12] - RWA债券运作机制包含资产确权、链上映射、交易流通和收益分配四个环节,非标准化资产与标准化资产在各个环节存在差异 [12] - 相较于传统债券和ABS,RWA债券以区块链等技术为底座,优势在于运作自动化、流通效率高(7×24秒级清算)、透明度高且可小额分割 [13] - 全球监管方面,美国通过《CLARITY Act》建立动态框架,欧洲有《MiCA》法案,中国呈现“内地审慎试点+香港链接国际”的双轨格局 [13] - 典型案例包括深圳福田发行的规模5亿、票面利率2.62%的全球首单公募RWA数字债券,朗新集团规模1亿的充电桩RWA,以及协鑫能科规模2亿的光伏RWA [13]   人工智能资产配置 - 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AI的多因子量化框架,旨在系统性预警短期脉冲式行情的风险,克服传统技术分析信号纷杂、滞后性强等缺陷 [14] - 该框架从趋势、动量、资金流向和估值四个维度选取12个核心指标,利用HistGradientBoosting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因子处理和模型建模,以捕捉因子间的复杂交互效应 [15] - 回测结果显示,该AI增强策略年化收益率达36.41%,夏普比率2.30,最大回撤-19.51%,显著优于万得全A指数,尤其在“9·24”行情中表现出色 [16]   数据中心液冷行业 - 液冷技术是解决数据中心高能耗、高发热难题的关键,2024年我国算力中心总耗电量达1660亿kWh,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68% [17] - 政策要求数据中心PUE值持续降低,从2023年6月的1.4降至2025年的1.3以下,当芯片功率超过300W时,传统风冷失效,液冷成为必要选择 [17] - 主流液冷技术为冷板式(技术成熟)和浸没式(解热能力更强但成本高),冷却液根据基质不同分为水基、油基和含氟冷却液,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 [18] - 市场空间方面,预测到2028年全球新增AI数据中心装机量59GW将催生约8.9万吨冷却液需求,传统服务器新增装机量带来1.9万吨需求 [19] - 投资建议关注在氟化液等细分领域有布局的公司,如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中国石油 [19]   医药生物行业动态 - 劲方医药于2025年9月19日在港交所上市,核心产品GFH925是国内首款、全球第三款获批的KRAS G12C选择性抑制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21] - 公司研发管线还包括GFH312(RIPK1抑制剂)和GFH375(KRAS G12D抑制剂),并在肿瘤领域布局双抗等创新管线 [21] -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创新能力、产品具备全球商业化潜力的创新药公司,以及订单高增长的头部CDMO公司,器械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22]   公司财报与业务进展 - 汇成真空2025年上半年营收2.63亿元,同比下滑9.71%,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滑27.82%,业绩承压主要因下游需求疲软及耗材收入下滑 [22] - 公司真空镀膜设备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9.52%,其中工业品领域收入1.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2.28%,半导体设备研发取得突破 [23] - 奥普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6.83亿元,同比增长30.68%,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8.80%,增长受益于3C行业AI技术落地及锂电行业复苏 [25] - 奥普特正式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确立“工业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双轨战略,并布局dToF相机等四大视觉部件方向,全面覆盖机器人感知层 [26] - 名创优品主业经营拐点初显,通过国内大店策略优化门店结构并改善运营效率,同时IP战略强化全球竞争力,驱动海外业务和TOP TOY品牌发展 [27]
 陕西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集群
 陕西日报· 2025-09-25 07:03
 文章核心观点 - 陕西通过政策精准滴灌、创新驱动裂变、金融活水滋养三大举措,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集群,推动民营经济从“单打独斗”走向“集团作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3][7]   政策精准滴灌与集群生态构建 - 陕西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等政策组合拳,实施梯度培育计划,目标培育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新增600家专精特新企业 [3] - 推行“链长制”,在34条重点产业链中,民营企业作为“链主”企业的占比达51.4%,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3] - 上半年陕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8%,民营经营主体超580万户 [3]   创新驱动与科技成果转化 - 陕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激活专利资源以赋能民企创新 [5] - 截至6月底,陕西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1.42万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80%以上 [5] - 光子产业作为例证,其总产值从2021年的150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365亿元,初步形成由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构成的光子产业集群 [5]   金融支持与资本赋能 - 陕西推出“秦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年度专项信贷规模达2000亿元 [6] - 全省统一融资服务平台“陕企通”用户累计达125.2万户,累计受理企业诉求1.2万余条,响应率和回访率均达100%,办结率和满意率超90% [6] - 设立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构建“1+5+N”千亿级基金集群,已设立子基金42只,总规模超380亿元,投资项目280余个,带动社会资本跟投580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超5倍 [6] - 省级上市后备企业中,民营企业超过500家 [6]
 机器视觉概念异动拉升,中威电子20%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0:14
 机器视觉概念市场表现 - 机器视觉概念板块出现异动拉升行情 [1] - 中威电子股价实现20%涨停 [1] - 永创智能 燕麦科技 科大讯飞 奥普光电 荣旗科技 中润光学 东杰智能等公司股价跟涨 [1]
 埃科光电9月23日获融资买入2134.59万元,融资余额1.9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3日公司股价下跌3.21% 成交额达1.5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134.59万元 融资净买入371.98万元 [1] - 融资余额1.92亿元 占流通市值6.34%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2亿元 [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余量0股 余额0元 但分位水平仍处近一年90%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2011年3月24日成立 2023年7月19日上市 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 [2] - 主营工业机器视觉成像部件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工业相机占比72.03%(线扫描46.70% 面扫描25.33%)图像采集卡占17.83%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803户 较上期减少3.49% [2] - 人均流通股6936股 较上期增加3.6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亿元 同比增长64.39% [2] - 归母净利润3603.58万元 同比增长127.40%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34.45万元 [3]
 政策驱动多元变革 并购市场新生态渐显
 证券时报· 2025-09-23 02:20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 披露并购重组事项公司数量达2800余家 涉及事件超4760单 均创近3年新高 [1][2] - 重大资产重组披露达230单 有力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2]   支付与审核效率优化 - 现金支付占比下降至88.54% 组合支付方式(股权+现金/可转换债券等)占比大幅超越过去2年水平 [3] - 并购重组完成周期缩短至平均约2个月 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天数同步大幅缩减 [3]   新质生产力领域并购扩张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领域并购事件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数量同比增加两倍多 [4] - 传统行业跨界并购意愿提升 如狮头股份拟6.5亿元收购机器视觉企业利珀科技97.44%股权 [4]   国企并购参与度提高 - 国有企业作为竞买方参与并购事件占比超30% 其中地方国企占比近23% 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5]   交易估值与规模上升 - 重大资产重组平均交易价值达34亿元(不含券商并购案) 同比提升近60% [7] - 交易标的平均市盈率超16倍 同比提升超30% 项目失败率降至2.8% [7] - 半导体行业标的平均增值率同比大幅增长 如春晖仪表评估增值率达148.23% [7]
 浙江省首批“浙科联合贷”落地 杭州银行携手同业全生命周期陪伴科技企业成长壮大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20:33
 产品创新 - 杭州银行与同业合作推出浙江省首批"浙科联合贷" 构建银银合作新范式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更普惠的融资支持[1] - 产品下设三类子产品:"普惠联合贷"针对小微企业 "成长联合贷"针对成长期企业 "领航联合贷"针对成熟期企业[2] - 配套"认股权+"和动态增信措施 使企业获得额度更高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贷款 多家银行联合授信可分散风险[2]   合作机制 - 在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四家机构共同指导下 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资源互补政策集成"四位一体"机制[2] - 通过园区合作批量授信 合作银行协商联合尽调 标准化银团大额集中授信等方式给予联动支持[2] - 采用"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制 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及商业模式进行深入评估[6]   普惠金融服务 - 杭州银行与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携手 聚焦城西科创大走廊普惠类科技贷款业务[3] - 双方发挥数据优势与专业能力 对普惠类科技贷款用户进行全面画像梳理 筛选高成长性科技型小企业[3] - 为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HC公司提供联合授信支持 有效缓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压力[3]   成长型企业支持 - 为西湖大学孵化的医疗企业WT公司量身定制1200万元授信方案[5] - 贷款利率较同期企业贷款利率低26个基点[5] - 在企业成立初期即提供资金支持并引荐股权融资伙伴 帮助企业完成研发转化和生产运营[4][5]   成熟期企业融资 - 通过银团贷款方式为数字医疗企业提供"领航联合贷" 具有额度高期限长风险共担优势[6] - 满足企业在研发投入市场推广及服务网络扩张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6] - 资金支持将加速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创新 提升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力[6]
 调研速递|矩子科技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AI算法与半导体业务成关注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21:26
 AI视觉算法应用 - AI算法已全面导入机器视觉产品包括AOI SPI AXI点胶设备等在元件定位缺陷检测及自动编程环节广泛应用实现产品性能突破性提升[1] - 在半导体封测外观缺陷检测和内部缺陷检测环节检测准确率与误报控制能力显著提升[1] - 在运动控制层面实现对不同PCB基板停板状态的精确控制[1]   半导体封测业务进展 - 半导体封测产品针对键合工艺和post dicing工艺环节进行外观缺陷检测已实现小批量出货[2] - 3D在线X射线检查设备AXI针对功率器件进行内部缺陷检测已与客户开展验证测试[2] - 针对先进封装有相应技术储备[2]   技术迭代方向 - 已全面导入自主研发的AI算法模型结合传统算法提升机器视觉产品竞争力[2] - 产品销量持续上升未来计划全面转向AI算法[2]   出口业务表现 - 上半年出口金额达1.29亿较去年上半年7700万增长较快[2] - 增长主要源于消费电子半导体等领域因市场需求变化客户全球化布局新增海外客户及部分境内客户出海带动产品出口[2]   其他业务布局 - 控制线缆组件业务部分产品用于光刻设备[2] - 投资的苏州芯动能基金主要投资于半导体产业链包括奕斯伟集创北方等项目回报良好[2] - 在PCB行业检测设备可应用于相关产线主要客户包含苹果华为等知名企业或其代工厂商[2] - 下游客户产能扩张将提升对机器视觉设备需求公司力争提升设备销售规模[2]   人形机器人业务状态 - 具备3D结构光技术目前尚未针对人形机器人进行产业化布局[2]   客户关系说明 - 目前与宇树科技无直接业务往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