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波音787,浑身都是问题
虎嗅APP· 2025-06-13 08:05
波音787质量问题综述 - 波音787被揭露存在大量质量问题,包括机身结构强度不足、复合材料机身未打磨光滑等问题,导致8架787停飞检查,数百架可能受影响[5] - 美国FAA于2021年5月29日下令停止交付波音787,禁令持续14个月至2022年7月29日才解除[5] - 波音内部调查发现787存在15项不合格项和57项不符合适航规定的项目[5] 生产质量问题细节 - 垂直尾翼螺丝力矩超过规定的5磅,导致额外拉力,水平安定面也存在同样问题[6][7] - 机身分段间表面缝隙超过规定的0.005英寸(约0.12mm),影响载荷传递和结构安全冗余[11] - 激光自动检测系统软件问题导致垫片厚度最大只能输出0.061英寸(约1.5mm),无法满足部分区域需求[12] - 北查尔斯顿工厂生产的787存在106个不合格项和30个不符合规定项,涉及全机所有机身分段[14] 问题影响与后果 - 波音787质量问题导致至少55亿美元损失,包括交付停滞、返工成本和客户赔偿[17] - 每架问题787需要5个月返工流程才能重新交付,涉及拆解、重新总装、测试等复杂工序[17] - 2022年第三季度仅交付9架787,仍有115架等待返工[17] 行业影响与警示 - 波音787质量问题反映美国制造业工人水平下降和质量管理体系失控[18] - 复合材料机身对工艺要求极高,生产过程中的微小偏差可能带来严重后果[18] - 事件对航空制造业具有警示教育意义,凸显飞机总装的技术复杂性[18]
波音公司CEO称,已经与印度航空的董事会主席N. Chandrasekaran对话。波音团队准备支持(印度方面对波音787飞机空难的)调查。北京时间01:16,波音股价跌幅收窄至3.88%。
快讯· 2025-06-13 01:20
波音公司与印度航空的沟通 - 波音公司CEO已与印度航空董事会主席N Chandrasekaran进行对话 [1] - 波音团队准备支持印度方面对波音787飞机空难的调查 [2] 波音股价表现 - 北京时间01:16 波音股价跌幅收窄至3 88% [2]
整理:6月12日欧盘美盘重要新闻汇总
快讯· 2025-06-12 23:28
国内政策与金融动态 - 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显示中欧高层金融合作交流加强 [1] - 中欧央行行长首次年度会晤举行,央行行长潘功胜与拉加德探讨货币政策协调 [1] - 商务部批准部分稀土出口许可合规申请,强调愿就民用需求与相关国家加强出口管制对话 [1] - 蚂蚁数科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已与监管进行多轮沟通,显示加密金融合规化进程加速 [1] - 央行与外汇局联合发布支持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的金融措施,涉及跨境支付等16项政策 [1] - 工信部支持车企"60天账期"承诺,旨在缓解供应链资金压力,促进行业现金流健康 [1] 国际地缘与能源局势 - 以色列考虑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中东紧张局势升级 [2] - 国际原子能机构指控伊朗违反核不扩散义务,伊朗宣布启动新铀浓缩设施 [2] - G7多数国家拟绕过特朗普下调俄油限价,显示对俄制裁政策分歧 [3] - 摩根大通维持2025年油价预测但警告极端情况下或翻倍,反映地缘风险溢价 [3] 金融市场与产业动态 - 美元指数跌至三年新低,欧元创三年半高点,汇率市场波动加剧 [3] - 特朗普将签署美英贸易协议关键部分,涉及农产品和数字服务等领域 [3] - 印度波音客机失事致290人遇难,美国联邦航空局对787机型发布新适航指令,航空安全受关注 [3]
“又是波音,让人担忧”
观察者网· 2025-06-12 20:28
波音公司最新坠机事件 - 印度航空一架载有242人的波音787-8客机在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坠毁 原因尚未查明 公司表示正在收集更多信息 [1] - 事件导致波音美股盘前暴跌8.29% 股价跌至196.25美元 [1] - 这是波音787梦想客机首次发生严重事故 此前该型号事故未造成人员死亡 [4] 波音近年安全记录 - 近六年内波音飞机已发生四起空难 包括本次印度事故 [3] - 2024年12月韩国济州航空波音737-800事故造成179人死亡 初步推测为鸟击导致 [3] - 2018-2019年波音737 Max 8两起空难共346人死亡 导致该机型全球停飞两年 [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收入665亿美元 同比下降14% [5] - 2024年交付民用飞机348架 同比下降34% [5] - 2024年亏损118亿美元 创2020年以来最大亏损 [5]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分析师认为市场反应体现了对波音长期安全问题的担忧 [3] - 公司刚于5月23日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 避免被定性为"重罪犯" [3] - 787作为公司下一代宽体客机发生首起严重事故 将冲击其技术声誉和市场地位 [5]
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迈入批生产阶段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23:02
核心观点 - 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PC证),标志着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正式迈入批生产阶段 [1] - AG600的产业化实践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国产大型民机自主配套的突破 [3] - AG600研制全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取证即交付,交付即运营"的理念 [3] 产业化进展 - 4月20日获颁型号合格证 [3] - 5月6日批产首架机完成总装下线 [3] - 5月18日批产首架机在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 [3] - 5月22日在大兴安岭、长白山两地执行消防任务,开展示范运营 [3] 市场应用 - AG600完美契合澳门及周边海域需求,特别是其强大的森林灭火及海上救援能力 [3] - AG600已入驻长白山机场,开展靠前驻防作业,执行注水投水等一系列任务,正式承担起当地森林消防重任 [3] - 实战证明了AG600卓越的应急响应能力,为吉林省秋防服务等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 未来发展 - 后续将聚焦国家应急救援、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需求 [3] - 加强创新驱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保障能力 [3] - 加速构建现代航空工业体系,打造民机装备精品工程 [3] - 加速拓展市场应用布局,服务全球安全治理 [3] - 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更多应用场景,打造全球航空领域的品质标杆 [3]
我国自主研制AG600飞机获颁生产许可证
中国民航网· 2025-06-11 11:52
核心观点 -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获颁生产许可证(PC证),标志着该机型正式进入批生产阶段,是我国大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的关键里程碑 [1][6] - AG600的产业化实践建立了完整的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国产大型民机自主配套的突破 [7] - AG600已开始执行消防任务和示范运营,展现了"取证即交付,交付即运营"的高效模式 [7] - 公司与多地政府及机构签署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合作协议,加速推进型号市场化进程 [9] 产品与技术 - AG60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备森林灭火及海上救援能力 [1][9] - 2023年12月,四架AG600飞机在陕西蒲城开展型号合格取证试飞 [4] - 2024年4月,AG600在湖北荆门开展水上科目试飞 [5] - 2024年4月20日获颁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完成总装下线,5月18日成功完成生产试飞 [7] - 2025年计划在长白山执行投水任务 [8] 生产与认证 -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成立专门审查委员会和审查组,对AG600生产许可申请进行全面审查 [6] - 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是对AG600设计成熟性、生产体系可靠性的权威认证 [7] - 从型号合格证到生产许可证仅用两个月时间,显著提升了国产大型民机取证工作效率 [6] 市场与应用 - AG600已入驻长白山机场执行注水投水任务,正式承担森林消防重任 [9] - 公司与吉林省应急厅、浙江省金华市、澳门通用航空暨飞行协会等签署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合作协议 [9] - 澳门方面表示AG600完美契合澳门及周边海域需求,期待提升区域应急响应效率 [9] - 浙江省应急管理航空救援中心认为AG600能有效应对森林大火,将成为森林防灭火的重要装备 [9] 行业影响 - AG600的产业化是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迈向高端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7] - 培育了涵盖工艺工程、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7] - 为完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出积极探索 [9] - 未来将服务全球安全治理,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9]
苏州联佳:好风凭借力,长三角民营企业如何助力国产大飞机圆梦九霄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15:46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 - 国产大飞机C919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商业首航 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民航客机进入新纪元 [1] - C919已获得超过1200架订单 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航空公司的国际订单 [3] - 全球商用飞机市场长期被波音(45.3%)和空客(47.8%)垄断 合计占比93.1% [3] 长三角航空制造产业链 - 长三角地区聚集全国超三分之一的大飞机配套供应商 形成900余家相关企业 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3] - 苏州聚集数百家航空航天配套企业 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1] - 上海作为中国商飞总部所在地 成为大飞机总装和服务基地 [4] 联佳科技发展历程 - 从2004年8人小作坊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员工增至百人规模 [11][12] - 2012年切入航空赛道 2015年放弃年营收数千万元传统业务专注航空领域 [14] - 2017年通过C919飞控系统液压阀体工艺认证 精度达0.005mm国际水平 [17] 联佳科技核心技术 - 自主研发高精密连续化成型工艺 生产效率提高50% 获12项发明专利 [7] - 建立柔性管理模式 具备管理10万种航空零部件能力 年产量50万件 [8] - 开发航空轻量化构件材料 工艺效率提高30% 成本降低20% [27] 联佳科技业务拓展 - 2018年进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通过"百万零件缺陷"考核标准 [23] - 拓展半导体、海上新能源等领域 成为铝基碳化硅材料战略供应商 [26] - 规划海外建厂 实施管培生计划构建人才梯队 [29]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 提出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体系 [21] - 航空制造业准入门槛高 单工序认证需2-3年 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 [14][15] - 苏州完善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年均增长40%-50% [31]
737MAX重启交付大陆航司,波音舟山工厂有望走出闲置状态
华夏时报· 2025-06-07 17:19
交付动态 - 一架波音737MAX8客机从美国飞往中国舟山工厂,计划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避免了转售其他国家的命运[1] - 这是自3月份以来三架往返中美同型号飞机之一,此前曾飞抵舟山后又返回美国封存[1] - 典型交付路径为从美国华盛顿州起飞,经夏威夷、马绍尔群岛和关岛"跳岛"飞行抵达中国[2] - 自2018年舟山完工和交付中心运营后,改为"绿飞机"飞抵舟山完成涂装和内饰工序[2] 贸易战影响 - 中美贸易战导致飞机采购税率从最高5%飙升至145%,直接影响中国航司引进波音飞机[2] - 虽然无行政禁令,但成本因素导致中国航司暂停接收新飞机[2] - 已有建造完成的飞机被迫寻找其他客户,未建造飞机可能重新分配订单[3] - 关税问题影响波音在日本和意大利生产的机翼和机身,增加10%进口成本[4] 生产与交付数据 - 舟山工厂设计年交付能力100架,但实际远未达到该规模[3] - 中国大陆最近一次接收波音飞机是4月9日的777F货机,此前南航接收737MAX8[3] - 波音计划2024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新飞机[3] - 737MAX目前月产能受FAA限制最高38架,需提升至38-40架实现现金流转正[5] - 2023年波音交付528架飞机,其中737MAX超380架,2024年预计降至350架(含260架737MAX)[5] 中国市场现状 - 中国大陆航司目前运营约160架737MAX,2019年停飞时为97架,五年仅新增60多架[6] - 同期全球737MAX交付量达1250架,远低于预期100架/年的中国目标[6] - 厦门航空已放弃全波音策略,引入17架A321neo,接近其737MAX8机队规模[6] - 主要航司未交付737MAX订单不足30架,部分已转换为其他机型[7] - 目前有777F货机和737MAX正在准备交付中国航司[7]
国产大型客机专题报告:全球市场格局发生剧变,中国客机迎来历史机遇
山西证券· 2025-06-06 16: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 A(维持)[1] - 中航西飞评级为增持 - A [2] - 中航沈飞评级为买入 - A [2] - 中航高科评级为增持 - A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大飞机发展历经波折,C919 研制成功标志基本走过大飞机研制全过程,中国商飞构建完整研发体系和产品谱系 [3] - 大飞机需求重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中国航空市场未来二十年将成全球最大,中国航空公司将接收 9323 架新机,占全球新机交付 21.3%,市场价值约 1.4 万亿美元 [4][50] - 大飞机市场呈波音和空客双寡头格局,但波音事故多、空客产能不足,供给缺口大,中国商飞最有可能破局 [5] - C919 是全球产业链合作产物,国产化率超 6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 [6][8] - 推荐关注中航西飞、中航沈飞、中航高科,它们分别在机体结构件、原材料方面有望受益于大飞机产业发展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飞机发展历程——永不放弃 - 始于运 - 10,1980 年首飞,后因多种问题 1985 年终止研制 [21][24] - “三步走”计划陷入停滞,与麦道合作生产飞机后因麦道被兼并终止,联合设计研制 100 座级飞机项目也失败 [25][30] - C919 研制成功,2009 年发布,2015 年下线,2017 年首飞,2022 年交付,2023 年商业首飞,中国商飞还通过研制 ARJ21、C929 形成全系列产品三部曲 [36][39] 全球大飞机市场规模及格局 大飞机需求格局的变化——重心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 - 中国商业航空客运周转量强劲增长,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成全球最大,中国客机机队年均增速 4.40%高于全球 3.60%,到 2043 年中国机队占比将从 17.7%提至 20.6% [47][50] - 未来二十年全球需新机交付约 43863 架,中国接收 9323 架占 21.3%,市场价值约 1.4 万亿美元,新飞机需求最大推动力来自单通道窄体飞机领域 [50][56] 全球大飞机供应结构演变——中国商飞是最有希望的破局者 - 大型民用飞机市场形成波音和空客双寡头格局,C919 和 MC - 21 进入市场带来新威胁,中国商飞最有可能破局 [58][59] - 波音近年问题多,空客供应链紧张产能不足,两者储备订单创新高,供给缺口大 [65][66] - 大型民机产业全球分工深化,我国沿供应链低端进入并提升层级,随着 ARJ21 和 C919 运营,已在各层级获能力 [69][73]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及推荐标的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构成 - C919 采用“主制造商 - 供应商”模式,外资、中国、中外合资企业构成庞大供应商体系,国产化率超 60%,未来将提升 [6][81] - C919 在手订单 1061 架,2025 年产能 75 架/年,2029 年将跃升至 200 架/年,目前正推进国际适航认证 [78][79] 推荐标的 - 中航西飞是主要军用航空产品制造商,是 C919 最大机体结构供应商,随国产飞机批量化交付,民机业绩有望提升 [88] - 中航沈飞是重要战斗机研制基地,承担 C919 部分机体结构件研制,将受益于军机和 C919 需求 [89] - 中航高科聚焦碳纤维预浸料,处于产业链核心,将受益于军民航空航天装备需求上升和复合材料应用比例提高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