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929
icon
搜索文档
中简科技:公司内部围绕C929需求 制定了时间规划和工作安排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20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最终目标是参与到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和批量任务中 [1] - 公司内部已围绕C929的需求制定了时间规划和工作安排 [1] - 相关工作正按照既定目标积极推进 [1]
航发动力20251020
2025-10-20 22:49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航空发动机、军用飞机、军贸、航空维修后市场 [2][3][6][8] * 公司:航发动力(航空发动机主机厂)、中航沈飞(飞机主机厂,生产歼35系列)、航发控制(控制系统)、航亚科技(压气机叶片)、万泽股份/英力股份(涡轮叶片)、华鑫科技(涂层)、铜南股份(紧固件)[2][3][4][1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航发动力的投资价值** * 公司在军贸环节具备与飞机主机厂同等地位,拥有溢价能力和单独谈价能力,目前处于低估状态 [2][3] * 军用飞机交付增长带动发动机更换和维修需求增加,发动机维修和焕发需求将集中释放 [2][6] * 国产大型民用客机发动机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自主可控提供催化剂 [6][7] **航空发动机后市场业务的重要性** * 发动机是高值消耗品,维修间隔短,总寿命约2000小时,仅为飞机寿命(8000至12000小时)的1/4至1/6 [2][8] * 海外成熟公司案例显示后市场占比高:英国罗罗公司防务板块后市场占比超一半,美国GE航空后市场占比达70% [8] * 国内后市场空间巨大,截止2024年底累计空间已达4000亿至6000亿,每年约200亿至300亿,且持续扩大 [2][8][9][10] * 维修业务对主机厂有积极影响,主机厂在维修环节有定价权,且维修业务利润率高于新机销售 [2][11] **中航沈飞及歼35系列的增长动力** * 歼35系列(包括歼35、歼35A及出口版)是中国首款多用途战斗机,可服务多个军种并进行外贸出口,打破了以往出口装备代次低的局面 [4][15][20] * 歼35系列放量确定性高,对标美国F35,依托服务多军种及外贸出口,有望实现远超F22的订单水平(F35全生命周期产量是F22的18倍) [5][15][16][17] * 沈飞作为外贸核心推荐标的,有望加速先进战机出口节奏,例如巴基斯坦与沙特签署的联合国防协议可能促进出口 [20] **产业链其他受益领域** * 控制系统是航空发动机关键分系统,国内企业具较强溢价能力,航发控制的维修业务占比从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16%,显示后市场体量加速增长 [13] * 叶片(压气机叶片-航亚科技,涡轮叶片-万泽股份/英力股份)、涂层(华鑫科技)、紧固件(铜南股份)等领域在航空发动机关联市场中受益明显 [14] 其他重要内容 * 航发动力面临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压力导致利润下滑的挑战,但毛利率处于摸底阶段,若回升将带来巨大利润弹性 [12] * 美国F35项目的成功经验(如共享研发成果降低成本、服务多军种、开放出口、筛选优质供应商提升生产效率)为国内歼35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17][18][19]
中直股份(600038):“紫火”概念机出道 军贸市场有望实现持续突破
新浪财经· 2025-10-16 20:24
事件概览 - 第七届中国直升机博览会于10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举办,公司将首次携“紫火”未来飞行器概念机参展 [1] - 直博会参展参演直升机、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共计52架,其中直升机38架,包括直-20突击直升机等全球主力机型 [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直博会主展台设置“体系作战”、“应急救援”、“科研创新”、“系统配套”、“全维服务”五大模块,系列化展示国产军民用直升机及无人直升机产品 [1] - 公司同步推进直升机业务与低空经济领域的产品创新及市场拓展 [1] - 13吨级直升机AC313A于6月份完成局部改进及复飞,为后续型号取证奠定基础 [2] - AC332直升机正在开展自驾系统调参试飞及高原补充试飞 [2] - C919型机应用大型客机复合材料自动制孔等技术,提升批产交付能力 C929外襟翼工作包完成工艺准备策划 [2]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公司联合产业链相关单位组建民机市场开拓团队,加强细分市场及低空经济政策研究 [2] - 新增3架AC311A订单(2架销售和1架租赁),并与潜在用户合作完成11架AC311A采购选型论证 [2] - 巴基斯坦陆军已将中国制造的直-10ME武装直升机纳入其陆航部队序列,推动国防装备现代化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41亿元,同比增长25.28%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82亿元,同比下降5.12%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下降23.91%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28%,同比下降6.82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2.31%,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19%,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有下降 [4]
通达股份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0%-111% 成都航飞订单交付量显著提升 后者产品覆盖中国商飞C919、C929
新浪财经· 2025-10-14 17:11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8亿元至1.52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50.01%至111.12% [1] 业绩驱动因素 - 子公司成都航飞订单饱满且订单交付量显著提升 [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率的双重回升 [1] 业务与产品覆盖 - 子公司成都航飞主要从事飞机结构零部件及大型关键结构件的高端精密加工制造与部组件装配服务 [1] - 产品覆盖多款主要军用机型以及中国商飞C919、C929等民用机型 [1]
短短一年半,运20B就开启爆兵模式,俄罗斯彻底痛失千亿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46
运20B运输机发展现状 - 运20B自2023年4月首次亮相后,在短短两年内实现规模化量产,最新卫星图像显示某军用机场整齐停放着16架运20B [1] - 按照当前生产节奏推算,运20B年产量可达10-15架,总装备数量很可能已突破百架大关 [1] - 2024年西飞厂房外停放的成排运20B,以及2025年抗战胜利阅兵中的表现,证明了其可靠性和量产能力 [3] 发动机技术突破 - 运20B换装国产涡扇20发动机,推力达16吨,早期运20A采用的俄制D-30KP-2发动机推力仅12.5吨 [1][3] - 涡扇20发动机使运20B航程超过8000公里,战略投送能力显著提升,完全达到设计指标 [3] - 中国空军未来400架运20的庞大需求,意味着2000台发动机的千亿级市场将完全由国产发动机满足 [1] 项目发展历程与战略意义 - 运20项目于2007年立项,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主导,2013年首飞 [1] - 涡扇20发动机研发取得重大进展,2014年开始在伊尔76测试平台上验证,2020年11月首次装配在运20上试飞,2023年4月运20B投放重型装备画面首次公开 [3] - 运20的成功实现了大型运输机的国产化,带动了整个航空工业的升级,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并行者的跨越 [4][6] 对航空工业的连锁效应 - 涡扇20的成功量产标志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全面突破,使中国战机摆脱对俄制AL-31F发动机的依赖 [4] - 基于运20B平台改进的空警3000预警机,展现出该机型出色的改装潜力 [3] -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使运20BE出口型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相关技术积累还将助力C929宽体客机采用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提升 [4] 国际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发动机技术的突破使俄罗斯失去了重要市场,俄罗斯航空工业因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制裁而面临严峻挑战 [6] - 俄罗斯2025年提出向中国供应客机零部件的提议,在中国已有成熟替代产品的情况下缺乏吸引力 [6] - 中国发动机反而通过特殊渠道进入俄罗斯市场,凸显两国航空工业实力的此消彼长 [6]
中航西飞:公司目前C919批产交付进度能够满足中国商飞的总装连续生产需求
新浪财经· 2025-09-10 15:32
C919生产交付 - 公司目前C919批产交付进度能够满足中国商飞的总装连续生产需求 [1] - 公司将持续开展能力建设以满足中国商飞逐年上升的产能目标 [1] - 公司阶段性提前规划建成能力匹配中国商飞的采购上量需求 [1] C929项目发展 - C929飞机作为我国两干两支重要组成部分且未来市场前景良好 [1] - 公司正全力推进C929项目研制工作 [1] - C929项目将为公司民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中航西飞(000768.SZ)目前C919批产交付进度能够满足中国商飞的总装连续生产需求
格隆汇· 2025-09-10 15:17
C919生产交付 - 公司目前C919批产交付进度能够满足中国商飞总装连续生产需求 [1] - 公司将持续开展能力建设以匹配中国商飞逐年上升的产能目标 [1] - 阶段性提前规划建成能力满足中国商飞采购上量需求 [1] C929项目发展 - C929飞机作为我国两干两支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市场前景良好 [1] - 公司正全力推进C929项目研制工作 [1] - C929项目将为公司民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中航西飞(000768) - 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19:16
财务业绩与成本管控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49% [2][3]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3% [2][3] - 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例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 [22] - 全年经营目标449.88亿元,上半年完成194.16亿元 [19][20] - 通过全价值链成本管控、科技降本、供应链优化等措施推进降本增效 [3][16] 民机业务进展与规划 - 承制C919外翼翼盒、中机身、襟翼、副翼、缝翼工作包 [14] - 入围C929后机身前段、缝翼、副翼、小翼初选供应商,并争取外翼盒段工作包 [8][9] - 国内C919项目批产提速,规模效益凸显 [13] - 通过复材结构件制造、增材制造等高端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2][4][6] - 积极拓展国际转包新客户及新机型业务 [2][4][5] 军品业务与战略定位 - 产品涵盖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军用整机 [7][10][15] - 作为航空产业链链主企业,具备大系统集成、大型结构精准装配等核心技术 [21] - 聚焦无人机、复材等新质新域业务,培育增长新引擎 [5][6][13][18]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市值受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及市场情绪等多因素影响 [7][10][13] - 通过提升内在价值、强化投资者沟通、规范信息披露等方式加强市值管理 [7][11][13] - 公司人员规模与业务需求匹配,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压减总量 [17][18] 研发与创新布局 - 研发投入与产品结构、研制周期及交付节点相关 [15] - 重点布局无人机、复材制造、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 [5][6][18] - 投资HH系列民用无人机,军用领域信息受保密限制 [18]
中航西飞C919批产交付同步推进,C929能否成为新增长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6:3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4.16亿元,同比下降4.49% [1] - 归母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4.83% [1] - 扣非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4.88% [1] - 航空制造业营收占比99.1%,达152.95亿元 [2] C919项目进展 - C919机体结构实现批产交付总量"四连增" [1] - 单机成本逐渐降低,受益于学习曲线和规模效益 [1] - 建成第二套翼盒总装数字化装配线提升生产效率 [3] - 航线覆盖国内16个城市,开通上海至香港跨境每日航班 [2] - 目标2026年在东南亚执飞,最早2025年内获得欧洲认证 [2] C929项目布局 - 已入围C929初选供应商名单,涉及后机身前段、缝翼、副翼、小翼等部件 [1][5] - 积极争取外翼盒段工作包以扩大参与度 [5] - C929计划2032年取得国内型号合格证,2035年前实现商业首飞 [5] - 国内供应商将从2027年起交付包括机身中段在内的大型零部件 [6] - 中国国航签署C929首家用户框架协议,意向成为全球首家用户 [6] 国际市场拓展 - 国外收入占比4.35%,达8.44亿元 [2] - 承担空客A320/A321机翼、机身及波音B737垂尾与内襟翼制造 [2][3] - 通过全球竞标和客户互访拓展国际转包新工作包机会 [3] - 中国商飞在巴黎航展与赛峰集团、克瑞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6] 战略发展规划 - 同步推进国内民机订单储备和国际市场拓展 [3] - 航空产业主业延伸瞄准"有人无人化,无人智能化"发展趋势 [6] - 2025年度经营目标设定为449.88亿元 [7]
市场即底气:国产大飞机的产业突围与广阔空间
天风证券· 2025-08-26 14:2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大飞机产业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市场空间广阔 [2] - 中国商用飞机全球市占率在20%以上,C919产能持续扩充 [2] - 商发产业链企业普遍质地较优、国产自主可控程度高、市场空间大 [2] - 机载系统价值量较高,正处于"从有到好"的迈进阶段 [3] - 外部形势变化叠加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产业链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4] 我国民机产业发展现状与新形势下的变化 - C919已实现商业规模化运营,C929有积极进展 [8][9] - 发展历程包括测绘仿制、自主探索、中外技术合作和大飞机事业重启四个阶段 [12] - C919为我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喷气式干线客机,座级158-192座,航程4075-5555公里 [12] - C929为我国首款远程宽体客机,基本型座级280座,航程12000公里 [12] - 截至2024年底,三大航空公司飞机总数量为2651架,占中国民航运输飞机总数量的60.3% [13] - 三大航司机队中,波音系列飞机占比17%、空客系列占比49%、C919占比0.6%、C909占比3.6% [14] - 三大航司飞机平均机龄小于10年 [15] - 2024年C919斩获国航和南航合计200架订单,将于2024~2031年分批交付 [15] - 2025年三大航司计划接收32架C919,机队扩容一倍以上 [15] 中国民航全球市占率及商飞商发国产化需求 - 预计到2042年全球客机总规模将达到48455架(约为2022年的2.2倍),中国客机将达到9969架(占比21%) [2][52] - 未来20年(2023-2042年)我国将接收超9000架新机,对应价值1.4万亿美元 [2][53] - 单通道喷气客机将成为需求重点,未来20年约占中国新机交付总量的70% [54] - 涡扇支线客机将交付898架,占比10%;双通道喷气客机将交付1822架,占比20% [55] - 维修保障后市场不容忽视,2023年我国航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为1601亿元 [23][58] - 发动机维修占据39%的市场份额,是飞机维修的主导类型 [59] - 航空发动机价值占整架商用飞机价值量约20-30%,全寿命周期维修保障费用与采购费用相当 [2][60] - 未来20年我国新增商用发动机市场需求或有望超6000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求超2000亿元人民币 [2][60] - 长江1000A发动机适航进展良好,计划"十五五"中后期取得适航认证并批量装机 [64] - 机载系统涉及10多个系统、100多个子系统、约1000项设备,国产自主可控工作亟需加强 [68][7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材料端、结构端、发动机、机载系统、航材国产化及总装环节相关企业 [4][77] - 材料端包括中航高科、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 [4] - 结构端包括中航西飞、中航成飞、洪都航空等 [4] - 发动机包括航发科技、航发动力、航发控制等 [4] - 机载系统包括中航机载、江航装备、中航光电等 [4] - 航材国产化包括润贝航科等 [4] - 总装环节为中国商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