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音787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波音股价连跌三日创两年新低东南亚市场格局挑战加剧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48
中国商飞的C919正在通过灵活的生产和快速交付策略,吸引那些不愿长期等待的航空公司。波音目前 面临生产积压和安全监管问题,这为C919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会。此外,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商飞机型在东南亚的推广。亚航在这一背景下选择C919,旨在降低采购成 本并快速扩充机队,以应对蓬勃发展的航空需求。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美股情报站) 在股市风云变幻的年代,波音公司的股价9月11日再度下跌3.31%,这已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行,创 下自2025年8月以来的新低。波音的跌势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而种种因素正加剧其股价的不稳定性。 近期,东南亚航空市场传出重要消息——亚航有意采购中国商飞的C919窄体客机,这一决定可能会改 写该地区的市场格局。空客与波音在东南亚长久以来的双寡头垄断或将面临挑战。亚航首席执行官托尼 ·费尔南德斯在中国香港的一次论坛上表示,目前双方已就采购事项展开积极洽谈。此举不仅会对波音 和空客构成挑战,还可能重塑东南亚航空市场的战略未来。 与此同时,波音也遭遇其他困扰。近期一架波音787客机在印度坠毁,加剧了市场对波音安全性的担 忧。此外,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 ...
航空复材20250910
2025-09-10 22:35
**航空复材行业研究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航空复合材料行业 涵盖军用航空 民用航空 低空经济(通用飞机 eVTOL)领域[2] * 公司:国内主要公司包括中航高科 光威复材 中简科技 海外龙头包括美国赫氏(Hexcel)和日本东丽(Toray)[2][10][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需求与规模** * 军用航空市场稳定增长 未来十年中国军机复合材料用量有望达1.8万吨 未计入无人机需求 实际空间更大[2][5] * 民用航空对复合材料需求显著高于军用 波音787和空客A350等新型客机复材使用比例超50%[2][6] 预计未来20年中国民航市场需求量将达10.8万吨[2][6] * 低空经济潜力巨大 未来20年通用飞机领域碳纤维需求约2万吨[7] 预计到2030年中国eVTOL年需碳纤维2,600吨[7] **技术发展与国产替代** * 技术突破是应用基石 国内已实现从T300到T800级碳纤维的跃升并产业化(如光威T800G)[11][14] 下一步突破重点在树脂体系[11] * 国产大飞机项目(C919 CR929)将逐步采用更多国产辅材 对标国际实现50%以上使用率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8][21] **竞争格局与公司定位** * 国内产业链分工明确:光威复材和中简科技是军用航空碳纤维主力[2][10] 中航高科在预浸料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军用接近垄断)[2][10][23] 主机厂及下属厂负责结构件成型[2][10] * 中航高科优势显著:拥有预浸料卡位优势 与复材中心协同[2][4] 在民用航空(国产民机预浸料体系 C919验证 CR929研制)[23][24] 商用发动机[24]及低空领域[24]积极布局并拓展产业链至复杂结构件[24] * 光威复材地位稳固:是国内军用航空碳纤维领导者[25] 产品系列成熟(T系列 MJ系列)[25] T800已成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5] 未来成长确定性强(签有36亿多元大合同保障至2027年)[26] 并向一体化(预浸料 风电碳梁 装备)扩展[26] * 中简科技业务聚焦:业务布局较单一 以碳纤维及织物为主(主力牌号ZT7 ZT8 M系列 ZT9系列)[27] 主要客户成飞的新兴扩产将带来需求增长[27] **成本控制与降本潜力** * 成本控制潜力集中在上游碳纤维生产(规模效应强)和下游复材零部件成型(自动化降人工成本)环节[12][16] 预浸料环节降本潜力相对较小[12] **国际化对比与前景** * 海外龙头发展路径:赫氏从军航(垄断地位)转向民航(与空客合作)驱动增长[17][18] 东丽深度绑定波音(787项目)实现跨越式增长 并通过收并购整合产业链实现一体化[18] * 国内企业前景:通过技术迭代和经验积累正逐步成熟[2][3] 随着国产客机体系完善和放量[21] 布局民用航空业务较多且增长潜力大的公司(如中航高科)有望打开新成长曲线[28] 成为国际龙头[8] * 全球布局差异:赫氏布局相对集中(美国市场 空客)[20] 东丽全球化程度更高(深度绑定波音 全球产能布局与研发循环)[20] * 产业链模式差异:国内为高度分工模式[22] 海外龙头多为一体化公司(从纤维到制品)[22] **其他重要内容** **历史表现与未来趋势** * “十四五”期间前几年 航空复材市场经历爆发式增长 产业链主要公司业绩显著[3] * 未来军用航空复材需求将持续增长 民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将成为重要推动力[3][9][15] 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市场规模将显著提升[9][15] **细分领域应用差异** * 海外军机复材应用逐年跨代提升 F-22和F-35用量分别达25%和35%[4] 未来六代机比例将进一步提升[4] * 无人机因减重要求 复材用量甚至可达50%到80%或全复材[4] * 商用航空发动机先进型号中复材占比20%以上 有些近30%[6] * 通用飞机复材使用比例可达90%以上 但碳纤维占比约15%(成本原因)[7] eVTOL碳纤维占结构60%以上[7]
供需逆转、价值重估!美银:宽体客机市场走出十年阴霾 利润率有望强势反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2:20
行业复苏态势 - 全球宽体喷气式客机市场结束近十年低迷期 进入强劲复苏周期 核心标志为飞机定价显著改善和市场需求旺盛 [1] - 宽体飞机市场在2014至2022年艰难时期后 供需关系实现根本性改善 [1] - 国际航空旅行需求全面正常化推动宽体机市场焕发新生 [1] 市场价值变化 - 全新空客A350-900市场价值超1.6亿美元 较2022年不到1.4亿美元涨幅显著 [1] - 价值提升动力来自发动机供应商罗尔斯·罗伊斯和通用电气 以及原始设备制造商自身动能增强 [1] 订单表现 - 自2023年12月以来空客获得超270架宽体机订单 订单出货比达2.5倍以上 [4] - 利雅得航空 星宇航空 大韩航空 日本航空 靛蓝航空 英国航空和达美航空等全球主要航空公司近期下达大规模订单 [4] - 订单反映市场对未来国际航线增长强烈信心 [4] 盈利能力展望 - 新订单定价强劲 预计显著提升制造商盈利能力 [4] - 空客A350项目利润率将在2026-2027年随产量提升逐步改善 达到历史上A330机型水平 [4] - 2028年起高定价订单进入集中交付阶段 A350息税前利润率(扣除研发费用前)有望强劲跃升 至2030年底预计超15% [4]
坐飞机当然要靠窗啦!你说啥?这架飞机是全透明的??
36氪· 2025-08-03 19:02
飞机窗户设计演变 - 上世纪30年代容克Ju-52机型采用半张办公桌大小的方窗户,提供绝佳视野但客舱狭窄且飞行高度仅三千米[5][7] - 上世纪40年代增压客舱技术使飞机能在万米高空巡航,但窗户需承受约300公斤压力(以A320为例,窗户尺寸36cm×27cm)[9] - 现代客机采用三层或四层亚克力玻璃结构,外层最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间层设气压平衡孔,内层为保护罩[10][13] 材料与技术创新 - 亚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因轻量化、高韧性成为现代飞机窗户主流材料,但长期受紫外线和高低温差影响会产生裂痕[10][13] - 波音787采用全复合材料机身,窗户面积达其他机型两倍,并集成电子调光液晶屏替代传统遮光板[13][14] - 空客ACJ319公务机曾计划用舱壁屏幕模拟"全景天窗",可能代表未来无窗化趋势[14] 乘客体验与市场需求 - 靠窗座位需求强烈,部分乘客认为无窗设计将剥夺观景体验,即使未来需额外付费也倾向保留真实窗户[15] - 波音787电子调光窗虽受多数乘客欢迎,但存在与空乘控制权冲突的问题(如强制调暗与手动调亮的反复操作)[13] - 高空紫外线强度为地面两倍,民航机组人员黑色素瘤发病率是普通人群两倍,但中国发病率仅欧美十分之一(低于十万分之二)[3]
现金流优于预期 小摩维持波音(BA.US)债券“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7-31 16:41
业绩表现 - 波音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商用飞机交付量增加 [1] - 公司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2亿美元(不包括DOJ付款) 预计第三季度与此大致一致 [1] - 2025年全年自由现金流预计为-30亿美元(市场预期为-34亿美元) 包含7亿美元美国司法部付款 [1] 生产计划 - 737生产率本季度达每月38架 计划2025年晚些时候稳定在每月42架 已请求FAA批准 [1] - 公司相信可以超过2025年最初737交付预期400架 [1] - 787生产率从每月5架提高到7架 [1] 债券评级 - 摩根大通维持对波音债券"增持"评级 [1] - 波音30年期债券长期公允价值为T+100个基点 预计公司信用状况将随时间改善 [1] 贸易政策影响 - 波音积压订单增加 主要基于美国的制造足迹 贸易谈判对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有利 [1] - 公司年度关税相关成本预计低于5亿美元 目前对关税成本感觉更好 [1]
致命开关?印度空难报告引发多家航司“安全自检潮”
观察者网· 2025-07-21 20:10
事件背景 -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初步报告显示涉事飞机燃油开关在坠毁前从运行切换到切断位置导致发动机燃油供应中断[1] -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曾于2018年发布公告建议波音787等机型运营商检查燃油开关锁定功能防止意外移位[1] 监管行动 - 印度民航总局DGCA下令所有印度国内航空公司对波音787 747和737机型燃油开关及其锁定系统进行紧急检查[1] - 韩国国土交通部依据FAA2018年建议要求韩国各航空公司检查旗下客机燃油控制开关[3] 航空公司响应 - 印度航空集团7月上旬开始检查787和737机队燃油开关锁定机制 初步报告未发现机械或维护故障[3] - 新加坡航空公司完成波音787机队燃油开关预防性检查 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2] - 德国汉莎航空集团在2018年FAA建议后即对波音787进行检查 印航空难后再次检查暂未发现问题[2] - 阿曼航空完成约12架波音787燃油开关检查 现正检查波音737机队[3] -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已于2018年完成相关检查 将与FAA和波音保持接触[2] - 大韩航空 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均表示正依据FAA2018年建议进行检查[3] 厂商立场 -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于7月11日发布适航通知认为无需针对所有波音机型发布燃油开关相关适航指令[1] - 波音公司不建议航司就燃油开关采取行动[1] - 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尚未收到波音公司相关指导意见 目前未采取行动[2] 中国市场情况 - 多个中国航司相关人士表示暂未接到中国民航局关于波音飞机燃油开关紧急检查的通知[2]
印航空难报告提及波音燃油开关 全球多家航司紧急检测
快讯· 2025-07-16 18:09
波音客机燃油开关问题 - 印度航空坠机事故调查提及波音客机燃油开关问题,引发全球多家航空公司对波音多个型号客机的燃油开关加强检测 [1] - 美国联邦航空局2018年曾发布非强制性建议,要求波音787等机型运营商检查燃油开关锁定功能,以防意外变动 [1] 行业反应 - 多国航空公司针对波音客机燃油开关问题采取紧急检测措施 [1]
多国航企紧急检测波音飞机燃油开关锁
快讯· 2025-07-16 17:16
行业动态 - 多国航空公司对波音客机燃油开关加强检测 [1] - 印度民航总局要求该国航空公司在21日前完成波音787、737等型号飞机的燃油开关及锁定系统紧急检查 [1] 公司影响 - 波音787和737型号飞机成为此次检测的重点对象 [1] - 印度航空公司坠机事故调查提及波音客机燃油开关问题 [1]
波音787空难原因揭晓,确实很“印度”
观察者网· 2025-07-15 09:23
印度航空空难事件核心分析 - 印度民航总局紧急要求对波音787、747和737机型进行燃油开关及锁定系统检查,涉及印度航空、靛蓝航空和香料航空等多家航司 [1] - 6月12日印航171航班坠毁导致241名乘客和19名地面人员遇难,为近十年来最惨烈空难,也是波音787首起空难 [1] - 事故调查显示飞机起飞后两台发动机燃油控制开关被关闭导致推力丧失,重启时间不足造成坠毁 [7] 事故技术细节 - 黑匣子数据显示飞机达到180节空速时,两台发动机燃油开关以1秒间隔从"运行"切换到"切断" [7] - 发动机转速(N1与N2)急速下降,从油路切断到坠毁仅15秒,重启需要30秒时间窗口不足 [7] - 燃油开关设计有双重防呆措施:等高挡片保护+底部卡口需拔起才能拨动,但可能因磨损失效 [8][9] 事故原因争议 - 调查报告暗示人为操作失误可能性,但未提供原始黑匣子数据和驾驶舱录音完整记录 [14] - 开关关闭时序显示1秒间隔,更符合手动操作特征而非机械故障 [12] - 飞行员录音显示关闭后双方均否认操作,无蓄意破坏证据 [12] 波音飞机安全隐患 - 波音787机型近年屡次爆出质量缺陷,FAA2018年曾提示燃油开关锁定功能可能因磨损失效 [12] - 事故涉及机型包括波音787-8、747和737,印度要求21日前完成紧急检查 [1] - 模拟机测试证实仅起落架未收起不会导致升力不足,必须发动机推力下降才会坠毁 [6]
印度民航总局下令检查部分波音飞机燃油开关锁定装置
快讯· 2025-07-14 21:07
智通财经7月14日电,记者获悉,当地时间7月14日,印度民航总局发布指令,要求印度所有航空公司在 7月21日之前对波音787、737等机型的燃油开关锁定装置完成检查。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7月12日披露了 印度航空波音787-8型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报告显示,飞机起飞后数秒内,两台发动机的燃 油开关几乎同步从"运行"位切换至"切断"位,导致发动机燃料供应中断而空中熄火。 (央视新闻) 印度民航总局下令检查部分波音飞机燃油开关锁定装置 ...